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又林摟著孩子,指著高大的城門:“瞧,那就是城門了。”

  她微笑著,心裡也有說不出的期待。

  原哥兒雖然興奮,可是過了中午,車子搖搖晃晃的,兩個孩子都睏乏起來,睡得象小豬一樣。又林也有幾分倦意,午後的陽光透過紗簾照進來,她斜倚在朱慕賢的肩膀上,車子一搖一晃的,他們也跟著輕輕的搖晃。

  “是我的不是,早該帶你出來走一走散散心。”

  又林將手指豎起來“噓”了一聲。

  這會兒的安靜如此難得。

  他想起來很久之前,他剛到於江的時候,風箏飛到了鄰家,他扒著牆頭,那個小姑娘抬起頭來看他。

  李姑娘,朱公子。

  朱慕賢的嘴角微微彎了起來,唇在妻子鬢髮間輕輕廝磨。他卻不恨路長,他覺得這樣的路,哪怕一輩子走下去也是好的。

  ――――――――――

  正文完

  還有番外幾篇。。嗯,具體幾篇我也不好。。新坑應該是宮斗吧,,嗯,應該是。。也不排除還有其他的可能。咳,敬請期待。。

  番外一

  莊子上的生活是非常悠閒自由的。不用在意什麼時辰起身,不用在意妝容是否齊整,做什麼,吃什麼,都完全可以隨自己的心意。

  又林醒得很早,然後聽到遠遠近近一片嘰嘰喳喳的鳥鳴聲。

  從前她陪著祖母去廟裡、去莊子上的時候,清晨總是在微涼的空氣和鳥鳴聲中醒來。井水夏天的時候很涼,可是冬天的時候又顯得暖和,又林穿上衣裳,挽起袖子,原哥兒跟在他後頭,拎著個籃子。

  雖然每天的飯桌上都有雞蛋,可是原哥兒還真不知道母雞怎麼下蛋的,從雞窩裡掏出還溫熱的雞蛋時,他眼睛睜得大大的,顯得很新奇,小手捧著雞蛋不敢鬆開。

  又林笑著說:“你要不想放籃子裡,就拿著吧,不過小心別打碎了。”

  原哥兒重重點頭。

  早飯是又林親手做的,小英幫著燒火。又林許久不下廚了,總有這樣那樣的事情絆著騰不出手來,有了敏哥兒之後,兩個孩子要操心,更沒有功夫了。

  幸好手藝還沒退步,又林煮了粥,拌了小菜,還煎了雞蛋。包子糕餅都有現成的,直接上籠一蒸就成。朱慕賢隔著院子就聞見了粥的香味兒,等早飯擺好,他先掃了一眼,肯定地說:“是你做的?”

  “是啊,嘗嘗看。”

  敏哥兒現在能吃點蛋羹和粥,他很乖從不挑食,又林抱著他一勺接一勺的餵。她打小就照顧德林和玉林,又生了兩個兒子,在照顧孩子上頭那是行家裡手。朱慕賢看著她熟練的餵飽了敏哥兒,又給原哥兒的粥里拌了些肉鬆。

  “你自己也吃吧,別淨顧著他們。”

  又林抬頭朝他一笑。

  說實在的,這會兒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莊子上既沒什麼好看的,也沒什麼好吃的。可是一家四口仍然過得怡然自得,連打穀場上堆的柴糙垛他都覺得新奇。看著莊戶人家的孩子往糙垛上爬,他也要跟著爬。辱娘和丫鬟們想攔他,朱慕賢笑著說:“讓他爬吧,反正下頭這麼厚的糙,掉下來也摔不著他。

  他說得一點兒沒錯,原哥兒爬爬摔摔的,玩得興高采烈。他身手靈活,試了幾次之後還真爬上去了。不過農家的孩子在打穀場上打筋斗玩頂牛。這個他就不會了。那些佃戶們的孩子知道他是主家的少爺,也不敢帶穿他一塊兒玩。

  朱慕賢朝兒子招了招手:“原哥兒,走,咱們上前頭去看看。”

  遠遠的。田裡有牛拉著犁頭在翻地,原哥兒很快就忘了剛才的沮喪,嘰嘰喳喳問個不停。河水已經解凍,朱慕賢還帶著原哥兒在河邊垂釣。爺倆兒被風吹得臉紅紅的,拎著空空的漁簍回來了。朱慕賢就不說了,他那兩下子又琳最清楚。再說原哥兒,一看那樣兒就知道他是靜不下心來的,讓他老老實實坐那兒釣魚,那根本不可能。

  其實本來就是為了出去玩。是不是釣著魚,其實並不重要。

  又林本來也沒指望吃上他們釣的魚,廚房早就預備好了一條鱖魚。俗話說桃花流水鱖魚肥,這魚清蒸尤佳,又林調的醬汁鮮咸裡帶著點微酸,吃著很慡口。朱慕賢眼睜睜看著大兒子與小兒子刮分了魚身上最肥美的部分――好吧,敏哥兒只抿了兩小口。原哥兒才是消滅這條魚的主力軍。朱慕賢最後把魚頭魚尾巴都拾掇了。看到就剩下骨架的那條魚,朱慕賢這才想起妻子還一口沒動……

  他有些訕訕的抬起頭來,又林安慰他:“沒關係,聞了一下午魚腥味兒我早就不想吃了。”

  這話肯定不是真話。朱慕賢知道於江算是個水鄉小鎮,李家飯桌上那少了什麼也不會少了魚。可是到了京城就不一樣了,京城可沒有那麼鮮嫩的魚――起碼不是天天都有。

  “明天咱們再做一條……咳,做兩條。”

  又林笑著應了一聲。

  朱慕賢咂咂嘴,還是覺得回味無窮:“做三條也成。”

  又林抱著敏哥兒朝一邊翻了個白眼。鮮魚鮮魚,也就是嘗個新鮮,真一人弄一條擺面前大嚼?當飯吃哪?

  令朱慕賢父子倆失望的是,第二天下起雨來,並不算大,可是魚沒送來。所以他們今兒吃的是燒羊肉。羊也是莊子上現殺的。在陶罐兒里燉了大半個下午,肉燉得特別蘇爛,又林覺得奇怪――是她手藝隔了幾年還沒荒廢,還是這爺倆在家的時候從來沒吃飽過飯哪?原哥兒吃得遠遠超出了他平時的飯量,直到旁人怕他吃壞了肚子不讓他再吃。朱慕賢更誇張,連肉湯都澆在飯上拌著吃了。

  又林擔憂的看著丈夫和大兒子,轉過頭來悄聲吩咐,讓廚房的人煮點消食湯以備用。

  第三天又林做的青豆熗蝦仁,還有蘿蔔燒排骨――她現在已經適應了,丈夫和兒子吃的歡,也是給她的手藝捧場。丈夫一直說喜歡她做的菜,原哥兒只怕也是一樣。青豆和蝦仁兒都嫩嫩的,排骨都是先用刀背敲過醃過的,也是用瓦罐燒的,香得讓人都想把鼻子也鑽進罐子裡去。排骨一點兒不膩,蘿蔔則吸飽了肉汁,比排骨還慡口好吃。

  大太太本來還擔心兒子和孫子去了莊子上吃不慣睡不好的,結果她白擔心了。這爺仨天天白天玩得特瘋,三頓飯一頓不拉的大吃特吃,等到他們回城的時候,又林和敏哥兒還好,朱慕賢和原哥兒都曬黑了,而且還顯得比來時更結實了一點兒。

  原哥兒都不捨得走了,拉著朱慕賢要求下次再來。朱慕賢笑著說,等夏天的時候可以再來小住幾天。

  不過他食言了。夏天的時候,他已經被皇帝看重,調任文英殿任中書,皇帝到哪兒他就得到哪兒,皇帝要去行宮避暑,他也只能跟著前往行宮。等他們再來這小莊子的時候,已經是三年之後的事了,而那時候的又林,也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

  番外二:巧蓮

  她原來也是李家的姑娘,有個閨名叫巧蓮,後來她嫁了人,人家喊她小顧嫂子,日子一天天過去,皺紋爬滿了臉,手腳也在年復一年的勞作中他磨粗了,她現在說話嗓門又粗又亮,遠近的人喊她顧大娘。

  偶爾她也會想起小時候過的好日子,那會兒家境還沒敗落,爹娘都在,有哥哥,還有姐姐……

  可是一想到這兒她就會硬剎住心思不再往下想了。

  巧蓮不願意想起姐姐李心蓮。

  比起早去的娘,比起沒良心的爹和哥哥,她更不願意想起這個姐姐。

  娘早早扔下她們去了,爹把家裡值錢的東西卷一卷跑了,哥哥全不顧她們姐妹——可是這些都不算什麼,李心蓮做的事情才最讓她心寒。

  不,不但心寒,還非常害怕。

  沒了父母之後她們跟著守望門寡的姑婆一起住,姑婆待她們很苛刻,吃的不好不說,還經常吃不飽,穿的也都是粗布爛衫。她在私下裡也曾經咒她,怎麼還不早點兒去死。可是她真的沒想過要把她害死。

  而李心蓮卻想了,不但想了,她還親手做了。

  巧蓮在門口看見李心蓮在藥里做手腳,嚇得差點叫出聲來。李心蓮轉過頭來,陰鷙的盯著她,她覺得好象看見了吐信子的毒蛇一樣,站在那兒一動也不敢動。

  別看是親姐妹,可是巧蓮明白,李心蓮能這麼對別人,也能這麼對她。

  姑婆的病一天比一天重,最後咽了氣。

  別人沒懷疑過姑婆的死因,她本來年紀就大了,又生了病。再說,她又沒有什麼至親了。沒什麼人會去認真追究她的死。

  可是巧蓮自己知道,姑婆死的時候,氣都喘不上來,兩手使勁兒的抓自己的胸口。都抓出血來了。那時候,李心蓮就在旁邊看著,看著她那麼死了。

  巧蓮不敢說出去,可是她總是睡不踏實。做惡夢。

  她們姐妹又搬了地方住,自從娘死爹走了之後,她們的境況一日不如一日。在姑婆那兒是過得不好,可是姑婆死了之後她們過得更糟糕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