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其實宣妃這樣的性子不該進宮。遇事不沉著,自己不過收養了二皇子,竟把她激得狗急跳牆。看來從前錦繡打聽出來說她脾氣大不是沒道理的。她那些佛經真是白念了。
打定主意後知薇也不問皇帝想怎麼做,只撫著他的胸口低聲道:“你也別太生氣,好在事情沒發生,不過演了出戲罷了。”
“這事兒雖沒發生,但不代表以後不會再有更大的事兒。你往後也要多加留意,別被人算計了去。雖說不管發生什麼朕總是信你的,但你若叫人害著,叫朕怎麼辦?”
“不會的,有您護著我,我哪裡會讓人害了。扶桑這顆棋您埋了這麼久,之前她們都沒瞧出來她已經把事兒全跟您說了。不過要是早瞧出來了,也就不會有今天的事兒了。”
“沒有這事也會有其他事。她既存了害你的心,就總會找到機會。幸虧冬青不夠聰明,如若不然……”
知薇鬆了一口氣:“這事兒就算過去了吧。”
皇帝看看門口,想著禁衛軍也該快到永和宮了,除了大皇子外,永和宮內所有人都不會留下活口。對外會宣稱宣妃突然暴斃,但宮裡每個人都知道,這不過是一種粉飾太平的說法。
皇帝突然想起還是皇子的時候,有一日聽得鍾粹宮一個貴人突然沒了。沒得有些蹊蹺,似乎一夜之間便蒸發了一般。
後來他才打聽到,原來那貴人行巫蠱之術,意圖詛咒先皇子和二皇子,最後人贓並獲,當夜便被砍了。那屍體也不知扔到了哪位的亂葬崗上,叫野狗野鳥吃了個乾淨。
除了這一樁印象里似乎還有幾件類似的事情。只那時候皇帝還小,記不太清楚。
想不到時隔多年,他竟也走了皇父的老路。本以為不能和和睦睦,至少也能做到互不侵犯,可如今看起來,事情哪這麼簡單。
宣妃跟了他好些年,最終卻犯了致命的錯誤。今夜過後她就將成為了一縷魂魄,往後這紫禁城裡再不會有人提起這個女人。
他心裡有些淡淡的失落,與情愛無關,只是純粹心情鬱結。他伸手緊了緊懷裡的女子,默默吻上了她的額頭。
-------------
延禧宮內的小佛堂里,良妃點起一炷香,默默地插進香爐里。
然後她拍拍手,轉身走了出去,臉上帶著淺淺的笑意。
真是不費一兵一卒,就解決了一個大麻煩。懸在頭上的劍輕了一些,她動起來也覺得更自在了。
剛剛那炷香是給已成了亡魂的宣妃上的,兩人相識多年,一直都是死對頭。從前她雖一直壓著她,可卻總是除不掉她。想不到現在借沈知薇的手,一下子就把這根刺給拔了。
看來皇貴妃也不是一無是處啊。布置得當的話,還能給自己撈點好處。
瑞香端了茶迎上來,輕輕將茶盞擱小几子上:“娘娘,夜深了,早些歇息吧。”
“今夜怕是怕不著了。”
是啊,怎麼可能睡得著呢,三皇子登基之路上最大的一塊絆腳石就這麼去掉了,今夜她是註定要無眠了。
大皇子本就是不出眾,現在宣妃又死,他登上皇位的希望已然渺茫。皇帝若真看重他想要立長的話,從前就該立了。遲遲拖著就代表他心裡在猶豫,並且這天平一點兒沒傾向宣妃母子。
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她有了可趁之機,借沈知薇的手扳倒老對手。
良妃長長舒了口氣,臉上儘是心滿意足的表情。
瑞香也跟著高興,所謂雞犬升天,良妃和三皇子要是前途無量,她這個貼身宮女也是風光無限的。
想想宣妃身邊的海棠,曾經同她一道共事,多麼聰明機伶的一個人,長得還漂亮,可就因為跟錯了人,眨眼間就成了孤魂野鬼。好在她們娘娘聰明,殺人都不自己出手,叫別人斗得頭破血流,自己卻安然無恙。
有時候瑞香還挺佩服這個主子的。
只不過眼下最大的禍害依舊沒除。
“娘娘,承乾宮那邊……”
“繼續盯著,沒我的吩咐不要有什麼動作。畢竟都是侍候皇上的,大家客客氣氣地才好辦事兒。弄得像宣妃那樣非要見血,多難看。”
這話也就說得好聽,兩人心裡都清楚,延禧宮與承乾宮是不可能和平共處的。良妃這邊有三皇子,那邊得了個二皇子。瞧皇帝眼下的熱乎勁兒,沈知薇生子也是早晚的事情。
瑞香有些擔心遲遲不動的話,讓對方坐大豈非不妙。
良妃笑她目光短淺:“就該讓她生,還得生兒子才好。眼下她沒兒子,待二皇子熱絡得跟什麼似的。等有了自個兒的再瞧瞧,想法立馬就變了。”
她不就是這樣,當初養安陽的時候,也是真心喜歡過一陣子的。畢竟那時她入宮時間不長,膝下無兒無女,突然來了個粉嫩嫩的小娃娃,是個女人是喜歡。
可後來一生下安寧,她那心態便漸漸失衡。皇帝還像從前那樣待安陽,但因為有比較就會產生失落感。嫡出和庶出的女兒,待遇上總有些差別。
等往後沈知薇生了兒子,她也會像自己一樣,橫豎看二皇子不順眼。雖說她的兒子待遇肯定要比二皇子好,但反過來事情也是一樣。
二皇子年紀漸長,難道不會有自己的想法?一想到這個女人不是自己親娘,又看著弟弟同她及皇帝一家三口親密的模樣,他那心也會失去平衡。
那樣的人才有漏洞,也才更好鑽空子。現在她急什麼,皇帝春秋鼎盛,正是需求旺盛的時候,以後生兒子的機會多得是。她現在除了沈知薇,誰知會不會再冒出個李知薇王知薇來,一個兩個這麼斗下去,她不得累死。
皇帝離死還早著呢,她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趕緊籠絡聖心,至少要讓他偶爾也來自己這兒坐坐,若能再懷一胎生個兒子才好。即便以後兒子們沒機會當皇帝,封個王爺什麼的,她也能跟著去享享福。
放眼如今的後宮,剩下的女人寥寥無幾,還是留沈知薇一命,跟自己做個伴也好。
養心殿裡,知薇也睡不著,幾乎睜著眼睛到了天亮。她在想宣妃臨死前的表情,會是怎樣的震驚和不甘。想想大皇子還小,母子分離時又會是怎樣痛不欲生的情景。
皇宮真是一個步步驚心的地方。你若太過善良對人不設防,只怕小命難保。可若是心狠手辣機關算盡,也未必有好下場。
就算真的手段高明,也不見得永遠不露痕跡。做過的事情總是在那兒,就跟顆定時炸彈似的。也許一輩子都不響,也有可能在你不知道的時候就這麼炸了。
想在後宮生存下去,她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
皇帝感覺到了她的情緒,默默抓住她的手,卻沒說什麼。有時候他不願意叫她知道自己是個殺人不眨眼的人,可只要她長久地待在宮裡,這種事情就不能避免。
她是個心軟的女人,朝堂上的起落離得遠些倒還好,可後宮之內打打殺殺,定會叫她心驚。她一定也曾想過替宣妃求情,可最終卻沒開口,可見她的心正在慢慢堅硬起來。
皇帝喜歡她的天真和善良,卻也不得不逼著她迅速成長起來。她現在只是為人妻,但以後還將為人母,會有人需要她遮風擋雨,就連他也會偶爾疲累的時候要她在後面牢牢地支撐住。
做他的妻子,註定會活得不太輕鬆。
兩個人手握手熬到了寅時,皇帝起身準備去早朝,知薇閉著眼睛聽他悉悉嗦嗦的聲音,最後竟慢慢浮起困意,漸漸睡了過去。
等醒來的時候已是日上三桿。知薇一看時辰,離吃午飯都不遠了,不由吐吐舌頭。
洗漱完後雪容拿了衣裳過來,知薇就問她:“小二呢?”
“二皇子一早起床去練拳,這會兒正在屋裡收拾新得的文房四寶。皇上說了要給他請師傅開蒙,他高興是跟什麼似的。”
大晉的規矩,皇子三歲就要讀書識字了。一旦開始這個過程,好日子就算結束了。每日天不亮就要起,除了經史子集外,騎馬射箭拳腳功夫都要有所涉獵,甚至琴棋書畫也要融會貫通,可以說到成年開府前的十幾年,一直都會活得很辛苦。
知薇有時候就很同情皇帝。想想他也是這樣,打從三歲就過著非人的生活。雖說錦衣玉食,實際過得比百姓家的子弟更苦。更何況他小小年紀還上陣殺敵帶兵打仗,身上大大小小傷疤無數,每每撫過那些痕跡時,她都能想像到當時的情景,總是格外心疼他。
天家皇子的日子,並不好過啊。
如今二皇子也要走上這條老路,知薇不免有些擔心。於是用過午膳同皇帝閒聊的時候,她便道:“讀書騎馬什麼的自然是好的,不過將來您不會要他上戰場吧?”
“有何不可。”
“那也太危險了。”
“這也是一種歷練。”
打定主意後知薇也不問皇帝想怎麼做,只撫著他的胸口低聲道:“你也別太生氣,好在事情沒發生,不過演了出戲罷了。”
“這事兒雖沒發生,但不代表以後不會再有更大的事兒。你往後也要多加留意,別被人算計了去。雖說不管發生什麼朕總是信你的,但你若叫人害著,叫朕怎麼辦?”
“不會的,有您護著我,我哪裡會讓人害了。扶桑這顆棋您埋了這麼久,之前她們都沒瞧出來她已經把事兒全跟您說了。不過要是早瞧出來了,也就不會有今天的事兒了。”
“沒有這事也會有其他事。她既存了害你的心,就總會找到機會。幸虧冬青不夠聰明,如若不然……”
知薇鬆了一口氣:“這事兒就算過去了吧。”
皇帝看看門口,想著禁衛軍也該快到永和宮了,除了大皇子外,永和宮內所有人都不會留下活口。對外會宣稱宣妃突然暴斃,但宮裡每個人都知道,這不過是一種粉飾太平的說法。
皇帝突然想起還是皇子的時候,有一日聽得鍾粹宮一個貴人突然沒了。沒得有些蹊蹺,似乎一夜之間便蒸發了一般。
後來他才打聽到,原來那貴人行巫蠱之術,意圖詛咒先皇子和二皇子,最後人贓並獲,當夜便被砍了。那屍體也不知扔到了哪位的亂葬崗上,叫野狗野鳥吃了個乾淨。
除了這一樁印象里似乎還有幾件類似的事情。只那時候皇帝還小,記不太清楚。
想不到時隔多年,他竟也走了皇父的老路。本以為不能和和睦睦,至少也能做到互不侵犯,可如今看起來,事情哪這麼簡單。
宣妃跟了他好些年,最終卻犯了致命的錯誤。今夜過後她就將成為了一縷魂魄,往後這紫禁城裡再不會有人提起這個女人。
他心裡有些淡淡的失落,與情愛無關,只是純粹心情鬱結。他伸手緊了緊懷裡的女子,默默吻上了她的額頭。
-------------
延禧宮內的小佛堂里,良妃點起一炷香,默默地插進香爐里。
然後她拍拍手,轉身走了出去,臉上帶著淺淺的笑意。
真是不費一兵一卒,就解決了一個大麻煩。懸在頭上的劍輕了一些,她動起來也覺得更自在了。
剛剛那炷香是給已成了亡魂的宣妃上的,兩人相識多年,一直都是死對頭。從前她雖一直壓著她,可卻總是除不掉她。想不到現在借沈知薇的手,一下子就把這根刺給拔了。
看來皇貴妃也不是一無是處啊。布置得當的話,還能給自己撈點好處。
瑞香端了茶迎上來,輕輕將茶盞擱小几子上:“娘娘,夜深了,早些歇息吧。”
“今夜怕是怕不著了。”
是啊,怎麼可能睡得著呢,三皇子登基之路上最大的一塊絆腳石就這麼去掉了,今夜她是註定要無眠了。
大皇子本就是不出眾,現在宣妃又死,他登上皇位的希望已然渺茫。皇帝若真看重他想要立長的話,從前就該立了。遲遲拖著就代表他心裡在猶豫,並且這天平一點兒沒傾向宣妃母子。
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她有了可趁之機,借沈知薇的手扳倒老對手。
良妃長長舒了口氣,臉上儘是心滿意足的表情。
瑞香也跟著高興,所謂雞犬升天,良妃和三皇子要是前途無量,她這個貼身宮女也是風光無限的。
想想宣妃身邊的海棠,曾經同她一道共事,多麼聰明機伶的一個人,長得還漂亮,可就因為跟錯了人,眨眼間就成了孤魂野鬼。好在她們娘娘聰明,殺人都不自己出手,叫別人斗得頭破血流,自己卻安然無恙。
有時候瑞香還挺佩服這個主子的。
只不過眼下最大的禍害依舊沒除。
“娘娘,承乾宮那邊……”
“繼續盯著,沒我的吩咐不要有什麼動作。畢竟都是侍候皇上的,大家客客氣氣地才好辦事兒。弄得像宣妃那樣非要見血,多難看。”
這話也就說得好聽,兩人心裡都清楚,延禧宮與承乾宮是不可能和平共處的。良妃這邊有三皇子,那邊得了個二皇子。瞧皇帝眼下的熱乎勁兒,沈知薇生子也是早晚的事情。
瑞香有些擔心遲遲不動的話,讓對方坐大豈非不妙。
良妃笑她目光短淺:“就該讓她生,還得生兒子才好。眼下她沒兒子,待二皇子熱絡得跟什麼似的。等有了自個兒的再瞧瞧,想法立馬就變了。”
她不就是這樣,當初養安陽的時候,也是真心喜歡過一陣子的。畢竟那時她入宮時間不長,膝下無兒無女,突然來了個粉嫩嫩的小娃娃,是個女人是喜歡。
可後來一生下安寧,她那心態便漸漸失衡。皇帝還像從前那樣待安陽,但因為有比較就會產生失落感。嫡出和庶出的女兒,待遇上總有些差別。
等往後沈知薇生了兒子,她也會像自己一樣,橫豎看二皇子不順眼。雖說她的兒子待遇肯定要比二皇子好,但反過來事情也是一樣。
二皇子年紀漸長,難道不會有自己的想法?一想到這個女人不是自己親娘,又看著弟弟同她及皇帝一家三口親密的模樣,他那心也會失去平衡。
那樣的人才有漏洞,也才更好鑽空子。現在她急什麼,皇帝春秋鼎盛,正是需求旺盛的時候,以後生兒子的機會多得是。她現在除了沈知薇,誰知會不會再冒出個李知薇王知薇來,一個兩個這麼斗下去,她不得累死。
皇帝離死還早著呢,她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趕緊籠絡聖心,至少要讓他偶爾也來自己這兒坐坐,若能再懷一胎生個兒子才好。即便以後兒子們沒機會當皇帝,封個王爺什麼的,她也能跟著去享享福。
放眼如今的後宮,剩下的女人寥寥無幾,還是留沈知薇一命,跟自己做個伴也好。
養心殿裡,知薇也睡不著,幾乎睜著眼睛到了天亮。她在想宣妃臨死前的表情,會是怎樣的震驚和不甘。想想大皇子還小,母子分離時又會是怎樣痛不欲生的情景。
皇宮真是一個步步驚心的地方。你若太過善良對人不設防,只怕小命難保。可若是心狠手辣機關算盡,也未必有好下場。
就算真的手段高明,也不見得永遠不露痕跡。做過的事情總是在那兒,就跟顆定時炸彈似的。也許一輩子都不響,也有可能在你不知道的時候就這麼炸了。
想在後宮生存下去,她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
皇帝感覺到了她的情緒,默默抓住她的手,卻沒說什麼。有時候他不願意叫她知道自己是個殺人不眨眼的人,可只要她長久地待在宮裡,這種事情就不能避免。
她是個心軟的女人,朝堂上的起落離得遠些倒還好,可後宮之內打打殺殺,定會叫她心驚。她一定也曾想過替宣妃求情,可最終卻沒開口,可見她的心正在慢慢堅硬起來。
皇帝喜歡她的天真和善良,卻也不得不逼著她迅速成長起來。她現在只是為人妻,但以後還將為人母,會有人需要她遮風擋雨,就連他也會偶爾疲累的時候要她在後面牢牢地支撐住。
做他的妻子,註定會活得不太輕鬆。
兩個人手握手熬到了寅時,皇帝起身準備去早朝,知薇閉著眼睛聽他悉悉嗦嗦的聲音,最後竟慢慢浮起困意,漸漸睡了過去。
等醒來的時候已是日上三桿。知薇一看時辰,離吃午飯都不遠了,不由吐吐舌頭。
洗漱完後雪容拿了衣裳過來,知薇就問她:“小二呢?”
“二皇子一早起床去練拳,這會兒正在屋裡收拾新得的文房四寶。皇上說了要給他請師傅開蒙,他高興是跟什麼似的。”
大晉的規矩,皇子三歲就要讀書識字了。一旦開始這個過程,好日子就算結束了。每日天不亮就要起,除了經史子集外,騎馬射箭拳腳功夫都要有所涉獵,甚至琴棋書畫也要融會貫通,可以說到成年開府前的十幾年,一直都會活得很辛苦。
知薇有時候就很同情皇帝。想想他也是這樣,打從三歲就過著非人的生活。雖說錦衣玉食,實際過得比百姓家的子弟更苦。更何況他小小年紀還上陣殺敵帶兵打仗,身上大大小小傷疤無數,每每撫過那些痕跡時,她都能想像到當時的情景,總是格外心疼他。
天家皇子的日子,並不好過啊。
如今二皇子也要走上這條老路,知薇不免有些擔心。於是用過午膳同皇帝閒聊的時候,她便道:“讀書騎馬什麼的自然是好的,不過將來您不會要他上戰場吧?”
“有何不可。”
“那也太危險了。”
“這也是一種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