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真一當真立於這百丈高樓之上,讓柳嬰小姐姐吹著冷風觀了一夜的星。

  她自己在系統空間,睡在龍貓的肚皮上,燕十七叫都叫不醒,好不滿足。

  之後是七七四十九天的開壇祈福。

  燕十七看她擺的這個陣仗,滿臉迷惑:“開壇做法,你擺個說書攤子做什麼?”

  真一正襟危坐:“以前循規蹈矩如履薄冰,因為初來乍到入鄉隨俗。但現在我神格穩了,已經不是剛出道的小透明,所以本大仙要放飛自我了。”

  循規蹈矩?如履薄冰?燕十七恍惚不認識這八個字了。

  把說書攤子擺在大街上的真一,一本正經地說:“但凡宗教講經說道,都是講故事教化信徒,傳播道義。跟我說書有什麼不一樣嗎?”

  燕十七:社會社會。

  冊封國師的旨意一大早就來了,並且黃紙張貼宣告,滿雍京沒有人不知道的。

  國師講經,如何不擠破頭了來聽?

  消息靈通的人早就傳遍她的神通廣大,尤其昨夜萬丈高樓憑空起,仙人一夜坐觀星。

  大家未必是在意仙人講什麼,只是想沾染些仙氣。

  若是仙人能看中自己,效力在她門下,可不是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真一端著拂塵,清冷麵目半闔了眼,望著座下眾生面目:“《華南真經》有一個故事,講莊周夢蝶。佛家也雲,三千世界。今日於此界,朝為閨閣女,暮為天上仙。不知是眾生夢我,還是我夢眾生?長夢大醉未醒,不若我便為眾生,將這三千世界,一一道來。請諸君與我一道,遨遊九天三界。”

  “第一個世界,便從上古洪荒時候說起……”

  真一兩旁坐著許多奮筆疾書的說書先生,將她說的故事記下來,傳播出去。

  周圍有朝廷派來的兵馬維持秩序,附近的高樓之上是為特殊的人準備的雅間。

  五公主李蓮和皇帝李崇在,她的兄弟們也在其他不知道哪一扇窗欞後。

  多少年了,才出一個被證實有大神通的人,是人就對神仙長生感興趣,怎麼會不來一見?

  李蓮聽著,上古時候那麼多神仙,羲和御日,望舒御月,女媧補天造人,這些至高無上的神明都是女子,為何這天下卻沒有了女人的立足之地?

  聽到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后羿射日……雖九死其猶未悔。她握緊了手指,眼中熱淚湧起。

  山海日月,何其巍峨強大不可戰勝?她冒天下之大不韙,比之這些何故掛齒?

  就算她失敗身死,後世的史書記載上,也會長留她李蓮的名字,而不是一個輕飄飄的公主封號後模糊不詳的李氏。

  一旁的皇帝聽到西王母瑤池贈藥,嫦娥盜藥飛升,眼睛都直了。

  這些故事,有些他是聽過的,但由一個神仙口中娓娓道來全貌,這種感覺完全不同。

  他的心砰砰砰跳個不停,就好像身邊的李蓮身上,將來或許也有一顆來自神仙贈與的長生不老藥,一吃就能飛升成仙。

  若他成了神仙,甚至成了天帝太子,這人間小小一個國家的命途如何,還算個什麼事?

  ……

  萬人空巷,所有人都屏住呼吸聽著,每一雙眼睛裡都有自己的貪嗔痴欲。

  即便是相隔十里,只要凝神去聽,那聲音似乎都清晰如同在身邊,如何不神異?

  他們聽得如痴如醉,仿佛故事裡誤入仙境觀棋爛柯的樵夫。

  其中一扇門窗後,卻有一雙與眾不同的目光,冷靜、嘲弄、戲謔,都在不以為意的表面之下深藏。

  這個人紅衣錦帶,曾和柳菀的表哥陳筠一起,出現在柳侍郎的府邸;

  是四皇子李逸背後的軍師,江南一案,不動聲色間一石三鳥,將了六皇子李邈和三皇子的軍;

  也是這個人,在李邈兵敗如山之際,趁夜化名為道人云天子,讓李邈反將了勝券在握的四皇子的軍,將本已明朗的儲位之爭,攪得越發兇險混亂;

  他甚至還出現在三皇子李選志得意滿的美夢裡,以一種天子近臣的神秘身份。

  這個人當然就是遲鳳引。

  遲鳳引看著青煙裊娜之處的道友,那清冷平靜的聲音,讓他想起傳說中每逢甲子年一次的帝流漿。

  這些愚民就像那些沒有腦子的草木走獸,不,應該說自以為有一點腦子,才會相信吸取一點神跡,就能讓他們脫胎換骨。

  他搖著摺扇,就像當真在聽一場不錯的說書故事。

  這個世界上,若只有一個人不相信真一是神仙,那個人就一定是遲鳳引。

  因為,他也是這麼幹的。

  遲鳳引是真的會算命看相,越是把弄玄學的聰明人越不信命,而只把這種東西當做一個好用的工具。

  他就是憑此手段,取得三位皇子的信任和倚重,並隨心所欲地把他們玩弄於鼓掌之中。

  下一步就該是皇帝,這國師之位他並看不上,他要做就做這萬萬人之上的權臣。

  但,突然殺出來的這個國師,遲鳳引雖然嗤笑她的手段,卻不會忽略她潛在的威脅。

  “國師?講經?”他默念著,“這是什麼意思?你想幹什麼?誰又是你背後的主人?”

  如果只是為了掌控皇帝,煉丹不就行了?為什麼還要蠱惑萬民?遲鳳引實在想不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