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會上,林江濤開門見山地說:“62個工程是繼1985年43項工程之後,全國又一次大規模集中支援西藏經濟建設的工程。目前這些工程都陸續竣工,62個工程就是62座豐碑。為及時報導工程進展情況,為慶祝自治區成立三十周年獻上一份厚禮,我們要加緊做好宣傳報導工作……”
林江濤在講話。張浩天感覺又回到了十年前採訪43項工程的情景。那時,西藏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建設起一大批涉及交通、電力、文化、醫療等重大民生工程,使西藏的基礎設施和人民的生活質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今,西藏在中央的關心支持和兄弟省市區的無私幫助下再次迎來發展機遇,經歷著一場史無前例的跨越式發展。張浩天為再次見證西藏發展變化感到欣慰。
回到辦公室,李小虎卻垂頭喪氣,說:“這個林江濤真會選時候。讓我們三個各奔東西去採訪,我的攝影展不就泡湯了?”
張浩天想了想,說:“我們現在就開始行動,爭取在走之前把照片細分一下,確定幾個主題,一邊採訪一邊構思。”
三個人熬了整整一夜才把幾箱照片理出頭緒。天快亮了,張浩天揉揉腰看看表,說:“不早了,一會就要出發了,我回家下鍋麵條,我們吃了再走。”
田笑雨說:“我去下面,你倆休息一會。”
他倆回來,田笑雨已做好了一鍋雞蛋西紅柿面。
李小虎美滋滋地吃著,說:“沒想到你的廚藝突飛猛進啊!”
田笑雨笑道:“你是酥油糌粑吃多了,換一種口味啥都香。”
李小虎說:“德吉也給我做過米飯麵條,可總有股酥油味。”
張浩天說:“有人給你做就不要挑了,有本事你自己做!”
李小虎說:“從小我就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到西藏先是吃食堂,後來就到你家混吃混喝,什麼時候自己做過飯?”說完環視了一下溫馨的小屋,感嘆道:“多麼熟悉的環境啊,我在這整整住了七年,二千五百個日日夜夜。原來這是我的床,現在變成了你們兩個的窩,多想回來睡一覺啊!”
張浩天把碗一放,說:“別做美夢了,快吃,吃了走人。”
李小虎說:“看你凶的,我觸景生情,懷念一下都不行嗎?”
張浩天瞪了他一眼,說:“你這是懷念嗎?簡直是胡思亂想!”
李小虎笑笑:“不知為什麼,知道你們快走了,我總是情不自禁要回憶過去,好像我要告別這個世界了一樣!”
張浩天看看李小虎,說:“我們不是還沒走嘛,別多愁善感!”
田笑雨對李小虎說:“我們不走,這還是你的家,想回來就回來,想吃啥就說。”
李小虎說:“還是笑雨好,不像有些人,就愛耍大男子主義。”
張浩天不止一次聽他這樣說過,今天聽了還是感覺很刺耳,問:“我有大男子主義嗎?”
李小虎說:“大男子主義是你的一貫作風。”
張浩天又把目光轉向田笑雨,問:“是嗎?”
田笑雨看了他一眼,說:“是的!”見張浩天瞪著自己,又笑盈盈地說:“不過有時候,還覺得你的大男子主義挺可愛的。”
李小虎“喲喲喲”叫起來:“真是肉麻,還喜歡大男子主義,你是被他奴役慣了吧!”
田笑雨拍拍桌子說:“快吃,吃了走人!”
李小虎慢騰騰地喝著湯,說:“急啥?”
張浩天指指表:“看幾點了!”
☆、141
按照洛桑的安排,張浩天來到日喀則市對剛剛通上自來水的居民小區進行採訪,這也是他離開西藏自己最為關注的一次採訪。由於去胡坤家,親眼看見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和環境衛生狀況,張浩天隨後進行了專題報導,又向市政府多次建議和呼籲,持續跟蹤和連續報導,終於在多方努力下,把城市改造項目列入建設工程,今天就要看到成果了,他迫不及待地趕去採訪。
他先來到自來水廠採訪。一個操著濃濃上海口音的技術員領他來到廠房參觀,說:“過去整個日喀則市僅有一個小型自來水廠,生產出的水還不達標,根本不能滿足一個城市的基本需求,許多人還去河裡取水,沒想到他們就這樣堅持了這麼多年。”
張浩天問:“西藏地處高原,到處是冰川河流,水質清純,人類活動又少,為什麼水還要經過水廠處理後才能飲用?”
技術員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不是這麼簡單的,看起來很純淨的水,但不一定適合人飲用。比如,人畜共飲一個水源,水就會受到污染。加上水的硬度、礦物離子的數量不達標,水中的有害成分以及在輸送過程中機器油污、管道鏽蝕的二次污染,人喝了是會生病的。”
張浩天點點頭,問:“這些設備都是最好的?”
“我們用的所有設備和材料都是國內一流的,這項工程原計劃投資二千多萬元,實際上增加了一倍。從施工建設到投入使用只用了短短十一個月的時間,速度之快,質量之高都是我們廠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
張浩天摸了摸嶄新的水泵,又看了看粗大的輸水管,說:“聽說你們還鋪設了十五公里的城市下水管道。今後市區的環境衛生和市容市貌會得到很大改觀啊!”
“現在市區百分之八十的地區都用上了我們廠的自來水,凡是五保戶和特困戶,我們一律免費供應,這些費用都由我們廠家來承擔。”技術員面帶微笑。
“你們不光投入巨額資金和設備,還帶來了新技術,免費為當地培養了一批管理人才和技術人員。日喀則人民感謝你們啊!”張浩天說。
“水廠可滿足日喀則未來二十年的生產生活用水。而且我們還充分考慮到城市規模和未來的發展,留有足夠的空間。”
“經濟在發展,城市的人口也在不斷增加。你們考慮得很長遠啊!”
“是要用發展的有眼光看世界啊!”技術員說。
從自來水廠出來,張浩天在居委會主任的陪同下剛走進社區,就聽見居民奔走相告:“來水了,來水了。”居民立刻回到家中打開水龍頭,把盆盆罐罐放在嘩嘩流淌的水管下,蓄完了自家的水又跑到鄰居家幫忙,分享著有水的喜悅。
他們來到一戶居民家,看見女主人正手忙腳亂地指揮著自己的孩子翻出所有能盛水的器具蓄水。張浩天向她解釋:“通了自來水,隨時都會有水流出來,再不用蓄水了。”女主人毫不理會,依然和她一群孩子跑進跑出,直到水桶、鐵鍋、鍋盆、塑料桶全部裝滿了水,再也找不到可盛水的工具,一家人才停下來,心滿意足地看著居委會主任和張浩天。
張浩天正要問她此時的心情,女主人又好像突然想起什麼似的,拿起一個銅勺舀出一瓢水嘗了一口,舔了舔舌頭,笑了一下,又舀出一瓢水逐個餵給大大小小的孩子。孩子們的表情和她驚人的一致。一個調皮的孩子趁大家不注意,又跑去擰開水龍頭,好奇地看著水“嘩嘩”流出來,其他孩子也奔過去開開關關,不亦樂乎。女主人見流出的水轉瞬即逝,大惑不解。她四處看看,又彎腰在地下摸了摸。孩子們也順著水流的方向追尋到院外,左瞧右看,一家人的樣子既滑稽又好笑。
林江濤在講話。張浩天感覺又回到了十年前採訪43項工程的情景。那時,西藏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建設起一大批涉及交通、電力、文化、醫療等重大民生工程,使西藏的基礎設施和人民的生活質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今,西藏在中央的關心支持和兄弟省市區的無私幫助下再次迎來發展機遇,經歷著一場史無前例的跨越式發展。張浩天為再次見證西藏發展變化感到欣慰。
回到辦公室,李小虎卻垂頭喪氣,說:“這個林江濤真會選時候。讓我們三個各奔東西去採訪,我的攝影展不就泡湯了?”
張浩天想了想,說:“我們現在就開始行動,爭取在走之前把照片細分一下,確定幾個主題,一邊採訪一邊構思。”
三個人熬了整整一夜才把幾箱照片理出頭緒。天快亮了,張浩天揉揉腰看看表,說:“不早了,一會就要出發了,我回家下鍋麵條,我們吃了再走。”
田笑雨說:“我去下面,你倆休息一會。”
他倆回來,田笑雨已做好了一鍋雞蛋西紅柿面。
李小虎美滋滋地吃著,說:“沒想到你的廚藝突飛猛進啊!”
田笑雨笑道:“你是酥油糌粑吃多了,換一種口味啥都香。”
李小虎說:“德吉也給我做過米飯麵條,可總有股酥油味。”
張浩天說:“有人給你做就不要挑了,有本事你自己做!”
李小虎說:“從小我就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到西藏先是吃食堂,後來就到你家混吃混喝,什麼時候自己做過飯?”說完環視了一下溫馨的小屋,感嘆道:“多麼熟悉的環境啊,我在這整整住了七年,二千五百個日日夜夜。原來這是我的床,現在變成了你們兩個的窩,多想回來睡一覺啊!”
張浩天把碗一放,說:“別做美夢了,快吃,吃了走人。”
李小虎說:“看你凶的,我觸景生情,懷念一下都不行嗎?”
張浩天瞪了他一眼,說:“你這是懷念嗎?簡直是胡思亂想!”
李小虎笑笑:“不知為什麼,知道你們快走了,我總是情不自禁要回憶過去,好像我要告別這個世界了一樣!”
張浩天看看李小虎,說:“我們不是還沒走嘛,別多愁善感!”
田笑雨對李小虎說:“我們不走,這還是你的家,想回來就回來,想吃啥就說。”
李小虎說:“還是笑雨好,不像有些人,就愛耍大男子主義。”
張浩天不止一次聽他這樣說過,今天聽了還是感覺很刺耳,問:“我有大男子主義嗎?”
李小虎說:“大男子主義是你的一貫作風。”
張浩天又把目光轉向田笑雨,問:“是嗎?”
田笑雨看了他一眼,說:“是的!”見張浩天瞪著自己,又笑盈盈地說:“不過有時候,還覺得你的大男子主義挺可愛的。”
李小虎“喲喲喲”叫起來:“真是肉麻,還喜歡大男子主義,你是被他奴役慣了吧!”
田笑雨拍拍桌子說:“快吃,吃了走人!”
李小虎慢騰騰地喝著湯,說:“急啥?”
張浩天指指表:“看幾點了!”
☆、141
按照洛桑的安排,張浩天來到日喀則市對剛剛通上自來水的居民小區進行採訪,這也是他離開西藏自己最為關注的一次採訪。由於去胡坤家,親眼看見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和環境衛生狀況,張浩天隨後進行了專題報導,又向市政府多次建議和呼籲,持續跟蹤和連續報導,終於在多方努力下,把城市改造項目列入建設工程,今天就要看到成果了,他迫不及待地趕去採訪。
他先來到自來水廠採訪。一個操著濃濃上海口音的技術員領他來到廠房參觀,說:“過去整個日喀則市僅有一個小型自來水廠,生產出的水還不達標,根本不能滿足一個城市的基本需求,許多人還去河裡取水,沒想到他們就這樣堅持了這麼多年。”
張浩天問:“西藏地處高原,到處是冰川河流,水質清純,人類活動又少,為什麼水還要經過水廠處理後才能飲用?”
技術員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不是這麼簡單的,看起來很純淨的水,但不一定適合人飲用。比如,人畜共飲一個水源,水就會受到污染。加上水的硬度、礦物離子的數量不達標,水中的有害成分以及在輸送過程中機器油污、管道鏽蝕的二次污染,人喝了是會生病的。”
張浩天點點頭,問:“這些設備都是最好的?”
“我們用的所有設備和材料都是國內一流的,這項工程原計劃投資二千多萬元,實際上增加了一倍。從施工建設到投入使用只用了短短十一個月的時間,速度之快,質量之高都是我們廠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
張浩天摸了摸嶄新的水泵,又看了看粗大的輸水管,說:“聽說你們還鋪設了十五公里的城市下水管道。今後市區的環境衛生和市容市貌會得到很大改觀啊!”
“現在市區百分之八十的地區都用上了我們廠的自來水,凡是五保戶和特困戶,我們一律免費供應,這些費用都由我們廠家來承擔。”技術員面帶微笑。
“你們不光投入巨額資金和設備,還帶來了新技術,免費為當地培養了一批管理人才和技術人員。日喀則人民感謝你們啊!”張浩天說。
“水廠可滿足日喀則未來二十年的生產生活用水。而且我們還充分考慮到城市規模和未來的發展,留有足夠的空間。”
“經濟在發展,城市的人口也在不斷增加。你們考慮得很長遠啊!”
“是要用發展的有眼光看世界啊!”技術員說。
從自來水廠出來,張浩天在居委會主任的陪同下剛走進社區,就聽見居民奔走相告:“來水了,來水了。”居民立刻回到家中打開水龍頭,把盆盆罐罐放在嘩嘩流淌的水管下,蓄完了自家的水又跑到鄰居家幫忙,分享著有水的喜悅。
他們來到一戶居民家,看見女主人正手忙腳亂地指揮著自己的孩子翻出所有能盛水的器具蓄水。張浩天向她解釋:“通了自來水,隨時都會有水流出來,再不用蓄水了。”女主人毫不理會,依然和她一群孩子跑進跑出,直到水桶、鐵鍋、鍋盆、塑料桶全部裝滿了水,再也找不到可盛水的工具,一家人才停下來,心滿意足地看著居委會主任和張浩天。
張浩天正要問她此時的心情,女主人又好像突然想起什麼似的,拿起一個銅勺舀出一瓢水嘗了一口,舔了舔舌頭,笑了一下,又舀出一瓢水逐個餵給大大小小的孩子。孩子們的表情和她驚人的一致。一個調皮的孩子趁大家不注意,又跑去擰開水龍頭,好奇地看著水“嘩嘩”流出來,其他孩子也奔過去開開關關,不亦樂乎。女主人見流出的水轉瞬即逝,大惑不解。她四處看看,又彎腰在地下摸了摸。孩子們也順著水流的方向追尋到院外,左瞧右看,一家人的樣子既滑稽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