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那一次平反中,懸劍者們對當時的羅格朗與神聖軍的兵力對比,布巴斯的防禦能力,海上神聖軍的行軍速度等等進行了考證,將一直以來遭人唾罵的「淪陷之辱」的布巴斯大撤退重新定義——這不是出於希恩將軍本人的膽怯而做的撤退,而是出於對整個戰局的利益而進行的一次戰略性撤退。

  平反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在當時,普爾蘭一世雖然追奪了希恩·羅蘭斯特的爵位與職務,但是在王室的秘密檔案中卻依舊將希恩·羅蘭斯特登記為薔薇鐵騎的第一位將軍,並沒有抹去他的名字,也沒有註明他的卸職時間。

  這意味著,在當時,至少在普爾蘭一世那裡希恩將軍是無罪。

  諸多線索結合起來,指向了一個事實:

  希恩·羅蘭斯特在布巴斯的撤退行動是經過國王本人允許,甚至很有可能就是國王下令的。而希恩·羅蘭斯特之所以留在布巴斯,是想要以自己的死來平息民憤。

  最終使這個觀點得到肯定的是在十八世紀上半葉,保密年限過後,薔薇家族公開的相關作戰檔案和當時內務總管的相關記錄——國王曾給予過希恩將軍一封密信。

  「直到今日,還有人認為希恩將軍的選擇難以理解。」霍蘭老先生娓娓而談,「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對這一部分歷史不熟悉,對當時的城市人口,組織能力,軍隊行動能力……這一些必要條件的陌生。如果我們站在二十一世紀的生產水平社會制度上,去看當時的選擇,自然疑惑為什麼一定要放棄城民,為什麼不帶他們走?」

  「但是,以二十一世紀的標準去衡量中古背景下的人們,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公正。」

  「您的意思是,如果不去看歷史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根本無法評價他們的行為?」主持人提問。

  「是的。」霍蘭老先生微微頷首,「我認為我們後人在回顧歷史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帶有『後來者的傲慢』。希恩將軍的問題如此,普爾蘭一世的這個問題也如此。」

  「經歷過漫長時間的發展,在中世紀根深蒂固的騎士制度已經成為聖廷之後,又一阻礙羅格朗前進的腫瘤。騎士制度下,騎士階層與農奴階級對立,到了十五世紀,封建農奴制下的自由勞動力缺失已經成為了工商業發展的障礙。地方領主法庭積弊深重……對於一位想要讓羅格朗迎來盛世的君主而言,他註定要去摧毀這舊的制度。」

  「這是血腥變革的根本原因,但是血色九月卻有著其他更為直接的原因。」

  「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在神聖軍運動中,當時的貴族們之所以會跟隨普爾蘭一世抗擊聖廷,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看到了在神聖帝國下的勃萊西舊貴族處境。他們很清楚,一旦羅格朗覆滅,自己的下場會更加糟糕。而在神聖軍運動結束之後,隨著羅格朗國教建立,這些貴族發現,新的教義扶持工商業的發展,制止他們無限度地剝削農奴。他們天然地牴觸這一些變化,甚至希望國教回歸舊教義,為此他們必然要採取其他行動。」

  「普爾蘭一世對於貴族的軍事力量十分了解,他很清楚想要動搖騎士制度,就必須先摧毀這個制度所倚仗的軍事基石。因此,他提前做好了準備,並以新的熱武器,為固守冷兵器的騎士們上了一趟影響深遠的課。」

  「血色十月,表面上是一場背約之戰,實際上是舊有階層為維持自己特權與新生制度的殊死搏鬥。」

  ……

  在訪談的最後,霍蘭教授總結道:

  「撤退,不一定就是懦弱。背約,不一定就是卑鄙。」

  「受限於特殊時代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條件,當時的人們往往不能全面客觀地去評價那時候的人和事。許多悲劇因此而來,偉大的靈魂往往背負污名而死。然而,史學者的責任就在於此——」

  「時代誤讀英雄,歷史還以榮光。」

  作者有話要說:

  過了很久才發現國王進了徵文活動的投票環節,投票截止30號……不過還是給小國王求個票吧。

  投票方式手機網頁wap首頁,「科技興國」徵文比賽那一行點進去,下拉「上期『科技興國』入圍作品投票」那裡,最後一個就是。電腦網頁點擊最新公告下的「參賽作品」在正在投票那裡。

  [1](荷)約翰·赫伊津哈 著;劉軍等譯.中世紀的衰落 對十四和十五世紀法蘭西、尼德蘭的生活方式、思想及藝術的研究[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

  [2]引自聶菲爾涅胡預言

  第189章 番外

  繼採訪之後, 羅格朗國家電視台迅速地推出了一個紀錄片。

  普爾蘭一世的個人紀錄片。

  這個紀錄片剛剛放出預告,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一般來說,像普爾蘭一世這樣複雜的全民男神, 應該是各影視界的頭號開發對象才對。但事實完全相反,影視界的人雖然對「普爾蘭一世」這個名字代表的恐怖關注度垂涎欲滴, 卻完全沒有辦法下手。

  一提到這, 各大影視公司無不對「格拉克」這個人文藝術家恨得咬牙切齒。

  現存最寶貴的普爾蘭一世肖像,是由格拉克主筆。正是因為那一幅肖像畫令拍攝與普爾蘭一世相關的影視難度空前拔高。那副肖像畫如今保存在薔薇城堡里, 畫上的普爾蘭一世無愧十五世紀詩人們的評價「你再找不出第二朵如他一般的鐵血薔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