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再來看實力,武則天她面對的兩個對手中宗李顯和睿宗李旦。咱們從後來他一生發展脈絡可以看出來,這兩個人是什麼樣的人啊?這兩個人是兩個政治庸才,他們比武則天的實力差遠了,但是反觀太平公主的對手李隆基呢?李隆基那是政治天才啊,在唐朝那也是非常傑出的一代英主。那以實力不如武則天的太平公主,去對抗實力遠遠高於李顯和李旦的李隆基,那他們勝負不就容易看明白了嗎,正因為有我們以上說的三點原因,所以太平公主雖然是既有政治抱負,又有政治能力,但是她離皇帝的目標其實始終是非常遙遠的。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她還在玩兒什麼把戲呢?她還在玩廢強立弱把戲呢,她僅僅是想換一個更好控制的皇帝而已。還遠遠沒有達到自己當皇帝那一步呢,就算是她廢強立弱這個目標達到了,她離皇帝還有距離,何況她連這一步都沒有做到就已經死了,這是我們說的第一個問題,太平公主為什麼沒有能夠走到權力的巔峰?

  畫外音:

  在太平公主為什麼沒有走向權力頂峰這個問題上,蒙曼老師認為,太平公主雖然有政治抱負,也有政治能力,但是她的身份很尷尬,公主的身份限制了她的發展,讓她從一開始就處在比較不利的位置上,很難走上真正的權力巔峰。那麼對於這個李唐王朝政治史上,以失敗告終的太平公主,我們該怎樣給她一個準確的定位呢?

  蒙曼:

  我想首先咱們必須要肯定,太平公主那是一個為了維護李唐王朝立了大功的人。咱們從她一生的履歷就可以看出來了,在武則天晚期,因為有二張出現,所以政局不明朗。這時候太平公主參與了神龍政變,就確保了武周政權向李唐政權的回歸,那後來呢,到了中宗的時候,中宗暴薨,太平公主又親自策劃領導了唐隆政變,消滅了妄圖改朝換代的韋皇后,又一次確保了皇位在李家人之間的傳遞。可以說沒有她這兩次出手,就沒有李唐近300年的江山,她對李唐王朝的延續是立了大功的。這是我們對她的第一個定位,第二個值得肯定的地方,是太平公主還是一個非常有政治才華的人,她很有用人的能力。她在用人方面的眼光,遠遠超過了她的兩個哥哥唐中宗和唐睿宗,跟她的母親武則天好有一比,我們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記得在前面講過,太平公主有錢,所以經常是疏財養士。好多士人都受過她的恩惠,因此也非常感激她,願意追隨她。那麼太平公主老是這樣招賢納士,她招到沒招到賢人呢?她是招到不少的賢人,我們舉一個例子,這個人我們也說過就是蕭至忠,蕭至忠我們上一集講過,是太平公主提拔上來的人,是她的一個死黨,後來也跟著太平公主一起死了,那麼蕭至忠既然是太平公主的死黨了,毫無疑問他跟李隆基那就是政治上的對頭,可是我們一定要知道,李隆基在蕭至忠死後十多年,還在念念不忘蕭至忠,怎麼表現出來李隆基還念念不忘,自己這個政治上的對手呢?

  有這麼一個例子,在李隆基開元年間,開元中期,有一個中層官僚叫做源乾曜,這個源乾曜有一次跟李隆基上奏一件事,面見了一下皇帝,然後自己就走了,自己也沒太當回事,可是他走了之後沒多久,李隆基就把這個源乾曜提拔為戶部侍郎了,又沒過多久又把他從戶部侍郎提拔到宰相的位置上來。好多人就非常奇怪啊,說這個源乾曜他有什麼本事啊?他怎麼跟皇帝就這麼投緣呢?沒過多久就升官,沒過多久就升官,升成宰相了。後來有一天啊,唐玄宗李隆基就自己提出解釋來了,他就跟他最寵信的大宦官叫做高力士,跟他講,說高力士啊,你是我家的老奴才了,你猜猜我的心理,我為什麼一定要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就提拔這個源乾曜啊?高力士說啊,奴才真是個笨蛋,奴才已經想了好幾天了,就是沒琢磨清楚這件事,還是請陛下明示吧。李隆基就說啊,你仔細仔細觀察源乾曜,你不覺得他的音容舉止,他的言談方式,特別像蕭至忠嗎?高力士說我就更不明白了,蕭至忠那是陛下的死對頭啊,是陛下親手把他給殺死的,怎麼因為源乾曜長得,還有說話的風格像蕭至忠你就提拔他?唐玄宗李隆基這時候長嘆一聲,說你不知道啊,蕭至忠最後是走錯了一步路,他是不該跟太平公主,但是綜合考察他的一生,他難道不是一個賢相嗎?那其實我們從這個故事就可以看出來,蕭至忠他的確是個人才,即使在政敵眼中、心中他也是個人才,那麼他是個人才,他為太平公主而死,可以就反證出來,太平公主在用人方面確實是有一套的。那咱們知道武則天,我們說她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她就是以用人好著稱,太平公主在這方面那可以說是深得母親的真傳,是一個有本事的政治人物,那可能我們說到這裡大家又再奇怪了,說你既然說她為李唐王朝的延續做了貢獻,又說她有政治家的能力,那麼為什麼在歷史的星空中,武則天像恆星一樣閃耀,而太平公主僅僅像流星划過夜空呢?道理在哪兒呢?

  畫外音:

  儘管太平公主最後以失敗告終,但是我們並不能因此否定她的政治才華,在這方面太平公主甚至和她的母親武則天不相上下,遠比她的兩個哥哥要強得多,但同樣是政壇女性,為什麼在歷史的長河中武則天流芳千古?而太平公主就像曇花一樣,瞬間就失去了芬芳呢?

  蒙曼:

  我想這裡頭也有兩個道理,第一個道理,太平公主始終沒有得到在政治前台表現的機會,武則天是有這個機會的啊,武則天她是當了15年的皇帝,在15年的皇帝之前,她還當了若干年的攝政皇后和攝政皇太后,她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展現她的政治才華,她也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為中國歷史的發展作出貢獻,可是反觀太平公主呢?太平公主就不一樣了,她作為一個公主,她的權力是不公開的,即使到唐睿宗的時候,號稱每做一件大事都得先問問“與太平議否”?但是我們現在誰也不知道,到底哪個決策真正是由太平公主做出來的?我們無法知道她到底做了什麼決策?也就無法評價她的政績,這是一個事情,另外我們還要清楚,太平公主直到她死的時候還處在爭權奪利的道路上,她還沒有達到她要追求的目標呢,所以她的政治才華也就大部分花費在爭權,而不是治國上,這是我們說的第一點。第二點,我們還要知道,太平公主她個人的綜合素質也是不及武則天的,怎麼叫做綜合素質不及武則天呢?我們看看這兩個人對財富的不同態度就可以知道,武則天在她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非常儉樸的,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武則天穿裙子,人家穿七褶的裙子,為了省布,咱們穿百褶裙,武則天那時候已經當皇后了穿七褶裙,一個有儉樸美德的皇帝也好,皇后也好,肯定會受到人們的擁戴。

  那反觀太平公主呢?太平公主就不一樣了,太平公主從小她是武則天唯一活下來的女兒,生活就比較驕縱,那後來長大之後,因為頻頻參與政變屢立大功,她的經濟實力就更了不得了,她享受一萬戶的實封,同時自己還不停地求田問舍,到處買地,那麼太平公主的經濟實力到底達到什麼狀況呢?咱們都知道唐朝中期有一個大文豪叫做韓愈,韓愈就曾經寫過一首詩叫《游太平公主山莊》,他是這樣寫的:“公主當年欲占春,故將台榭壓城闉,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屬人。”什麼意思呢?太平公主當年想要占盡春光,因此她就修了不少的亭台樓閣,修得特別高大,都把宮闕,把皇帝的宮闕都給壓倒了,都給遮住了,遮在她的陰影之中了,你要想知道太平公主的田產到底有多大?她的花園到底有多少?她的花到底有多少?那你就看吧,從長安城一直往南走,你一直走到終南山,那兒都是她的產業,根本就沒有一塊是屬於別人的,那我們也不免好奇一下,長安城到終南山到底有多遠?50里,這麼遠的距離就都是太平公主一個人的產業,那是不折不扣一個地產大鱷啊!這樣一個富婆,我們也知道就在今天來講,你是不是應該做點慈善事業啊,行點好才能夠收買人心,可是太平公主是不是這樣乾的呢?咱們知道她不是,她剛剛到長安的時候,她就跟人家寺院裡的和尚去爭那個磨麵用的水碾,一點小利她都要爭,當然有人說你不是講了嗎?那是她韜光養晦的一個本事,固然在政治上是韜光養晦了,但是她失去人心了啊,長安城的老百姓可是不買她的帳,可是不看好她啊。

  後來太平公主失勢,李隆基不就是去抄她們家了嗎?一抄她們家,發現是“財貨山積,珍物侔於御府,廄牧羊馬、田園息錢,收之數年不盡。”什麼意思呢?她們家財貨太多了,幾年都沒有點清楚,李隆基點了好幾年啊,這不僅讓我們想起一個人來,想起誰了?和珅,對,清朝乾隆年間有一個寵臣叫做和珅,也是大肆斂財,後來到嘉慶的時候,嘉慶皇帝拿他開刀,把他給抄家了,一抄家才發現,他的財物折合銀子是八億兩,相當於當時國庫十年的收入,所以不是才有一句話嗎?叫做“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其實太平公主跟李隆基的關係也是一樣,李隆基在那兒打掃打掃太平公主的家底,那就夠維持一陣子國庫的開銷了,那咱們說太平公主她這樣廣蓄私財,她這財產是哪兒來的?還不都是從老百姓手裡搜刮來的,所以你看她置國家和百姓於不顧,她怎麼能夠受到人們的愛戴和認同呢?正因為如此,所以雖然太平公主她為李唐王朝的延續作出了貢獻,雖然她也曾經延攬了不少人才,但是她沒有能夠從真正意義上影響中國歷史,也沒有能夠從真正意義上贏得人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