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
南省總督聞言,對著霍長歌不禁另眼相看。
畢竟,霍長歌的外表太過有欺騙性,讓那些不認識霍長歌的人總覺得霍長歌應該是一個吃不了苦頭的小少爺。
其實,霍長歌這些日子風餐露宿,其餘的大人一個個叫苦不迭,唯有霍長歌一句怨言都沒有。
前往堤壩看了之後,霍長歌卻提出了一個和加固堤壩全然相反的決定。
“捨棄連縣,退避三里之外,泄洪放水,疏通河道。”
聞言,南省總督的臉色極為難看,冷冷的瞪著霍長歌,開口質問道。
“霍大人,你的意思是不加固堤壩!如果出事,這件事誰來負責!您可知道,之前因為決堤之事,廢太子被廢,許多官員紛紛被懲戒!你擔當的起嗎?”
霍長歌剛剛想說他來負責,卻發現這件事情自己的的確確不能夠負全責。
因為此次主事的不是自己,而是寧王司晏明,如果出事,司晏明首當其衝也好承擔責任,之後才是自己。
霍長歌有些為難的看著司晏明,堅定的對著他說道。
“殿下信我,此次洪水太大,之前太子也吩咐人加固了河堤,但是還是沒有用,再次加固,同樣也不會有用。兩日之後,會有一場更大洪水,現在如果不將這裡捨棄,到時候失去了的只會是整個連縣百姓的生命!”
霍長歌再次說道。
“連縣百姓人口並不多,約千人左右,而且都是村居,只要通過村長,就能夠很快將人在一天之內遷往安全地帶。再有連縣這些年來土地貧瘠,一直不富裕,百姓也是餓一頓飽一頓,甚至去年還發生過饑荒。不如趁此機會將他們遷往別處安家。”
司晏明聞言,開口道。
“我信你。”
隨後,司晏明望著南省總督,語氣堅決的吩咐道。
“按霍大人所言去辦,如有任何意外發生,本王來承擔這個責任。你們立刻去辦便是!”
南省總督無奈,既然司晏明都已經這麼說了,他們便沒有任何法子。
之後,霍長歌和司晏明以及當地的數名官員和司晏明帶來的幾位大人連夜定了計策。
終於,在第三日天亮之前,三里之內已經是荒無人煙,所有的百姓都退至三里之外,而地勢相對低洼的連縣更是全部被放棄了。
等到了第三日辰時,天空中忽然雷聲大做,大雨傾盆,一連下了四個時辰,越下越大,堤壩終於決堤,整個連縣都被淹沒在了一片洪水之中。
這一場雨整整下了三日三夜,洪水才沒有再漲上來,數日之後洪水漸漸退去。
這一次,除了少數失蹤人口,其餘按照命令退出連縣三里之外的百姓無一人有事。
之後,一連數個大晴天,轉眼間已經到了十月末,十一月里的時候。
只是洪水退去之後,重建堤壩,疏通河道之事刻不容緩,另外還有一些洪水遺留下的問題。
其中包括了災民的安置問題,還有因為洪水之後而引發的瘟疫等等,都是重中之重。
幸而,按照霍長歌等人之前擬定的政策,所有事情都已經準備好,甚至連災民的房屋和專門用來安置患上瘟疫病人的隔離區都已經準備好了。
還有人暗地裡查訪哄抬糧價者。
在司晏明親自執法,殺了兩個無良商人,並將所有財產抄沒用作賑災之用以後,糧價便也就很快穩定了下來。
大約到了十一月里,整個南省的洪災已經得到了控制。
司晏明上書,皇帝隨後還有又派遣了專門治水、疏通河道,興修水利的肱骨之臣前往連縣。
等到十一月中旬,司晏明準備回程的時候,卻詭異的患上了瘟疫。
這些日子,司晏明和所有人幾乎是同吃同住,根本就沒有分開過,只有前幾日因為太過勞累,高燒了幾日,這才被霍長歌強制讓人送回了別院居住幾日。
誰知道,司晏明還沒有好全,剛剛退燒了就又跑去別的地方慰問災民了。
這事真的連霍長歌都不知道。
而就是那次慰問災民之後沒有多久,司晏明不知道怎麼的就倒下了。
隨後跟著幾位治水大臣前來控制瘟疫的太醫前來一查,發現竟然是患上了瘟疫!!!
一時間,人心惶惶。
哪怕是太醫,也不敢輕易靠近司晏明,因為這一次的瘟疫來的蹊蹺。
專門研究這場瘟疫的太醫們拿出了藥方按照方子抓藥伺候,原本不過幾日就能夠康復。
可是誰知道,第一個太醫竟然和司晏明染上了同樣的瘟疫,並且甚至比司晏明還要嚴重。
不過三日就死了。
第二個太醫情況差不多。
第三個。
第四個……
最後,因為這種詭異的原因,所有人都不敢再靠近司晏明所住的別院,甚至原本那些還沒有感染上瘟疫的小廝隨從也找了各種藉口離開了。
一時間,沒有任何人敢靠近司晏明所在的別院,生怕自己就這樣暴斃了。
霍長歌站在別院的院子裡,望著屋子裡躺著的司晏明,心中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他覺得,這件事情也許沒有想像的那樣簡單,甚至很可能並不是瘟疫。
霍長歌思慮了半天,最終還是決定自己前去照顧司晏明。
畢竟,霍長歌的外表太過有欺騙性,讓那些不認識霍長歌的人總覺得霍長歌應該是一個吃不了苦頭的小少爺。
其實,霍長歌這些日子風餐露宿,其餘的大人一個個叫苦不迭,唯有霍長歌一句怨言都沒有。
前往堤壩看了之後,霍長歌卻提出了一個和加固堤壩全然相反的決定。
“捨棄連縣,退避三里之外,泄洪放水,疏通河道。”
聞言,南省總督的臉色極為難看,冷冷的瞪著霍長歌,開口質問道。
“霍大人,你的意思是不加固堤壩!如果出事,這件事誰來負責!您可知道,之前因為決堤之事,廢太子被廢,許多官員紛紛被懲戒!你擔當的起嗎?”
霍長歌剛剛想說他來負責,卻發現這件事情自己的的確確不能夠負全責。
因為此次主事的不是自己,而是寧王司晏明,如果出事,司晏明首當其衝也好承擔責任,之後才是自己。
霍長歌有些為難的看著司晏明,堅定的對著他說道。
“殿下信我,此次洪水太大,之前太子也吩咐人加固了河堤,但是還是沒有用,再次加固,同樣也不會有用。兩日之後,會有一場更大洪水,現在如果不將這裡捨棄,到時候失去了的只會是整個連縣百姓的生命!”
霍長歌再次說道。
“連縣百姓人口並不多,約千人左右,而且都是村居,只要通過村長,就能夠很快將人在一天之內遷往安全地帶。再有連縣這些年來土地貧瘠,一直不富裕,百姓也是餓一頓飽一頓,甚至去年還發生過饑荒。不如趁此機會將他們遷往別處安家。”
司晏明聞言,開口道。
“我信你。”
隨後,司晏明望著南省總督,語氣堅決的吩咐道。
“按霍大人所言去辦,如有任何意外發生,本王來承擔這個責任。你們立刻去辦便是!”
南省總督無奈,既然司晏明都已經這麼說了,他們便沒有任何法子。
之後,霍長歌和司晏明以及當地的數名官員和司晏明帶來的幾位大人連夜定了計策。
終於,在第三日天亮之前,三里之內已經是荒無人煙,所有的百姓都退至三里之外,而地勢相對低洼的連縣更是全部被放棄了。
等到了第三日辰時,天空中忽然雷聲大做,大雨傾盆,一連下了四個時辰,越下越大,堤壩終於決堤,整個連縣都被淹沒在了一片洪水之中。
這一場雨整整下了三日三夜,洪水才沒有再漲上來,數日之後洪水漸漸退去。
這一次,除了少數失蹤人口,其餘按照命令退出連縣三里之外的百姓無一人有事。
之後,一連數個大晴天,轉眼間已經到了十月末,十一月里的時候。
只是洪水退去之後,重建堤壩,疏通河道之事刻不容緩,另外還有一些洪水遺留下的問題。
其中包括了災民的安置問題,還有因為洪水之後而引發的瘟疫等等,都是重中之重。
幸而,按照霍長歌等人之前擬定的政策,所有事情都已經準備好,甚至連災民的房屋和專門用來安置患上瘟疫病人的隔離區都已經準備好了。
還有人暗地裡查訪哄抬糧價者。
在司晏明親自執法,殺了兩個無良商人,並將所有財產抄沒用作賑災之用以後,糧價便也就很快穩定了下來。
大約到了十一月里,整個南省的洪災已經得到了控制。
司晏明上書,皇帝隨後還有又派遣了專門治水、疏通河道,興修水利的肱骨之臣前往連縣。
等到十一月中旬,司晏明準備回程的時候,卻詭異的患上了瘟疫。
這些日子,司晏明和所有人幾乎是同吃同住,根本就沒有分開過,只有前幾日因為太過勞累,高燒了幾日,這才被霍長歌強制讓人送回了別院居住幾日。
誰知道,司晏明還沒有好全,剛剛退燒了就又跑去別的地方慰問災民了。
這事真的連霍長歌都不知道。
而就是那次慰問災民之後沒有多久,司晏明不知道怎麼的就倒下了。
隨後跟著幾位治水大臣前來控制瘟疫的太醫前來一查,發現竟然是患上了瘟疫!!!
一時間,人心惶惶。
哪怕是太醫,也不敢輕易靠近司晏明,因為這一次的瘟疫來的蹊蹺。
專門研究這場瘟疫的太醫們拿出了藥方按照方子抓藥伺候,原本不過幾日就能夠康復。
可是誰知道,第一個太醫竟然和司晏明染上了同樣的瘟疫,並且甚至比司晏明還要嚴重。
不過三日就死了。
第二個太醫情況差不多。
第三個。
第四個……
最後,因為這種詭異的原因,所有人都不敢再靠近司晏明所住的別院,甚至原本那些還沒有感染上瘟疫的小廝隨從也找了各種藉口離開了。
一時間,沒有任何人敢靠近司晏明所在的別院,生怕自己就這樣暴斃了。
霍長歌站在別院的院子裡,望著屋子裡躺著的司晏明,心中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他覺得,這件事情也許沒有想像的那樣簡單,甚至很可能並不是瘟疫。
霍長歌思慮了半天,最終還是決定自己前去照顧司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