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愛情不夠偉大,對很多人來說也算不上生活的動力。但是於沈樂光而言,全世界只要有海桐一個就夠了。
他們就像是散落的拼圖。自私,固執又怯懦的沈樂光剛剛好和寬容,堅定又勇敢的海桐拼出一個完整的樣子。
四月,清明,雨霧氤氳了整個城市。海桐帶著沈樂光回了湖南老家祭祖。
爸媽從西安過來,兩個老人一路上拌著嘴倒也賞遍了天下的浪漫。
外婆是在幾年前過世的。沒什麼特別大的苦難,老人家睡夢中就去了,算得上喜喪。那一輩的人只認可土葬,而且在鄉下都有自己的山頭。外婆就葬在鄉下老家的山上,山腳處還有一片池塘。
一行人歇在舅舅家。
他和沈樂光的關係早在十年前就被袁女士給捅出來了。也不知道這個女人是怎麼做到的,反正沈樂光畢業後的第三個春節就被帶回家了。
但是舅舅還是有些不習慣,抽著煙沉默。不過人老了,海桐又是他看著長大的,哪怕再怎麼不理解也不好再說什麼。
第二天一早他們就開車去了鄉下,不然晚點路上就要堵車了。城市化讓鄉村變得也不那麼鄉村了,水泥路蜿蜿蜒蜒地在村里打著轉,一直通到了山腳下。
這個點天才蒙亮,整個山頭都泛著水霧,晦暗的天色一直從東邊的地平線盤繞著來到山頂。
三個老人,上山上得慢,好在路雖然狹窄但沒有荊棘,許是有人提前砍過了。
外婆葬在半山腰,旁邊是早她去世十多年的外公。他們的墓碑在山裡風雨的摧折下淡了顏色,長滿了青苔。
舅舅拿出鐮刀和鏟子,準備清除墳上的野糙。沈樂光見狀,默不作聲地從舅舅手上接過鏟子,開始了鏟糙的動作。
袁叔身體不好,這會子氣喘勻了,也跟著去拔糙了。剩下海桐和媽媽坐在石頭上撿紙錢,整理供品。
沒一會兒天就亮開了,晨風吹上來,醒了一片人。
“差不多了,點上蠟燭吧。”舅舅滿手的泥土,也不在乎,逕自往褲子上抹了。
海桐點上蠟燭擺過去,又把供品擺好,放上趕早買的鮮花。
紙錢幽幽地燒著,火光在風中飄來飄去的。
“外婆,”海桐倚著沈樂光,手上還拿著香,“我們過得很好,您可以放心了。”
舅舅瞥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袁姨走過去拍了下弟弟的肩膀,兩人默契地一起在墳前跪下,袁叔把香遞了過去。
“媽,我還是想你。”袁女士撫著碑,“您當年交代的,月光也都做到了,沒什麼可擔心了。”
舅舅聽到這裡,看了他姐一眼。隨後把香插在爐子裡,磕了個頭。也跟著說了句:“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海叔跪在袁女士旁邊,望著妻子憂鬱的神情,不動聲色地握住了她的手。兩人相視一笑,滿是幾十年相濡以沫的深情。
等他們起來後,海桐拉著沈樂光跪了下來。
他們手上拿著三炷香,也不說話,就這麼跪了會兒,香灰直直掉了滿地。
“外婆,我要跟他過一輩子的。”海桐看著墓碑,一臉虔誠。“您要保佑我們,還有爸媽和舅舅他們。”
“外婆,”沈樂光把香插進爐子裡。他想起來那個和善的老人,笑眯了眼誇他,教他做海桐愛吃的菜,領著他告訴別人這也是我的“孫兒”。
後面的話他沒有說出聲,只在心裡一一浮現。
海桐卻是知道似的,偏著頭看他,滿心眼裡都是笑。
山風漸濃,頂端的霧被緩緩吹開,顯出春日裡蓊鬱的樹和藤蔓。
第62章 六十二章
海桐閒著無事,便走到了沈樂光桌前。
桌子很乾淨,放在上面的東西也都有條不紊。沈樂光買了個小型的玫瑰木色的書架,是那種可以自由組裝的。從成果來看,他已經利用得很充分了。
書架上的書不都是教材,其實到了大三,他們已經沒有什麼課了。再加上早先的提課,難怪沈樂光現在已經忙著實習面試的事情了。
在一列灰白色的書封裡面,有一本綠紅色相間的書顯得格外的招人。
海桐忍不住抽出來一看,是聶魯達的《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陳黎和張芬齡翻譯的。
他笑了,從來沒想過沈樂光還會看這種書。他是學金融的,再加上性格淡漠,很有一種精英的感覺。但精英怎麼會看這種書呢?海桐意yín出來的精英都是冷漠而不近人情的,像極了沈樂光。
海桐隨手翻了翻。很久以前他看過這本書,但是是老版的,而且內容早已忘得差不多了。他其實不是很喜歡看這種翻譯的版本,因為翻譯水平參差不齊,很容易把原本美得不得了的詩歌翻成“白菜詩”。
但他還是翻了翻。
這裡面或許有某種註定了的因果,或者說冥冥之中就該是這樣。在這樣晴熱的一天,這樣的一個時候,海桐閒著無聊,走到了沈樂光的書桌,看到了這本書,拿出來,翻開。然後他又笑了出來。
海桐看見了一片書籤。這當然也不像沈樂光會做的事,可是這片書籤不是一般的書籤。兩個月以前,有個小學妹仰著臉問能不能認識他,他拒絕了。旁邊的海桐樹枝繁葉茂,在太陽底下像是會發光一樣。
這片書籤是海桐樹的葉子。
沈樂光把“海桐”夾在了這本書里。
恰好這本書又叫《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海桐當然要笑,直到這一刻,他才終於笑了出來,簡直要笑出眼淚。他想,這次沈樂光真的沒有什麼可抵賴的了。
他合上書,坐在了沈樂光的椅子上。
桌子沒有變,書架也沒有變,但總有些東西變了,就跟窗外突然吹進的風一樣。風一吹,海桐就飄飄然了。他開始跟醉酒了一樣,有些暈,有些困,便脫了鞋爬上了沈樂光的床。
被喜歡是很容易讓人“恃寵生嬌”的一件事。海桐此刻就不害怕沈樂光回來生氣了,他已經吃了熊心豹子膽,什麼都不怕了。
邱綿從衛生間出來,手上的水還沒有甩干,就發現人不見了。
“海桐?桐哥?”他又往前走了幾步,看到海桐的鞋子後便抬頭看了一眼,海桐已經在沈樂光的床上睡死過去了。
“不是說好了等我上完廁所就去吃飯的嘛,怎麼我一出來人就睡過去了?!”雖然恨得牙痒痒,邱綿還是壓低了聲音,默默坐回椅子上,掏出手機準備點外賣。
六月中旬已經是夏天了。杭州剛剛經歷完一場綿長的雨期,這幾天都是黏稠的艷陽日,空氣、糙地和樹葉里的水分都在慢慢被蒸發掉,人的心開始變得躁動起來。
海桐記得很清楚,這是自己第二次爬上沈樂光的床。第一次是在大一,他生病了,發了高燒,還在迷糊的時候沖他撒嬌。
那個時候他們還年輕。其實這樣的話說出來怪矯情的,畢竟他們現在也還在年輕人的行列中。只是經過了一些事,心也老了一點,再沒有辦法變成那個時候的自己。
他們就像是散落的拼圖。自私,固執又怯懦的沈樂光剛剛好和寬容,堅定又勇敢的海桐拼出一個完整的樣子。
四月,清明,雨霧氤氳了整個城市。海桐帶著沈樂光回了湖南老家祭祖。
爸媽從西安過來,兩個老人一路上拌著嘴倒也賞遍了天下的浪漫。
外婆是在幾年前過世的。沒什麼特別大的苦難,老人家睡夢中就去了,算得上喜喪。那一輩的人只認可土葬,而且在鄉下都有自己的山頭。外婆就葬在鄉下老家的山上,山腳處還有一片池塘。
一行人歇在舅舅家。
他和沈樂光的關係早在十年前就被袁女士給捅出來了。也不知道這個女人是怎麼做到的,反正沈樂光畢業後的第三個春節就被帶回家了。
但是舅舅還是有些不習慣,抽著煙沉默。不過人老了,海桐又是他看著長大的,哪怕再怎麼不理解也不好再說什麼。
第二天一早他們就開車去了鄉下,不然晚點路上就要堵車了。城市化讓鄉村變得也不那麼鄉村了,水泥路蜿蜿蜒蜒地在村里打著轉,一直通到了山腳下。
這個點天才蒙亮,整個山頭都泛著水霧,晦暗的天色一直從東邊的地平線盤繞著來到山頂。
三個老人,上山上得慢,好在路雖然狹窄但沒有荊棘,許是有人提前砍過了。
外婆葬在半山腰,旁邊是早她去世十多年的外公。他們的墓碑在山裡風雨的摧折下淡了顏色,長滿了青苔。
舅舅拿出鐮刀和鏟子,準備清除墳上的野糙。沈樂光見狀,默不作聲地從舅舅手上接過鏟子,開始了鏟糙的動作。
袁叔身體不好,這會子氣喘勻了,也跟著去拔糙了。剩下海桐和媽媽坐在石頭上撿紙錢,整理供品。
沒一會兒天就亮開了,晨風吹上來,醒了一片人。
“差不多了,點上蠟燭吧。”舅舅滿手的泥土,也不在乎,逕自往褲子上抹了。
海桐點上蠟燭擺過去,又把供品擺好,放上趕早買的鮮花。
紙錢幽幽地燒著,火光在風中飄來飄去的。
“外婆,”海桐倚著沈樂光,手上還拿著香,“我們過得很好,您可以放心了。”
舅舅瞥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袁姨走過去拍了下弟弟的肩膀,兩人默契地一起在墳前跪下,袁叔把香遞了過去。
“媽,我還是想你。”袁女士撫著碑,“您當年交代的,月光也都做到了,沒什麼可擔心了。”
舅舅聽到這裡,看了他姐一眼。隨後把香插在爐子裡,磕了個頭。也跟著說了句:“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海叔跪在袁女士旁邊,望著妻子憂鬱的神情,不動聲色地握住了她的手。兩人相視一笑,滿是幾十年相濡以沫的深情。
等他們起來後,海桐拉著沈樂光跪了下來。
他們手上拿著三炷香,也不說話,就這麼跪了會兒,香灰直直掉了滿地。
“外婆,我要跟他過一輩子的。”海桐看著墓碑,一臉虔誠。“您要保佑我們,還有爸媽和舅舅他們。”
“外婆,”沈樂光把香插進爐子裡。他想起來那個和善的老人,笑眯了眼誇他,教他做海桐愛吃的菜,領著他告訴別人這也是我的“孫兒”。
後面的話他沒有說出聲,只在心裡一一浮現。
海桐卻是知道似的,偏著頭看他,滿心眼裡都是笑。
山風漸濃,頂端的霧被緩緩吹開,顯出春日裡蓊鬱的樹和藤蔓。
第62章 六十二章
海桐閒著無事,便走到了沈樂光桌前。
桌子很乾淨,放在上面的東西也都有條不紊。沈樂光買了個小型的玫瑰木色的書架,是那種可以自由組裝的。從成果來看,他已經利用得很充分了。
書架上的書不都是教材,其實到了大三,他們已經沒有什麼課了。再加上早先的提課,難怪沈樂光現在已經忙著實習面試的事情了。
在一列灰白色的書封裡面,有一本綠紅色相間的書顯得格外的招人。
海桐忍不住抽出來一看,是聶魯達的《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陳黎和張芬齡翻譯的。
他笑了,從來沒想過沈樂光還會看這種書。他是學金融的,再加上性格淡漠,很有一種精英的感覺。但精英怎麼會看這種書呢?海桐意yín出來的精英都是冷漠而不近人情的,像極了沈樂光。
海桐隨手翻了翻。很久以前他看過這本書,但是是老版的,而且內容早已忘得差不多了。他其實不是很喜歡看這種翻譯的版本,因為翻譯水平參差不齊,很容易把原本美得不得了的詩歌翻成“白菜詩”。
但他還是翻了翻。
這裡面或許有某種註定了的因果,或者說冥冥之中就該是這樣。在這樣晴熱的一天,這樣的一個時候,海桐閒著無聊,走到了沈樂光的書桌,看到了這本書,拿出來,翻開。然後他又笑了出來。
海桐看見了一片書籤。這當然也不像沈樂光會做的事,可是這片書籤不是一般的書籤。兩個月以前,有個小學妹仰著臉問能不能認識他,他拒絕了。旁邊的海桐樹枝繁葉茂,在太陽底下像是會發光一樣。
這片書籤是海桐樹的葉子。
沈樂光把“海桐”夾在了這本書里。
恰好這本書又叫《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海桐當然要笑,直到這一刻,他才終於笑了出來,簡直要笑出眼淚。他想,這次沈樂光真的沒有什麼可抵賴的了。
他合上書,坐在了沈樂光的椅子上。
桌子沒有變,書架也沒有變,但總有些東西變了,就跟窗外突然吹進的風一樣。風一吹,海桐就飄飄然了。他開始跟醉酒了一樣,有些暈,有些困,便脫了鞋爬上了沈樂光的床。
被喜歡是很容易讓人“恃寵生嬌”的一件事。海桐此刻就不害怕沈樂光回來生氣了,他已經吃了熊心豹子膽,什麼都不怕了。
邱綿從衛生間出來,手上的水還沒有甩干,就發現人不見了。
“海桐?桐哥?”他又往前走了幾步,看到海桐的鞋子後便抬頭看了一眼,海桐已經在沈樂光的床上睡死過去了。
“不是說好了等我上完廁所就去吃飯的嘛,怎麼我一出來人就睡過去了?!”雖然恨得牙痒痒,邱綿還是壓低了聲音,默默坐回椅子上,掏出手機準備點外賣。
六月中旬已經是夏天了。杭州剛剛經歷完一場綿長的雨期,這幾天都是黏稠的艷陽日,空氣、糙地和樹葉里的水分都在慢慢被蒸發掉,人的心開始變得躁動起來。
海桐記得很清楚,這是自己第二次爬上沈樂光的床。第一次是在大一,他生病了,發了高燒,還在迷糊的時候沖他撒嬌。
那個時候他們還年輕。其實這樣的話說出來怪矯情的,畢竟他們現在也還在年輕人的行列中。只是經過了一些事,心也老了一點,再沒有辦法變成那個時候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