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清洛既與他們有舊,眾人又知她乃蕭將軍義妹,自是指揮起來得心應手。清洛知二哥會令大軍行進速度放緩,她推算時日,知己方這五千人馬日夜兼程,應該已趕上大軍後部,遂令數名探子往前方細探大軍近況。

  她帶著這五千人馬遠遠綴住大軍,直至大軍抵達寒楓澗,她方將這些人秘密安排在了大圍屋。

  清洛與解宗秀兩人商定,由解宗秀率這些人在大圍屋等候,她則易容,秘密潛入寒楓澗,悄悄與林歸遠取得了聯繫。

  林歸遠見她到來,知京城局勢已定,又見她無恙,心中實是欣喜,便將偷聽到的太后部署和劍谷之人被關押之處告知了清洛。

  林太后的安排便是令陸卓影假借太后已行設伏,引皇帝往孟家坳,借燕軍之手名正言順地除去這個解氏皇族最後一位男丁,同時行書引燕皇前來絕情崖相會,卻又另請出少林三大長老於崖底相阻,以達到重創燕皇的目的。

  兩人細細商議,按蕭慎思原有思路,林歸遠仍守於皇帝身邊,要令皇帝先親歷太后陷局之痛,再向他陳述慶氏之冤及身世之迷。

  但林歸遠又擔心不能及時帶著皇帝趕回絕情崖,自是請清洛率一部分人暗藏於崖底各處,相助燕皇在適當時機上崖與林太后相會。而解宗秀則帶著其餘人馬趁大營空虛之際,伺機去救劍谷中人,並在適當時候現身平定混亂局面。

  清洛率著上百人趕到絕情崖底,怕被少林三僧發現蹤跡,藏身之處選得離密林較遠,待得見到燕皇前來,與三僧交手,瞬間便到了生死關頭,清洛潛到近處,已不及出言阻止。

  她見燕皇危急,心頭大驚,顧不上自身安危,挺劍而出,堪堪補上燕皇劍氣破綻,二人劍氣本是一脈相承,所以能夠融合,救下燕皇,只是她也傷得不輕,吐出數口鮮血,覺得全身骨骼似是要散架一般,心尖那股寒氣竟又隱隱散開,強自撐著站了起來。

  她望向燕皇關切的眼神,想到這人是自己至親之人,忽然鼻頭髮酸,低下頭咳道:“陛下,二哥他很好,您不用擔心。”

  “阿彌陀佛!”佛音朗頌,三僧步上前來。

  燕皇緩緩轉過身,撫上胸口,平定體內翻滾真氣,直視三僧道:“三位大師武藝精進,燕某甘拜下風,現在只請三位讓路,讓燕某上這絕情崖,待得燕某崖頂事了,自會退兵。”

  三僧互望一眼,他們方才雖然略勝一籌,但也勝得極為細微,眼見又來了一個少女,似是與燕行濤師出一脈,如果二人合力,與己方勝負難分,何況燕皇身後還有那幾十名身手不弱的侍衛。

  三僧權衡一番,想起太后曾經說過只要能重創燕皇,也可讓他上崖,三人見燕皇吐出黑血,知他已傷到五臟六腑。遂齊齊施禮道:“既是如此,就請燕施主信守承諾,顧念蒼生,崖頂事了之後速速退兵,兩國永保安寧,但您所帶之人就不能上崖了。”

  “多謝三位大師!”燕皇微笑還禮,他轉身向身後侍衛吩咐道:“你們都在此處等候吧。”輕咳數聲,身形飄移,向林間小路行去。

  清洛不知林歸遠是否已及時帶著皇帝趕到絕情崖上,急呼道:“陛下!”

  燕皇迴轉身來,微笑凝望清洛:“小丫頭,什麼事,等朕下崖再說。”

  清洛一時不知如何拖延於他,正在焦慮之時,眼光掃見林中白影閃過,正是林歸遠身形,心中大定,壓下周身疼痛,擦去嘴角血跡,慢慢向燕皇走去,道:“陛下,我與您一起上去,可好?”

  “小丫頭,你還是在這處等候吧,我上去是有私事要了,你不要摻和進來了!”燕皇轉身向林內走去。

  清洛緊緊跟上,輕聲道:“陛下,您想不想知道菁菁公主的下落?”

  燕皇猛然停下腳步,回過頭來,眼神銳利:“小丫頭,你知道菁菁在哪裡嗎?”

  清洛抬頭望著白茫茫的崖頂,慢慢落下淚來:“陛下,讓我隨您上去吧,我也有很多話想要問她。”

  燕皇見她落淚,忽覺她此刻神態象極了某位故人,只是究竟象誰,一時又想不起來。他心中一軟,見她捨命相救自己,所說之話又頗為蹊蹺,漸涌疑雲,遂點頭道:“好吧,你是君兒義妹,又是他傾心之人,遲早也會知道的,再說若是有個不測,由你來將諸事轉告君兒也好。隨朕來吧。”

  清洛將手背在身後,向其餘埋伏之人悄悄打出暗號,著他們在原地守候,尾隨燕皇,步入林中幽徑。

  三僧本欲阻止清洛,但見她是本朝女子裝扮,又已身負重傷,稍一猶豫,清洛已隨燕皇步入密林而去。

  燕皇帶著清洛穿過寒林小徑,向山頂行進,此處林木深茂,溪流眾多,由於尚是初雪,並未冰封,卻也寒意逼人,清洛剛受重創,心尖寒氣絲絲散開,漸漸有些禁受不住,劇烈咳嗽起來。

  燕皇回過頭來,見她面色慘白,嘴角尚有隱隱血跡,感她捨身相救,又知這少女是兒子深愛之人,忙轉身伸出右手握住清洛左手,一股和煦的暖流自他手上源源不斷的傳過,清洛漸感溫暖,血脈之情上涌,一時衝動,便欲張口喚出一聲‘舅舅’,卻又強行咽了回去。

  燕皇見她神情激動,似是感激,又似是孺慕,還有一些傷感,正待微笑說話,忽然面色一變,再將真氣送入清洛體內,詳查一番,皺眉道:“小丫頭,你體內寒氣是怎麼一回事?”

  清洛低下頭來,默默隨著燕皇前行,半晌後方答道:“我是在流光塔底飲過那五色水後便落下這病根的。”

  燕皇面上驚訝:“你曾到過流光塔底?你是怎麼進去的?”

  清洛便將那日如何尋找雪兒,如何由樹洞落入塔底,如何見到石洞景況,飲下五彩水諸事一一講述,燕皇默默地聽著,聽罷長嘆道:“看來小丫頭與朕,與君兒還真是有緣,唉,當年君兒就出生在那裡啊。”

  清洛也覺世事之奇,莫過如此,如果不是那次尋找雪兒,便不會與大哥二哥相遇,也不會有後面這一連串的事情,更不會揭開自己身世之迷,而今日,便要與自己的親人在這絕情崖頂相會相認,要面對親情,仇恨及殘酷的真相,心中翻江倒海,無法言語。

  燕皇默默牽著她向山頂行進,過得一會忽道:“小丫頭,以後,你能不能對君兒好一些?他自幼命苦,未曾享受過父母的疼愛,朕就將他拜託給你了。”

  清洛聽他言中赴死之意甚濃,心中難過,哽咽道:“陛下,有些話您得親自和二哥去說,既然您說他未曾享受過父母的疼愛,為何不在日後彌補於他?你們父母犯下的錯誤,為何要讓二哥來承受?”

  燕皇停住腳步,望向清洛:“小丫頭,你是不是知道一些事情了?那你二哥,是不是也知道了?”

  清洛抬頭望向燕皇清雋的面容,泣道:“陛下,我能不能求您一件事情?”

  絕情崖,自古相傳,有一對戀人曾在此處結為同心,海誓山盟,其後那男子負心,棄侶而去,女子傷心欲絕,於崖頂悲歌三日,天地為之變色,山崖忽然裂開,變成兩座對峙的山崖,一座為四面皆是絕壁的孤崖,另一座則有山路可攀援而上,那女子於孤崖之上悲歌之後縱身而躍,化為一隻鳳凰盤旋悲鳴而去。後人便將這兩座隔著深溝對峙的雙崖稱之為絕情崖。

  燕皇牽著清洛沿山路攀至崖頂,見崖邊一道索橋跨越深澗,通向對面白茫茫的孤崖,此時雪勢加大,崖頂北風狂嘯,視線朦朧一片。

  燕皇望著索橋對面白茫茫的山影,忽然一陣劇烈的咳嗽,再度吐出一口黑血來,清洛忙抽出手,扶住他關切問道:“陛下,您撐不撐得住?”

  燕皇緩緩立直身軀,聲音疲憊嘶啞,仿似畢生飄蕩的遊子,歷經千辛萬苦回到故鄉,愴然道:“已經撐了二十年了,就剩這最後一刻了,怎都要撐住才行,總要去面對的,走吧!”

  林歸遠望著坐於身側的皇帝,握住他的右手,傳過真氣,替他驅散寒氣,見他面色蒼白,神情痛苦,眼中閃過憐惜疼愛之色。

  皇帝解宗珏此刻啞穴被點,四身無力,只能依住林歸遠,靜靜地坐在這參天古樹之上,也只能默默地看著樹下木亭中,那靜美如蘭的母后圍爐擁裘,悄然而坐。

  林歸遠不知他此刻在想些什麼,他早已由初聞真相時的激憤、狂亂、質疑中平靜下來,林歸遠也知先前自己所述對他打擊太大,只能默默地看著他發泄,看著他憤怒,待他逐漸平靜下來才點住他的穴道,將他帶至這絕情崖頂,避過母親耳目,端坐於木亭邊的大樹之上。

  雪越下越大,崖頂積雪漸厚,寒風陣陣刮過木亭,林太后不由拉緊了身上的素裘披風,身邊爐內炭火熊熊,她卻感覺不到一絲溫暖。

  她的心一時在烈火中熊熊燃燒,一時在寒冰里苦苦掙扎,曾經無數個深夜,她無法入眠,不停想像著要是與他相逢,會是何種情景,他會是悲歌還是痛哭?他會是懺悔還是冷漠?他可曾千山萬水尋找自己,可曾深夜夢回思念著自己?

  只是這麼多年來,她萬萬沒有想到,他竟已貴為燕皇,而自己也成為了天朝的太后,命運是多麼可笑,流光塔前的一劍,竟書寫了這段歷史,竟成就了這麼多人的命運。眾生仰視於她,瞻慕著她的高貴與尊嚴,誰也不知道,她卻只願回到流光塔前的那一夜,回到不曾知道真相的那段時光。

  崖邊隱隱傳來歌聲:“寒風揚兮,白雪蒼蒼,往日來兮,故人情傷,歲月流兮,吾心哀悵,萬事歸兮,可與同殤!”

  一個白影出現在大雪之中,由模糊而清晰,但她眼中卻漸由清晰而模糊,她看不清他的面容,看不到漫天飛雪。她只看到那悠遠深邃的眼眸,只聽到他歌中的懺痛與悲憐。

  燕皇在木亭前停住腳步,靜靜地凝望著她。這麼多年過去,歲月不曾在她姣好的面容上留下太多痕跡,她仍是那般靜如月光,婉如幽蘭,但她輕蹙的眉在訴說著歲月的憂傷,她迷濛的眼又折射出無窮的悔痛。

  他似看到她被仇恨推著,喘息著一步步向前走,似看到她一次次將心中情義狠決地斬斷,他的目光移向她的頸間,那道傷痕雖已淡如青煙,卻仍亘在那處,永遠亘在自己的心頭。

  林太后雙手束於袖中,也是靜靜地凝望著他。這麼多年過去,歲月已將他由當年俊雅無雙的公子變成今日這個冷竣威嚴的帝王,他的雙鬢已現白髮,他的眼角隱有皺紋,他的眼神又是如此悲傷。

  “小姑娘,劍可不是這麼練的。”圓月下,十七歲的她耐不住塔內的寂寞,溜到流光塔前練劍,他卻不知何時出現,斜靠著樹幹輕侃調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