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楓橋古剎!

  諸人相顧駭然,交頭接耳,仿佛早已忘了此來的真正目的,而是隨莫然破解藏寶圖之謎。了塵一聲長嘆,合什說道:“我在寺廟這些年竟然沒有發現此中古怪,實在是老朽昏庸之至啊。”既然找到了藏寶圖的入口,當下更不搭話,一行人徑直朝楓橋寺而來。

  進了寺廟,眾人不覺又相顧無言,不知該如何是好,怎生才能找到真正的入口。莫然冷冷的盯著大院,面色如水,看不見半點兒波瀾,說:“大家還記得藏寶圖上的最後一句話嗎?”

  “亦在五行中?”

  “亦在五行中!”

  “亦在......”

  “這麼說,那入口應在一個具備‘金木水火土’的地方。”

  眾皆譁然,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投向了寺院天井上的青銅香爐。陳文雁難抑激動之情,呼吸陡然急促,搶先說道:“這銅爐即是金,其中香灰是土,燃香是木所制,點燃後必然有火,至於水嘛,就是香爐底下的天井了。”

  一言既出,了塵、畢梅心等人固然欣喜若狂,竟連三位民警亦為所動,手舞足蹈,歡呼雀躍。了塵立刻找來了繩索,陳文雁首當其衝毛遂自薦,第一個跳了下去,了塵喝令畢梅心下去“助其一臂之力”。

  那二人在天井內翻來覆去尋找了足足有一頓飯工夫,竟然無功而返,懊惱不已,陳文雁臉色鐵青,險些惱羞成怒,怒氣沖沖的向莫然興師問罪。莫然靜靜的站在那兒,一目不瞬的望著大殿門楹上的對聯,一句話也不說。

  了塵等人吃了一驚,均覺得莫然此舉必有深意,不自覺望著對聯,半晌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只聽莫然說道:“在這幅對聯里。”

  陳文雁冷笑道:“世人痴醍醐難消三千愁,由來醉繁華本來是塵埃——莫然兄雖然聰明,但這回卻未必料事如神。諸位且看,這首對聯里,雖然有水和土......”畢梅心忽然問:“哪裡有水和土?”

  “難消三千愁的‘消’旁有三點水,那便是所謂的水;塵埃即是土;至於火,那個愁的半邊就是一個‘火’;木也很好找,就是本來的‘本’,去掉一橫便是‘木’——然而‘金’在何處?”陳文雁說的頭頭是道,洋洋自得。

  眾人上下左右觀看,橫豎欣賞,更有甚者在地上默默書寫,拆字組詞,湊成“金木水火土”出來,卻最終頹然無功,不得不放棄。莫然指著橫批說道:“眾位請看大殿之名。”

  普陀院!

  “這是什麼意思?”了塵皺著眉問。

  “意思是說,這就是‘金’。”莫然看都不看他一眼,冷冷回答。

  “這‘普陀院’二字,怎麼拆開組合也不是‘金’或者‘鐵’呀?甚至連金字旁都沒有,如何能是‘金’呢?”畢梅心使勁搖頭,看的頭暈目眩。

  莫然說道:“中國佛教有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而這四座名山,又有‘金五台,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之稱。”

  他這一說,眾人恍然大悟。陳文雁哈哈大笑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設計者果然煞費苦心啊!這銀普陀嘛,自然就是‘金木水火土’中的‘金’了,哈哈。”

  莫然嗤之以鼻,說道:“那句偈語‘亦在五行中’所指,正是說那藏寶之門就在這五行之中的楓橋寺大殿中。”

  了塵等人連滾帶爬搶盡了大殿,四下里翻找,恨不得掀開地皮看個究竟。畢梅心陡然被大殿正中的供桌腿絆倒,跌扑在青石板上,頭重重摔在了桌底,竟然發出空靈的“咚咚”聲響,眾人大驚失色,紛紛跑到跟前查看原委。

  陳文雁雙手其下,使勁刨那塊青石板,豈料石板年代久遠,竟一時難以揭開。了塵只好找來器具,眾人合力,終於打開了青石板。

  石板一掀開,登時一股陰森森的瘴氣撲鼻而來,一道深邃幽暗的隧道映入眼帘。

  第十四章 追魂塔頂(9)迷宮

  (9)迷宮

  莫然側身讓開自暗道中衝出的腐臭霉氣,心頭一陣怦怦亂跳,見眾人無不欣然大喜,眉開眼笑,畢梅心更是手舞足蹈難以把持。陳文雁激動地熱淚盈眶之際,伸手在鼻端扇動,驅趕刺鼻的陰暗潮濕氣,然後笑了聲“下去吧”便要一馬當先而下,卻被莫然攔住。

  “哼哼,莫然兄弟有話說?”陳文雁臉上閃出一抹奇異的光澤,冷笑著問。

  莫然不去理他,轉頭向了塵說道:“和尚,點燃了火把,伸到暗道中試試有沒有充足的氧氣可以呼吸?”他一言既出,眾人頓時恍然,無不暗贊這小子心細如塵。陳文雁神色頗為慚愧,搶上去點了火把伸入隧道。

  眾人見那火光閃爍不定,忽明忽暗,卻不熄滅,當下人人喜形於色,紛紛跳了進去。莫然跟在畢梅心之後,走進了兩步又退了回來,俯身到一位民警耳旁小聲叮囑:“最後一位隨時留意身後,我總感覺不太對勁兒。”說罷搶上幾步,緊隨那一眾人之後,魚貫而入。

  隧道入口出頗為寬敞,走到後來漸行漸窄,到最後僅容一人躬身而過。初始還頗有微光自洞口曳下,後來愈來愈暗,左轉右拐,只見最前邊那陳文雁手中的火把舉著瑟瑟爝焰,火舌吞吐不定,照著眾人臉色忽明忽暗,頗為凝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