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江挽衣下座行禮,不慌不忙道:「多謝娘娘,昨晚事挽衣愧對與您。」
「罷了。」貴妃擺擺手,飲下茶:「本宮昨日原本也是氣,但仔細想想,這事兒也不可能是你故意而為之,要怪便只能那賤婢居心叵測了。」
江挽衣猜也猜得到是這個答案。
畢竟貴妃是她母親的妹妹,為人又是個寬善的,再加上她對自己的印象不錯,昨日也維護她了,所以此事定不會追究。
再加上傷了錦繡,江挽衣其實也算自損一分,思來想去還是有些不值得,如此一來,貴妃的疑心只會更低。
「多謝貴妃。」江挽衣顧了禮數,又被她親自扶起來。
貴妃又回到座上,輕嘆一口氣,道:「今日本宮喚你來,本不止是為了說這件事,夏日裡炎熱,陪本宮去御花園的水榭里坐坐?」
貴妃既然已經開口,江挽衣自然要答應,只是整個人看上去惴惴不安,總像是帶上了那麼些許愧意。
貴妃見她如此模樣,更覺得她安生,走出宮門不久後,居然拉著她的手與她共行。
貴妃只帶了幾個婢女服侍,江挽衣也只帶了詞兒一人,兩人並肩前行,到御花園的小榭附近時,遠遠望去,江挽衣能看見水榭里的那一堆鶯鶯燕燕。
江挽衣自詡,貴妃和她前世的性格委實相似,只是她在宮裡呆的要久些,再怎麼傲的性子都被磨滅了幾分。
她前世面對宋宣那幾個都覺得厭煩無比,更遑論這位貴妃,面對的是後宮三千人。
如此想來,便深覺她不易。
果然,貴妃幾乎是不可察覺的微微一皺眉,而後又舒展開了眉頭,笑著側頭對江挽衣道:「很是熱鬧,不妨帶你去看看。」
「自然都聽娘娘的。」江挽衣褪去了幾分膽怯,恭敬道。
她們既然能隔著老遠就看到那一堆鶯鶯燕燕,那些個嬪妃自然也能看見她二人。
再走近了些,才發現這些人竟然是在開詩會。
「諸位妹妹好興致啊。」貴妃執著江挽衣的手,沒有讓她行禮,蓮步輕移,走到了小榭台階下。
見了貴妃,裡頭幾位自然都是行禮,江挽衣略微看了裡頭一眼,只見裡頭案桌上紙張鋪了不少,焚香也燃了許久,只是這四位嬪妃卻是連四首都還沒有作出來。
又見這幾人皆是濃妝艷抹,爭奇鬥豔,唯一一個妝的簡單些的,也在首飾上費了好一番心思。
這哪裡像是詩會?
江挽衣心下瞭然,頓起嘲諷之意,於是微微一笑,開口:「姨母,我曾還以為宮中乏味枯燥,不想宮中各位娘娘還有如此好的興致呢。」
她一派天真少女的模樣,像是真的在誇讚這些嬪妃。
貴妃聞言也勾起了嘴角,卻還沒讓那四位起來,只是江挽衣又道:「小女一向對詩歌頗有興趣,只是尚在閨中時,家中父母便一再教導,女兒家要識本分,所以一直與此無緣。」
她話鋒再是一轉:「今日見各位娘娘在此作詩,可算是漲了見識了,不知能否借臣婦一觀?」
為首那位穿著淡雅些的聞言面色一暗,眼眸又垂了下去。
這表面上是說著誇她們,可是在說到家中父母教導那裡就開始不對味了……
這分明是在說她們沒有教養!
貴妃依舊沒有讓她們起身,只是笑著打趣江挽衣:「你倒是貧嘴。」
江挽衣略微一笑,沒有答話。
「好了,起身罷,倒是我疏忽了,差點忘了你們還行著禮。」貴妃又面向她們,繼續問:
「純妃,不知可否能讓我這 外甥女看看,也長長眼界氣度?」
幾人這才站起,那素衣女子答:「自然可以,江,」又改口:「宋夫人看便是。」
原來身處妃位。
江挽衣雖然對她這個人以及她對自己的稱呼都不甚喜歡,但面上還是裝作笑意盈盈的樣子,挽著貴妃就一起走到了那案桌前。
幾位妃嬪的面色漸漸窘迫起來。
江挽衣原本以為,她們雖說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好歹也會認真寫寫,誰想到抬眼一看,居然是抄寫的前人的詩。
況且還抄錯了。
這句話可就不是抄了她最喜歡的那位白先生的詩?
但江挽衣面不改色,還裝作歡喜的模樣念了出來:「綠蟻新醅酒,紅泥小暖爐,天來晚浴雪,能飲一杯無?」
她念完後,也不看著那幾人的臉色,只是滿面歡喜的笑笑,放下紙,「不知這首詩是哪位娘娘作的,當真是絕妙詩文。」
這時,她們估計才以為江挽衣不過也是個什麼都不知道的丫頭而已,面色都舒緩了些。
一個穿著粉色衣裙的妃嬪小小:「讓宋夫人見笑了,是嬪妾作的。」
托著宋宣的福,江挽衣是三品夫人,這裡只有一個二品貴妃和一個三品嬪妃,她們自然也是要尊稱她一句的。
「原來後宮竟有如此奇思妙想之人。」江挽衣昧著良心說話,偏偏還讚不絕口:「夏日寫冬景,當真是了得。」
江挽衣說這話的時候,自己都覺得自己對不住那位白先生。
但她很快就不再虛與委蛇,笑著打趣側頭看貴妃:「不過外甥女這裡倒是也曉得一首詩,與這位娘娘的這首算得上是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知當不當念出來給娘娘跌股了。」
貴妃已經坐下,她不懂詩詞,也不知江挽衣意味在何,只得頷首:「你不妨念念。」
「罷了。」貴妃擺擺手,飲下茶:「本宮昨日原本也是氣,但仔細想想,這事兒也不可能是你故意而為之,要怪便只能那賤婢居心叵測了。」
江挽衣猜也猜得到是這個答案。
畢竟貴妃是她母親的妹妹,為人又是個寬善的,再加上她對自己的印象不錯,昨日也維護她了,所以此事定不會追究。
再加上傷了錦繡,江挽衣其實也算自損一分,思來想去還是有些不值得,如此一來,貴妃的疑心只會更低。
「多謝貴妃。」江挽衣顧了禮數,又被她親自扶起來。
貴妃又回到座上,輕嘆一口氣,道:「今日本宮喚你來,本不止是為了說這件事,夏日裡炎熱,陪本宮去御花園的水榭里坐坐?」
貴妃既然已經開口,江挽衣自然要答應,只是整個人看上去惴惴不安,總像是帶上了那麼些許愧意。
貴妃見她如此模樣,更覺得她安生,走出宮門不久後,居然拉著她的手與她共行。
貴妃只帶了幾個婢女服侍,江挽衣也只帶了詞兒一人,兩人並肩前行,到御花園的小榭附近時,遠遠望去,江挽衣能看見水榭里的那一堆鶯鶯燕燕。
江挽衣自詡,貴妃和她前世的性格委實相似,只是她在宮裡呆的要久些,再怎麼傲的性子都被磨滅了幾分。
她前世面對宋宣那幾個都覺得厭煩無比,更遑論這位貴妃,面對的是後宮三千人。
如此想來,便深覺她不易。
果然,貴妃幾乎是不可察覺的微微一皺眉,而後又舒展開了眉頭,笑著側頭對江挽衣道:「很是熱鬧,不妨帶你去看看。」
「自然都聽娘娘的。」江挽衣褪去了幾分膽怯,恭敬道。
她們既然能隔著老遠就看到那一堆鶯鶯燕燕,那些個嬪妃自然也能看見她二人。
再走近了些,才發現這些人竟然是在開詩會。
「諸位妹妹好興致啊。」貴妃執著江挽衣的手,沒有讓她行禮,蓮步輕移,走到了小榭台階下。
見了貴妃,裡頭幾位自然都是行禮,江挽衣略微看了裡頭一眼,只見裡頭案桌上紙張鋪了不少,焚香也燃了許久,只是這四位嬪妃卻是連四首都還沒有作出來。
又見這幾人皆是濃妝艷抹,爭奇鬥豔,唯一一個妝的簡單些的,也在首飾上費了好一番心思。
這哪裡像是詩會?
江挽衣心下瞭然,頓起嘲諷之意,於是微微一笑,開口:「姨母,我曾還以為宮中乏味枯燥,不想宮中各位娘娘還有如此好的興致呢。」
她一派天真少女的模樣,像是真的在誇讚這些嬪妃。
貴妃聞言也勾起了嘴角,卻還沒讓那四位起來,只是江挽衣又道:「小女一向對詩歌頗有興趣,只是尚在閨中時,家中父母便一再教導,女兒家要識本分,所以一直與此無緣。」
她話鋒再是一轉:「今日見各位娘娘在此作詩,可算是漲了見識了,不知能否借臣婦一觀?」
為首那位穿著淡雅些的聞言面色一暗,眼眸又垂了下去。
這表面上是說著誇她們,可是在說到家中父母教導那裡就開始不對味了……
這分明是在說她們沒有教養!
貴妃依舊沒有讓她們起身,只是笑著打趣江挽衣:「你倒是貧嘴。」
江挽衣略微一笑,沒有答話。
「好了,起身罷,倒是我疏忽了,差點忘了你們還行著禮。」貴妃又面向她們,繼續問:
「純妃,不知可否能讓我這 外甥女看看,也長長眼界氣度?」
幾人這才站起,那素衣女子答:「自然可以,江,」又改口:「宋夫人看便是。」
原來身處妃位。
江挽衣雖然對她這個人以及她對自己的稱呼都不甚喜歡,但面上還是裝作笑意盈盈的樣子,挽著貴妃就一起走到了那案桌前。
幾位妃嬪的面色漸漸窘迫起來。
江挽衣原本以為,她們雖說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好歹也會認真寫寫,誰想到抬眼一看,居然是抄寫的前人的詩。
況且還抄錯了。
這句話可就不是抄了她最喜歡的那位白先生的詩?
但江挽衣面不改色,還裝作歡喜的模樣念了出來:「綠蟻新醅酒,紅泥小暖爐,天來晚浴雪,能飲一杯無?」
她念完後,也不看著那幾人的臉色,只是滿面歡喜的笑笑,放下紙,「不知這首詩是哪位娘娘作的,當真是絕妙詩文。」
這時,她們估計才以為江挽衣不過也是個什麼都不知道的丫頭而已,面色都舒緩了些。
一個穿著粉色衣裙的妃嬪小小:「讓宋夫人見笑了,是嬪妾作的。」
托著宋宣的福,江挽衣是三品夫人,這裡只有一個二品貴妃和一個三品嬪妃,她們自然也是要尊稱她一句的。
「原來後宮竟有如此奇思妙想之人。」江挽衣昧著良心說話,偏偏還讚不絕口:「夏日寫冬景,當真是了得。」
江挽衣說這話的時候,自己都覺得自己對不住那位白先生。
但她很快就不再虛與委蛇,笑著打趣側頭看貴妃:「不過外甥女這裡倒是也曉得一首詩,與這位娘娘的這首算得上是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知當不當念出來給娘娘跌股了。」
貴妃已經坐下,她不懂詩詞,也不知江挽衣意味在何,只得頷首:「你不妨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