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燕皇閉目一陣,強壓心中傷痛,睜開眼來:“還是要先下去,再想辦法救她。這世上必還有‘火龍涎’的。”
他環顧四周,取下清洛腰間長劍,走至崖邊,砍下索橋繩索,皇帝也漸漸清醒,知哭號無用,走過來與他一起將索橋數條繩索連接起來,卻始終不敢直面燕皇。
燕皇將繩索一頭綁在大樹之上,正待將另一頭拋向對面懸崖大樹之上,卻見對面不知何時已上來數百名手持利斧的士兵,將那邊樹木迅速齊根砍伐殆盡,又迅速退去。
燕皇一聲長嘆:“看來,真是天亡我們了!”
林歸遠抱住清洛,默默地流著淚,淚水滴在清洛臉上,又順著她白淨的肌膚淌入她的頸中。
清洛迷濛中悠悠醒轉,睜開雙眼,見林歸遠閉目流淚,輕聲喚道:“二哥!”
“姐姐!”“孩子!”皇帝和燕皇齊齊圍了過來。
清洛眼神掃過四周,心中瞭然,她暗嘆一聲,拉過林歸遠和皇帝之手,迎上燕皇關切的目光:“舅舅,二哥,小珏,你們聽我說,不要擔心,大哥會來救我們的,他一定會來的。”
林歸遠見她說話吃力,忙點頭道:“是,你別說了,多休息,大哥會來救我們的。”
清洛真氣在體內運轉,感覺渾不似前幾次寒氣發作之時,又見林歸遠面上神情,漸漸明了自己病況,她凝望著皇帝和林歸遠面容:“二哥,小珏,我不知道還能夠活多久,我想要你們答應我一件事情。”
“不要說了,洛兒,求求你,不要說了。”林歸遠泣道。
“不,二哥,你聽我說,不管將來是你,還是小珏,誰是燕國皇帝,或是天朝皇帝,你們千萬不要自相殘殺,千萬不要再有戰爭了。”
林歸遠不停搖頭:“不,洛兒,我不要做皇帝,我什麼都不要,我只要你好好活著。”
清洛轉向皇帝喘道:“小珏,姐姐還想求你一事。”
“姐姐,你說,只要小珏活著,一定替你辦到。”
清洛緊緊握住他的雙手:“小珏,大哥去紀州前曾和我說過,慶氏所中‘天印咒’,無人知如何解咒,他細想那句讖詞,說‘天印咒’無法可解,印記無法消失,但人們心中對慶氏的誤解和仇恨可以消失,朝廷和民間對慶氏的追殺可以停止。你要拋棄解氏祖規,要有替祖先認錯的勇氣,下詔替慶氏雪冤,將當年之事告之天下,停止對慶氏的屠殺,這樣,方是一個明君所為。”
“現在,我們身上也流著慶氏的血,你更應當這樣去做,你能答應姐姐嗎?”清洛直直地望著皇帝。
皇帝低下頭來,泣道:“姐姐,小珏答應你,你別擔心了,好好歇著。”
清洛唇角含笑,望向紛飛的大雪,望向雪霧之中的遠方,輕聲道:“大哥一定會來救我們的,你們都要撐住,他一定會來的。”
蕭慎思和燕九天帶著清南君及紀州三萬人馬即夜起拔,日夜兼程,趕往寒楓澗。
由於紀州位於三國交界之處,距東北面的仁州城不是很遠,見蕭慎思傷勢嚴重,眾人都勸他放緩行軍速度,說這邊紀州戰事平息得很快,那邊大軍又行進得慢,晚上兩日到達仁州應該也不遲。
但蕭慎思卻總是淡淡的拒絕,撫上胸口,笑言傷勢無礙,仍是命大軍盡全力前進。眾人見他面上毫無痛苦之色,似是傷勢有所好轉,便也慢慢放下心來。
這一日行到仁州城西面六百餘里地的蒼州,已是夜色蒙蒙,見大軍有些疲乏,後續運糧部隊遲遲未能跟上,蕭慎思只得下令在蒼州城外紮營休整,就地補充糧糙。
這日已下起了今冬第一場雪,蕭慎思立於營地邊的樹林前,遙望東面仁州方向,想起那邊戰事不知是何情況,二弟三妹不知能否順利解局,想起臨行前清洛那輕柔的笑容,撫上胸口,慢慢坐落於地,一陣劇烈咳嗽,鮮血自他胸前蜿蜒流下,染紅了他的衣襟。
蕭慎思望著胸前血跡,輕嘆一聲,便欲將外袍脫下,一雙素淨修長的手伸了過來,顫抖著按上了他的胸口。
蕭慎思心中暗嘆,任清南君解開層層衣裳,望著他面上震悚表情,淡淡笑道:“小墨,你也是刀光劍影中過來的,怎麼看見這麼個小小傷口就嚇成這樣。”說著推開他的雙手,掩上衣襟。
清南君此時是親兵裝扮,他隨蕭慎思前來仁州之事極為保密,只有燕九天等極少數人知曉。燕九天見他似是誠心跟隨蕭慎思前往仁州,扮作蕭慎思的親兵不離左右,又已是仁州在望,便也未時時監控於他。
清南君用過晚飯後見蕭慎思面上神情極為痛苦,踉蹌著走向樹林,便悄悄跟了上來,終發現蕭慎思胸前劍傷惡化,傷勢極為嚴重。
他蹲於蕭慎思面前,望著他掩上衣襟,臉上肌肉不停抖動,片刻後狠狠道:“你聽著,你欠我的,你這條命是我的,我不許你這樣蹧蹋自己!”
蕭慎思輕笑著攬上他的肩頭,讓他與自己並排而坐,將身軀靠上他的左肩:“小墨,哥哥這條命是你的,遲早要還給你,但現在,哥哥要用這條命去了與二弟三妹之間的情義,等與他們的情義了結,自然就會還給你了。”
清南君狠狠揮手,激起一團飛雪:“你心中只有你二弟三妹,他們有什麼好,讓你這樣不顧性命!”
“小墨,三妹有什麼好,你自是知道的了,二弟他,心地仁善,品性高潔,也是一等一的好男兒。你還不知道吧,他和三妹竟是表兄妹呢!”蕭慎思胸口劍傷疼痛,這一刻忽覺有些疲倦和軟弱,靠在清南君肩頭輕聲喘氣。
清南君聽他喘氣,知他痛楚,不敢動彈,心中焦慮:“哥哥,我扶你回去休息。”
“不用,小墨,哥哥很少與你這樣平和地說過話,小時候我們時刻在一起,睡也是睡在一張床上,分開了那麼久,只有這些時日才感覺我們真的是兄弟。現在不多和你說說話,以後你回到王都,怕是沒有機會了。”
“小墨,你知道我為什麼一定要你來仁州嗎?我想讓你親眼看看,為了一己一族的仇恨和私慾,發動戰爭,讓百姓蒙難,到底值不值得,又到底能不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和滿足。”
“小墨,你的性子,小時候是極溫和極善良的,象極了母妃,只是後來的成長環境使你變得有些偏激,是仇恨讓你變成這樣。但現在你已經身為帝王,百姓的福祉全部繫於你一人身上,如果你還是從前那般行事風格,不學會控制自己,縱是一時攻下疆土,也很難掌控大局,做一個帝王,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喜怒哀樂。”
“你真的認為開創一個大青帝國對你來說就是一件好事嗎?那只會讓你的責任更重,如果你想做一個明君,疆土越大,子民越多,你就會活得越累,如果你不做明君,任著自己性子來,只會造下越多的殺孽,添上越多的仇恨。”
“拿慶氏來說,慶陽帝造下的孽果由他的族人和後人背負,解文宇造下的孽果現在又由他的後人來背負,解氏皇族現在就只剩下一位男丁了,咱們龍氏呢,不也是後代互相殘殺嗎?劍谷秦紫辰一念之差,也導致後人只能老死谷中。所以說因果循環,自有報應。”
“我今天對你說這些,希望你能用心地去想,縱是一時不能領會,日後慢慢會明白的。那天巫神爺爺也說了,萬事以民為先,不要執著於一人一族的榮辱,這樣方能真正獲得民心,方是名留青史的帝王所為。我有種預感,不遠的將來,你要面對一個抉擇,我帶你到仁州來,就是希望你能記住這邊發生的一切,將來做出正確的決斷。”
“小墨,我恢復記憶以後,真的很懷念幼年的時光,這些日子能夠天天和你在一起,不知多開心,要是我們真的能夠不分開,該有多好!”蕭慎思的聲音慢慢地低了下去,頭漸漸垂了下來。
清南君默默聽著,這麼多年,從來沒有人這樣訓誡勸導於他。以他之個性,本是任何人都無法勸誡的,但此時此刻,他覺身邊這人便如同父王母妃,在天上含笑望著自己,輕柔地訓育著自己。
寒風拂過,他將昏迷的蕭慎思抱起,大步邁向營帳。
第二日凌晨,蕭慎思便醒轉來,強撐著起身,號令大軍前行,清南君卻死活要與他同乘一騎,蕭慎思知他是怕自己要策騎狂奔牽動傷勢,消耗體力,便也由他,索性靠在他身上閉目養神。
蕭慎思長久地靠在清南君身上,清南君感覺著他堅毅的身軀中日益露出來的疲倦與消沉,心中焦慮,卻也不再相勸,偶爾說話也只是聊著小時候的一些趣事,兩兄弟就這樣依靠著策馬向前行進。
鵝毛大雪中,這三萬人馬終趕到了仁州城西十餘里地,探子回稟的情況讓蕭慎思有些疑惑不解:燕軍縮於仁州城內閉城不出,天朝軍隊自己倒在寒楓澗絕情崖下一片混戰,具體是哪幾方混戰探子卻是未曾探出,只知絕情崖下正拼殺得十分激烈,再加上燕軍也不過來撿這現成便宜,著實令人有些驚訝。
蕭慎思再讓血衣衛前去查探,大軍繼續前行,血衣衛回來詳稟戰況,才知混戰共有三方,一方人數最少,據於崖底密林一角,有陽等人看得清楚,似是見到解宗秀在內;一方人數最多,全力圍攻解宗秀這一方,解宗秀率部戰得十分艱難;還有一方,人數也不多,從後方攻擊人數最多的這一方,解宗秀和後方這一支都似要全力衝上絕情崖,人數最多的這一方卻前攻後擋,不讓他們衝上絕情崖。
蕭慎思略略思忖,再將了解到的絕情崖地勢細想,心中大驚,隱隱明白了發生了什麼事,他馬上下令,全力進攻人數最多的那一方。
解宗秀鬢髮散亂,氣喘吁吁,眼見身邊之人傷亡慘重,想起哥哥姐姐皆被困於崖上,己方這五千人又沖不過那陸卓影數萬叛軍在崖底的防線,心中焦慮萬分。
昨日清洛率上百人到絕情崖底之後,她便帶著其餘人到青梅谷大營之外,趁大營主力調動之際,伺機將劍谷之人救了出來,她向劍谷四大長老說明情況,帶著他們迅速趕往絕情崖。
快到絕情崖底,迎頭碰上重傷的少林寺明寶大師,才知燕皇和清洛均已上崖,少林三長老和燕皇所帶侍衛本在崖底等候,不料那陸卓影帶著上萬精兵趕來,將攔阻的燕皇侍衛和清洛所帶埋伏之人殺光,三長老出面相勸,也被圍攻。
三長老知崖頂形勢微妙,不知這上萬人馬究竟相助何方,便邊戰邊向崖頂退去,想通知太后,快到索橋,明心和明鑑戰死,明寶重傷逃脫,躲於林間親見陸卓影砍斷索橋,置天朝太后與皇帝不顧,顯是已經叛變,便忍住傷痛,逃逸下山,向青梅谷大軍求援,正好碰上解宗秀這五千人馬。
他環顧四周,取下清洛腰間長劍,走至崖邊,砍下索橋繩索,皇帝也漸漸清醒,知哭號無用,走過來與他一起將索橋數條繩索連接起來,卻始終不敢直面燕皇。
燕皇將繩索一頭綁在大樹之上,正待將另一頭拋向對面懸崖大樹之上,卻見對面不知何時已上來數百名手持利斧的士兵,將那邊樹木迅速齊根砍伐殆盡,又迅速退去。
燕皇一聲長嘆:“看來,真是天亡我們了!”
林歸遠抱住清洛,默默地流著淚,淚水滴在清洛臉上,又順著她白淨的肌膚淌入她的頸中。
清洛迷濛中悠悠醒轉,睜開雙眼,見林歸遠閉目流淚,輕聲喚道:“二哥!”
“姐姐!”“孩子!”皇帝和燕皇齊齊圍了過來。
清洛眼神掃過四周,心中瞭然,她暗嘆一聲,拉過林歸遠和皇帝之手,迎上燕皇關切的目光:“舅舅,二哥,小珏,你們聽我說,不要擔心,大哥會來救我們的,他一定會來的。”
林歸遠見她說話吃力,忙點頭道:“是,你別說了,多休息,大哥會來救我們的。”
清洛真氣在體內運轉,感覺渾不似前幾次寒氣發作之時,又見林歸遠面上神情,漸漸明了自己病況,她凝望著皇帝和林歸遠面容:“二哥,小珏,我不知道還能夠活多久,我想要你們答應我一件事情。”
“不要說了,洛兒,求求你,不要說了。”林歸遠泣道。
“不,二哥,你聽我說,不管將來是你,還是小珏,誰是燕國皇帝,或是天朝皇帝,你們千萬不要自相殘殺,千萬不要再有戰爭了。”
林歸遠不停搖頭:“不,洛兒,我不要做皇帝,我什麼都不要,我只要你好好活著。”
清洛轉向皇帝喘道:“小珏,姐姐還想求你一事。”
“姐姐,你說,只要小珏活著,一定替你辦到。”
清洛緊緊握住他的雙手:“小珏,大哥去紀州前曾和我說過,慶氏所中‘天印咒’,無人知如何解咒,他細想那句讖詞,說‘天印咒’無法可解,印記無法消失,但人們心中對慶氏的誤解和仇恨可以消失,朝廷和民間對慶氏的追殺可以停止。你要拋棄解氏祖規,要有替祖先認錯的勇氣,下詔替慶氏雪冤,將當年之事告之天下,停止對慶氏的屠殺,這樣,方是一個明君所為。”
“現在,我們身上也流著慶氏的血,你更應當這樣去做,你能答應姐姐嗎?”清洛直直地望著皇帝。
皇帝低下頭來,泣道:“姐姐,小珏答應你,你別擔心了,好好歇著。”
清洛唇角含笑,望向紛飛的大雪,望向雪霧之中的遠方,輕聲道:“大哥一定會來救我們的,你們都要撐住,他一定會來的。”
蕭慎思和燕九天帶著清南君及紀州三萬人馬即夜起拔,日夜兼程,趕往寒楓澗。
由於紀州位於三國交界之處,距東北面的仁州城不是很遠,見蕭慎思傷勢嚴重,眾人都勸他放緩行軍速度,說這邊紀州戰事平息得很快,那邊大軍又行進得慢,晚上兩日到達仁州應該也不遲。
但蕭慎思卻總是淡淡的拒絕,撫上胸口,笑言傷勢無礙,仍是命大軍盡全力前進。眾人見他面上毫無痛苦之色,似是傷勢有所好轉,便也慢慢放下心來。
這一日行到仁州城西面六百餘里地的蒼州,已是夜色蒙蒙,見大軍有些疲乏,後續運糧部隊遲遲未能跟上,蕭慎思只得下令在蒼州城外紮營休整,就地補充糧糙。
這日已下起了今冬第一場雪,蕭慎思立於營地邊的樹林前,遙望東面仁州方向,想起那邊戰事不知是何情況,二弟三妹不知能否順利解局,想起臨行前清洛那輕柔的笑容,撫上胸口,慢慢坐落於地,一陣劇烈咳嗽,鮮血自他胸前蜿蜒流下,染紅了他的衣襟。
蕭慎思望著胸前血跡,輕嘆一聲,便欲將外袍脫下,一雙素淨修長的手伸了過來,顫抖著按上了他的胸口。
蕭慎思心中暗嘆,任清南君解開層層衣裳,望著他面上震悚表情,淡淡笑道:“小墨,你也是刀光劍影中過來的,怎麼看見這麼個小小傷口就嚇成這樣。”說著推開他的雙手,掩上衣襟。
清南君此時是親兵裝扮,他隨蕭慎思前來仁州之事極為保密,只有燕九天等極少數人知曉。燕九天見他似是誠心跟隨蕭慎思前往仁州,扮作蕭慎思的親兵不離左右,又已是仁州在望,便也未時時監控於他。
清南君用過晚飯後見蕭慎思面上神情極為痛苦,踉蹌著走向樹林,便悄悄跟了上來,終發現蕭慎思胸前劍傷惡化,傷勢極為嚴重。
他蹲於蕭慎思面前,望著他掩上衣襟,臉上肌肉不停抖動,片刻後狠狠道:“你聽著,你欠我的,你這條命是我的,我不許你這樣蹧蹋自己!”
蕭慎思輕笑著攬上他的肩頭,讓他與自己並排而坐,將身軀靠上他的左肩:“小墨,哥哥這條命是你的,遲早要還給你,但現在,哥哥要用這條命去了與二弟三妹之間的情義,等與他們的情義了結,自然就會還給你了。”
清南君狠狠揮手,激起一團飛雪:“你心中只有你二弟三妹,他們有什麼好,讓你這樣不顧性命!”
“小墨,三妹有什麼好,你自是知道的了,二弟他,心地仁善,品性高潔,也是一等一的好男兒。你還不知道吧,他和三妹竟是表兄妹呢!”蕭慎思胸口劍傷疼痛,這一刻忽覺有些疲倦和軟弱,靠在清南君肩頭輕聲喘氣。
清南君聽他喘氣,知他痛楚,不敢動彈,心中焦慮:“哥哥,我扶你回去休息。”
“不用,小墨,哥哥很少與你這樣平和地說過話,小時候我們時刻在一起,睡也是睡在一張床上,分開了那麼久,只有這些時日才感覺我們真的是兄弟。現在不多和你說說話,以後你回到王都,怕是沒有機會了。”
“小墨,你知道我為什麼一定要你來仁州嗎?我想讓你親眼看看,為了一己一族的仇恨和私慾,發動戰爭,讓百姓蒙難,到底值不值得,又到底能不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和滿足。”
“小墨,你的性子,小時候是極溫和極善良的,象極了母妃,只是後來的成長環境使你變得有些偏激,是仇恨讓你變成這樣。但現在你已經身為帝王,百姓的福祉全部繫於你一人身上,如果你還是從前那般行事風格,不學會控制自己,縱是一時攻下疆土,也很難掌控大局,做一個帝王,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喜怒哀樂。”
“你真的認為開創一個大青帝國對你來說就是一件好事嗎?那只會讓你的責任更重,如果你想做一個明君,疆土越大,子民越多,你就會活得越累,如果你不做明君,任著自己性子來,只會造下越多的殺孽,添上越多的仇恨。”
“拿慶氏來說,慶陽帝造下的孽果由他的族人和後人背負,解文宇造下的孽果現在又由他的後人來背負,解氏皇族現在就只剩下一位男丁了,咱們龍氏呢,不也是後代互相殘殺嗎?劍谷秦紫辰一念之差,也導致後人只能老死谷中。所以說因果循環,自有報應。”
“我今天對你說這些,希望你能用心地去想,縱是一時不能領會,日後慢慢會明白的。那天巫神爺爺也說了,萬事以民為先,不要執著於一人一族的榮辱,這樣方能真正獲得民心,方是名留青史的帝王所為。我有種預感,不遠的將來,你要面對一個抉擇,我帶你到仁州來,就是希望你能記住這邊發生的一切,將來做出正確的決斷。”
“小墨,我恢復記憶以後,真的很懷念幼年的時光,這些日子能夠天天和你在一起,不知多開心,要是我們真的能夠不分開,該有多好!”蕭慎思的聲音慢慢地低了下去,頭漸漸垂了下來。
清南君默默聽著,這麼多年,從來沒有人這樣訓誡勸導於他。以他之個性,本是任何人都無法勸誡的,但此時此刻,他覺身邊這人便如同父王母妃,在天上含笑望著自己,輕柔地訓育著自己。
寒風拂過,他將昏迷的蕭慎思抱起,大步邁向營帳。
第二日凌晨,蕭慎思便醒轉來,強撐著起身,號令大軍前行,清南君卻死活要與他同乘一騎,蕭慎思知他是怕自己要策騎狂奔牽動傷勢,消耗體力,便也由他,索性靠在他身上閉目養神。
蕭慎思長久地靠在清南君身上,清南君感覺著他堅毅的身軀中日益露出來的疲倦與消沉,心中焦慮,卻也不再相勸,偶爾說話也只是聊著小時候的一些趣事,兩兄弟就這樣依靠著策馬向前行進。
鵝毛大雪中,這三萬人馬終趕到了仁州城西十餘里地,探子回稟的情況讓蕭慎思有些疑惑不解:燕軍縮於仁州城內閉城不出,天朝軍隊自己倒在寒楓澗絕情崖下一片混戰,具體是哪幾方混戰探子卻是未曾探出,只知絕情崖下正拼殺得十分激烈,再加上燕軍也不過來撿這現成便宜,著實令人有些驚訝。
蕭慎思再讓血衣衛前去查探,大軍繼續前行,血衣衛回來詳稟戰況,才知混戰共有三方,一方人數最少,據於崖底密林一角,有陽等人看得清楚,似是見到解宗秀在內;一方人數最多,全力圍攻解宗秀這一方,解宗秀率部戰得十分艱難;還有一方,人數也不多,從後方攻擊人數最多的這一方,解宗秀和後方這一支都似要全力衝上絕情崖,人數最多的這一方卻前攻後擋,不讓他們衝上絕情崖。
蕭慎思略略思忖,再將了解到的絕情崖地勢細想,心中大驚,隱隱明白了發生了什麼事,他馬上下令,全力進攻人數最多的那一方。
解宗秀鬢髮散亂,氣喘吁吁,眼見身邊之人傷亡慘重,想起哥哥姐姐皆被困於崖上,己方這五千人又沖不過那陸卓影數萬叛軍在崖底的防線,心中焦慮萬分。
昨日清洛率上百人到絕情崖底之後,她便帶著其餘人到青梅谷大營之外,趁大營主力調動之際,伺機將劍谷之人救了出來,她向劍谷四大長老說明情況,帶著他們迅速趕往絕情崖。
快到絕情崖底,迎頭碰上重傷的少林寺明寶大師,才知燕皇和清洛均已上崖,少林三長老和燕皇所帶侍衛本在崖底等候,不料那陸卓影帶著上萬精兵趕來,將攔阻的燕皇侍衛和清洛所帶埋伏之人殺光,三長老出面相勸,也被圍攻。
三長老知崖頂形勢微妙,不知這上萬人馬究竟相助何方,便邊戰邊向崖頂退去,想通知太后,快到索橋,明心和明鑑戰死,明寶重傷逃脫,躲於林間親見陸卓影砍斷索橋,置天朝太后與皇帝不顧,顯是已經叛變,便忍住傷痛,逃逸下山,向青梅谷大軍求援,正好碰上解宗秀這五千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