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蓁蓁領著他們到沙灘上的洗手間去洗了手,這才允許他們吃東西。出來度假就是要恣意放鬆恣意歡快的,因此全家人把以前在家時候的忌口全都拋到了腦後,連李老太都拿過來一碗冰激凌用小勺舀了一點放在嘴裡。

  帶著奶香的冰激凌在嘴裡慢慢的劃開,李老太滿意的直點頭:“這玩意好吃,比咱在家吃的老冰棍可強多了。”

  蓁蓁聽著李老太嘴裡往外冒的話直樂,拿起照相機給帶著太陽帽吃著冰激凌的老太太來了張特寫。

  海景房、奢華的餐廳、剛從海里打出來的新鮮食材讓來度假的一家人徹底放鬆了心情,等在島上轉遍以後李老太又有了更高的要求,她要看海上的風光。

  島上有備著的遊艇,一行人又帶著兩個廚師兩個侍者和一個船長出發了。郗長波問侍者要了兩個海杆丟給了李木武一支:“以前老在你家院子裡比釣魚,這回咱在海里試試到底誰厲害。”

  李木武就不怕比這個,他總覺得,自己在閨女的耳濡目染下,水平老高了。兩人都胸有成足的甩下杆去,侍者用托盤送來了兩杯紅酒,郗長波端起來一品輕輕品了一口,讚嘆的晃了晃腦袋:“美酒、美景,人生最恣意的事也不過如此了。”

  李木武端著酒杯嗤笑了一聲:“酸了吧唧的。”說完咕咚喝完一杯酒,不太爽的砸了砸嘴:“和葡萄水似的,哎,小伙子你們這有二鍋頭嗎?”侍者一臉微笑:“what”

  ***

  十年後,伊東政府在看到自己區域內的紅松森林面積已經不足最初的百分之一後,終於開始慌張了,全面停止砍伐森林,主張走生態經濟的路子。蓁蓁看到網上自己等了多年的消息,忍不住嗤笑出聲來,當年有最完美的生態時候大肆砍伐,現在野生動物以及所剩無幾的時候倒想起生態經濟了。

  如今蓁蓁已經是華國赫赫有名的女企業家了,明蓁集團已經成了全國有名的企業,家具、服裝、化妝品、美容都在各個行業是龍頭老大的位置,其在帝都建設的植物基地面積足足有一百萬平方米,每到盛夏植物基地里盛開的花朵都成了帝都有名的一道風景。不過植物基地植物管理十分嚴格,遊客們也就能從外面看看飽飽眼福,裡面是絕對不允許人進入的。與其同時,更讓很多藥妝化妝品眼紅的是明蓁集團旗下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如今已經成一座荒山變成了十餘個山頭,有專門的中藥種植團隊進行打理。

  而相比之下,明蓁集團成績最斐然的還是房地產公司,別的不說,這房價一天一個樣,有時候半個月能漲出好幾萬去,實在是讓人跟不上形勢。明蓁房地產公司在全國各地開發了不少樓盤,以高端小區、高檔物業著稱,通常一開始建設就開始有人到售樓處打聽價格,畢竟是老牌房地產企業了,明蓁房地產公司開發的樓盤,都成了品質的象徵。

  把新聞頁面關上,蓁蓁按下了內部熱線電話:“謝華,進來一下。”謝華穿著板正的職業套裙進來,臉上帶著標準的微笑:“李總,您有什麼吩咐?”

  蓁蓁把新聞列印出來,遞給了謝華:“半個小時後召開工作會議,通知投資部門、營運部門、生態部門參加,討論承包伊東山林的問題。”

  謝華看著手裡新聞快速地掃了一遍,立馬通知相關部門開會。半個小時候,蓁蓁準時出現在了會議室,投影儀上也出現了關於伊東原始森林的情況。

  蓁蓁簡要的介紹了那片紅松林的前世今生,然後問道:“大家對這項承包項目有什麼建議和意見?”

  投資部門率先發問:“李總,我看政府的態度是林業部門來做這項工作,同時將過去的林業工作人員轉變成森林養護人員,以此保證上萬名林業工人不失業。如果我們要承包的話每年投入的資金都十分驚人,但收益卻不能得到保證。剛才謝助理下了會議通知後,我就找了一些伊冬市的相關資料,伊冬市雖然景色宜人,但地方十分偏僻,只有最慢的火車才通過那裡,當地經濟十分不景氣,連有幾十年歷史的國有大廠水解廠都沒逃過倒閉的命運。大部分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創業,留守的老人比較多,我不認為那裡適合投資。”

  想起家鄉如今的狀態,蓁蓁嘆了口氣,隨即十分認真地抬起頭,看著自己的團隊:“我投資那裡就不是為了掙錢,而是想恢復那一片最美的山。”

  得,投資部負責人頓時愣住了,這些年明蓁集團每年都有大量的投資,就沒有不賺錢的項目,正在投資業績連年上升的時候董事長怎麼突然轉變風格了。正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一個手機趁著李明蓁看著大屏幕上的洪松山出神的時候遞到了投資部負責人的手邊,他低頭一看,上面是李明蓁的個人簡介:黑省伊冬市北岔人。

  都說有錢好辦事,更何況蓁蓁在華國人的心裡還有些特殊的地位,這些年蓁蓁雖然把重心都放在企業上,但每年都會拿出一個月時間來到世界各地轉一轉,每次都不走空的運回很多文物,已經成為華國獨特的一景了,經常被大大接見,每隔幾年就要公開讚揚一次。因為這個原因,雖然蓁蓁不是官員,但很多時候她說話比官員還好使。

  這樣有身份有名望的富商來回饋家鄉,願意接手育林養護的工作,當地政府十分爽快地同意了,並辦理了相關文件。為了表示自己對明蓁集團投資的成績,政府還同意每年把上面撥下來的育林款撥給明蓁集團,當然要求就是保證林業工人不失業。

  這個舉動對明蓁集團可謂是很大的善意了,尤其是投資部門著實的鬆了一口氣,由國家補助一部分,起碼前期損失會小一些,等生態旅遊建起來了,總有資金回收的時候,只是比起其他投資來說,時間長一些罷了。

  蓁蓁對這項工作比其他的都重視,準備回家親自督導育林工作。跟蓁蓁生活了二十年,郗俊傑知道蓁蓁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今天,也知道蓁蓁回去可能在那邊一呆就是三年五載。如今在外交部職位已經很高的郗俊傑默默地遞交了辭呈,面對眾多不解的目光,他只淡淡地笑了笑:“陪媳婦回家種樹去。”

  李老太已經過了百歲生日了,李木武和王素芬也都八十來歲的人了,當聽說蓁蓁要回北岔育林,最近開始琢磨落葉歸根的李老太先發話了:“我也要回去,就住我們以前那塊。”

  蓁蓁笑著李老太的手,眼裡淚花:“行,我帶您回去,不過咱那房子早就塌了,我已經讓人又蓋了新的,還在咱家原來的位置。”

  李老太聽了心疼的直哎呦:“當初蓋那麼多都白瞎了,你幾個哥哥的房子基本上就沒怎麼住過,真是糟蹋了。”蓁蓁笑著幫李老太把頭髮梳整齊,準備回鄉事宜。

  龍鳳胎如今都是十五歲的大孩子了,從小就被蓁蓁培養獨立的他們對父母的離開並沒有太多感覺,只是想到每年放學回家看不到朝夕相處的外公外婆和太姥姥,自稱長大了的兩個人還是沒忍住哭了鼻子。

  李老太拉住龍鳳胎的手,慈祥地笑著:“等放假了你媽就接你們過去,老家的山上可好玩了,有野雞野兔還能采蘑菇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