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啾啾覺得自己最近很聽話啊,有點委屈,“雖然我以前誤會你,覺得你沒用,但是只能我說說算了,三胖他們罵你,我就替你教訓他們。我不是想和他們打架啊,但是,誰讓他們罵我爹爹。”
容恪一笑,手上用力在兒子肉嘟嘟的臉頰上搓了搓,搓得容鄞小朋友五官糾結,無奈地看著親爹耍寶。
容恪只是有點感慨。牙還換呢,就想著為國立功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到可愛。
作者有話要說: 親爹是真耍“寶”啊,啾啾還是個寶寶呢~
☆、宣旨
綿綿在馬車裡睡著了, 才兩歲, 肌膚才恢復白皙, 比她小時候還圓潤可喜,嬌憨地側歪著,一不留神就被她將小毯子踢下床。
冉煙濃滿心柔軟地替她攏上軟毯, 輕輕地在她額頭上親了一口。
等綿綿意識到自己與父母分道揚鑣時,不知道該哭成什麼模樣,讓啾啾照顧她是不能的, 啾啾看著膽大,其實也有幾分驕縱,她甚至不知道到時兩兄妹誰哭得響亮些。
啾啾也漸漸累了,靠在父親臂彎里睡著, 冉煙濃躡手躡腳地走過來, 將剩下的一條薄毯裹住啾啾,小腦袋瓜上頂著兩隻鬏鬏,睡覺還流夢涎,幸虧容恪不嫌棄他,冉煙濃摸了摸啾啾的臉蛋, “我真怕你剛才就答應啾啾,讓他跟著你一起去陳留了。”
戰事吃緊關頭,軍中帶著個小孩實在難以行軍, 容恪的食指撫了撫陶塤,低笑,“啾啾, 將來也是要鎮守陳留的。等他十歲了,我便帶他去見識,現在確實太小了。”
冉煙濃困惑著問:“你怎麼知道他一定要鎮守陳留呢?”
說罷她微微斜了目光,莫不是這父子倆又背著她說了什麼悄悄話?
容恪笑道:“我不教他,他自己也長得一副將軍肝膽。濃濃,他是我的兒子。”
“夫君,我怎麼覺著你現在有點得意?”
平素里說得好好兒的,不教啾啾鬥狠,不讓他處於危牆下,不讓他以後出生入死……從啾啾愈發地表現出對武功和做將軍的嚮往之後,這些漸漸地都變了味兒。她現在很懷疑,容恪原來答應得那麼爽快,是不是為了等啾啾大點兒再教他這些事。
容恪瞥過清湛的眸,“有麼。”
很有。
隊伍往東南,翻過了一座青峰之後,已到了大魏境內,這時重巒疊嶂里的不老蒼松都漸漸變成了闊葉綠林,秋來時,赤金的紅,落日的黃,都恰似被秋風卷在染缸里。
隊伍駐紮進了大魏邊境的驛館,以待欽差,再走一截,則是景陽王的封地。
在這空閒期間,所有人都在養精蓄銳,就連冉秦,也疲乏了,靠在帳子裡小憩,但啾啾精力旺盛,趁此機會又讓容恪教他打了一套拳,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幾個下屬都在一旁鼓掌,什麼“虎父無犬子”之流的誇張話張口就來,事實上小啾啾這套拳耍得下盤都不穩,好幾次摔屁墩兒。
容恪讓他一個人在旁邊練著,江秋白給他遞了一柄劍來,“侯爺。”
容恪看了一眼,微笑道:“看來你的江南之行,收穫頗豐。”
他意有所指,江秋白這個臉皮厚的也不覺傻笑起來,道:“這柄劍是屬下找鑄劍大師西門先生打的,削鐵如泥,我打了二十把,這一口青泓最是鋒利,能吹毛斷髮。侯爺試試。”
容恪拔劍出鞘,一側的冉煙濃來不及看練拳的兒子了,被劍光晃了眼睛,有點驚嘆。
這柄劍有股寒意,正好配這秋之肅殺,有股令人震懾的威煞。
容恪提著劍從盤虬的枯樹下起身,走到了一株楊樹下。那頭江秋白吹了個口哨,小啾啾腦袋一揪,只見他爹拎著一把劍將楊樹最粗的那根樹枝輕而易舉斬斷了,斷面平整,毫不拖泥帶水。
啾啾忍不住鼓掌,啪啪啪的。
劍確實是好劍。容恪沒說什麼,笑著道了一聲謝,接納了。
幾年前,他詐死之時,將自己隨身配了近十年的寶劍埋在了下蔡城外。不是為了斷送戎馬生涯,而是,倘若允許,他寧願那柄劍永世不見天日。
可惜事與願違,天下太平總是如此短暫,偏有人要興風作浪為害一方。
過了未時,皇帝派來的宣旨欽差才姍姍來遲,原來竟是冉橫刀。
冉秦正巧睡醒了,日頭還有點刺眼,他遮著一雙眼瞧去,只見冉橫刀騎著一匹神駿的棗紅馬,著一身蟹紅鎧甲,披堅執銳,腰間懸著一柄大長刀,但比起幾年前那個行事上躥下跳、不拘章法的大舅子,成熟了許多了,至少這股氣韻就像個完整將軍。
冉秦呵一聲笑,也不知是對容恪說,還是自言自語:“小子出息了,知道利用關係了。”
如今的皇帝既是冉橫刀的大舅兄,又是他姐夫,齊戎當然很賞識他。但冉秦心裡清楚,這幾年兒子確實收斂了,要給孫兒立威,再不吊兒郎當、有天無日的鬼混了。他能走到今日,做到右都尉,不是僅憑著裙帶關係,當然,遠人不服則揍之仍是囂張跋扈的冉橫刀一貫行事作風。
冉橫刀下馬來,正風正派、先國後家地開始宣聖旨。
一家人,虛禮免了,但冉橫刀仍舊一絲不苟地念完了,最後笑眯眯地走到了容恪跟前,將聖旨交給他,“恭喜了,留侯。”
聖旨之中對容恪的官銜稱謂也是“留侯”,而非“景陽王”,也就是說,新帝即位,前塵往事一筆勾銷,國家用人之際,只要容恪還願意回來,皇帝不計較他詐死欺瞞先帝之事。
容恪一笑,手上用力在兒子肉嘟嘟的臉頰上搓了搓,搓得容鄞小朋友五官糾結,無奈地看著親爹耍寶。
容恪只是有點感慨。牙還換呢,就想著為國立功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到可愛。
作者有話要說: 親爹是真耍“寶”啊,啾啾還是個寶寶呢~
☆、宣旨
綿綿在馬車裡睡著了, 才兩歲, 肌膚才恢復白皙, 比她小時候還圓潤可喜,嬌憨地側歪著,一不留神就被她將小毯子踢下床。
冉煙濃滿心柔軟地替她攏上軟毯, 輕輕地在她額頭上親了一口。
等綿綿意識到自己與父母分道揚鑣時,不知道該哭成什麼模樣,讓啾啾照顧她是不能的, 啾啾看著膽大,其實也有幾分驕縱,她甚至不知道到時兩兄妹誰哭得響亮些。
啾啾也漸漸累了,靠在父親臂彎里睡著, 冉煙濃躡手躡腳地走過來, 將剩下的一條薄毯裹住啾啾,小腦袋瓜上頂著兩隻鬏鬏,睡覺還流夢涎,幸虧容恪不嫌棄他,冉煙濃摸了摸啾啾的臉蛋, “我真怕你剛才就答應啾啾,讓他跟著你一起去陳留了。”
戰事吃緊關頭,軍中帶著個小孩實在難以行軍, 容恪的食指撫了撫陶塤,低笑,“啾啾, 將來也是要鎮守陳留的。等他十歲了,我便帶他去見識,現在確實太小了。”
冉煙濃困惑著問:“你怎麼知道他一定要鎮守陳留呢?”
說罷她微微斜了目光,莫不是這父子倆又背著她說了什麼悄悄話?
容恪笑道:“我不教他,他自己也長得一副將軍肝膽。濃濃,他是我的兒子。”
“夫君,我怎麼覺著你現在有點得意?”
平素里說得好好兒的,不教啾啾鬥狠,不讓他處於危牆下,不讓他以後出生入死……從啾啾愈發地表現出對武功和做將軍的嚮往之後,這些漸漸地都變了味兒。她現在很懷疑,容恪原來答應得那麼爽快,是不是為了等啾啾大點兒再教他這些事。
容恪瞥過清湛的眸,“有麼。”
很有。
隊伍往東南,翻過了一座青峰之後,已到了大魏境內,這時重巒疊嶂里的不老蒼松都漸漸變成了闊葉綠林,秋來時,赤金的紅,落日的黃,都恰似被秋風卷在染缸里。
隊伍駐紮進了大魏邊境的驛館,以待欽差,再走一截,則是景陽王的封地。
在這空閒期間,所有人都在養精蓄銳,就連冉秦,也疲乏了,靠在帳子裡小憩,但啾啾精力旺盛,趁此機會又讓容恪教他打了一套拳,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幾個下屬都在一旁鼓掌,什麼“虎父無犬子”之流的誇張話張口就來,事實上小啾啾這套拳耍得下盤都不穩,好幾次摔屁墩兒。
容恪讓他一個人在旁邊練著,江秋白給他遞了一柄劍來,“侯爺。”
容恪看了一眼,微笑道:“看來你的江南之行,收穫頗豐。”
他意有所指,江秋白這個臉皮厚的也不覺傻笑起來,道:“這柄劍是屬下找鑄劍大師西門先生打的,削鐵如泥,我打了二十把,這一口青泓最是鋒利,能吹毛斷髮。侯爺試試。”
容恪拔劍出鞘,一側的冉煙濃來不及看練拳的兒子了,被劍光晃了眼睛,有點驚嘆。
這柄劍有股寒意,正好配這秋之肅殺,有股令人震懾的威煞。
容恪提著劍從盤虬的枯樹下起身,走到了一株楊樹下。那頭江秋白吹了個口哨,小啾啾腦袋一揪,只見他爹拎著一把劍將楊樹最粗的那根樹枝輕而易舉斬斷了,斷面平整,毫不拖泥帶水。
啾啾忍不住鼓掌,啪啪啪的。
劍確實是好劍。容恪沒說什麼,笑著道了一聲謝,接納了。
幾年前,他詐死之時,將自己隨身配了近十年的寶劍埋在了下蔡城外。不是為了斷送戎馬生涯,而是,倘若允許,他寧願那柄劍永世不見天日。
可惜事與願違,天下太平總是如此短暫,偏有人要興風作浪為害一方。
過了未時,皇帝派來的宣旨欽差才姍姍來遲,原來竟是冉橫刀。
冉秦正巧睡醒了,日頭還有點刺眼,他遮著一雙眼瞧去,只見冉橫刀騎著一匹神駿的棗紅馬,著一身蟹紅鎧甲,披堅執銳,腰間懸著一柄大長刀,但比起幾年前那個行事上躥下跳、不拘章法的大舅子,成熟了許多了,至少這股氣韻就像個完整將軍。
冉秦呵一聲笑,也不知是對容恪說,還是自言自語:“小子出息了,知道利用關係了。”
如今的皇帝既是冉橫刀的大舅兄,又是他姐夫,齊戎當然很賞識他。但冉秦心裡清楚,這幾年兒子確實收斂了,要給孫兒立威,再不吊兒郎當、有天無日的鬼混了。他能走到今日,做到右都尉,不是僅憑著裙帶關係,當然,遠人不服則揍之仍是囂張跋扈的冉橫刀一貫行事作風。
冉橫刀下馬來,正風正派、先國後家地開始宣聖旨。
一家人,虛禮免了,但冉橫刀仍舊一絲不苟地念完了,最後笑眯眯地走到了容恪跟前,將聖旨交給他,“恭喜了,留侯。”
聖旨之中對容恪的官銜稱謂也是“留侯”,而非“景陽王”,也就是說,新帝即位,前塵往事一筆勾銷,國家用人之際,只要容恪還願意回來,皇帝不計較他詐死欺瞞先帝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