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如果說劉香脂直慡熱情,那麼許家大哥許冬至,則是個忠厚實在的本分人。
“回來啦?”許冬至點點頭,對陸香穗笑笑說,“你大嫂今晚上包了餃子,讓我來叫你們,說正好我回來了,一家人一塊吃頓飯。”
“嗯行,正好省了我們做飯。”許清明說,便也沒再開門,直接就領著陸香穗去了大哥家。
許冬至平常在山上的窯廠幫工幹活,他有燒窯控火的技術,隔著好幾座山頭,路遠,加上山路不好,便也不常來家。正好這陣子窯廠忙,因此陸香穗來了這些天,許冬至還是頭一回來家,頭一回見面。
男人回來了,劉香脂一高興,摘了個嫩番瓜,還特意炒了幾個雞蛋放進去,油鹽醬醋姜,包薄皮大餡的素餃子。
陸香穗到的時候,劉香脂已經把餃子包好了,正在燒火等著煮,陸香穗便主動鑽進鍋屋去幫忙了。躲進鍋屋裡她反倒自在些,面對初次見面的大哥,她多少還有幾分拘謹。
許清明才坐下,便立刻被打大嫂使喚著剝蒜,索性連搗蒜的工作也交給他了。許大哥則是什麼也幫不上,他整個人都被小偉纏住了,孩子多天沒見到爸爸,整個人巴在爸爸身上,親熱的不得了。
兄弟兩家人熱熱鬧鬧地收拾好了,圍坐在桌邊吃餃子。吃飯的時候,許清明便說起要出遠門做生意的事情。
“大哥,正好跟你說一聲。我這趟出去,一時半會可能顧不上家裡,香穗我也一起帶走,家裡其他的事情,就都交給你和大嫂照應著了。”
“帶他小姑一起出去?”許大哥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直說。“前幾年吧,販賣糧油公家還不許呢,算是投機倒把,公家要整治的,現在好像不怎麼管了,誰知道往後會不會再管嚴?萬一再算回頭帳呢?你要做這個生意,還是得多多小心,日子窮點沒關係,千萬不能出什麼事。”
“大哥,現在政策已經變了,都是允許的,政策不會再改回去的。你放心吧,這個年頭,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生意買賣儘早干,肯定能掙錢。光指望家裡幾畝山地,什麼時候能過上好日子?”
這個年代,別說是這個偏遠的小山村,即便是城市裡,大多數人還是本著以前的老思想觀念。當地農民說,玩龍玩虎,不如玩二畝土,總是傳統的小農意識和觀念,覺得什麼也沒有土地來的踏實,殊不知時代早已經悄悄改變了。許清明相信,他必須抓住這個時代提供的機遇,跟上這時代的發展。不然的話,一個男人不能在事業上強大起來,終究還是沒有力量保護好家□□小。
他這麼一說,許大哥沉默半天,便也沒再反對。他們兩兄弟因為沒了父母,家境比一般人家都差些,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就這麼熬著也沒個出路,說不定許清明這樣走出去了,還能給這個家庭帶來一絲曙光。
“至於他小姑——”許大哥的目光落在陸香穗身上說,“她一個姑娘家,你帶著她做什麼?出門在外本來就不容易了,你還不知道掙多少錢呢,你把她留在家裡,里里外外也能照應著,不是更穩妥?”
許清明自然聽得出大哥的意思,出門在外花銷大,你還不知道掙幾個錢呢,讓陸香穗留在家裡還能顧家幹活,帶著小媳婦出去累贅做什麼?許清明便笑笑,跟大哥說:
“大哥,香穗她讀書識字的,帶她出去,多少能跟我幫把手,你就放心好了。”
“……隨你吧,家裡的屋子和莊稼,讓你大嫂都幫你看著,我也儘量勤回來看看。”
******************
這天晚上月亮很圓,月色清亮如水。許清明跟陸香穗在大嫂家裡呆到很晚,才一起回家去。兩人並排著走在小巷子裡,陸香穗默默跟著,小聲問他:
“二哥,你說要販賣花生和山貨,咱們什麼時候去收購?”
陸香穗的想法裡,他們自家又沒有足夠的花生和山貨,當然先要拿出本錢,先去收購了,估計要一些日子能收到夠販運的量吧。哪知許清明笑笑說:
“你當二哥這幾天出來進去忙什麼呢?我在咱們鎮上和鄰鎮,都找了合作的人,放了收購點,讓他們負責收購,我呢,負責聯繫運輸和下家買主。我缺的是本錢,只好少掙點,先給他們讓些利潤,大家合力掙錢。”
“真能掙到錢嗎?”
“能。”許清明伸手拉著她,走過一段扁窄的石頭路,笑著告訴她:“放心吧,你以為我那些錢哪兒來的?跟你說投機倒把做生意來的,你還不信。我今年春節過後在外頭跑了四個月時間,差幾天不到四個月,一算帳,我掙了四千多塊錢。除去我吃喝花銷和來迴路費,不到四個月,我還帶回家來足四千。香穗兒,這個年代,一個人只要肯干,只要路子對有膽量,翻筐底子、擺地攤都照樣掙錢,就肯定窮不了的。”
幾個月前他重生回來,便在春節過後毅然南下,想要憑著自己對這個時代的把握來掙到人生第一筆財富。起初他是把自家產的蜂蜜帶到南方城市去賣,比在家裡賣價格高的多,大城市的人聽說他是個蜂農,甚至隨身帶著蜂箱,覺得他的蜂蜜地道新鮮,價格也比商場裡便宜,便十分願意買他的蜂蜜。再後來他就來回倒騰,看什麼能掙錢就倒騰什麼,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事干,他還真去“翻筐底子”。
“翻筐底子”是當地人對二道菜販子的形象稱呼。一大早去郊區批發市場買了菜,便跑到城裡人群密集的居民區去賣,在上下班時間擺路邊攤,或者到小區里去賣,許清明漸漸發現,在這個時代,掙錢,遠沒有他想的那麼難。也基於對這個時代的了解,他心裡有了底氣。
恰恰是因為有了這人生的第一桶金,農曆五月中旬他匆匆回到家鄉,按著他前世的記憶,六月初,陸香穗就該被迫退學了,許清明就在這個時候,帶著不容置疑的強勢出現在她的生活中。
現在,她回到他的身邊,許清明如今有了更多動力和信心,正意氣風發地開始規劃他們的美好人生。
☆、第29章 少女心事
“趙叔,這是我妹妹。”許清明笑著介紹陸香穗,“香穗兒,叫趙叔。”
除了本鎮,許清明也在鄰鎮聯繫了人,安了收購點,直接從農民手裡收購一些山貨,他盯著的是山上出產的藥材。像這時節,他主要目標是野生的枸杞子、金銀花和山蠍子。當地山上蠍子比較常見,捉來晾乾,製成全蠍入藥,,藥性比一般的蠍子要好,是一味貴重的藥材,相應的,能賺取的差價也就大。
八十年代以前,中藥材市場是不開放的,全部是公家收購,現在中藥材市場也是剛剛有開放的信號,七十年代末,當地曾經發生過農民販賣藥材被判“投機倒把罪”的事情,因此即使山上藥材豐富,即使當地供銷社收購藥材價格十分低,收購的種類少,並且不一定長期收購的,有時候收購一些當季出產的藥材罷了。但是,仍舊沒有人輕易敢有“倒賣”藥材的想法和行動。
許清明心中洞悉未來的走向,他自然知道,藥材市場已經開放了,起碼私人也允許收購販運,只要保證質量就沒問題。既然當地就出產這些東西,而農村當時勞動力不值錢,只要有人開價收購,農民們空閒時間便都跑到山上去採藥材,零散賣給收購點,對於這些找不到出路的農民來說,閒著也是閒著,掙錢就行啊。而對於許清明來說,把這些藥材集中了,運進外地的藥材公司,便能從中賺取一筆差價。
當然,他現在本錢少,也沒有別的人手,便只好跟別人合作,讓出一部分利潤,有錢大家一起賺嘛。像眼前這位趙叔,家裡頭經濟寬裕些,手裡有餘錢,頭腦也還活絡,在許清明的說服下,答應在農活之餘出面收購這些山貨藥材。山貨不像旁的東西,農民們也就是閒下來去山上采,量少,幾個收購點集中起來,便足夠許清明運輸一趟的了。
“你妹妹啊?趕緊家裡歇著喝茶。”趙叔笑呵呵地說,轉頭就忙著問許清明,“清明啊,這山貨我可收了不少,山上野生的東西,只要給錢,大人小孩都跑去山上採摘,這個半斤那個四兩,這幾天工夫可收了不少了。可我就是擔心,萬一有個不穩妥,別再把咱倆逮進去蹲大牢啊!”
“爸,看你說的什麼,清明哥是那樣不穩妥的人嗎?他說公家允許,肯定就能行。”
隨著脆脆的聲音,一個穿花連衣裙的姑娘端著兩杯水走過來,先遞了一杯給陸香穗,眼睛彎彎地沖她笑笑,轉身把另一杯遞給許清明。
“清明哥,你喝水。”
許清明接過杯子,忙道了謝,便忙著去跟趙叔把藥材一樣樣過秤,留下那姑娘和陸香穗。那姑娘看著十分活潑,望著陸香穗笑眯眯的。
“你是清明哥的妹妹?有個哥哥可真好,一看他就很疼你。”
陸香穗看著那姑娘,濃眉大眼,笑容明媚,一臉健康的小麥膚色,心裡便也添了幾分好感。
“嗯,他是我二哥。”
“二哥?那你可真幸福。”那姑娘微微撅著嘴,挺不滿的樣子說,“我們家我老大,下邊還有兩個弟弟,整天沒把我氣死!弟弟什麼的最討厭了,那就是兩隻皮猴子,都不聽話。你不知道,我就羨慕人家有哥哥的,能護著、讓著妹妹。”
陸香穗抿嘴笑了,心說哥哥也不全是一樣啊,要是她哥陸高遠那樣……
“哎,我叫趙春苹,你呢,你叫許什麼?”
“我叫香穗。”陸香穗心念轉動,就沒說自己姓陸,畢竟還不太熟悉,省得人家問起來多說話。
“香穗,真好聽。哎你多大了?”
“十五。”陸香穗老實回答。
“呀,比我小了兩歲呢,你得叫我一聲姐啦。那你二哥呢,他多大了?”
“他十八了。”
“哎,那跟我一般大。”趙春苹笑起來,“起初他跟我爸認識,我看他明明跟我差不多年紀,可總覺著應該比我大幾歲似的。看著他年紀不大,可就是做什麼事都沉著穩重,比很多有年紀的人都持重多了,我爸總是誇他呢。”
走出家門,處處都新鮮,加上時刻跟在許清明身邊,一切都是那麼自在放鬆,陸香穗也活潑了幾分。許清明那邊和趙叔忙碌,這邊兩個年青姑娘很快就說上了話。
這天晚上,許清明帶著陸香穗便暫住在鎮上。鎮上別說沒有賓館旅社,即便有,也不划算的,畢竟眼下他們才開始創業,手頭還不寬裕。兩人就住在趙叔收山貨的兩間靠街的舊房裡,好在這是夏天,只要有個地方,點盤蚊帳,隨便哪兒都能睡一夜。
陸香穗跟許清明出門時,許清明便跟她說,外頭不比家裡,可能會很辛苦。說這話時,許清明倒也不擔心,他知道眼前的陸香穗雖然年紀還小,但並不是個怕吃苦的姑娘。
這屋子臨街,屋裡現在這麼多花生米和收來的山貨,許清明當然親自在這守著,等到聯繫好車輛就運走。
藥材量畢竟不大,因為考慮運輸成本,許清明還收了些花生米。簡單吃了晚飯,趙叔兩口子加上許清明和陸香穗,便開始挑揀收來的花生米。收來的花生米還要經過揀選,貨賣一張皮,要把混在裡面那些壞的、霉變的花生米挑揀出來。
看著埋頭揀花生米的陸香穗,許清明不由露出會心的微笑。帶她出來,一方面是放她一個人在家肯定不放心,另一方面就是想讓她出來走走轉轉,開開眼界長長見識,不過這小丫頭卻十分認真,滿心裡都是怎麼給他幫忙幹活。姑娘家的手到底也靈巧,只見她兩隻小手不停動作,細細的手指飛快地挑出一粒粒壞的花生米,居然比許清明要快。
春苹姑娘吃過晚飯收拾停當,也跑來幫忙了,坐在陸香穗旁邊跟他們一起揀花生米。兩個女孩兒唧唧咕咕小聲說著話,天晚了休息時,趙春苹便說,讓香穗跟她睡去。
“這屋子到底條件差些,要打地鋪,有潮氣,讓清明哥一個人看守就好了。我自己住一間屋,好歹比你睡地鋪強吧?”
許清明本來打算讓陸香穗跟著自己一起住這裡,聽趙春苹一說,想了想,也是怕這屋子睡地鋪不舒坦,便把詢問的目光轉向陸香穗。
“啊?”陸香穗收到他的目光,心裡猶豫了起來,一口拒絕趙春苹,像是不太合情理,趙家的住宅就在這不遠,可是,在家裡他們都是里外屋睡的,現在出門在外,她真的不想跟許清明分開。
“那個……天熱,我就不去擠你了吧,我跟我二哥做個伴兒,一起看守這些貨。”
“嗐,要不你們兄妹倆都回我家裡去住,清明你跟我小兒子一床,香穗姑娘呢,就跟春苹一床,擠不著的,省的你們年輕人睡不慣地鋪。”
許清明看著陸香低頭沒吭聲,心裡琢磨這丫頭性子內向,還是不習慣一下子跟不熟悉的人走的太近,出門在外,還是放在自己身邊的好。於是就笑笑說:“趙叔,平常你肯定沒少在這照看,今晚上貨本來也多,還是我在這兒看守吧,都是莊戶人,地鋪我睡得慣的。至於香穗兒——她跟我身邊習慣了,要不就留著給我搭伴兒吧。”
“那也行,隨你們。”趙叔見許清明這麼說,便也不再堅持。
送走了趙家人,許清明睡前再次規整了貨物,心裡盤算著明天的安排,便動手把糙苫子鋪在地上,上頭再鋪上糙席,放上趙春苹拿來的枕頭和毯子,這就能將就睡上一夜了。
許清明鋪好了一張地鋪,拿來糙苫子再鋪另一張。他開始想把兩張地鋪分別放在屋子兩邊,想了想,這屋子根本就是一個大間,雖說是兩間屋的地方,可中間沒牆,連個布帘子都沒有,好像根本沒有“避諱”的必要,反正香穗她還是個“小孩”呢,便索性把陸香穗的地鋪鋪在自己旁邊兩步遠。
“回來啦?”許冬至點點頭,對陸香穗笑笑說,“你大嫂今晚上包了餃子,讓我來叫你們,說正好我回來了,一家人一塊吃頓飯。”
“嗯行,正好省了我們做飯。”許清明說,便也沒再開門,直接就領著陸香穗去了大哥家。
許冬至平常在山上的窯廠幫工幹活,他有燒窯控火的技術,隔著好幾座山頭,路遠,加上山路不好,便也不常來家。正好這陣子窯廠忙,因此陸香穗來了這些天,許冬至還是頭一回來家,頭一回見面。
男人回來了,劉香脂一高興,摘了個嫩番瓜,還特意炒了幾個雞蛋放進去,油鹽醬醋姜,包薄皮大餡的素餃子。
陸香穗到的時候,劉香脂已經把餃子包好了,正在燒火等著煮,陸香穗便主動鑽進鍋屋去幫忙了。躲進鍋屋裡她反倒自在些,面對初次見面的大哥,她多少還有幾分拘謹。
許清明才坐下,便立刻被打大嫂使喚著剝蒜,索性連搗蒜的工作也交給他了。許大哥則是什麼也幫不上,他整個人都被小偉纏住了,孩子多天沒見到爸爸,整個人巴在爸爸身上,親熱的不得了。
兄弟兩家人熱熱鬧鬧地收拾好了,圍坐在桌邊吃餃子。吃飯的時候,許清明便說起要出遠門做生意的事情。
“大哥,正好跟你說一聲。我這趟出去,一時半會可能顧不上家裡,香穗我也一起帶走,家裡其他的事情,就都交給你和大嫂照應著了。”
“帶他小姑一起出去?”許大哥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直說。“前幾年吧,販賣糧油公家還不許呢,算是投機倒把,公家要整治的,現在好像不怎麼管了,誰知道往後會不會再管嚴?萬一再算回頭帳呢?你要做這個生意,還是得多多小心,日子窮點沒關係,千萬不能出什麼事。”
“大哥,現在政策已經變了,都是允許的,政策不會再改回去的。你放心吧,這個年頭,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生意買賣儘早干,肯定能掙錢。光指望家裡幾畝山地,什麼時候能過上好日子?”
這個年代,別說是這個偏遠的小山村,即便是城市裡,大多數人還是本著以前的老思想觀念。當地農民說,玩龍玩虎,不如玩二畝土,總是傳統的小農意識和觀念,覺得什麼也沒有土地來的踏實,殊不知時代早已經悄悄改變了。許清明相信,他必須抓住這個時代提供的機遇,跟上這時代的發展。不然的話,一個男人不能在事業上強大起來,終究還是沒有力量保護好家□□小。
他這麼一說,許大哥沉默半天,便也沒再反對。他們兩兄弟因為沒了父母,家境比一般人家都差些,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就這麼熬著也沒個出路,說不定許清明這樣走出去了,還能給這個家庭帶來一絲曙光。
“至於他小姑——”許大哥的目光落在陸香穗身上說,“她一個姑娘家,你帶著她做什麼?出門在外本來就不容易了,你還不知道掙多少錢呢,你把她留在家裡,里里外外也能照應著,不是更穩妥?”
許清明自然聽得出大哥的意思,出門在外花銷大,你還不知道掙幾個錢呢,讓陸香穗留在家裡還能顧家幹活,帶著小媳婦出去累贅做什麼?許清明便笑笑,跟大哥說:
“大哥,香穗她讀書識字的,帶她出去,多少能跟我幫把手,你就放心好了。”
“……隨你吧,家裡的屋子和莊稼,讓你大嫂都幫你看著,我也儘量勤回來看看。”
******************
這天晚上月亮很圓,月色清亮如水。許清明跟陸香穗在大嫂家裡呆到很晚,才一起回家去。兩人並排著走在小巷子裡,陸香穗默默跟著,小聲問他:
“二哥,你說要販賣花生和山貨,咱們什麼時候去收購?”
陸香穗的想法裡,他們自家又沒有足夠的花生和山貨,當然先要拿出本錢,先去收購了,估計要一些日子能收到夠販運的量吧。哪知許清明笑笑說:
“你當二哥這幾天出來進去忙什麼呢?我在咱們鎮上和鄰鎮,都找了合作的人,放了收購點,讓他們負責收購,我呢,負責聯繫運輸和下家買主。我缺的是本錢,只好少掙點,先給他們讓些利潤,大家合力掙錢。”
“真能掙到錢嗎?”
“能。”許清明伸手拉著她,走過一段扁窄的石頭路,笑著告訴她:“放心吧,你以為我那些錢哪兒來的?跟你說投機倒把做生意來的,你還不信。我今年春節過後在外頭跑了四個月時間,差幾天不到四個月,一算帳,我掙了四千多塊錢。除去我吃喝花銷和來迴路費,不到四個月,我還帶回家來足四千。香穗兒,這個年代,一個人只要肯干,只要路子對有膽量,翻筐底子、擺地攤都照樣掙錢,就肯定窮不了的。”
幾個月前他重生回來,便在春節過後毅然南下,想要憑著自己對這個時代的把握來掙到人生第一筆財富。起初他是把自家產的蜂蜜帶到南方城市去賣,比在家裡賣價格高的多,大城市的人聽說他是個蜂農,甚至隨身帶著蜂箱,覺得他的蜂蜜地道新鮮,價格也比商場裡便宜,便十分願意買他的蜂蜜。再後來他就來回倒騰,看什麼能掙錢就倒騰什麼,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事干,他還真去“翻筐底子”。
“翻筐底子”是當地人對二道菜販子的形象稱呼。一大早去郊區批發市場買了菜,便跑到城裡人群密集的居民區去賣,在上下班時間擺路邊攤,或者到小區里去賣,許清明漸漸發現,在這個時代,掙錢,遠沒有他想的那麼難。也基於對這個時代的了解,他心裡有了底氣。
恰恰是因為有了這人生的第一桶金,農曆五月中旬他匆匆回到家鄉,按著他前世的記憶,六月初,陸香穗就該被迫退學了,許清明就在這個時候,帶著不容置疑的強勢出現在她的生活中。
現在,她回到他的身邊,許清明如今有了更多動力和信心,正意氣風發地開始規劃他們的美好人生。
☆、第29章 少女心事
“趙叔,這是我妹妹。”許清明笑著介紹陸香穗,“香穗兒,叫趙叔。”
除了本鎮,許清明也在鄰鎮聯繫了人,安了收購點,直接從農民手裡收購一些山貨,他盯著的是山上出產的藥材。像這時節,他主要目標是野生的枸杞子、金銀花和山蠍子。當地山上蠍子比較常見,捉來晾乾,製成全蠍入藥,,藥性比一般的蠍子要好,是一味貴重的藥材,相應的,能賺取的差價也就大。
八十年代以前,中藥材市場是不開放的,全部是公家收購,現在中藥材市場也是剛剛有開放的信號,七十年代末,當地曾經發生過農民販賣藥材被判“投機倒把罪”的事情,因此即使山上藥材豐富,即使當地供銷社收購藥材價格十分低,收購的種類少,並且不一定長期收購的,有時候收購一些當季出產的藥材罷了。但是,仍舊沒有人輕易敢有“倒賣”藥材的想法和行動。
許清明心中洞悉未來的走向,他自然知道,藥材市場已經開放了,起碼私人也允許收購販運,只要保證質量就沒問題。既然當地就出產這些東西,而農村當時勞動力不值錢,只要有人開價收購,農民們空閒時間便都跑到山上去採藥材,零散賣給收購點,對於這些找不到出路的農民來說,閒著也是閒著,掙錢就行啊。而對於許清明來說,把這些藥材集中了,運進外地的藥材公司,便能從中賺取一筆差價。
當然,他現在本錢少,也沒有別的人手,便只好跟別人合作,讓出一部分利潤,有錢大家一起賺嘛。像眼前這位趙叔,家裡頭經濟寬裕些,手裡有餘錢,頭腦也還活絡,在許清明的說服下,答應在農活之餘出面收購這些山貨藥材。山貨不像旁的東西,農民們也就是閒下來去山上采,量少,幾個收購點集中起來,便足夠許清明運輸一趟的了。
“你妹妹啊?趕緊家裡歇著喝茶。”趙叔笑呵呵地說,轉頭就忙著問許清明,“清明啊,這山貨我可收了不少,山上野生的東西,只要給錢,大人小孩都跑去山上採摘,這個半斤那個四兩,這幾天工夫可收了不少了。可我就是擔心,萬一有個不穩妥,別再把咱倆逮進去蹲大牢啊!”
“爸,看你說的什麼,清明哥是那樣不穩妥的人嗎?他說公家允許,肯定就能行。”
隨著脆脆的聲音,一個穿花連衣裙的姑娘端著兩杯水走過來,先遞了一杯給陸香穗,眼睛彎彎地沖她笑笑,轉身把另一杯遞給許清明。
“清明哥,你喝水。”
許清明接過杯子,忙道了謝,便忙著去跟趙叔把藥材一樣樣過秤,留下那姑娘和陸香穗。那姑娘看著十分活潑,望著陸香穗笑眯眯的。
“你是清明哥的妹妹?有個哥哥可真好,一看他就很疼你。”
陸香穗看著那姑娘,濃眉大眼,笑容明媚,一臉健康的小麥膚色,心裡便也添了幾分好感。
“嗯,他是我二哥。”
“二哥?那你可真幸福。”那姑娘微微撅著嘴,挺不滿的樣子說,“我們家我老大,下邊還有兩個弟弟,整天沒把我氣死!弟弟什麼的最討厭了,那就是兩隻皮猴子,都不聽話。你不知道,我就羨慕人家有哥哥的,能護著、讓著妹妹。”
陸香穗抿嘴笑了,心說哥哥也不全是一樣啊,要是她哥陸高遠那樣……
“哎,我叫趙春苹,你呢,你叫許什麼?”
“我叫香穗。”陸香穗心念轉動,就沒說自己姓陸,畢竟還不太熟悉,省得人家問起來多說話。
“香穗,真好聽。哎你多大了?”
“十五。”陸香穗老實回答。
“呀,比我小了兩歲呢,你得叫我一聲姐啦。那你二哥呢,他多大了?”
“他十八了。”
“哎,那跟我一般大。”趙春苹笑起來,“起初他跟我爸認識,我看他明明跟我差不多年紀,可總覺著應該比我大幾歲似的。看著他年紀不大,可就是做什麼事都沉著穩重,比很多有年紀的人都持重多了,我爸總是誇他呢。”
走出家門,處處都新鮮,加上時刻跟在許清明身邊,一切都是那麼自在放鬆,陸香穗也活潑了幾分。許清明那邊和趙叔忙碌,這邊兩個年青姑娘很快就說上了話。
這天晚上,許清明帶著陸香穗便暫住在鎮上。鎮上別說沒有賓館旅社,即便有,也不划算的,畢竟眼下他們才開始創業,手頭還不寬裕。兩人就住在趙叔收山貨的兩間靠街的舊房裡,好在這是夏天,只要有個地方,點盤蚊帳,隨便哪兒都能睡一夜。
陸香穗跟許清明出門時,許清明便跟她說,外頭不比家裡,可能會很辛苦。說這話時,許清明倒也不擔心,他知道眼前的陸香穗雖然年紀還小,但並不是個怕吃苦的姑娘。
這屋子臨街,屋裡現在這麼多花生米和收來的山貨,許清明當然親自在這守著,等到聯繫好車輛就運走。
藥材量畢竟不大,因為考慮運輸成本,許清明還收了些花生米。簡單吃了晚飯,趙叔兩口子加上許清明和陸香穗,便開始挑揀收來的花生米。收來的花生米還要經過揀選,貨賣一張皮,要把混在裡面那些壞的、霉變的花生米挑揀出來。
看著埋頭揀花生米的陸香穗,許清明不由露出會心的微笑。帶她出來,一方面是放她一個人在家肯定不放心,另一方面就是想讓她出來走走轉轉,開開眼界長長見識,不過這小丫頭卻十分認真,滿心裡都是怎麼給他幫忙幹活。姑娘家的手到底也靈巧,只見她兩隻小手不停動作,細細的手指飛快地挑出一粒粒壞的花生米,居然比許清明要快。
春苹姑娘吃過晚飯收拾停當,也跑來幫忙了,坐在陸香穗旁邊跟他們一起揀花生米。兩個女孩兒唧唧咕咕小聲說著話,天晚了休息時,趙春苹便說,讓香穗跟她睡去。
“這屋子到底條件差些,要打地鋪,有潮氣,讓清明哥一個人看守就好了。我自己住一間屋,好歹比你睡地鋪強吧?”
許清明本來打算讓陸香穗跟著自己一起住這裡,聽趙春苹一說,想了想,也是怕這屋子睡地鋪不舒坦,便把詢問的目光轉向陸香穗。
“啊?”陸香穗收到他的目光,心裡猶豫了起來,一口拒絕趙春苹,像是不太合情理,趙家的住宅就在這不遠,可是,在家裡他們都是里外屋睡的,現在出門在外,她真的不想跟許清明分開。
“那個……天熱,我就不去擠你了吧,我跟我二哥做個伴兒,一起看守這些貨。”
“嗐,要不你們兄妹倆都回我家裡去住,清明你跟我小兒子一床,香穗姑娘呢,就跟春苹一床,擠不著的,省的你們年輕人睡不慣地鋪。”
許清明看著陸香低頭沒吭聲,心裡琢磨這丫頭性子內向,還是不習慣一下子跟不熟悉的人走的太近,出門在外,還是放在自己身邊的好。於是就笑笑說:“趙叔,平常你肯定沒少在這照看,今晚上貨本來也多,還是我在這兒看守吧,都是莊戶人,地鋪我睡得慣的。至於香穗兒——她跟我身邊習慣了,要不就留著給我搭伴兒吧。”
“那也行,隨你們。”趙叔見許清明這麼說,便也不再堅持。
送走了趙家人,許清明睡前再次規整了貨物,心裡盤算著明天的安排,便動手把糙苫子鋪在地上,上頭再鋪上糙席,放上趙春苹拿來的枕頭和毯子,這就能將就睡上一夜了。
許清明鋪好了一張地鋪,拿來糙苫子再鋪另一張。他開始想把兩張地鋪分別放在屋子兩邊,想了想,這屋子根本就是一個大間,雖說是兩間屋的地方,可中間沒牆,連個布帘子都沒有,好像根本沒有“避諱”的必要,反正香穗她還是個“小孩”呢,便索性把陸香穗的地鋪鋪在自己旁邊兩步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