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纛旗連著揮動三下,宋衛、陳兩國的前鋒步卒揮動著手中的長矛,長劍以及戟吶喊著向楚軍軍陣衝去。
楚雲祁雙手拄著王劍,唇邊帶著淡淡的笑,他眯了眯眼睛,看著遠處吶喊著衝過來的聯軍,朗聲道:「振鐸,行旗,左右兩偏軍呈圓陣迅速列隊。」
楚雲祁話音剛落,楚軍纛旗便迅速來回揮了三下,清脆的鐸聲傳遍全軍陣,戰車首尾相銜,戰馬迅速被拴縛起來,前方楚軍左右兩偏軍在掩護車隊中迅速旋轉著向陣中靠攏形成一個密集的防禦圈,士卒行陣移動過程中帶起大量的似龍捲風般的塵土盤旋著升上高空,待塵土散去,楚軍軍陣前鋒已經形成兩組堅固的圓陣防禦陣。
韓鵬眼神一凜,圓陣多用於防禦,兩軍兵力相當時,很少有將領會一上來就變換方陣為圓陣,在他還沒想通時,楚軍的纛旗又揮了兩下,只見整齊地「刷刷」聲傳來,楚軍前部圓陣步卒整齊劃一且以電閃雷鳴之態勢變換成坐陣,眾步卒均手執短劍,斧鉞,跪坐在地上,看著衝來的聯軍前鋒。
圓陣一般用于堅守防禦,而坐陣是士卒們坐姿的一種軍陣形態,這兩種都是在迫不得已需要防守以減少損失的情況下使用的,現在楚雲祁一上來便將這兩種陣法結合,這種消極防禦的陣法分明就是以弱軍來挑釁聯軍,韓鵬皺緊了眉頭。
聯軍一看到楚軍如此漫不經心,頓時怒火中燒,拔出長劍,揮舞著矛戟向圓陣衝來,塵土中刀戟碰撞的聲音異常刺耳,交戰中楚卒的短劍一次又一次地刺向聯軍士卒的胸膛,鮮血很快便染紅了每個人的臉和手,聯軍像一頭髮狂的獅子不斷地向楚軍前陣的圓陣發起猛攻,然而楚軍前陣就如同銅牆鐵壁,任憑聯軍前鋒一波又一波不間斷地衝殺,楚軍圓陣就是巋然不動。
韓鵬深感不妙,吼道:「前鋒步卒撤退,騎兵旅給我沖,踢開楚軍圓陣!」
沉重的鼓聲響起,一下一下敲打在韓鵬的心裡,然而三遍鼓聲落地,前鋒步卒仍然未見撤回,韓鵬大驚,忙派一斥候前去探陣。
不一會斥候飛馬傳來:「報告將軍,楚軍後軍方陣從左右兩翼包抄,將我軍前鋒盡數圍困其中,我軍前鋒無法撤退!」
「奶奶的!」韓鵬咬牙罵了一聲,他吼道:「弓弩兵何在?!掩護騎兵從楚軍左翼進攻,給我撕開一道口子!」
「殺啊!」聯軍騎兵揮舞著青銅劍向楚軍衝來,伴隨著騎兵而來的是漫天而下的箭雨。
楚雲祁眼神一凜,他說道:「後軍一旅騎軍避開敵軍猛攻,直搗敵軍後方糧草輜重,要是給我燒了糧草,寡人重重有賞!左右偏軍圓陣集結,持盾護軍!」
鼓聲如急雨般傳至楚軍軍陣的每一角落,士卒們得令後迅速向心旋轉集合,將包圍圈越縮越小。
之前從兩翼包抄的後軍方陣快速結成五伍編制向圓陣後方移開去,被包圍的聯軍前鋒在聽到第一次鼓聲無法撤退時已經亂了陣腳,此時被緊咬不放的楚軍鬆開,便一窩蜂地往回跑,正和衝上前的騎軍撞在一起,打亂了騎軍陣型。
一時間馬的嘶鳴聲,士卒慘死在馬蹄下的慘叫聲,已經刀劍相交的碰撞聲充斥在整個戰場中。
楚雲祁依舊八風不動地站在戰場上命令道:「圓陣掩護,弩兵預備!」
士卒用手捂住鐸口,原本清脆的鐸聲變得悶啞,一直在緩慢且有條不紊向後移動的楚軍迅速停止了移動,弩兵以坐姿現於圓陣之後,纛旗揮動,箭雨漫天。
楚國與聯軍的這場戰爭已經接近尾聲,韓鵬絕望地閉了閉眼睛,他顫抖著嘴唇想要說一句「鳴金撤退」,然而不等他話說出口,斥候便飛馬傳報:「報告將軍,敵軍一旅騎兵燒了我們的糧草,現正從我軍後方殺來。」
楚軍騎軍在滾滾的濃煙中殺來,清脆的鐸聲再次響遍整個戰場,鼓聲變得激昂起來,那是楚軍發起最後總攻的號令,聯軍的士卒們四下潰散逃跑。
慌亂間,誰的長劍刺穿了同袍的胸膛,人性最本能的求生欲被放大。
聯軍早已沒了軍陣陣型,如一團灑在地上的水一般,毫無章法地向四周逃開,相反的是,楚軍絲毫沒有因為勝利追擊而亂了陣型,他們仍是有條不紊,整齊劃一地迅速向聯軍壓來。
烏鴉在天空中盤旋哀鳴,塵土散去,空氣中瀰漫著令人作嘔的血腥味,太陽已經升起,金色的陽光灑在戰場上,燒焦的屍體,斷頭的屍體,斷臂後被從胸膛一劍刺入的屍體,交疊在一起殘缺不全的屍體,這裡仿佛就像是人間煉獄,血水匯流成一股一股的小河沿著地勢低洼處流淌著,陽光灑在楚雲祁俊逸的臉龐,他面無表情道:「留下一旅步卒埋掉屍體,各路司馬清點人數,收兵歸國。」
作者有話要說: 文中蘇珏所著《定國三冊》中的法令源於《戰國制度通考》,楚軍軍陣的蒼旗等的描述來源於《春秋軍陣研究》。文中楚雲祁所演的軍陣是筆者根據圓陣和方陣瞎編的,如有專業錯誤,請大家諒解。
第36章 鄢城會盟
崇江一戰中,宋衛、陳兩國二十五萬聯軍盡數被殺,中軍將韓鵬也被亂箭射死,與之相反的是楚軍僅僅損失了五千人左右,中原各諸侯國聽聞後,紛紛臉色大變。
商室衰微,中原諸侯之間大大小小的戰爭不知有多少場,可是沒有一場戰爭像崇江之戰一樣,直接殲滅敵方所有軍力,自楚成王后期算來,楚國已經有近二十載沒有參與過戰爭了,崇江一戰中楚士卒表現出來的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的軍陣演化、其狠厲的作戰招數以及中原從未見過的兵器□□和詭異莫測的軍陣,都讓這個沉默許久的南方大國在中原各國君主心中成了修羅一般的存在。
楚雲祁雙手拄著王劍,唇邊帶著淡淡的笑,他眯了眯眼睛,看著遠處吶喊著衝過來的聯軍,朗聲道:「振鐸,行旗,左右兩偏軍呈圓陣迅速列隊。」
楚雲祁話音剛落,楚軍纛旗便迅速來回揮了三下,清脆的鐸聲傳遍全軍陣,戰車首尾相銜,戰馬迅速被拴縛起來,前方楚軍左右兩偏軍在掩護車隊中迅速旋轉著向陣中靠攏形成一個密集的防禦圈,士卒行陣移動過程中帶起大量的似龍捲風般的塵土盤旋著升上高空,待塵土散去,楚軍軍陣前鋒已經形成兩組堅固的圓陣防禦陣。
韓鵬眼神一凜,圓陣多用於防禦,兩軍兵力相當時,很少有將領會一上來就變換方陣為圓陣,在他還沒想通時,楚軍的纛旗又揮了兩下,只見整齊地「刷刷」聲傳來,楚軍前部圓陣步卒整齊劃一且以電閃雷鳴之態勢變換成坐陣,眾步卒均手執短劍,斧鉞,跪坐在地上,看著衝來的聯軍前鋒。
圓陣一般用于堅守防禦,而坐陣是士卒們坐姿的一種軍陣形態,這兩種都是在迫不得已需要防守以減少損失的情況下使用的,現在楚雲祁一上來便將這兩種陣法結合,這種消極防禦的陣法分明就是以弱軍來挑釁聯軍,韓鵬皺緊了眉頭。
聯軍一看到楚軍如此漫不經心,頓時怒火中燒,拔出長劍,揮舞著矛戟向圓陣衝來,塵土中刀戟碰撞的聲音異常刺耳,交戰中楚卒的短劍一次又一次地刺向聯軍士卒的胸膛,鮮血很快便染紅了每個人的臉和手,聯軍像一頭髮狂的獅子不斷地向楚軍前陣的圓陣發起猛攻,然而楚軍前陣就如同銅牆鐵壁,任憑聯軍前鋒一波又一波不間斷地衝殺,楚軍圓陣就是巋然不動。
韓鵬深感不妙,吼道:「前鋒步卒撤退,騎兵旅給我沖,踢開楚軍圓陣!」
沉重的鼓聲響起,一下一下敲打在韓鵬的心裡,然而三遍鼓聲落地,前鋒步卒仍然未見撤回,韓鵬大驚,忙派一斥候前去探陣。
不一會斥候飛馬傳來:「報告將軍,楚軍後軍方陣從左右兩翼包抄,將我軍前鋒盡數圍困其中,我軍前鋒無法撤退!」
「奶奶的!」韓鵬咬牙罵了一聲,他吼道:「弓弩兵何在?!掩護騎兵從楚軍左翼進攻,給我撕開一道口子!」
「殺啊!」聯軍騎兵揮舞著青銅劍向楚軍衝來,伴隨著騎兵而來的是漫天而下的箭雨。
楚雲祁眼神一凜,他說道:「後軍一旅騎軍避開敵軍猛攻,直搗敵軍後方糧草輜重,要是給我燒了糧草,寡人重重有賞!左右偏軍圓陣集結,持盾護軍!」
鼓聲如急雨般傳至楚軍軍陣的每一角落,士卒們得令後迅速向心旋轉集合,將包圍圈越縮越小。
之前從兩翼包抄的後軍方陣快速結成五伍編制向圓陣後方移開去,被包圍的聯軍前鋒在聽到第一次鼓聲無法撤退時已經亂了陣腳,此時被緊咬不放的楚軍鬆開,便一窩蜂地往回跑,正和衝上前的騎軍撞在一起,打亂了騎軍陣型。
一時間馬的嘶鳴聲,士卒慘死在馬蹄下的慘叫聲,已經刀劍相交的碰撞聲充斥在整個戰場中。
楚雲祁依舊八風不動地站在戰場上命令道:「圓陣掩護,弩兵預備!」
士卒用手捂住鐸口,原本清脆的鐸聲變得悶啞,一直在緩慢且有條不紊向後移動的楚軍迅速停止了移動,弩兵以坐姿現於圓陣之後,纛旗揮動,箭雨漫天。
楚國與聯軍的這場戰爭已經接近尾聲,韓鵬絕望地閉了閉眼睛,他顫抖著嘴唇想要說一句「鳴金撤退」,然而不等他話說出口,斥候便飛馬傳報:「報告將軍,敵軍一旅騎兵燒了我們的糧草,現正從我軍後方殺來。」
楚軍騎軍在滾滾的濃煙中殺來,清脆的鐸聲再次響遍整個戰場,鼓聲變得激昂起來,那是楚軍發起最後總攻的號令,聯軍的士卒們四下潰散逃跑。
慌亂間,誰的長劍刺穿了同袍的胸膛,人性最本能的求生欲被放大。
聯軍早已沒了軍陣陣型,如一團灑在地上的水一般,毫無章法地向四周逃開,相反的是,楚軍絲毫沒有因為勝利追擊而亂了陣型,他們仍是有條不紊,整齊劃一地迅速向聯軍壓來。
烏鴉在天空中盤旋哀鳴,塵土散去,空氣中瀰漫著令人作嘔的血腥味,太陽已經升起,金色的陽光灑在戰場上,燒焦的屍體,斷頭的屍體,斷臂後被從胸膛一劍刺入的屍體,交疊在一起殘缺不全的屍體,這裡仿佛就像是人間煉獄,血水匯流成一股一股的小河沿著地勢低洼處流淌著,陽光灑在楚雲祁俊逸的臉龐,他面無表情道:「留下一旅步卒埋掉屍體,各路司馬清點人數,收兵歸國。」
作者有話要說: 文中蘇珏所著《定國三冊》中的法令源於《戰國制度通考》,楚軍軍陣的蒼旗等的描述來源於《春秋軍陣研究》。文中楚雲祁所演的軍陣是筆者根據圓陣和方陣瞎編的,如有專業錯誤,請大家諒解。
第36章 鄢城會盟
崇江一戰中,宋衛、陳兩國二十五萬聯軍盡數被殺,中軍將韓鵬也被亂箭射死,與之相反的是楚軍僅僅損失了五千人左右,中原各諸侯國聽聞後,紛紛臉色大變。
商室衰微,中原諸侯之間大大小小的戰爭不知有多少場,可是沒有一場戰爭像崇江之戰一樣,直接殲滅敵方所有軍力,自楚成王后期算來,楚國已經有近二十載沒有參與過戰爭了,崇江一戰中楚士卒表現出來的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的軍陣演化、其狠厲的作戰招數以及中原從未見過的兵器□□和詭異莫測的軍陣,都讓這個沉默許久的南方大國在中原各國君主心中成了修羅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