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顧川沒有做‘英雄’的包袱,在他看來,這確實是一件伺候人、打雜的活,但是那又怎樣,這可是他撞大運才得來的機會,能夠走到人前,誰希望去做臭水溝里的老鼠,人人喊打。
顧川立刻就答應下來了,別說考慮了,連拿捏都沒有,當然他這態度也確實讓大家滿意,畢竟就算是救火英雄,但是一個沒技術沒學歷沒人脈的人,他們能安排的位置也就是這個了。
紡織廠的人很是夠意思,不光是正式的編制,連住的地方都給安排好了,就是之前的職工宿舍,筒子樓,三間房,一百平米,之前住在這裡的那家人,有一個喪生在這次的火海當中,紡織廠這邊自然要給於安撫,新房換舊房,這一家人把原來在筒子樓上的三間房騰出來,工廠這邊把新的員工宿舍分一套出來給他們,要知道新的員工宿舍雖然離紡織廠的距離比較遠,但卻是獨門獨院,住房面積很大,院子裡的地方就更大了,比起狹窄的筒子樓,新的員工宿舍要寬敞的多了。
紡織廠這邊開了證明,顧川就得回村辦戶口,順便把老婆孩子接回來。
****
顧川走了一個多月,趙明玉感覺像是從地獄回到了人間,整個人都輕鬆自在多了,雖然仍舊少不了說閒話的人,雖然還是要到地裡頭去掙工分,雖然還是要一個人照顧孩子,但是少了一個讓她恐懼和厭惡的存在,這感覺就好像溺了水的人,能夠浮到水面上吸兩口氣一樣。
只不過這樣的日子過得很快,趙明玉再怎麼祈禱,顧川該回來的還是回來了,這人不知道去哪混了,身上穿的已經不是走之前的那身衣服,而是換了一身新衣,更讓人覺得詫異的是,這人居然還胖了。
顧川知道趙明玉對他不信任,這次火場救人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講給了趙明玉聽,也把他的打算都說出來了。
“我不想去市里。”趙明玉沒有懷疑顧川是否說謊,但是卻一口拒絕了,“我本來就是上山下鄉支援農村建設的,怎麼能再去市里,再說了,我的戶口還在鄉下,就算去了市裡頭,也領不到供應糧,還不如在鄉下日子好過呢,你既然有了這個機會,那你就好好把握住,兒子交給我來照看,我們娘倆在鄉下待著就好。”
趙明玉心裡頭忍不住竊喜,去市里上班好啊,一年到頭應該都抽不出時間回家,她和顧石也能在鄉下好好過日子。
趙明玉去不去市里,顧川無所謂,但是兒子不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他是很難放心的。
“我兒子當然得跟著我,我在哪兒,他就得在哪,你可以不去,但是我兒子必須去。”顧川翹著二郎腿,吊兒郎當的道。
趙明玉猶豫了,一方面她確實捨不得孩子,另一方面,她又打心眼兒里對顧川這個人犯怵,真的是能離多遠就離多遠。
顧川也沒有逼著趙明玉立馬作出選擇,反而直接起身離開去干自己的事兒了,生產隊那邊要簽字同意挪戶口,顧父顧母那邊也要知會一聲,至於趙明玉,本來就是一個性子很軟的人,沒有玉石俱焚的勇氣,不然的話也不會受原身脅迫,所以不需要擔心趙明玉會帶著孩子跑了,更不需要擔心趙明玉會破釜沉舟。
要遷戶口去市里上班這種事兒根本就瞞不住,可千萬別小看了現在的信息傳播速度,一傳十、十傳百,不到一個小時的功夫,整個村裡的人都知道了。
說顧川走狗屎運的人有,說老天爺不開眼的人也有,反正是一片的酸言酸語,這樣的好事就算是一個根正苗紅的大好青年得到,也不乏會出現一些紅眼病,更何況走運的還是顧川這樣一個爛人,那就更讓人心裡不平衡了,幾乎都可以用‘群情激奮’這四個字來形容。
不過大家說歸說,對於顧川,哪怕顧川已經能夠去市里上班了,大家也沒有要恭維、巴結的心思,除了酸幾句之外,統一的態度就是:能離多遠,就離多遠,免得被沾上了。
這就是顆臭狗屎,哪怕去了市里,也不能改其本質,對於臭狗屎,大家自然不會想著去接近。
就連顧父顧母對這個兒子也沒抱大希望,不過交代了幾句話而已,連留飯這樣的客套話都沒說一句,就將人打發走了。
村民和父母的態度如此,就不難理解趙明玉的最終選擇了,寧可捨棄了自己的兒子,趙明玉也不想跟著顧川去市里,如果可以的話,她更想離婚,跟這個人斷的乾乾淨淨。
顧川抱著顧石,對趙明玉的心思可以說是清清楚楚,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婚姻早就沒了維持下去的意義,就算現在不離,日後也會離。
“明天咱們就去鎮上把離婚手續辦了吧。”顧川不悲不喜的道,一般村里人結婚就是擺桌酒席而已,沒有去領證的意識,當然人家都覺得沒這個必要,但是原身就不一樣,生怕這個嬌的和花兒一樣的女知青會跑,所以雖然沒錢辦酒席,但是卻去鎮上領了結婚證。
趙明玉愕然,有些惡意的揣測,顧川是不是膀上了市裡的單身婆,以婚姻為代價換取一份工作,不過這些就是無關緊要的事情了,她連兒子都可以不要,這份從開始就滿是惡意的婚姻,對她而言只有厭惡,沒有不舍。
顧川把家裡的房子留給了趙明玉,兩個人離婚和結婚的時候一樣的迅速,顧川抱著兒子拍拍屁股走人,有生之年可能都不會再回來了,趙明玉回村以後,則是逢人便說她和顧川離婚的事情,她終於從地獄裡解脫了。
顧川立刻就答應下來了,別說考慮了,連拿捏都沒有,當然他這態度也確實讓大家滿意,畢竟就算是救火英雄,但是一個沒技術沒學歷沒人脈的人,他們能安排的位置也就是這個了。
紡織廠的人很是夠意思,不光是正式的編制,連住的地方都給安排好了,就是之前的職工宿舍,筒子樓,三間房,一百平米,之前住在這裡的那家人,有一個喪生在這次的火海當中,紡織廠這邊自然要給於安撫,新房換舊房,這一家人把原來在筒子樓上的三間房騰出來,工廠這邊把新的員工宿舍分一套出來給他們,要知道新的員工宿舍雖然離紡織廠的距離比較遠,但卻是獨門獨院,住房面積很大,院子裡的地方就更大了,比起狹窄的筒子樓,新的員工宿舍要寬敞的多了。
紡織廠這邊開了證明,顧川就得回村辦戶口,順便把老婆孩子接回來。
****
顧川走了一個多月,趙明玉感覺像是從地獄回到了人間,整個人都輕鬆自在多了,雖然仍舊少不了說閒話的人,雖然還是要到地裡頭去掙工分,雖然還是要一個人照顧孩子,但是少了一個讓她恐懼和厭惡的存在,這感覺就好像溺了水的人,能夠浮到水面上吸兩口氣一樣。
只不過這樣的日子過得很快,趙明玉再怎麼祈禱,顧川該回來的還是回來了,這人不知道去哪混了,身上穿的已經不是走之前的那身衣服,而是換了一身新衣,更讓人覺得詫異的是,這人居然還胖了。
顧川知道趙明玉對他不信任,這次火場救人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講給了趙明玉聽,也把他的打算都說出來了。
“我不想去市里。”趙明玉沒有懷疑顧川是否說謊,但是卻一口拒絕了,“我本來就是上山下鄉支援農村建設的,怎麼能再去市里,再說了,我的戶口還在鄉下,就算去了市裡頭,也領不到供應糧,還不如在鄉下日子好過呢,你既然有了這個機會,那你就好好把握住,兒子交給我來照看,我們娘倆在鄉下待著就好。”
趙明玉心裡頭忍不住竊喜,去市里上班好啊,一年到頭應該都抽不出時間回家,她和顧石也能在鄉下好好過日子。
趙明玉去不去市里,顧川無所謂,但是兒子不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他是很難放心的。
“我兒子當然得跟著我,我在哪兒,他就得在哪,你可以不去,但是我兒子必須去。”顧川翹著二郎腿,吊兒郎當的道。
趙明玉猶豫了,一方面她確實捨不得孩子,另一方面,她又打心眼兒里對顧川這個人犯怵,真的是能離多遠就離多遠。
顧川也沒有逼著趙明玉立馬作出選擇,反而直接起身離開去干自己的事兒了,生產隊那邊要簽字同意挪戶口,顧父顧母那邊也要知會一聲,至於趙明玉,本來就是一個性子很軟的人,沒有玉石俱焚的勇氣,不然的話也不會受原身脅迫,所以不需要擔心趙明玉會帶著孩子跑了,更不需要擔心趙明玉會破釜沉舟。
要遷戶口去市里上班這種事兒根本就瞞不住,可千萬別小看了現在的信息傳播速度,一傳十、十傳百,不到一個小時的功夫,整個村裡的人都知道了。
說顧川走狗屎運的人有,說老天爺不開眼的人也有,反正是一片的酸言酸語,這樣的好事就算是一個根正苗紅的大好青年得到,也不乏會出現一些紅眼病,更何況走運的還是顧川這樣一個爛人,那就更讓人心裡不平衡了,幾乎都可以用‘群情激奮’這四個字來形容。
不過大家說歸說,對於顧川,哪怕顧川已經能夠去市里上班了,大家也沒有要恭維、巴結的心思,除了酸幾句之外,統一的態度就是:能離多遠,就離多遠,免得被沾上了。
這就是顆臭狗屎,哪怕去了市里,也不能改其本質,對於臭狗屎,大家自然不會想著去接近。
就連顧父顧母對這個兒子也沒抱大希望,不過交代了幾句話而已,連留飯這樣的客套話都沒說一句,就將人打發走了。
村民和父母的態度如此,就不難理解趙明玉的最終選擇了,寧可捨棄了自己的兒子,趙明玉也不想跟著顧川去市里,如果可以的話,她更想離婚,跟這個人斷的乾乾淨淨。
顧川抱著顧石,對趙明玉的心思可以說是清清楚楚,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婚姻早就沒了維持下去的意義,就算現在不離,日後也會離。
“明天咱們就去鎮上把離婚手續辦了吧。”顧川不悲不喜的道,一般村里人結婚就是擺桌酒席而已,沒有去領證的意識,當然人家都覺得沒這個必要,但是原身就不一樣,生怕這個嬌的和花兒一樣的女知青會跑,所以雖然沒錢辦酒席,但是卻去鎮上領了結婚證。
趙明玉愕然,有些惡意的揣測,顧川是不是膀上了市裡的單身婆,以婚姻為代價換取一份工作,不過這些就是無關緊要的事情了,她連兒子都可以不要,這份從開始就滿是惡意的婚姻,對她而言只有厭惡,沒有不舍。
顧川把家裡的房子留給了趙明玉,兩個人離婚和結婚的時候一樣的迅速,顧川抱著兒子拍拍屁股走人,有生之年可能都不會再回來了,趙明玉回村以後,則是逢人便說她和顧川離婚的事情,她終於從地獄裡解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