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聲望和魅力的雙重加成下,沈輕澤出現的那一瞬間,整個廣場喧譁的人聲下意識安靜下來,眾人屏息斂氣,目不轉睛地望著這位傳奇般的國君,視線的焦點若有實質,深深吸引在他的周身。

  無數視線注視下,沈輕澤行至觀禮廣場中央被紅布遮住的巨大柱狀雕刻前面,親手剪下束縛的彩帶。

  輕柔的紅色綢布脫落,人們驚訝地望著那座鐫刻有「歷史功勳」四字的豐碑,四面光滑是石刻已有一面刻上了字樣,一條一條寫著簡短的歷史大事記。

  從破除夜神降臨,到第一次大豐收,再到重要發明的製作者,以及戰爭中立下大功勳的英雄的名字,每一行滿滿都是歷史的足跡。

  王宮前觀禮廣場上,幾位從初期奮鬥至今的官員,竟都在豐碑上看見了自己的名字。

  地精獸人兄弟震驚地發現,上面居然還有自己這兩個異族獸人;曾經默默無聞的馬夫,如今成為北淵帝國赫赫有名鍊金師的塞拉,在看見自己姓名的那一刻,幾乎激動得泣不成聲。

  人群議論聲再次因石刻而沸騰,沈輕澤踏著無盡恭賀、歡呼或崇拜的聲音,一步一步踏上鋪滿了鮮花的王宮台階。

  他的視線穿越重重人海,終於落在台階頂端——那裡有人正安靜地等待著自己。

  在九聲隆重盛大的禮炮聲中,沈輕澤來到顏醉面前。

  他手中托著一隻半弧形水晶王冠,被霞光折射出閃耀的暖金色,與他眼底動人的眸光交輝相映。

  誰也沒有說話,兩人的視線在這一刻彼此繾綣交纏。

  他向他低頭,他為他加冕。

  第128章 蒸汽機、來自北地的封鎖

  立國大典在轟鳴的禮炮和歡呼中圓滿結束。

  來自三大國和各個勢力的使者們, 被震耳欲聾的禮炮齊鳴聲震得發懵, 若非周圍其他觀禮的人們對此習以為常, 使者們幾乎要以為這是北淵國要將他們一網打盡的信號。

  慶典既畢,沈輕澤和顏醉大方地邀請各方來客參觀淵流城, 起初, 各地使者對此相當感興趣,或許他們能從中窺視一點北淵國快速吞併三城, 火速壯大的秘密。

  當他們看見大片連綿的桑、棉、禽畜養殖基地時,並未感到詫異,這些種、養殖園他們也有,無非規模更大, 分工和工序更繁瑣, 當得知淵流城竟然沒有使用奴隸,而全部僱傭的平民時,讓大家暗地裡好生嘲笑了一番。

  至於那些怪模怪樣的機械,倒是引起了部分人的注意, 自以為這就是淵流製造物美價廉的原因。

  而當他們來到校場上, 參觀顏醉口中的「古董」禮炮時,面對沖天而起的火光,撼動大地的轟鳴, 眾人面色發白, 險些嚇得站立不住。

  尤其是北地諸城使者, 臉色難看至極, 這是赤裸裸的下馬威!

  北淵國果然野心不小, 剛剛立國就向整個北地發出宣戰信號!難道他們不怕這些軍事機密被他們獲取,進行針對性防禦嗎?

  北地諸城使者們義憤填膺,待眾人冷靜下來,卻又悲哀的發現,就算北淵國將這些威懾武器明晃晃擺在他們面前,憑他們的實力也根本無力抵抗,唯有增添恐懼而已。

  慶典結束,各地使者懷揣著複雜的心情陸續離開,北淵國的蒸蒸日上,仿佛籠罩在北地各城頭上的陰雲,隨著時間推移日益厚重,不知何時就會迎來傾盆大雨。

  藉此機會,各城使者們暗地裡彼此聯絡,交換著情報,面對如此強敵,北地諸城唯有攜手共進退,才能在北淵國的強勢進攻下維護自身利益。

  ※※※

  北淵正式立國成為中央集權的君主國家後,原本各城領主分封自治的制度顯然已經不適用了,好在沈輕澤有豐富的經驗可以參考。

  如今的北淵國,貴族封號正式取消,僅保留榮譽封號,如顏醉身後的顏氏一族,作為開國元勛之一,名列功勳碑,依然世襲淵流城主封號。

  在北淵勢力領土範圍內,絕大部分土地作為國有登記造冊後,上至開國元勛,下至自耕農,各自合法的私有土地和財產依然受到法律保護,但是包括國君在內,該交的稅一分錢都不能少。

  除國都淵流城外,其他各城均不再分封城主,而是由中央從表現優異的官吏中,提拔任用合適的人才,流動派遣,管理城市。初級吏員選拔考試,依然向全部公民開放。

  政治上,一國之君享有最高決策權,淵流城主府更名為國務府,作為最高行政機構。

  下設農業、工業、財政、教育、醫療、科技、交通、商務等多個執行機構,軍事與監察,以及司法部門獨立其外,分別由顏醉和沈輕澤直屬統領。

  三大城以外,往下根據地域、人口、經濟水平,層層劃分縣、鎮、鄉、村等行政單位。

  至此,一個領土尚小、但五臟俱全的獨立帝國框架,徹底搭建完畢。

  它的骨骼和血肉,將隨著人口的膨脹,領土的擴張,資源的開採,以及科技的提升而飛速成長,一點點成為讓整個曙光大陸側目的龐然大物。

  ※※※

  當沈輕澤將科技樹第三階段的蒸汽機原理圖紙交給科技研發部時,以地精獸人蘭斯為首的一眾技術專家,如同打了雞血般埋頭奮戰了三個月,依靠著高精度工具機的幫助,終於成功製成了第一台可以投入實用的蒸汽機。

  沈輕澤在立國大典使用的蒸汽車輦是它的雛形,雖然笨重、緩慢、難以轉向,但毫無疑問擺脫了人力以及畜力,踏上了蒸汽動力的道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