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歷歷在目的之南的樣子,曾經面對所有人職責也要執意牽著自己的手的樣子。她多想哭,然而淚水被突如其來的一陣乾嘔逼了回去,她難以自抑這種感受,她摸了摸肚子,仿佛背提醒了什麼東西一樣。
她想,或許之南的選擇是對的,他有他的理由,而她又憑什麼要之南接受這樣的自己呢。
之南走在一條旁邊開滿野花的田間小路上,頭頂的天空從淡紫色到淺藍色,一直向遠處延伸。他似乎感受到了普羅旺斯的浪漫,心中卻也帶著香水百合的清冷。往前往後,都是拿坡里的田野,向左向右,一邊是華月的家,是春日青的明亮,另一邊是未走完的路,帶著淺灰藍不盡的暗沉。
他往往要選擇晦澀的一面,因為人生的畫紙上,多一點檸檬黃都會礙眼,少一絲橄欖綠都會浮躁,甚至他必須用深紅加普蘭來慡快填塗。
“很多年沒來了,但這裡還是那麼美。”
“你現在仿佛我的幽靈,想躲都躲不掉。”之南轉身,范學民清瘦的身軀擋在他眼前。
凌亂的發梢,醉人的眼神,松垮的衣物,之南想如果他沒瘋,或許是個很容易讓女人心動的男人。過去的范學民有著林青松的睿智沉穩,也有蘇正明的溫文爾雅,寒窗數載,飽讀詩書。然而之南對他的評價是:他看人不准,他這一生看錯了三個人,一個是自己的女人,另兩個,也算是自己女人的男人。
“你和那個姓蘇的小姑娘好上了是嗎?”范學民略帶嚴肅地問道,然而之南久不答話,他只能接著問,“真心的還是什麼?”
“你希望呢?”
“我其實並不反對,只是希望你不要為了幫我而不去面對自己真正在乎的。你該有你愛著的女孩,你也該愛著美術,那都是你最珍貴的東西,別為了我而放棄。”
“有些話我一直猶豫著要不要和你說。”之南停頓了一下,“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扶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比我,出入腹我。我已經沒了意義上的母親,別再讓我沒有父親。”
我所能展現出的唯一的孩子氣啊,只想有個機會讓你來接受。
“我未曾教你這句話的含義。”
“是,你沒有,你曾教會我最多的,是為別人而考量,成為一個友善的人……就像曾經的你一樣。”
“也像現在的我一樣。”他抬起頭,注視著之南“這一點,我從未改變過,你也許也會發現,復仇和友善本就是不衝突的。或許你會因此而質疑我的行為,但我想,你如果願意這樣想,也就隨你好了。”
“很累嗎?”
“什麼?”
“這樣活著。”
“如果你以後不用像我一樣,我想我是不會累的。”
他驚愕地抬頭,眼神里閃爍著異樣的光芒,“要是你的兒子不是我,也許你能作為一個很不錯的父親。”
“之南,相信我,我只希望我的孩子是你,任何人都替換不了。你比很多人都優秀,你的成熟與智慧,你的沉穩與博學,比起學校里那些廢物都要傑出。擁有這樣的能力在你這個年齡來看是很累的,然而我希望你能善用這能力。我過去常對你說,天才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們總是努力在證明自己是天才,所以之南,替代我,用你的角度去蔑視所有人,用你的驕傲去支配你的世界,成為支配者。”
之南不再說話,他轉身,每走一步,他都覺得心情更沉重了一點。一點一點,一步一步,他也猜得到,他這是在走向滅亡,不能希望未來一切都好,只能期許自己鳳凰涅盤。淚珠連成一個個星座,當他再次轉身想說出那個字的時候,父親已經不在。
“爸!”他對著虛無的空氣說著。
幾個月後,河五中在暑假安排了一個星期的補課。初三的大部分課程,在這一個星期之內,已經上完了大部分。結束的初二,未到的初三,日子在夏季的午後無限拉伸,每一天都像是面對瞭望不到頭的無底洞。最初,不少學生還有怨言,總會在課堂上動動手腳,到了後來,所有人都覺得這樣做的效果不大,也就沒心思了,與其做沒有用處的搗蛋,還不如本分點熬到下課,也省的老師拖堂。
大部分人覺得最輕鬆的課,莫過於語文,最艱難的課,莫過於英語。當然,這其中緣由並不是學生過於愛國,至於真正的原因是什麼,英語一天兩次的考試頻率,和語文兩周一次的數量差距已經表明了一切。
睏倦越來越多,眼袋越來越重,之南硬是熬過了這一個星期。社會和歷史,在這一周中便結束了全部初三的一半課程,這也就意味著,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多數學生在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概,至少不會有人覺得 “黃帝”,便是 “皇帝”了。只是上了這麼長時間的歷史課,之南始終想不明白的是,在古代無論任何創新與發明,中國總會領先歐洲數百年,可最終的這些東西,大部分卻是從西方引進的。直到後來,之南看報時才終於揣摩出了事情的端倪:《解放軍報》發表《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黨建》發表《不能把憲政作為我國基本政治概念》,《人民日報》發表《西方那套理論不反映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求是》發表《思想西化黨和國家就會走上邪路》,兩報兩刊齊發聲,風向明顯,東風註定要吹過西風,可見在物慾社會中,東西方的競爭關鍵不在於誰幹得過誰,而在於誰吹得過誰。
初二末的這幾周連同一整個暑假,之南始終沉浸在來之不易的愛情中。有哲學家說,愛情在旁人看來是虛無的,但在事主看來是可以觸摸的。
好在之南與蘇芸都不是什麼主動亢奮的人,在學校里的時候,最高級別的交流是眉目傳情,比起一些一下課就躲在廁所門口調情的情侶來說,他倆就好比八十年代的害羞小伙子小姑娘,只敢心裡想著,眼裡看著,偶爾上課桌底下碰兩下膝蓋,見面了笑一下,放晚學一起走兩步,這一切種種,在旁人看來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正常得就像雷打不動的每晚七點全中國的電視機會集體壞掉一樣。不過,即便是有最高級別不超過眉目傳情,但最低級別也不低於暗送秋波,別人也許看不到,但子陽是絕對能察覺到的。之南送的秋波仿佛三月里綿綿的楊柳,幹得過春風,掃得了水面;而蘇芸的回應就像南歸的春燕,帶著一把剪刀就剪斷了之南的柳條,把他整日迷得松松垮垮,仿佛是在蜂蜜罈子里泡了不知道多少天再爬出來的一般,甜得發膩。
在最高級別之外,往往還有一個特殊級別。沒有眉目傳情的甜蜜,也沒有暗送秋波的心潮澎湃,僅僅只是蘇芸在中午吃飯的時候為之南拿了一雙筷子。蘇芸永遠不會不知道,當之南接過筷子說著謝謝的時候,他心中所產生的溫暖瞬間驅散了他心中無盡的嚴寒,那種久違的,淡淡的情愫的香,是之南要用一輩子來迷失的大霧。
“子陽。”陰沉的聲音從背後響起,子陽停下腳步。
“怎麼不去陪蘇芸?”
她想,或許之南的選擇是對的,他有他的理由,而她又憑什麼要之南接受這樣的自己呢。
之南走在一條旁邊開滿野花的田間小路上,頭頂的天空從淡紫色到淺藍色,一直向遠處延伸。他似乎感受到了普羅旺斯的浪漫,心中卻也帶著香水百合的清冷。往前往後,都是拿坡里的田野,向左向右,一邊是華月的家,是春日青的明亮,另一邊是未走完的路,帶著淺灰藍不盡的暗沉。
他往往要選擇晦澀的一面,因為人生的畫紙上,多一點檸檬黃都會礙眼,少一絲橄欖綠都會浮躁,甚至他必須用深紅加普蘭來慡快填塗。
“很多年沒來了,但這裡還是那麼美。”
“你現在仿佛我的幽靈,想躲都躲不掉。”之南轉身,范學民清瘦的身軀擋在他眼前。
凌亂的發梢,醉人的眼神,松垮的衣物,之南想如果他沒瘋,或許是個很容易讓女人心動的男人。過去的范學民有著林青松的睿智沉穩,也有蘇正明的溫文爾雅,寒窗數載,飽讀詩書。然而之南對他的評價是:他看人不准,他這一生看錯了三個人,一個是自己的女人,另兩個,也算是自己女人的男人。
“你和那個姓蘇的小姑娘好上了是嗎?”范學民略帶嚴肅地問道,然而之南久不答話,他只能接著問,“真心的還是什麼?”
“你希望呢?”
“我其實並不反對,只是希望你不要為了幫我而不去面對自己真正在乎的。你該有你愛著的女孩,你也該愛著美術,那都是你最珍貴的東西,別為了我而放棄。”
“有些話我一直猶豫著要不要和你說。”之南停頓了一下,“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扶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比我,出入腹我。我已經沒了意義上的母親,別再讓我沒有父親。”
我所能展現出的唯一的孩子氣啊,只想有個機會讓你來接受。
“我未曾教你這句話的含義。”
“是,你沒有,你曾教會我最多的,是為別人而考量,成為一個友善的人……就像曾經的你一樣。”
“也像現在的我一樣。”他抬起頭,注視著之南“這一點,我從未改變過,你也許也會發現,復仇和友善本就是不衝突的。或許你會因此而質疑我的行為,但我想,你如果願意這樣想,也就隨你好了。”
“很累嗎?”
“什麼?”
“這樣活著。”
“如果你以後不用像我一樣,我想我是不會累的。”
他驚愕地抬頭,眼神里閃爍著異樣的光芒,“要是你的兒子不是我,也許你能作為一個很不錯的父親。”
“之南,相信我,我只希望我的孩子是你,任何人都替換不了。你比很多人都優秀,你的成熟與智慧,你的沉穩與博學,比起學校里那些廢物都要傑出。擁有這樣的能力在你這個年齡來看是很累的,然而我希望你能善用這能力。我過去常對你說,天才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們總是努力在證明自己是天才,所以之南,替代我,用你的角度去蔑視所有人,用你的驕傲去支配你的世界,成為支配者。”
之南不再說話,他轉身,每走一步,他都覺得心情更沉重了一點。一點一點,一步一步,他也猜得到,他這是在走向滅亡,不能希望未來一切都好,只能期許自己鳳凰涅盤。淚珠連成一個個星座,當他再次轉身想說出那個字的時候,父親已經不在。
“爸!”他對著虛無的空氣說著。
幾個月後,河五中在暑假安排了一個星期的補課。初三的大部分課程,在這一個星期之內,已經上完了大部分。結束的初二,未到的初三,日子在夏季的午後無限拉伸,每一天都像是面對瞭望不到頭的無底洞。最初,不少學生還有怨言,總會在課堂上動動手腳,到了後來,所有人都覺得這樣做的效果不大,也就沒心思了,與其做沒有用處的搗蛋,還不如本分點熬到下課,也省的老師拖堂。
大部分人覺得最輕鬆的課,莫過於語文,最艱難的課,莫過於英語。當然,這其中緣由並不是學生過於愛國,至於真正的原因是什麼,英語一天兩次的考試頻率,和語文兩周一次的數量差距已經表明了一切。
睏倦越來越多,眼袋越來越重,之南硬是熬過了這一個星期。社會和歷史,在這一周中便結束了全部初三的一半課程,這也就意味著,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多數學生在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概,至少不會有人覺得 “黃帝”,便是 “皇帝”了。只是上了這麼長時間的歷史課,之南始終想不明白的是,在古代無論任何創新與發明,中國總會領先歐洲數百年,可最終的這些東西,大部分卻是從西方引進的。直到後來,之南看報時才終於揣摩出了事情的端倪:《解放軍報》發表《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黨建》發表《不能把憲政作為我國基本政治概念》,《人民日報》發表《西方那套理論不反映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求是》發表《思想西化黨和國家就會走上邪路》,兩報兩刊齊發聲,風向明顯,東風註定要吹過西風,可見在物慾社會中,東西方的競爭關鍵不在於誰幹得過誰,而在於誰吹得過誰。
初二末的這幾周連同一整個暑假,之南始終沉浸在來之不易的愛情中。有哲學家說,愛情在旁人看來是虛無的,但在事主看來是可以觸摸的。
好在之南與蘇芸都不是什麼主動亢奮的人,在學校里的時候,最高級別的交流是眉目傳情,比起一些一下課就躲在廁所門口調情的情侶來說,他倆就好比八十年代的害羞小伙子小姑娘,只敢心裡想著,眼裡看著,偶爾上課桌底下碰兩下膝蓋,見面了笑一下,放晚學一起走兩步,這一切種種,在旁人看來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正常得就像雷打不動的每晚七點全中國的電視機會集體壞掉一樣。不過,即便是有最高級別不超過眉目傳情,但最低級別也不低於暗送秋波,別人也許看不到,但子陽是絕對能察覺到的。之南送的秋波仿佛三月里綿綿的楊柳,幹得過春風,掃得了水面;而蘇芸的回應就像南歸的春燕,帶著一把剪刀就剪斷了之南的柳條,把他整日迷得松松垮垮,仿佛是在蜂蜜罈子里泡了不知道多少天再爬出來的一般,甜得發膩。
在最高級別之外,往往還有一個特殊級別。沒有眉目傳情的甜蜜,也沒有暗送秋波的心潮澎湃,僅僅只是蘇芸在中午吃飯的時候為之南拿了一雙筷子。蘇芸永遠不會不知道,當之南接過筷子說著謝謝的時候,他心中所產生的溫暖瞬間驅散了他心中無盡的嚴寒,那種久違的,淡淡的情愫的香,是之南要用一輩子來迷失的大霧。
“子陽。”陰沉的聲音從背後響起,子陽停下腳步。
“怎麼不去陪蘇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