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夜晚時分,皇上每每想到那一幕就覺得心緒難平,這個侍衛與皇后的關係未免太親近了些,如此不顧危險的撲救難道只是因為忠心?皇上多疑,第二天一早就讓身邊的心腹去查皇后與凌雲徹關係。
第 17 章
第十七章
皇上回宮以後,便找來心腹問起凌雲徹之事,心腹說“凌雲徹與皇后相識多年,皇上對皇后冷淡之時,凌雲徹常去皇后宮裡安慰,一呆就是好一會兒,而且,皇上以前的御前宮女茂倩也來了,說是有話對皇上說。”皇上宣了茂倩進來,茂倩一進來就跪下,對皇上說起“皇上,自從奴婢與凌雲徹成婚,他就常常藉口公務忙,很少回家,有時就是回來了,也不與奴婢同房,只是一個人在書房休息。奴婢本來也只以為他的累的,可是誰知?他竟然是心中有鬼,奴婢聽到他晚上睡覺時,說著皇后娘娘的閨名,如懿。這還不算,皇后娘娘曾親手給他做了雙靴子,他愛如珍寶一般的放在箱子裡,誰都不讓碰。奴婢有負皇上厚愛,沒能好好經營婚姻。”
皇上聽了這些以後,派人將凌雲徹和皇后都叫來,凌雲徹看見茂倩在,心生不悅,聽見她竟然來對皇上說,他和皇后有私情,氣的要動手打茂倩。皇上聽了茂倩的話,已經信了大半,當看見凌雲徹眼中對皇后的深情之時,已經全信了,即便是皇后並無此意,可是凌雲徹是真的覬覦皇后的,皇上大怒的下旨讓人將凌雲徹帶去重罰。
經此一事,皇上與皇后的感情更加淡薄,而凌雲徹更是被施了宮刑變成了太監去皇后宮中伺候,皇上可謂將凌雲徹□□到了極致。偏偏皇后並不能說什麼,因為無論她說什麼都像是私情的佐證一般,只好默默的接受這一切。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嬿婉冷眼旁觀著皇上對皇后所做的一切,並沒有落井下石,只是在心裡提醒自己,皇后的性子太過倔強才會惹了皇上不喜,自己今後一定要更加柔順,她也算是看明白了,皇上並不喜歡別人違逆他的意思,要想在這宮裡混的好,就要事事聽從皇上的意思,如皇后那樣的性子,終究是不適合這個宮中。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紫禁城裡歲月悠悠,嬿婉也不再年輕,皇上更加喜歡年輕美麗的妃子,鮮少到嬿婉宮裡來了,但是嬿婉大權在握,依舊是宮裡最風光的妃子,人人都要來討好。而且,皇上來不來的有什麼關係,進忠日日都會來看望自己的,這些年來,進忠與自己關係更像是夫妻一般,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相互理解,也相互慰藉。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雖然他們的身份,一個是後宮嬪妃,一個是御前內監,但是那有什麼關係呢,他們終究是一路相伴,直至白首。
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貴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歲,二月十一日冊諡令懿皇貴妃。同年,御前總管進忠身患重病,藥石無靈,享年五十。
後記:想了很多,還是決定尊重歷史,讓令妃在四十九歲去世。可能很多讀者在看的時候,會覺得倆人親密的片段比較少,因為我想他們的身份終究不可能猶如尋常情侶一樣,可以毫不顧忌的親近。而且進忠其實嘴上不說,但是心裡非常自卑,因為自己太監的身份,並不敢對嬿婉做的更多,而且他從小進宮,其實對男女之事一知半解,嬿婉倒是了解男女之事,但是她畢竟是嬪妃,即使心裡喜歡進忠,終究也是要有分寸。我在文中,其實寫了很多兩個人一起努力後來兩個人都在位份上有所提升,因為我心裡認為,進忠和嬿婉之間固然有情,可是他們也是很好的夥伴,在已經不能出宮,沒有回頭路的時候,倆人彼此扶持,一步步的在宮裡站穩腳跟,這樣的感情,其實比單純的男女之情更加長久。進忠和嬿婉都是從小就吃過苦的,他們倆人的性格註定了不可能單純的只談情說愛,那樣兩個人早就死在宮裡了,所以彼此喜歡的同時,也保護自己平安的在宮裡,這才是真正的相伴到老。
我一直覺得,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活著的時間長短,誠然,按現代的眼光來看,嬿婉和進忠都不是長壽之人,但是他們的一生比很多人要豐富多彩。雖然不儘是歡聲笑語,但和心愛的人一起經歷苦楚,也一起成就美滿,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最後祝天下有情人,都能情意不變,白首同歸。
全文完。
番外 生辰
番外篇生辰
進忠記得那是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一天。一大早的進忠才起床就被嬿婉身邊的小太監叫去了永壽宮,進忠有些慌亂,以為嬿婉出了什麼急事,這樣著急的叫他過去,可是到了永壽宮,看見嬿婉笑意盈盈的看著他,讓他快些進屋。進忠有點奇怪,不過還是順從的進去了。進了屋子才知道嬿婉著急的找他,的確是有事情,不過是好事,餐桌上擺滿了各色的吃食,其中最醒目的是一碗做的香氣撲鼻的排骨麵。嬿婉笑著說“進忠,今兒個是你生辰,知道你還要當差,所以趕在清早想讓你吃一口長壽麵。”春嬋笑著對進忠說“進忠公公,我們主兒從來沒有忘記和您的幫襯之情,這一大清早的,天不亮就起床開始做壽包,這一桌子的菜都是主兒親手做的呢。”進忠驚喜的看著嬿婉說道“奴才的生辰怎麼值得令主兒這般費心呢,令主兒還是應該多休息才是。”嬿婉笑著說“平日也就算了,可是今日是你整三十的生辰,本宮必是要給你好好辦的,快吃飯吧,過會兒該涼了。”
第 17 章
第十七章
皇上回宮以後,便找來心腹問起凌雲徹之事,心腹說“凌雲徹與皇后相識多年,皇上對皇后冷淡之時,凌雲徹常去皇后宮裡安慰,一呆就是好一會兒,而且,皇上以前的御前宮女茂倩也來了,說是有話對皇上說。”皇上宣了茂倩進來,茂倩一進來就跪下,對皇上說起“皇上,自從奴婢與凌雲徹成婚,他就常常藉口公務忙,很少回家,有時就是回來了,也不與奴婢同房,只是一個人在書房休息。奴婢本來也只以為他的累的,可是誰知?他竟然是心中有鬼,奴婢聽到他晚上睡覺時,說著皇后娘娘的閨名,如懿。這還不算,皇后娘娘曾親手給他做了雙靴子,他愛如珍寶一般的放在箱子裡,誰都不讓碰。奴婢有負皇上厚愛,沒能好好經營婚姻。”
皇上聽了這些以後,派人將凌雲徹和皇后都叫來,凌雲徹看見茂倩在,心生不悅,聽見她竟然來對皇上說,他和皇后有私情,氣的要動手打茂倩。皇上聽了茂倩的話,已經信了大半,當看見凌雲徹眼中對皇后的深情之時,已經全信了,即便是皇后並無此意,可是凌雲徹是真的覬覦皇后的,皇上大怒的下旨讓人將凌雲徹帶去重罰。
經此一事,皇上與皇后的感情更加淡薄,而凌雲徹更是被施了宮刑變成了太監去皇后宮中伺候,皇上可謂將凌雲徹□□到了極致。偏偏皇后並不能說什麼,因為無論她說什麼都像是私情的佐證一般,只好默默的接受這一切。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嬿婉冷眼旁觀著皇上對皇后所做的一切,並沒有落井下石,只是在心裡提醒自己,皇后的性子太過倔強才會惹了皇上不喜,自己今後一定要更加柔順,她也算是看明白了,皇上並不喜歡別人違逆他的意思,要想在這宮裡混的好,就要事事聽從皇上的意思,如皇后那樣的性子,終究是不適合這個宮中。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紫禁城裡歲月悠悠,嬿婉也不再年輕,皇上更加喜歡年輕美麗的妃子,鮮少到嬿婉宮裡來了,但是嬿婉大權在握,依舊是宮裡最風光的妃子,人人都要來討好。而且,皇上來不來的有什麼關係,進忠日日都會來看望自己的,這些年來,進忠與自己關係更像是夫妻一般,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相互理解,也相互慰藉。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雖然他們的身份,一個是後宮嬪妃,一個是御前內監,但是那有什麼關係呢,他們終究是一路相伴,直至白首。
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貴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歲,二月十一日冊諡令懿皇貴妃。同年,御前總管進忠身患重病,藥石無靈,享年五十。
後記:想了很多,還是決定尊重歷史,讓令妃在四十九歲去世。可能很多讀者在看的時候,會覺得倆人親密的片段比較少,因為我想他們的身份終究不可能猶如尋常情侶一樣,可以毫不顧忌的親近。而且進忠其實嘴上不說,但是心裡非常自卑,因為自己太監的身份,並不敢對嬿婉做的更多,而且他從小進宮,其實對男女之事一知半解,嬿婉倒是了解男女之事,但是她畢竟是嬪妃,即使心裡喜歡進忠,終究也是要有分寸。我在文中,其實寫了很多兩個人一起努力後來兩個人都在位份上有所提升,因為我心裡認為,進忠和嬿婉之間固然有情,可是他們也是很好的夥伴,在已經不能出宮,沒有回頭路的時候,倆人彼此扶持,一步步的在宮裡站穩腳跟,這樣的感情,其實比單純的男女之情更加長久。進忠和嬿婉都是從小就吃過苦的,他們倆人的性格註定了不可能單純的只談情說愛,那樣兩個人早就死在宮裡了,所以彼此喜歡的同時,也保護自己平安的在宮裡,這才是真正的相伴到老。
我一直覺得,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活著的時間長短,誠然,按現代的眼光來看,嬿婉和進忠都不是長壽之人,但是他們的一生比很多人要豐富多彩。雖然不儘是歡聲笑語,但和心愛的人一起經歷苦楚,也一起成就美滿,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最後祝天下有情人,都能情意不變,白首同歸。
全文完。
番外 生辰
番外篇生辰
進忠記得那是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一天。一大早的進忠才起床就被嬿婉身邊的小太監叫去了永壽宮,進忠有些慌亂,以為嬿婉出了什麼急事,這樣著急的叫他過去,可是到了永壽宮,看見嬿婉笑意盈盈的看著他,讓他快些進屋。進忠有點奇怪,不過還是順從的進去了。進了屋子才知道嬿婉著急的找他,的確是有事情,不過是好事,餐桌上擺滿了各色的吃食,其中最醒目的是一碗做的香氣撲鼻的排骨麵。嬿婉笑著說“進忠,今兒個是你生辰,知道你還要當差,所以趕在清早想讓你吃一口長壽麵。”春嬋笑著對進忠說“進忠公公,我們主兒從來沒有忘記和您的幫襯之情,這一大清早的,天不亮就起床開始做壽包,這一桌子的菜都是主兒親手做的呢。”進忠驚喜的看著嬿婉說道“奴才的生辰怎麼值得令主兒這般費心呢,令主兒還是應該多休息才是。”嬿婉笑著說“平日也就算了,可是今日是你整三十的生辰,本宮必是要給你好好辦的,快吃飯吧,過會兒該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