第119頁
大奶奶又驚又怒:“你敢!”
蘇世黎笑說:“我如今什麼也沒有,有什麼不敢的?害你們一個是害,害一雙是賺。我要是哪天睡到半夜醒了,想著想著覺得過得不舒心,就起來一把火把這樓給燒了,黃泉路上有你們一家在身邊�N�N�N個沒完,也不怕寂寞了。”
大奶奶還要罵,邊蔓卻嚇得臉都白了。連忙拉著她母親回後堂去。大奶奶半推半就,總算是偃旗息鼓。
蘇世黎把玩腰上的陰陽佩冷笑。
麻姑氣恨恨地比劃,要不是先時張家事多轉不出手,一早叫她們全滾蛋了!哪容她這樣的惡婦在主家眼前。
樓上老太太驚醒,問是什麼事,蘇世黎上去笑說:“沒什麼事,不知道哪裡來了只野狗,在下頭吠了半天。”陪老太太玩了會兒葉子牌,便回屋,她現在身子不好,受不得累,坐一會兒就坐不住了。
麻姑服侍她躺下,關了門一臉愁容。
每天她都心驚膽寒。她怕,怕大鬍子露了餡。下一秒上白樓來的人,就是來抓主家的。
蘇世黎輕輕拍拍她的手背,安慰她:“沒多久了。”想到自盡的張夫人,不由得有些悵惘。她真以為張濁其是張家最後的那個人,是祖宗上下幾輩的希望,丈夫兒子拿命賭出來唯一的希望。張濁其的死,對她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她自以為,活著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但蘇世黎又忍不住想,張老爺知道會這樣嗎?是不是也早就知道張夫人必死無疑。他們坑了張濁其,那張夫人就真的能活嗎?一步一步走過去,哪有生機。都是死路。不過是早死還是晚死罷了。
如今,更大的風雨很快就要來了。
她突然地覺得,自己像是狂風暴雨中一葉扁舟,從頭到尾,不過受命運擺布,隨波逐流罷了,所謂不服,也不過是在這浪里打了幾個滾。
一時有些頹然。
但握著玉佩,很快,她又振作起來。
第54章 雲聚
省城氣氛變得壓抑沉重,路上到處都是巡邏的衛軍,誰也說不清發生了什麼事。
麻姑與鄰居家的下仆一道出門買菜,據下仆說是哪哪哪學變了。
“學子靜坐,圍住了府衙。”
要問是為什麼事,似乎說是一開始只因為個案子。
有個女的被Jian殺,被抓的學子受不住冤枉,觸柱死在牢里了。
後來不知道怎麼的,事情越鬧越大,還衝擊駐軍。各府學子都在聲援,省城裡怕學子鬧事,書院已經連夜關閉,學子盡數按籍貫遣送回家。
過了幾天又傳說,要打仗了。
蘇世黎問是哪裡來的消息,麻姑說是賣菜的大娘說的,她兒子在海城做事,現在已經回家來了,說有個洋人大官老爺和名妓死在了紅街那種下流地方什麼的。
說得有鼻子有眼。仿佛她兒子全程都在當場。
事情真假不知道,不過城裡好多人家開始囤吃的。還有些打算投奔親戚去,但現在出城審查嚴格,很是麻煩,什麼時候去看都排著長隊,而且許多人嘴上叫叫,其實觀望形勢而已。。
但城裡的人也不知道去了哪兒,街上平常人群洶湧,如今稀稀拉拉幾個,還都行色匆匆。
蘇世黎幾乎不出門,幽居的日子寡淡無味,只有四樂每幾天會從城裡的圖書館拿幾本小說譯本送到白樓來。
兩個人除了說帳上的事鋪子裡的事,從不提其它,什麼杜府,什麼張家,打都不打聽,完全和自己沒關係似的。阿長試探了幾天,見蘇世黎真事不關已,這才沒有再提。
不過對於現在的形勢,四樂難免憂心忡忡,好在蘇世黎淡定,她受了影響多少也安心一些。
要說搬回白樓後有什麼事,這除了有幾個在張府沒得到足夠補償的主顧來鬧了二回,日子到也算得太平。
當時人來鬧,是阿長出面打發他們,說“張家家業自有張家的親眷繼承,我們姑娘已經歸家,也未將張家東西帶走一絲一毫,如今與張家沒有半點關係,你們憑什麼找到這裡來?再不走我就要報官!你等著看官老爺怎麼說!”說起話來振振有詞,十分厲害。叫人刮目相看。大概是看蘇世黎身邊得力的四樂不在,便想趁機更進一步――自她來,蘇世黎雖然並不避著她什麼,但也並不十分倚重她。
打發走了人,她仍然老老實實的模樣,並不居功。蘇世黎看在眼裡,到不吝於稱讚,說她“看著話不多,卻是個甚用的人。”還當真對她偏重起來。
蘇世黎除了看書,平日就是陪陪老太太,再不做別的事。
二奶奶買了新宅,很少再往這邊來,大奶奶一家到還是在這裡,不過大爺和圃齊去外地辦貨去了,只有邊蔓和錢媽陪著大奶奶呆在家中。
自從城裡風向不好,好幾次,邊蔓都期期艾艾地在蘇世黎身邊打轉,見蘇世黎看著自己的書像沒看到她一樣,又期期艾艾地回自己屋子去了。
大約是為外面的形勢緊張而心慌想找蘇世黎說話寬寬心――因著家裡大奶奶每天都嘀咕,說沒個男人在,萬一有什麼事可怎麼辦,才聽得她惴惴不安,一天天魂不守舍的。外面但凡有一點響動,都能嚇到她,日前不知道哪家孩子頑皮,在樓下放炮仗,她嚇得如受了驚的兔子一樣蹦了起來,手裡的茶盞摔了。蘇世黎在樓上都聽到大奶奶在罵她。
蘇世黎笑說:“我如今什麼也沒有,有什麼不敢的?害你們一個是害,害一雙是賺。我要是哪天睡到半夜醒了,想著想著覺得過得不舒心,就起來一把火把這樓給燒了,黃泉路上有你們一家在身邊�N�N�N個沒完,也不怕寂寞了。”
大奶奶還要罵,邊蔓卻嚇得臉都白了。連忙拉著她母親回後堂去。大奶奶半推半就,總算是偃旗息鼓。
蘇世黎把玩腰上的陰陽佩冷笑。
麻姑氣恨恨地比劃,要不是先時張家事多轉不出手,一早叫她們全滾蛋了!哪容她這樣的惡婦在主家眼前。
樓上老太太驚醒,問是什麼事,蘇世黎上去笑說:“沒什麼事,不知道哪裡來了只野狗,在下頭吠了半天。”陪老太太玩了會兒葉子牌,便回屋,她現在身子不好,受不得累,坐一會兒就坐不住了。
麻姑服侍她躺下,關了門一臉愁容。
每天她都心驚膽寒。她怕,怕大鬍子露了餡。下一秒上白樓來的人,就是來抓主家的。
蘇世黎輕輕拍拍她的手背,安慰她:“沒多久了。”想到自盡的張夫人,不由得有些悵惘。她真以為張濁其是張家最後的那個人,是祖宗上下幾輩的希望,丈夫兒子拿命賭出來唯一的希望。張濁其的死,對她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她自以為,活著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但蘇世黎又忍不住想,張老爺知道會這樣嗎?是不是也早就知道張夫人必死無疑。他們坑了張濁其,那張夫人就真的能活嗎?一步一步走過去,哪有生機。都是死路。不過是早死還是晚死罷了。
如今,更大的風雨很快就要來了。
她突然地覺得,自己像是狂風暴雨中一葉扁舟,從頭到尾,不過受命運擺布,隨波逐流罷了,所謂不服,也不過是在這浪里打了幾個滾。
一時有些頹然。
但握著玉佩,很快,她又振作起來。
第54章 雲聚
省城氣氛變得壓抑沉重,路上到處都是巡邏的衛軍,誰也說不清發生了什麼事。
麻姑與鄰居家的下仆一道出門買菜,據下仆說是哪哪哪學變了。
“學子靜坐,圍住了府衙。”
要問是為什麼事,似乎說是一開始只因為個案子。
有個女的被Jian殺,被抓的學子受不住冤枉,觸柱死在牢里了。
後來不知道怎麼的,事情越鬧越大,還衝擊駐軍。各府學子都在聲援,省城裡怕學子鬧事,書院已經連夜關閉,學子盡數按籍貫遣送回家。
過了幾天又傳說,要打仗了。
蘇世黎問是哪裡來的消息,麻姑說是賣菜的大娘說的,她兒子在海城做事,現在已經回家來了,說有個洋人大官老爺和名妓死在了紅街那種下流地方什麼的。
說得有鼻子有眼。仿佛她兒子全程都在當場。
事情真假不知道,不過城裡好多人家開始囤吃的。還有些打算投奔親戚去,但現在出城審查嚴格,很是麻煩,什麼時候去看都排著長隊,而且許多人嘴上叫叫,其實觀望形勢而已。。
但城裡的人也不知道去了哪兒,街上平常人群洶湧,如今稀稀拉拉幾個,還都行色匆匆。
蘇世黎幾乎不出門,幽居的日子寡淡無味,只有四樂每幾天會從城裡的圖書館拿幾本小說譯本送到白樓來。
兩個人除了說帳上的事鋪子裡的事,從不提其它,什麼杜府,什麼張家,打都不打聽,完全和自己沒關係似的。阿長試探了幾天,見蘇世黎真事不關已,這才沒有再提。
不過對於現在的形勢,四樂難免憂心忡忡,好在蘇世黎淡定,她受了影響多少也安心一些。
要說搬回白樓後有什麼事,這除了有幾個在張府沒得到足夠補償的主顧來鬧了二回,日子到也算得太平。
當時人來鬧,是阿長出面打發他們,說“張家家業自有張家的親眷繼承,我們姑娘已經歸家,也未將張家東西帶走一絲一毫,如今與張家沒有半點關係,你們憑什麼找到這裡來?再不走我就要報官!你等著看官老爺怎麼說!”說起話來振振有詞,十分厲害。叫人刮目相看。大概是看蘇世黎身邊得力的四樂不在,便想趁機更進一步――自她來,蘇世黎雖然並不避著她什麼,但也並不十分倚重她。
打發走了人,她仍然老老實實的模樣,並不居功。蘇世黎看在眼裡,到不吝於稱讚,說她“看著話不多,卻是個甚用的人。”還當真對她偏重起來。
蘇世黎除了看書,平日就是陪陪老太太,再不做別的事。
二奶奶買了新宅,很少再往這邊來,大奶奶一家到還是在這裡,不過大爺和圃齊去外地辦貨去了,只有邊蔓和錢媽陪著大奶奶呆在家中。
自從城裡風向不好,好幾次,邊蔓都期期艾艾地在蘇世黎身邊打轉,見蘇世黎看著自己的書像沒看到她一樣,又期期艾艾地回自己屋子去了。
大約是為外面的形勢緊張而心慌想找蘇世黎說話寬寬心――因著家裡大奶奶每天都嘀咕,說沒個男人在,萬一有什麼事可怎麼辦,才聽得她惴惴不安,一天天魂不守舍的。外面但凡有一點響動,都能嚇到她,日前不知道哪家孩子頑皮,在樓下放炮仗,她嚇得如受了驚的兔子一樣蹦了起來,手裡的茶盞摔了。蘇世黎在樓上都聽到大奶奶在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