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頁
而皇后這樣的人,只有在信任的人面前,才會坦露真面目。
她病了,在一個知道她做了什麼,用了多少力氣的人面前,她想要的不是苛責,轉念一想,宋小五不再計較,她唇舌一頓後,此廂眉眼間帶了點柔色,與皇后溫和道:“沒有為何了,這幾年辛苦了罷?我來看看你,不管是什麼樣子,你都是我的舊人。”
辛苦了?辛苦什麼?皇后聞言,臉帶著譏笑“噗嗤”出聲,但眼眶中眼淚不聽話,簌簌往下掉個不休。
第229章
小小的內殿寂靜無聲。
眼淚一出,皇后轉過了頭,高高昂著脖子。
一行淚落下,她抬起了手絹拭淚。
“娘娘,”易家大夫人這廂起身,走到了皇后的身邊,憐惜地替她拭淚,“莫哭。”
“嫂子。”
“不哭了,可好?”
皇后哽咽,閉眼點頭。
易大夫人這些年來多次來往皇宮,但易大夫人是個輕易撬不動她嘴舌的,姑嫂倆除了正事沒有過多的交談,感情一直淡淡,倒是近年皇后病了,易大夫人進宮探望的多,反讓兩人感情親近了些許。
皇后矜貴,易大夫人寡語,但於這深宮當中,易大夫人已是皇后心中最親的一個親人了,無需言說,易大夫人定是護著她的,這廂饒是與德王王妃對上非易大夫人所願,但她還是直眼對上了德王王妃:“娘娘自從得了您的回信,後來也曾寫過幾封,但寫畢即焚,從未遞出,王妃娘娘可知,那火中焚毀的不止是信,還有皇后娘娘對您的一片真心?”
皇后來過兩次信向宋小五討主意,第一封宋小五未回,收到第二封,宋小五回了,讓她自己的事自己解決。
是有這事,如果有真心在燒,那是燒了,宋小五朝易大夫人輕輕額首。
“娘娘無所覺?”易大夫人抱著皇后娘娘,神情一厲,森然問。
“沒有人能給她出一輩子主意。”宋小五是無所覺,甚至毫不為所動。
“你……”
“易夫人,你這一生,誰給你出過主意?”宋小五打斷了易大夫人。
易大夫人冷笑一聲。
“沒有人給你出過主意,你一路都是自己給自己出的主意,現在就是易大爺已與你分居多年,納個小妾要你點頭,想上你的房還不得問過你?”
“荒謬!”
說這意思是不大,這年代,越是能自己作主自己人生的人,自我保護越大,求生秘笈豈是輕易與人言道的。宋小五慢應了一聲,“好,說娘娘對我的一片真心。娘娘的真心是給我送信問主意,這真心,一來會害我及德王府,二來讓人以為你與我合謀,真心如此無益,娘娘能這當真心看,恕我無能。”
說著站起了身,退了兩步,看著座上的人道:“娘娘,您能活到如今,已是勝利。”
說罷,她欠身,“我先告退。”
她轉身而去,易大夫人抱著在她腹間突然失聲痛哭的皇后,半晌,她黯然道:“娘娘,她說得沒錯。”
能活到今天,已是勝利。
只是這勝利沒有花團錦簇,不見揚眉吐氣,不過是多活了一些年,保全了幾個人。
但這已是最大的勝利。
**
宋小五去了官屬女眷今日在後宮所在之地,她一進去,交頭接耳,竅竊私語的人轉面過來皆一臉震驚。
震驚過後,是接二連三,稀稀落落的請安聲。
宋小五面不改色跟著帶路的女官去了鳳位下面的位置。
殿內一晌鴉雀無聲,其後不知是誰冷哼了一聲,打破了這殿內如被神迷了一樣的氣氛,眾人恢復了自在說起了話。
有人冷哼,亦有人朝宋小五主動說起了話。
坐在宋小五下首的一位五旬夫人,當朝玉碧公主朝宋小五和善道:“王妃娘娘曠別燕都許久了罷?”
她就是之前宋小五想替宋青晗求娶其女,結果未娶成其女的公主,但後來府中公子得了德王一點青眼,撞對了時機,現已成工部能臣。
兒子乃聖上心腹,依玉碧公主謹小慎微的性子,是不會主動挑話的,但德王王妃就坐在她上首,看在過去那點情面上,也看在德王夫婦倆對宗室多有提攜幫忙的份上,說兩句話她倒也覺得無礙。
“有一些時日了,姐姐近來身體可好?”
“好,好,一直都好。”
這公主一開口,宗室當中以前跟德王府來往甚密的人就圍了上來請安問好說話,一剎那間,宋小五身邊就圍滿了人。
有頃,皇帝身邊過來的太監代傳口諭,請多年未入宮的皇嬸過去一敘家常。
口諭很短,就是叫皇嬸過去敘家常,但親近得很。
宋小五一走,禮殿譁然。
“我看她確乃那……”跟同座一位夫人交頭接耳的臣婦朝人做了個“你知我知”的眼神,“所化,嘴巴抹得跟猴屁股似的。”
同座夫人甚是穩得住,輕搖手中羽扇,對說三道四的同座之人置若罔聞,笑而不語。
這夫人沒得到回應,才想起這位家那位大人曾跟宋家走得近,作勢拿桌上點心偏過頭,悄悄地翻了個白眼。
早晚清算到她家,到時有得她哭的!
她病了,在一個知道她做了什麼,用了多少力氣的人面前,她想要的不是苛責,轉念一想,宋小五不再計較,她唇舌一頓後,此廂眉眼間帶了點柔色,與皇后溫和道:“沒有為何了,這幾年辛苦了罷?我來看看你,不管是什麼樣子,你都是我的舊人。”
辛苦了?辛苦什麼?皇后聞言,臉帶著譏笑“噗嗤”出聲,但眼眶中眼淚不聽話,簌簌往下掉個不休。
第229章
小小的內殿寂靜無聲。
眼淚一出,皇后轉過了頭,高高昂著脖子。
一行淚落下,她抬起了手絹拭淚。
“娘娘,”易家大夫人這廂起身,走到了皇后的身邊,憐惜地替她拭淚,“莫哭。”
“嫂子。”
“不哭了,可好?”
皇后哽咽,閉眼點頭。
易大夫人這些年來多次來往皇宮,但易大夫人是個輕易撬不動她嘴舌的,姑嫂倆除了正事沒有過多的交談,感情一直淡淡,倒是近年皇后病了,易大夫人進宮探望的多,反讓兩人感情親近了些許。
皇后矜貴,易大夫人寡語,但於這深宮當中,易大夫人已是皇后心中最親的一個親人了,無需言說,易大夫人定是護著她的,這廂饒是與德王王妃對上非易大夫人所願,但她還是直眼對上了德王王妃:“娘娘自從得了您的回信,後來也曾寫過幾封,但寫畢即焚,從未遞出,王妃娘娘可知,那火中焚毀的不止是信,還有皇后娘娘對您的一片真心?”
皇后來過兩次信向宋小五討主意,第一封宋小五未回,收到第二封,宋小五回了,讓她自己的事自己解決。
是有這事,如果有真心在燒,那是燒了,宋小五朝易大夫人輕輕額首。
“娘娘無所覺?”易大夫人抱著皇后娘娘,神情一厲,森然問。
“沒有人能給她出一輩子主意。”宋小五是無所覺,甚至毫不為所動。
“你……”
“易夫人,你這一生,誰給你出過主意?”宋小五打斷了易大夫人。
易大夫人冷笑一聲。
“沒有人給你出過主意,你一路都是自己給自己出的主意,現在就是易大爺已與你分居多年,納個小妾要你點頭,想上你的房還不得問過你?”
“荒謬!”
說這意思是不大,這年代,越是能自己作主自己人生的人,自我保護越大,求生秘笈豈是輕易與人言道的。宋小五慢應了一聲,“好,說娘娘對我的一片真心。娘娘的真心是給我送信問主意,這真心,一來會害我及德王府,二來讓人以為你與我合謀,真心如此無益,娘娘能這當真心看,恕我無能。”
說著站起了身,退了兩步,看著座上的人道:“娘娘,您能活到如今,已是勝利。”
說罷,她欠身,“我先告退。”
她轉身而去,易大夫人抱著在她腹間突然失聲痛哭的皇后,半晌,她黯然道:“娘娘,她說得沒錯。”
能活到今天,已是勝利。
只是這勝利沒有花團錦簇,不見揚眉吐氣,不過是多活了一些年,保全了幾個人。
但這已是最大的勝利。
**
宋小五去了官屬女眷今日在後宮所在之地,她一進去,交頭接耳,竅竊私語的人轉面過來皆一臉震驚。
震驚過後,是接二連三,稀稀落落的請安聲。
宋小五面不改色跟著帶路的女官去了鳳位下面的位置。
殿內一晌鴉雀無聲,其後不知是誰冷哼了一聲,打破了這殿內如被神迷了一樣的氣氛,眾人恢復了自在說起了話。
有人冷哼,亦有人朝宋小五主動說起了話。
坐在宋小五下首的一位五旬夫人,當朝玉碧公主朝宋小五和善道:“王妃娘娘曠別燕都許久了罷?”
她就是之前宋小五想替宋青晗求娶其女,結果未娶成其女的公主,但後來府中公子得了德王一點青眼,撞對了時機,現已成工部能臣。
兒子乃聖上心腹,依玉碧公主謹小慎微的性子,是不會主動挑話的,但德王王妃就坐在她上首,看在過去那點情面上,也看在德王夫婦倆對宗室多有提攜幫忙的份上,說兩句話她倒也覺得無礙。
“有一些時日了,姐姐近來身體可好?”
“好,好,一直都好。”
這公主一開口,宗室當中以前跟德王府來往甚密的人就圍了上來請安問好說話,一剎那間,宋小五身邊就圍滿了人。
有頃,皇帝身邊過來的太監代傳口諭,請多年未入宮的皇嬸過去一敘家常。
口諭很短,就是叫皇嬸過去敘家常,但親近得很。
宋小五一走,禮殿譁然。
“我看她確乃那……”跟同座一位夫人交頭接耳的臣婦朝人做了個“你知我知”的眼神,“所化,嘴巴抹得跟猴屁股似的。”
同座夫人甚是穩得住,輕搖手中羽扇,對說三道四的同座之人置若罔聞,笑而不語。
這夫人沒得到回應,才想起這位家那位大人曾跟宋家走得近,作勢拿桌上點心偏過頭,悄悄地翻了個白眼。
早晚清算到她家,到時有得她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