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她有一個更自私的念頭,她想著兒子手下有了兵卒就不用兒子去打頭陣,兒子就不會死。簡單點說,秦素蘭想讓別人的死換自己兒子的性命。

  “娘這些是各地匯報上來的帳本,東西全都運去邊境了。相信不久便會到夫君身邊。”劉余氏說。

  “好,那就好。”秦素蘭還是怕不夠。

  “商隊是跟著軍隊走,不會有問題。希望這些東西能對他們有用處!”劉余氏說。

  劉濤徵用了大量民工、牛馬車輛,並設置專門的運糧對,將全國各地的糧食衣物運至邊疆。

  “會有用處,在戰場上一棵草藥就能救一條性命,一個好男兒。”夜鶯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打仗就是拼糧草,誰的糧草多誰就能打勝仗。”

  夜鶯說的是,秦素蘭開始想如何讓海上的人運更多糧食北上。是了,海船多,用處多,快將士兵從海上運到遼東。

  秦素蘭自私,她開始令那些得過她恩惠的人,想參軍的小子到各港口登船,用船將新兵運到遼東去。

  “夫人,夫人,好消息,好消息。”春草邊喊邊叫,“打了勝仗,大爺打了勝仗。”

  秦素蘭喜出望外,“快說清楚。”

  春草咽口氣,“捷報,剛剛傳來戰場上的捷報。駙馬爺井源與大爺帶著士兵劫殺了一股蒙古騎兵,將蒙古兵阻攔在宣府鎮。”

  太好了,真的是太好了!

  “要去燒香拜謝菩薩,求菩薩繼續保佑我兒。”說著秦素蘭就想走出去。“對了,今夜加肉。叫人去賣肉,今夜人人加肉。”

  “是夫人。”

  “謝老夫人。”

  “娘,兒媳與您一同去。”

  打了勝仗是件好事,秦素蘭想聽劉濤多說說,夜裡她不停地問想知道更多。

  劉濤被問煩了,將茶杯放到一邊,“你知不知道這一戰死了多少人?殺敵三千,死了五千自己人,這種蠢事就他們能做出來。”越說越生氣。

  聽了這,秦素蘭不敢再問什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確實是蠢事,秦素蘭也不贊成這樣做。

  好像這個危險時刻確實需要這樣的捷報來安撫人心。

  “老爺,老爺,急報,二爺來了密信。”門外的人喊道。

  劉濤不管秦素蘭徑直離去。

  秦素蘭知道有許多消息她不能知道,但她想知道二兒子的情況,便悄悄地跟了過去。

  秦素蘭藏匿在書房外,等了許久才抓到從裡面出來的古先生,古先生是劉家最信任的幕僚,他應該知道多一些。

  古先生整理一番語言將能說的部分告訴主母,“二爺說火炮的響聲能嚇跑馬匹,要老爺準備多一點棉花,塞住馬的耳朵。

  二爺運用故去的沐英沐大將軍創造的火銃三線戰法,三行人輪流開火,從不停歇,這就重重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今夜又是一個大捷報。

  夫人不用擔心,大爺處有神機營的人在,只是他們配備的火銃不夠二爺多,也不夠二爺的精良。”

  秦素蘭想既然火銃這般的好,以後就讓下面的人大力研製火銃,有了火銃出海能打海盜,入內能殺蒙古騎兵。

  第二日皇宮裡傳出一個消息,這個消息嚇到了所有人。皇帝要親征。

  雖然秦素蘭早就知道皇帝要親征,但她還是不希望皇上要去。

  “要去也不是馬上去,這得要籌備一兩個月才行。皇帝親征需要的糧草可不少,得要等南方的糧食運到了,才會離開京城。”夜鶯根據經驗說。以前太宗親征就是這樣,想親徵得要準備幾個月才能出行。

  皇宮裡這麼說一來是為了給邊疆的士兵鼓氣,二是讓那些想動不敢動的勛貴信號,讓他們準備好一切跟皇上走。這是他們尋求升爵位的好機會。

  得到夜鶯的說法秦素蘭抓緊時間準備一切,她要送很多很多的東西給邊疆的兒子。

  “夫人,夫人,又一個捷報。”春草可高興了,這兩日捷報不斷。

  “今日得來的捷報是來自甘州(甘肅)地區的,捷報是幾日前的今日才送到。捷報說甘州守將昀均率領甘州人馬將敵軍五萬人擋在了甘州城外,並殺敵五千。”

  這可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啊!

  “快去,取鞭炮到門口放去。”劉余氏說。

  捷報頻頻傳來,證明這場戰爭大明皇朝不是處於劣勢。

  “夫人,奴婢聽到了外面許多鞭炮聲,想是他們也聽到了捷報的消息。”夜鶯從外面回來說。

  這就太好了。

  可是好消息之後帶來的就是壞消息!

  大同府與宣鎮遭受的是敵軍主力,敵軍人馬眾多且彪悍,在敵軍的輪番攻擊下,大明軍隊節節敗退。

  戰局再次陷入緊張局面,皇帝親征勢在必行。

  劉家陷入了草木皆兵的狀態,劉家主母與大夫人一聽到外面的消息就在擔心是不是死了,

  劉家主母與大夫人躲進宗祠里,祈求老祖宗保佑兒子(夫君)平安。

  這時徐嬌帶著一兒一女回到京城,徐嬌見慣了生死,倒也不怎麼擔心。“夫君與大伯定會與他的戰士榮譽歸來,婆母就不必過度擔憂。”

  “祖母,娘說得對。我爹可是海上的霸王。”

  你爹是海上霸王可是現在能爹在陸地上打戰,陸地可不比海上!

  正文 三九七、上門要錢去

  三九七、上門要錢去

  這時候太皇太后召見劉秦氏,太皇太后讓秦素蘭代替她向天下徵集糧食、衣物。

  領命回到家的秦素蘭對兒媳說:“這算是臨危授命嗎?”

  劉余氏有些擔心婆母的身體,“算是,這一個苦差事讓兒媳與您一同行走。”

  徵集糧食可不是在家說說話,喊叫一二聲就行了。秦素蘭需要帶領一些夫人走到街頭向家家戶戶要糧食,要棉花,要麻布,要藥材。(是個強制性的要物。)

  秦素蘭去掉華麗的繁瑣的衣裳,穿上素衣戎裝,頭上的飾物被兩根銀簪代替,臂彎處掛著一個普通的籃子。

  劉濤特意回家看一眼他的婦人,“準備好了嗎?”

  “我已經準備好了。看您也好不了哪裡去,幾日不見,您臉上的肉不見了!”秦素蘭微微一笑。

  “公爹。”劉余氏到來,福身。劉余氏也要與婆母一起出去。

  “嗯。”劉濤對秦素蘭說,“切莫不要忍著,累了就要休息,適當時候要躲陰。受不了就讓其他人去。”

  “好。”

  劉濤對劉余氏說:“你要看著婆母,莫能出了差錯。”

  “是,公爹。”

  劉濤叮囑夜鶯,“夫人要是不聽勸告,你就打暈她。將她送到冬子處。”

  夜鶯頷首,秦素蘭神色尷尬,劉余氏神色莫名。

  劉濤還要許多事要做,回來看一眼便進宮去。

  有錢的都是做官的,能給大錢的不是商人而是做大官的,權利越大錢就越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