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夜行點點頭,王堅喜出望外,急忙將兒媳往家裡接,一邊走一邊說:“我就說你是個孝順孩子……哈哈……”

  王堅把夜行接到茶廳,夜行打開醫箱,開始給王堅診病。她先詢問了病情,然後,給王堅切脈、聽胸音,接著,拉起他的褲管檢查了雙腿,最後,就從醫箱裡取出一本泛黃的病例,翻看起來。夜行一直有保存病例的習慣,這一本是九年前她離開王家,落在家裡的。後來楚侯世家舉家從江夏遷往荊州,王珩把她所有用過的東西都打了包,通通搬了過來。

  “你這個病,我之前開給你的方子,你後來有吃嗎?”

  “中間停過,去年又開始吃了,大概是……”

  王堅揉著額頭,顯然是忘了具體時間。

  大公子王瑜往前湊了湊,替父親答道:“妹妹給爹爹開的三樣藥:一樣丸藥,一樣湯劑,一樣外敷的膏藥。妹妹四月離的家,留下來的丸藥只夠四個月,到八月初就吃完了。膏藥留得多,一直用到了次年六月。妹妹留的湯劑方子,爹爹後來又吃了兩年,覺得身體康健,以為這病已除了根兒,就沒再繼續吃了。直到前年冬月,天陰地寒,荊州一連下了三天的雨八天的雪,爹爹這寒腿復發,疼了十天不見好,才按著妹妹開的方子,又吃上了,但療效卻遠不勝當年。後來,我們也四處求醫,前後看過七八個大夫,也找吳郡的神醫董昭看過,吃了八個月的藥,療效甚微,於是去年九月就都停了。之後,一直吃著妹妹的老方子直到今天。”

  王瑜一邊說,一邊彎下腰,幫父親放下褲管,套上襪子,親手把鞋子穿好。整套動作自然嫻熟,一看就是平常作慣了的。王瑜接過旁邊小侍奉上的濕手巾,擦了擦手。

  王瑜又道:“董昭先生還教過一套推拿按摩的手法,叫做‘推筋八法’,說對寒疾有益,我每天都會按照此法幫爹爹推拿半個時辰。”

  王瑜話畢,向夜行演示了“推筋八法”的動作要領。

  夜行點點頭,道:“用過的方子都拿給我看看。”

  王瑜吩咐小侍,到母親劉氏跟前去拿方子。趕巧劉氏夫人去昭華寺禮佛,不在府里。王瑜便命人拿過紙筆,將父親用過的五張方子全部默寫了出來。這些方子,每一張都不下四十種藥材,即便學醫之人,若非專門背誦,也很難如此流利而又一字不漏地默寫下來。由此可見,王瑜在這件事上,是做了功課的。

  王堅看著大兒子,一臉幸福滿足,對大兒子的喜愛溢於言表。

  夜行心中明鏡一片,心想:王珩在外建再多功,立再多業又有何用?哪能趕上大哥躬身盡孝之一分?

  王堅雖為一方豪強,但終非英雄也。

  夜行在心裡搖搖頭,面上卻未動聲色。她先是在王堅那頁病例的後面貼了一頁紙,接過王瑜手中的筆,“唰唰唰”寫了很多,然後,又新取了一頁紙箋,在上面寫了兩個方子。

  “前一個是內服的,後一個是湯浴的。每日晚飯後一服,服藥後半個時辰藥浴一刻鐘。此外還有兩副丸藥和兩副膏藥,‘紅炎丸’我晚點找人送過來,‘石崎丸’和那兩副膏藥都需要另制。其中,‘石崎丸’還好說,五日可成。但‘伏曦膏’和‘落參膏’都只能三伏天才能製作,所以,還得等一個月。不過,你們不用擔心,有了湯藥和‘紅炎丸’頂著,五到七日可見初效,痛感會減輕,一般不會再影響睡眠。”

  夜行一邊說著,王瑜拿著筆,一邊“嘩嘩”做筆記。

  夜行皺眉看了他一眼,指了指方子,冷冷道:“這些我都寫清楚了,你不用再費力記了。”

  王瑜臉上一紅,訕訕收了筆,眼睛盯著方子,又仔仔細細地看了兩遍。

  王堅聽夜行說“他的病有治”,樂得合不攏嘴,不住誇讚道:“還是夜行好啊!夜行好!”

  夜行面無表情收了醫箱,拱手告辭。王瑜急著要去給父親抓藥,急匆匆追著夜行的腳步,也告辭走了。

  人到四十,家有金山銀山,不如家裡有個好郎中。王堅望著夜行和王瑜兩人離去的背影,滿意一笑,吩咐小侍趕緊去把二公子王珩喊回來,他有話要交代。

  王瑜很紳士,先把弟妹送上了車,自己才騎馬出門。趙寧和甲辰駕著車,載著先生往回走,剛過了一條街,車廂里忽然傳出聲音,要他們把車停下來,先在路邊靠一靠。

  停了有一盞茶的時間,車廂里一點動靜也沒有,趙寧忍不住問道:“先生,你沒事吧?”

  只聽車廂里傳出一聲嘆息,透著憂鬱,低聲道:“我想再待會兒……”

  趙寧和甲辰對望一眼,不知先生突然怎麼了,不免有些擔心。正在這時,街對面匆匆忙忙跑來兩個白衣人,輕功了得,一眨眼就到了近前。

  “趙兄、辰兄!”白衣人離老遠就喊上了,“你們看到夫人沒有?”

  “啊?”趙寧很吃驚,“出什麼事了?你們這麼慌張地找先生做什麼?”

  “哎呀呀,你們不知道,今日午後,夫人突然不見了,問誰誰都沒見著,可把雲婆婆和桑婆婆急壞了。你說這要是把夫人弄丟了,我們還怎麼跟主君交代。”

  甲辰聞言,把臉一沉,不悅道:“你們說的是什麼話!是把我家先生當犯人,時刻看著嗎?太不像話了!讓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