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朝堂站隊
接連兩道聖旨猶如石沉大海,在西北半點浪花都沒掀起來。
而東北那邊也毫無反應,顯然戈銳也準備冷處理。
現在大冶朝這種狀況,真要服從聖旨去京城請罪才是最大的傻瓜!
蕭烈守著邊關這一畝三分地,冷眼看著西南的戰火緩緩蔓延到北邊,卻絲毫沒有伸出援手的打算。
每日依然有很多難民進入西北,當然,也有往東北去的,但一般都是去東北邊關投親的。
若是其他地方,接受了這麼多難民,又沒有朝廷的扶持,只怕早就糧倉告急引起動盪了。
可偏偏這些難民進入西北之後被安排的妥妥噹噹的,完全沒有如朝廷中那些大臣所預料的一般引起麻煩。
司徒炎更心塞了。
「難道朕就拿這兩個逆賊沒有辦法了嗎?」在朝堂之上,他如此質問道。
滿堂大臣,面面相覷,無人吭聲。
司徒炎憤怒的直接點名道姓:「左愛卿,你說說看!」
左宰相心裡叫苦,面上卻絲毫不顯,淡定的上前一步開口道:「啟奏陛下,依微臣之見,當今重中之重乃是北漠鐵騎。至於蕭烈和戈銳兩個逆賊,待到驅逐北漠大軍之後再處理也不遲。」
司徒炎眼睛眯了眯,沒有說話。
這時,剛才沉默的大臣們也紛紛進言附和。
「啟稟陛下,大量難民肯定會被西北和東北邊關造成困擾。此時不顯,興許只是因為他們尚有糧食儲備,但等糧倉一空,他們還是要指望朝廷撥糧才能活下去!」
「啟稟陛下,東北尚有良田,但西北不足為懼!」
「啟稟陛下,北漠大軍被尉遲大將軍阻擋在塘關之外,寸步不前!依微臣之見,應乘勝追擊,將北漠大軍徹底驅逐出我大冶朝的領土!」
……
看著朝堂上激昂澎湃的大臣們,司徒炎狹長的眼中閃過一絲意味不明的光芒。
他環視一周,最終目光落在了幾位皇子身上。
「太子,你怎麼看?」
站在前排的太子冷不丁被點名,竟然嚇得微微抖了一下,有些不知所措的看著司徒炎。
定了定神,太子才答道:「啟稟父皇,兒臣覺得左宰相言之有理。」
一聽著回答,司徒炎就忍不住暗暗搖頭。
太子如今二十六歲,從十六歲被任命為太子參政,至今已經整整十年。
十年來,表現平平無奇,毫無建樹。
當然,也不能說一點功績都沒有。可是司徒炎很清楚,太子的功績都是那些幕僚和臣子們幫忙做出來給自己看的。
實際上,太子天資不夠聰穎,能力也不足以擔當大任。
尤其是上朝十年,自己一點名還會哆嗦的這個德行,就讓他覺得無比失望。
司徒炎情緒絲毫不外露,又望向其他皇子:「你們也說說,對此都有何看法?」
二皇子轉了轉眼珠,上前一步:「啟稟父皇,兒臣以為左宰相雖然言之有理,但西北和東北邊關也不能就這樣任其發展。畢竟這些難民也不是少數,若是真被收編了,只怕日後將是大麻煩!」
話音剛落,五皇子便站了出來:「啟稟父皇,兒臣覺得二哥所言差矣!邊關糧產不足,自給自足尚且困難,又哪裡有糧食養那些難民呢?兒臣覺得目前的大患乃是北漠大軍……」
之後六皇子進言:「啟稟父皇,兒臣以為攘外必先安內!二皇兄所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
幾個皇子紛紛發言,可落在司徒炎眼裡就是這幾個皇子在站隊,劃分勢力。
五皇子和太子是一母同胞,自然意見統一。
六皇子附和二皇子,莫非站隊到二皇子那邊了?
心中盤算著,司徒炎望向唯一沒有發言的兩個皇子:「老八,老九,你們倆怎麼不說話?」
八皇子縮縮脖子,嘿嘿一笑:「啟稟父皇,這些大事兒臣也搞不明白輕重緩急。我聽父皇您的!」
司徒炎也沒指望八皇子能說出什麼花來。這個老八成日遊手好閒,不干正事,自己也從來沒有對其抱以厚望。
如是想著,他又望向九皇子。
幾個皇子之中,九皇子最為瘦弱,樣貌俊美,皮膚也最白,站在人群中十分顯眼。
如今只剩九皇子沒有發現,眾人的目光自然都聚集在九皇子身上。
可九皇子卻絲毫不慌,沉穩的上前一步躬身行禮道:「啟稟父皇,兒臣以為兩者皆是大事,無需排序,都應解決!」
話音剛落,五皇子便站出來毫不客氣的說道:「九弟莫非以為邊關真有那麼多糧食可以養活十幾萬難民?哦,不,現在逃難過去的難民只怕已經超過二十萬人了吧?」
這個數字一報出來,司徒炎有一瞬間的難堪。
畢竟這些難民也是他的子民,而他卻無暇顧及自己子民的生死。
面對五皇子的質疑,九皇子絲毫不慌,淡定回答:「五哥,據我所知難民之中有一則流言。說只有去往西北邊關才有活路。既然西北邊關敢放出這條消息,自然是接受這些難民的把握。正因為如此,我才會認為西北邊關肯定有問題,若是現在不及時處理,日後將釀成大禍!」
「哈哈哈,九弟你還真是會危言聳聽呢!如今所有兵力都在對抗北漠大軍,莫非依九弟你之見,應該分出來一部分兵力去攻打西北和東北邊關?」五皇子質問道。
九皇子抿抿唇,還沒說話便被司徒炎直接打斷。
「夠了!朝堂之上,豈是你們拌嘴之處?」司徒炎眼裡都冒著火。
都什麼時候了,還在這裡逞口舌之利!難道在自己面前連兄弟和睦都懶得裝一下嗎?
訓斥了五皇子和九皇子之後,司徒炎頓了頓望向那些大臣:「你們有人認為九皇子所言在理嗎?」
他這麼一問,那些揣摩帝王心思的大臣們頓時心思活絡起來。
這是陛下想要給九皇子做臉,希望自己等人站出來支持九皇子嗎?
亦或者陛下心中所想與九皇子一樣?
於是很快便有大臣站了出來,表明九皇子所言極是。
隨著站出來的人數增多,大皇子和五皇子心中的火氣也蹭蹭往上漲。
而二皇子則唇角微微勾起,意味不明的看了九皇子一眼,然後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
見到有人支持九皇子的意見,司徒炎便問:「那依諸位愛卿之見,該如何解決西北和東北邊關問題?」
以左宰相為首的大臣自然閉口不言,反正這是九皇子提出來的,與他們無關。
只是那些站出來支持九皇子的大臣也苦啊,繞來繞去,基本上每個人都說著車軲轆話,聽著很多,可沒有一句在點子上能解決問題。
最終還是九皇子咬牙站了出來,主動請纓前往西北邊關。
司徒炎十分震驚:「雲錦你當真要前往西北邊關?」
司徒雲錦正是九皇子的名字。
當年九皇子早產,身體羸弱,司徒炎聽信了皇后的意見,取了一個偏女子的名來希望兒子好養活。
後來也不知道是這個偏女性的名字起了作用,還是國庫里那些名貴的藥材起了作用,總之九皇子就這麼病病殃殃的長大了,最終還因為公孫瑾和慕容雪做的藥膳調養好了身體。
別的不說,最起碼太醫診斷九皇子可以與常人一樣有子嗣這件事就足以證明九皇子的身體大好了!
司徒雲錦躬身答道:「啟稟父皇,雲錦願為父皇分憂,前往西北邊關一探究竟!」
司徒炎看著這個自己最疼愛的兒子,心中忍不住感慨:看看雲錦,再看看其他幾個皇子,真是高下立見!還是雲錦貼心啊!
只是九兒子如此懂事,他又怎麼可能讓雲錦以身犯險呢?
就算不危險,這麼遠的路程,雲錦的身體也受不了啊!
如是想著,司徒炎開口道:「雲錦,你的心意父皇知道了!只是此去西北路途遙遠,你的身體恐怕受不了這等顛簸!還是讓別人去探探西北的虛實為好!」
而東北那邊也毫無反應,顯然戈銳也準備冷處理。
現在大冶朝這種狀況,真要服從聖旨去京城請罪才是最大的傻瓜!
蕭烈守著邊關這一畝三分地,冷眼看著西南的戰火緩緩蔓延到北邊,卻絲毫沒有伸出援手的打算。
每日依然有很多難民進入西北,當然,也有往東北去的,但一般都是去東北邊關投親的。
若是其他地方,接受了這麼多難民,又沒有朝廷的扶持,只怕早就糧倉告急引起動盪了。
可偏偏這些難民進入西北之後被安排的妥妥噹噹的,完全沒有如朝廷中那些大臣所預料的一般引起麻煩。
司徒炎更心塞了。
「難道朕就拿這兩個逆賊沒有辦法了嗎?」在朝堂之上,他如此質問道。
滿堂大臣,面面相覷,無人吭聲。
司徒炎憤怒的直接點名道姓:「左愛卿,你說說看!」
左宰相心裡叫苦,面上卻絲毫不顯,淡定的上前一步開口道:「啟奏陛下,依微臣之見,當今重中之重乃是北漠鐵騎。至於蕭烈和戈銳兩個逆賊,待到驅逐北漠大軍之後再處理也不遲。」
司徒炎眼睛眯了眯,沒有說話。
這時,剛才沉默的大臣們也紛紛進言附和。
「啟稟陛下,大量難民肯定會被西北和東北邊關造成困擾。此時不顯,興許只是因為他們尚有糧食儲備,但等糧倉一空,他們還是要指望朝廷撥糧才能活下去!」
「啟稟陛下,東北尚有良田,但西北不足為懼!」
「啟稟陛下,北漠大軍被尉遲大將軍阻擋在塘關之外,寸步不前!依微臣之見,應乘勝追擊,將北漠大軍徹底驅逐出我大冶朝的領土!」
……
看著朝堂上激昂澎湃的大臣們,司徒炎狹長的眼中閃過一絲意味不明的光芒。
他環視一周,最終目光落在了幾位皇子身上。
「太子,你怎麼看?」
站在前排的太子冷不丁被點名,竟然嚇得微微抖了一下,有些不知所措的看著司徒炎。
定了定神,太子才答道:「啟稟父皇,兒臣覺得左宰相言之有理。」
一聽著回答,司徒炎就忍不住暗暗搖頭。
太子如今二十六歲,從十六歲被任命為太子參政,至今已經整整十年。
十年來,表現平平無奇,毫無建樹。
當然,也不能說一點功績都沒有。可是司徒炎很清楚,太子的功績都是那些幕僚和臣子們幫忙做出來給自己看的。
實際上,太子天資不夠聰穎,能力也不足以擔當大任。
尤其是上朝十年,自己一點名還會哆嗦的這個德行,就讓他覺得無比失望。
司徒炎情緒絲毫不外露,又望向其他皇子:「你們也說說,對此都有何看法?」
二皇子轉了轉眼珠,上前一步:「啟稟父皇,兒臣以為左宰相雖然言之有理,但西北和東北邊關也不能就這樣任其發展。畢竟這些難民也不是少數,若是真被收編了,只怕日後將是大麻煩!」
話音剛落,五皇子便站了出來:「啟稟父皇,兒臣覺得二哥所言差矣!邊關糧產不足,自給自足尚且困難,又哪裡有糧食養那些難民呢?兒臣覺得目前的大患乃是北漠大軍……」
之後六皇子進言:「啟稟父皇,兒臣以為攘外必先安內!二皇兄所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
幾個皇子紛紛發言,可落在司徒炎眼裡就是這幾個皇子在站隊,劃分勢力。
五皇子和太子是一母同胞,自然意見統一。
六皇子附和二皇子,莫非站隊到二皇子那邊了?
心中盤算著,司徒炎望向唯一沒有發言的兩個皇子:「老八,老九,你們倆怎麼不說話?」
八皇子縮縮脖子,嘿嘿一笑:「啟稟父皇,這些大事兒臣也搞不明白輕重緩急。我聽父皇您的!」
司徒炎也沒指望八皇子能說出什麼花來。這個老八成日遊手好閒,不干正事,自己也從來沒有對其抱以厚望。
如是想著,他又望向九皇子。
幾個皇子之中,九皇子最為瘦弱,樣貌俊美,皮膚也最白,站在人群中十分顯眼。
如今只剩九皇子沒有發現,眾人的目光自然都聚集在九皇子身上。
可九皇子卻絲毫不慌,沉穩的上前一步躬身行禮道:「啟稟父皇,兒臣以為兩者皆是大事,無需排序,都應解決!」
話音剛落,五皇子便站出來毫不客氣的說道:「九弟莫非以為邊關真有那麼多糧食可以養活十幾萬難民?哦,不,現在逃難過去的難民只怕已經超過二十萬人了吧?」
這個數字一報出來,司徒炎有一瞬間的難堪。
畢竟這些難民也是他的子民,而他卻無暇顧及自己子民的生死。
面對五皇子的質疑,九皇子絲毫不慌,淡定回答:「五哥,據我所知難民之中有一則流言。說只有去往西北邊關才有活路。既然西北邊關敢放出這條消息,自然是接受這些難民的把握。正因為如此,我才會認為西北邊關肯定有問題,若是現在不及時處理,日後將釀成大禍!」
「哈哈哈,九弟你還真是會危言聳聽呢!如今所有兵力都在對抗北漠大軍,莫非依九弟你之見,應該分出來一部分兵力去攻打西北和東北邊關?」五皇子質問道。
九皇子抿抿唇,還沒說話便被司徒炎直接打斷。
「夠了!朝堂之上,豈是你們拌嘴之處?」司徒炎眼裡都冒著火。
都什麼時候了,還在這裡逞口舌之利!難道在自己面前連兄弟和睦都懶得裝一下嗎?
訓斥了五皇子和九皇子之後,司徒炎頓了頓望向那些大臣:「你們有人認為九皇子所言在理嗎?」
他這麼一問,那些揣摩帝王心思的大臣們頓時心思活絡起來。
這是陛下想要給九皇子做臉,希望自己等人站出來支持九皇子嗎?
亦或者陛下心中所想與九皇子一樣?
於是很快便有大臣站了出來,表明九皇子所言極是。
隨著站出來的人數增多,大皇子和五皇子心中的火氣也蹭蹭往上漲。
而二皇子則唇角微微勾起,意味不明的看了九皇子一眼,然後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
見到有人支持九皇子的意見,司徒炎便問:「那依諸位愛卿之見,該如何解決西北和東北邊關問題?」
以左宰相為首的大臣自然閉口不言,反正這是九皇子提出來的,與他們無關。
只是那些站出來支持九皇子的大臣也苦啊,繞來繞去,基本上每個人都說著車軲轆話,聽著很多,可沒有一句在點子上能解決問題。
最終還是九皇子咬牙站了出來,主動請纓前往西北邊關。
司徒炎十分震驚:「雲錦你當真要前往西北邊關?」
司徒雲錦正是九皇子的名字。
當年九皇子早產,身體羸弱,司徒炎聽信了皇后的意見,取了一個偏女子的名來希望兒子好養活。
後來也不知道是這個偏女性的名字起了作用,還是國庫里那些名貴的藥材起了作用,總之九皇子就這麼病病殃殃的長大了,最終還因為公孫瑾和慕容雪做的藥膳調養好了身體。
別的不說,最起碼太醫診斷九皇子可以與常人一樣有子嗣這件事就足以證明九皇子的身體大好了!
司徒雲錦躬身答道:「啟稟父皇,雲錦願為父皇分憂,前往西北邊關一探究竟!」
司徒炎看著這個自己最疼愛的兒子,心中忍不住感慨:看看雲錦,再看看其他幾個皇子,真是高下立見!還是雲錦貼心啊!
只是九兒子如此懂事,他又怎麼可能讓雲錦以身犯險呢?
就算不危險,這麼遠的路程,雲錦的身體也受不了啊!
如是想著,司徒炎開口道:「雲錦,你的心意父皇知道了!只是此去西北路途遙遠,你的身體恐怕受不了這等顛簸!還是讓別人去探探西北的虛實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