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90章 淵流銀行、紙幣發行

  城東紅牆巷交易區, 緊鄰著一片舊貴族的府邸, 經過改建,這片曾經的豪宅區, 如今成了學校、醫館、稅務等各種公共服務場所。

  一個月後,一座三層樓的紅磚陶瓦房拔地而起, 外圍是槍頭鐵藝柵欄和水泥石灰圍牆。

  附近的居民,時常圍觀這座前所未見的新式建築,對於它的用途,眾說紛紜。

  有人說這是主祭大人為自己新建的私人府邸,有人說這是藏金的金庫,否則, 為何布置了如此眾多的衛兵把手?

  一座兩米高的石碑立在正門口,被紅色綢緞蒙住。正式落成的那天,沈輕澤和顏醉,以及一眾主官悉數到場。

  揭開紅綢時,圍觀的群眾驚訝地發現, 上面深刻地雕鑿了四個大字——淵流銀行。

  於大眾而言,銀行兩字完全是生造詞,只能隱約猜測, 或許與錢有關。

  民眾沒有等待多久, 新的城主令便出現在了布告欄、報紙,以及街頭巷尾宣傳員, 甚至茶館說書人的口中。

  「淵流銀行在城裡, 還有南濟城, 各開設一座,用錢幣兌換紙鈔。」宣傳員解說得口乾舌燥,喝了口水,從衣兜里取出一張手掌長度的方形紙片。

  紙鈔用紙不同於印刷品,材質厚實,不易撕碎,每一張紙鈔都有獨一無二的編號,邊緣處印刻有複雜的花紋,左側是面額,右側印著淵流城的徽記。

  最重要的部分是防偽——紙鈔上均勻散落著極細小的金屬粉末,在太陽光線下,呈現出閃閃發光的特殊效果。

  紙幣防偽工作,要歸功於巫術師塔格,這是他在淵流城乾的第一份差事:在印鈔廠,用他所擅長的金系法術,將各種金屬粉末,以一定的規律,均勻嵌入印製完畢的紙幣中。

  這種「工藝」並非是簡單吸附,而是物理意義上的嵌入,成型後便不再依賴法術,即便有心術不正的團伙試圖仿製,也壓根模仿不來。

  他周圍圍攏了好幾圈好奇的居民,紛紛探著脖子朝他手上張望。

  有人皺眉質疑:「用錢幣換這麼一張紙?開什麼玩笑?」

  「這可不是開玩笑。」他旁邊一個衣著斯文光鮮的男人,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自從透明玻璃問世後,凹透鏡和凸透鏡逐步被工匠們打磨出來,製成瞭望遠鏡、放大鏡以及近視眼鏡。

  受限於工藝和生產效率,目前市面上的近視眼鏡大多厚且重,而且價格不菲,能用得起的,往往都是老師、醫生之類的高收入人士。

  那人腋下夾著一卷書案,一邊翻閱,一邊說道:「紙鈔不算什麼新鮮玩意,東方的大夏國,還有南方的碧空商盟,都有類似的紙錢,在東邊,叫做銀票,在南邊,叫金鈔。」

  「紙幣有面額,一個銅幣兌換一分錢面額,銀幣、金幣分別兌換一元和一百元。」

  宣傳員意外地看了看他,總覺得有些眼熟:「閣下是?」

  男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叫昭立,是南濟城人,如今在學校當教師。我平時喜歡鑽研大陸風土和歷史,所以知道些皮毛。」

  得知對方是一名老師,周圍的群眾頓時肅然起敬,連帶著對紙幣也不那麼抗拒了。

  紙幣的用途是顯而易見的,金屬錢幣分量極重,收入不高的平民也就罷了,對於行商相當不友好,買賣貨物時,光是運載錢幣就要用去好幾輛馬車,又重又慢,不便運輸。

  淵流城和南濟城分別開設銀行,對於商人而言,運輸成本立刻能省下一筆,安全高效。

  最初質疑之人訕訕道:「這麼薄一張紙,萬一買東西,店家不收怎麼辦?」

  宣傳員早就準備好了群眾可能提出的各種問題的答案,清了清嗓子,熟練地回答:「你放心,城裡如果有任何一間店鋪拒收紙幣,可以向城主府的商務部舉報,查實後直接查封。」

  「從下月開始,城裡所有的公家米行,將只收紙幣,不收錢幣,如果大家不去銀行兌換紙幣,那以後就買不到糧食了!」

  此言一出,眾人嚇了一跳,那些對紙幣不以為然的人,頓時變了臉色——別的東西也就罷了,糧食是不能不買的,倘若手上的金屬錢幣買不到糧食,那跟一塊石頭,有什麼區別?

  看來城主府是鐵了心,要讓紙幣取代金銀了!

  宣傳員暗暗觀察著群眾們的神情,在提及有關糧食的問題後,大家果然情緒激動起來,開始七嘴八舌地詢問什麼時候能兌換。

  ※※※

  連續一周的宣傳下來,淵流和南濟兩座城,街頭巷尾都在議論紙幣換糧的事。

  有人歡喜,有人擔憂,有人開始挖洞囤積金銀,更多人則是拎著一袋一袋的錢幣,眼巴巴等在銀行門口,等著第一個兌換。大規模抗議反對的情況,完全沒有發生。

  城主府,議事廳。

  沈輕澤的桌案前,放著一大摞基層宣傳員匯報上來的問題,千言萬語,可以總結成一個問題——城主府的信用。

  洛辛樂呵呵地道:「看來我們的城民,對城主府還是很信任的。」

  他端坐於書桌前,雙手在下巴處十指交叉,目光落在一張紙幣樣幣上,緩緩道:「城主府的信用,可不是只要依靠民眾信任就可以的。」

  「我們的貨幣制度,是糧本位。這是基於過去的一年中,開墾出來的大量良田,農民的辛勤勞作,以及糧食豐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