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他們錄製區的門外,不再只有迦然的應援,「簡臨、簡臨」的喊聲越來越多。
節目這邊,簡臨的鏡頭、機位也變多了,打光都有專門的人跟著,待遇一日千里。
因為這個打光,還和迦然起了次衝突。
某次學員集合,兩人站在一起,迦然覺得簡臨的光影響了他的鏡頭,要節目組把簡臨的打光板拿走。
簡臨以前從不和迦然多廢話,那次沖了一句:「節目是你家開的?」
簡臨的鋒芒再也遮擋不住,他在那麼多的學員里,耀眼奪目,是誰都能預見的正在冉冉升起的一顆星。
這顆星在升起的同時,接收著某個固定的信號。
方駱北工作室:老闆今天跟熟人一起出門釣魚了。
方駱北工作室:老闆今天處理了一點公司里的瑣事。
方駱北工作室:老闆今天去了奶茶店。
方駱北工作室:老闆覺得現在的初中生懂得是不是有點多。
方駱北工作室:老闆今天給發財樹澆水了。
粉絲:哈?什麼玩意兒?
工作室的號是不是被人盜了?
六月中旬,距離錄製《戲路之王》過去一個半月的時候,王導帶著簡臨離開雪城基地,去拍《春光》的最後一場戲——
分開多年後,林曦考上了藝術學院的美術系,跟朋友一起,看一個慈善畫展。
在這個畫展上,林曦看到了羅譽的畫,是那幅曾經擺在咖啡店裡的插在花瓶里的抽芽的樹枝。
畫名:《春光》
以前林曦看羅譽的畫,只能看懂畫的什麼,如今,他已經能看懂羅譽的筆觸和畫法。
而就在林曦看畫的時候,他身後忽然有人道:「林曦,你看誰來了。」
林曦轉頭,看向身後——
這就是《春光》最後的結局,一個開放式的結局,在林曦看向的那個地方,無限地延伸到鏡頭外,留給觀眾自己去想。
這個最後的拍攝地點,不是之前的廠棚,是一個真正的畫廊。
名為《春光》的那幅畫,就掛在牆上。
是林曦熟悉的內容,也是簡臨熟悉的。
簡臨站在畫前,安靜地看著。
王導走到他身旁,也看著畫,在片場吵雜的環境裡,問:「現在看到,什麼感覺?」
簡臨看著畫:「林曦已經能看得懂筆觸、畫法,我還是看不懂。」
王導等著。
簡臨默了片刻,說:「挺陌生的。」
就好像過了很多年,在看一個曾經被自己擁有的東西,樣子是熟悉的,感覺卻是陌生的。
這個時候,羅洪跑過來,上下打量簡臨,笑:「才一個多月,這變化也太大了吧。」
簡臨從畫上轉開視線,看著羅洪,笑著打招呼:「羅導。」
羅洪一臉驚喜,伸手拍拍簡臨的胳膊:「行啊你,沒讓我們失望,在那邊表現得也太好了,我看你微博都漲了幾百萬粉了。」
簡臨笑著應下這些誇讚,神情安靜。
羅洪看看他,嘖道:「怎麼又開始跟我不熟了。」
王導催他:「行了行了,你那邊忙去,拍完有的是時間敘舊。」
羅洪走了。
王導看看簡臨,沒說什麼,站回畫前,簡臨跟著轉身,站在王導旁邊,沒再盯著畫看。
王導兩手背在身後,注視著畫:「沒以前那種心境了吧?」
王導幽幽的:「沒那種,一看到畫,一想到這是羅譽畫的,心底有百般情緒、千萬言語在涌動的感受了吧?」
簡臨:「嗯。」
王導轉頭看他:「恭喜你,順利出戲了。」
簡臨重新去看那幅畫,體會著王導說的,沒有百般心緒,沒有千言萬語——確實如此,都沒有了。
只是在看一幅畫,知道這是戲裡的道具,不是真的羅譽畫的,這個世界沒有羅譽,沒有林曦。
一個多月前的殺青,仿佛已經隔在了千山萬水之外,只存在於記憶里,是已經開始模糊的一個片段。
當時殺青時流淚的情緒、自己離開的心境,早已記不太清了。
只記得,他是要出戲,儘早出戲。
現在,他做到了。
簡臨轉頭,馬上問王導:「我可以聯繫他了?」
王導回瞪:「拍戲!先工作!」
簡臨笑,應下:「知道了,先拍,拍完再說。」
這場戲,因為簡臨的成長變化,鏡頭前的林曦也發生了對應的變化:長高了,更自信、更挺拔,眼神明亮,神情穩重,是經歷過一番成長後的蛻變。
他看著畫的神情認真、堅定,不再無知,有所理解,他從畫廊的門外走到了畫廊的門內,雖然還沒有太多經驗和經歷,但已經成為了和羅譽同一個世界的人。
「林曦,你看誰來了!」
簡臨轉頭,按照王導的要求,自行發揮了看向身後的表情、眼神:沉著、安靜、明亮,帶著林曦對未來重逢的期待。
這個眼神表情,沒有得到王導的認可,也沒有被王導否認。
鏡頭前拍了一條一條又一條,就在簡臨暗想一直不過,是不是需要有些改變的時候,正在拍的這一條,聽到鏡頭外的提示,簡臨轉身——
鏡頭拍不到的地方,簡臨拍一條看一條的視線所及之處,是某個熟悉的身影。
簡臨微怔、錯愕,過了片刻,他眨眨眼,露出「怎麼會是你」的驚喜的表情,眼神帶光地望過去,而後,展顏微笑:竟然真的是你。
節目這邊,簡臨的鏡頭、機位也變多了,打光都有專門的人跟著,待遇一日千里。
因為這個打光,還和迦然起了次衝突。
某次學員集合,兩人站在一起,迦然覺得簡臨的光影響了他的鏡頭,要節目組把簡臨的打光板拿走。
簡臨以前從不和迦然多廢話,那次沖了一句:「節目是你家開的?」
簡臨的鋒芒再也遮擋不住,他在那麼多的學員里,耀眼奪目,是誰都能預見的正在冉冉升起的一顆星。
這顆星在升起的同時,接收著某個固定的信號。
方駱北工作室:老闆今天跟熟人一起出門釣魚了。
方駱北工作室:老闆今天處理了一點公司里的瑣事。
方駱北工作室:老闆今天去了奶茶店。
方駱北工作室:老闆覺得現在的初中生懂得是不是有點多。
方駱北工作室:老闆今天給發財樹澆水了。
粉絲:哈?什麼玩意兒?
工作室的號是不是被人盜了?
六月中旬,距離錄製《戲路之王》過去一個半月的時候,王導帶著簡臨離開雪城基地,去拍《春光》的最後一場戲——
分開多年後,林曦考上了藝術學院的美術系,跟朋友一起,看一個慈善畫展。
在這個畫展上,林曦看到了羅譽的畫,是那幅曾經擺在咖啡店裡的插在花瓶里的抽芽的樹枝。
畫名:《春光》
以前林曦看羅譽的畫,只能看懂畫的什麼,如今,他已經能看懂羅譽的筆觸和畫法。
而就在林曦看畫的時候,他身後忽然有人道:「林曦,你看誰來了。」
林曦轉頭,看向身後——
這就是《春光》最後的結局,一個開放式的結局,在林曦看向的那個地方,無限地延伸到鏡頭外,留給觀眾自己去想。
這個最後的拍攝地點,不是之前的廠棚,是一個真正的畫廊。
名為《春光》的那幅畫,就掛在牆上。
是林曦熟悉的內容,也是簡臨熟悉的。
簡臨站在畫前,安靜地看著。
王導走到他身旁,也看著畫,在片場吵雜的環境裡,問:「現在看到,什麼感覺?」
簡臨看著畫:「林曦已經能看得懂筆觸、畫法,我還是看不懂。」
王導等著。
簡臨默了片刻,說:「挺陌生的。」
就好像過了很多年,在看一個曾經被自己擁有的東西,樣子是熟悉的,感覺卻是陌生的。
這個時候,羅洪跑過來,上下打量簡臨,笑:「才一個多月,這變化也太大了吧。」
簡臨從畫上轉開視線,看著羅洪,笑著打招呼:「羅導。」
羅洪一臉驚喜,伸手拍拍簡臨的胳膊:「行啊你,沒讓我們失望,在那邊表現得也太好了,我看你微博都漲了幾百萬粉了。」
簡臨笑著應下這些誇讚,神情安靜。
羅洪看看他,嘖道:「怎麼又開始跟我不熟了。」
王導催他:「行了行了,你那邊忙去,拍完有的是時間敘舊。」
羅洪走了。
王導看看簡臨,沒說什麼,站回畫前,簡臨跟著轉身,站在王導旁邊,沒再盯著畫看。
王導兩手背在身後,注視著畫:「沒以前那種心境了吧?」
王導幽幽的:「沒那種,一看到畫,一想到這是羅譽畫的,心底有百般情緒、千萬言語在涌動的感受了吧?」
簡臨:「嗯。」
王導轉頭看他:「恭喜你,順利出戲了。」
簡臨重新去看那幅畫,體會著王導說的,沒有百般心緒,沒有千言萬語——確實如此,都沒有了。
只是在看一幅畫,知道這是戲裡的道具,不是真的羅譽畫的,這個世界沒有羅譽,沒有林曦。
一個多月前的殺青,仿佛已經隔在了千山萬水之外,只存在於記憶里,是已經開始模糊的一個片段。
當時殺青時流淚的情緒、自己離開的心境,早已記不太清了。
只記得,他是要出戲,儘早出戲。
現在,他做到了。
簡臨轉頭,馬上問王導:「我可以聯繫他了?」
王導回瞪:「拍戲!先工作!」
簡臨笑,應下:「知道了,先拍,拍完再說。」
這場戲,因為簡臨的成長變化,鏡頭前的林曦也發生了對應的變化:長高了,更自信、更挺拔,眼神明亮,神情穩重,是經歷過一番成長後的蛻變。
他看著畫的神情認真、堅定,不再無知,有所理解,他從畫廊的門外走到了畫廊的門內,雖然還沒有太多經驗和經歷,但已經成為了和羅譽同一個世界的人。
「林曦,你看誰來了!」
簡臨轉頭,按照王導的要求,自行發揮了看向身後的表情、眼神:沉著、安靜、明亮,帶著林曦對未來重逢的期待。
這個眼神表情,沒有得到王導的認可,也沒有被王導否認。
鏡頭前拍了一條一條又一條,就在簡臨暗想一直不過,是不是需要有些改變的時候,正在拍的這一條,聽到鏡頭外的提示,簡臨轉身——
鏡頭拍不到的地方,簡臨拍一條看一條的視線所及之處,是某個熟悉的身影。
簡臨微怔、錯愕,過了片刻,他眨眨眼,露出「怎麼會是你」的驚喜的表情,眼神帶光地望過去,而後,展顏微笑:竟然真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