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或許真是心有靈犀,在冬陽握著信抬頭看天時,易雲卿的確望了望天邊閃了閃神。
旁邊威武候世子常東來笑砸他一拳:“怎麼?在想哪個美人?”
揉揉被砸疼的肩膀,笑的溫柔:“不是在想哪個美人,是在想我的男妻。月前寄出的家信算算日子也該在這兩天到了。”
常東來差點摔下馬,驚道:“不會告訴我你玩真的吧?你真的喜歡上你那個農民百姓出身的男妻了?”
“怎麼?難道不行?”易雲卿反問。
常東來撓撓後腦勺:“也不是不行啦。不過我記得當初你娶他也是不情不願的吧?這時怎麼改主意了?”
易雲卿可不想跟他分享他跟冬陽的種種經過,瞥他眼道:“這些你就不需要清楚了。只記得以後見了你給我放尊重些,乖乖獻上見面禮叫聲嫂子聽到沒?!”想起冬陽不太喜歡別人叫他‘嫂’,摸摸了下巴改口道:“叫衛大哥也行。”
常東來立時不干:“讓我叫個陌生人作‘大哥’?不干!堅決不干!”
易雲卿不急著跟他爭辯,因為他知道這小子是個愛吃的,最愛吃各種肉鍋子,而他的冬陽做的最好的也是各種肉鍋子,到時候見了讓冬陽做頓肉鍋子大宴,保管樂的這小子連‘親大哥’都願意叫。
遠處數匹馬馳來,易雲卿精神一正:“來了!”
常東來立時正神,打馬迎上去對打頭那高瘦男人跪迎:“微臣恭迎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來人正是東宮太子,朱禮。古井不波的眼睛看著馬前跪迎的常東來,甩甩馬鞭:“常東來呀常東來,你這樣子做給誰看呀?你以為本宮不知道你心裡在埋怨我讓你在烈日下等一個時辰兩個時辰的?”
常東來抬頭,起身狗腿的去給朱禮牽馬:“殿下,沒等一個時辰兩個時辰的,最多也就半時辰吧。”
朱禮沒好氣橫他眼。回到軍營里早就立好的大帳,洗去一身風塵,常東來親自捧了杯茶放朱禮手上。
朱禮斜他眼:“在我記憶中你就三次給我捧過茶。一次是六歲時闖了禍讓我給求情彌補;一次是跟王家小子打架把對方打殘了,你爹關你禁閉,讓我把你撈出來;三次是下旨成婚的事。今兒是第四次!唉,不容易呀不容易!”
常東來乾笑。他雖然從小是太子伴讀,可一來他不愛讀書二來性格如此,三來他是太子表兄弟,所以平時很是隨意,一點都沒君君臣臣的覺悟。“太子殿下,那您可誤會微臣了,微臣到是想給你捧茶呀,可您身邊跟著□個太監宮女的伺候,微臣給您捧茶那不是搶了他們碗飯嗎?古來二恨是什麼?一不是恨奪妻恨搶飯仇嗎?”
朱禮嗤笑,喝了茶放下,理理袖子:“人呢?”
常東來怔下:“人?什麼人?”
朱禮瞥他眼:“沒人呀?那沒人本宮要休息了,常伴讀也休息吧。”
糾結的常東來一臉扭曲,退不是留也不是,干站在那裡,把一張俊臉生生給扭丑了。
太子貼身侍衛,吳平生憋著笑道:“太子殿下,您就別折騰常伴讀了,這要惹急了趕明兒小心他給碗裡放蟲子!”
吳平生是今上親自給太子挑的侍衛,常東來是皇后給挑的伴讀,三人年齡相仿幾乎可以說是一起長大,又打架打順眼了,三人小時候沒少干欺負人的事。常東來最常乾的就是給討厭人菜碗飯碗裡放蟲子。
常東來炸毛了:“吳干生!”
“吊東來!”吳平生也不甘示弱。
太子朱禮不雅的嗆了口茶。放了茶杯一個瞪一眼:“多久的小錯了?還拿來掰扯?”三人小時候還識字不多,錯把‘平’字認作‘干’字,‘常’字認作‘吊’字,這誤會弄了好一陣子,意外真像大白那天把個貴族功勳家族的貴婦千金笑了個東倒西歪。“人呢?你那莫逆之交,平陽流放易家嫡長孫,易雲卿。”
常東來再次乾笑。
朱禮暗自翻白眼:“得了。今兒下午你都帶著見過了,這會才想起來怕我制你個不敬之罪?”
常東來忙行禮:“太子殿下英明!”
“你呀,說你少根筋吧,在某些地方又非常謹慎;說你敏捷吧,在很多地方又少根筋的能把人氣的吐血。”朱禮嘆氣搖頭:“成了,把人請進來吧。若真是個棟樑之才,一個流放之罪本宮赦免又何防?”
常東來大喜,忙把帳外守著的易雲卿喊了來。
“罪民易雲卿見過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免禮。”
“罪民不敢。”
朱禮暗自點頭。到是個知輕重的。“我這常伴讀呀歷來不太服人,我這太子都從小沒少受他吆喝,京中一起長大的功勳子弟他都能一拳一個打個落花流水的,不想卻結識你這麼個人。八年前在京中年輕一輩的詩會中,他拿來充門面最後奪魁壓過京中四公子之首的莫問君的詩詞想必就是出自於你手了?”
“如果殿下問的是八年前夏日功勳貴族舉辦的小詩會那次,那是罪民代的。”
“你到是實誠。”朱禮也表示生氣也不表示高興,再問:“你們倆是怎麼認識的?”
“是在八年前的春日,在京中街道偶然結識。”
“偶然結識?恐怕不這麼簡單吧?我這常伴讀可沒路上認朋友的習慣。”
易雲卿若為猶豫,因為這事要說清楚於常東來來說不太光彩。
朱禮冷眼:“怎麼?本宮問你話,你還要考慮再三不成?!”
“罪民不敢!”
常東來曲膝跪地上,抓抓頭:“太子殿下,這事要問還是問我吧。”說罷把當年年少輕狂的糗事說了個清楚。
八年前的常東來十四歲,正是愛玩愛鬧且愛瘋的時候,身份尊貴是公主的親兒子,太子的表兄,又是皇后親點的太子伴讀,十打十的准候爺。可常東來性子跳脫,每次把在宮中陪太子讀書當受罪,出宮放風當享福,家裡長輩又都是疼寵的沒個說他,久而久之就養歪了。看戲文深受戲文中見路不平撥刀相助的大俠情結影響,每日在京中街道中扮演俠義人士。一些京中紈絝或嫉忌他好出身的貴族子弟就投其所好,特意設計這些情結或歪打正著,其實。特意設計的那些當然是假的,可歪打正著的卻不一定是真的,很多事情都是受矇騙助紂為虐了。偶到京中的易雲卿見了,在那些紈絝子弟毫不知情下帶著常東來把他們的騙局戳穿,還略施小計把那些紈絝給坑個底朝天。最後還在貴族子弟舉辦的小詩會上賽詩把那些個平日看不起他的才華橫溢的君子給贏了個滿臉青白。戳穿狐朋狗友的騙局,還出了口惡氣,再把那些個公子君子給贏了個臉皮青白,當下常東來便把易雲卿引為知已莫逆之交!
朱禮想起:“難怪那陣子你特安份,沒到街上去禍害個別人,還跟那些紈絝朋友給絕交了。”
當時易雲卿是不知道常東來的尊貴身份的,只是看不慣那些紈絝的作風才興起幫了把,絕不沒過幫的這人既是候府世子,公主的親兒子!
了解始末,朱禮讓兩人起來。
易雲卿一起身,風神偉岸的身形就顯了出來,一身精練軍裝在自身氣質之下穿出了儒將的風味,端的是俊美無濤儒雅不凡。
朱禮看著,難怪那易大人想方設法要壓制這侄子,的確有讓人憚忌的本錢。“易家當年落罪常伴讀來找本宮求過情,父皇沒忘易家祖上的貢獻判的流放之罪,楊洲則是本宮選的。”
易雲卿心下一驚,忙謝這恩情:“罪民謝太子殿下恩德!”
朱禮揮手:“當年是舉手之勞。而現今,能否將功折罪讓本宮赦免你易家一族,就看你今後的表現吧。”
“謝太子殿下。”
“要謝就謝你自己當年偶爾興起種下的一枚善果。”
44初露鋒芒
在朱禮的特意安排下,易雲卿成了他侍衛中的一員。
兩國商談和平合約無果的第二天,韃靼吹起了戰爭的號角。這場仗,終於打了起來!
兩國國力其實相當,只在北方邊境這種平原地區,韃靼的騎兵便占了優勢。常東來作為先峰打了兩場憋悶的仗,心情很是不慡。坐在帳中黑著個臉,活像別人欠他千兒八萬的。
軍師將軍各抒己見,太子朱禮坐於首位四平八穩的。在軍帳中沒吵出個結果,回到私帳中,朱禮問易雲卿:“有什麼看法?”
易雲卿也沒謙虛,施了一禮道:“韃靼與我大今軍隊最大的區別就是再於馬。”
朱禮點頭:“韃靼騎兵聞名數百年,他們是天生的馬背上的民族,一萬士兵中有八千是騎兵,而每個騎兵都帶有各自的三匹馬。兩匹專駝食物,一匹上戰場調換,馬駝的食物吃完了就更換為戰馬,而原來那匹如有需要就會被宰殺成食物。”一騎兵抵三普通士兵,更何況每個韃靼人都是最好的騎手,而且又常年與馬較勁,力氣大於常人。
“而韃靼最大的劣勢就在於糧糙。馬吃的,人吃的。”
朱禮苦笑:“誰都知道這些。‘兵馬未動糧糙先行’單他們每人帶的食物就能支持他們一個月有餘,再有後備支持,難打呀。”
“殿下。”易雲卿平靜說:“事在人為。既然他們的馬利害那我們就毀了他們的馬,糧糙是劣勢那我們就斷了他們的糧糙。韃靼不是鐵打的,總能對付。”
朱禮饒有興志的看他:“看樣子你已經有辦法了。”
“先毀馬後斷糧糙。”
“怎麼說?”
“既然是馬那必須要吃糙,如此隆大的馬隊如果僅靠自帶的馬糧恐怕很難支持。”
“你想毀他們的馬糧?只是馬糧在餵之時肯定會經過試毒檢驗,有毒恐怕很快就能試出來。”
易雲卿自有算計:“不急於毀馬糙,在毀之前我要先坑他們一把。”
朱禮表示自己拭目以待。
易雲卿讓人把馬最愛吃的一種青糙磨成粉拌入一種無色無味能讓馬無力的糙藥事先灑在經過的糙地上,爾後把韃靼引入這一區域,最後佯裝敗退讓韃靼兵馬放下防備。放下防備的韃靼騎兵不會阻止馬吃路邊看似很普通的青糙。韃靼人很會餵馬,怕戰馬在戰場上分神,所以在之前都會把馬餵的很飽,餵飽的馬不會吃東西陣形也就不會亂。
旁邊威武候世子常東來笑砸他一拳:“怎麼?在想哪個美人?”
揉揉被砸疼的肩膀,笑的溫柔:“不是在想哪個美人,是在想我的男妻。月前寄出的家信算算日子也該在這兩天到了。”
常東來差點摔下馬,驚道:“不會告訴我你玩真的吧?你真的喜歡上你那個農民百姓出身的男妻了?”
“怎麼?難道不行?”易雲卿反問。
常東來撓撓後腦勺:“也不是不行啦。不過我記得當初你娶他也是不情不願的吧?這時怎麼改主意了?”
易雲卿可不想跟他分享他跟冬陽的種種經過,瞥他眼道:“這些你就不需要清楚了。只記得以後見了你給我放尊重些,乖乖獻上見面禮叫聲嫂子聽到沒?!”想起冬陽不太喜歡別人叫他‘嫂’,摸摸了下巴改口道:“叫衛大哥也行。”
常東來立時不干:“讓我叫個陌生人作‘大哥’?不干!堅決不干!”
易雲卿不急著跟他爭辯,因為他知道這小子是個愛吃的,最愛吃各種肉鍋子,而他的冬陽做的最好的也是各種肉鍋子,到時候見了讓冬陽做頓肉鍋子大宴,保管樂的這小子連‘親大哥’都願意叫。
遠處數匹馬馳來,易雲卿精神一正:“來了!”
常東來立時正神,打馬迎上去對打頭那高瘦男人跪迎:“微臣恭迎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來人正是東宮太子,朱禮。古井不波的眼睛看著馬前跪迎的常東來,甩甩馬鞭:“常東來呀常東來,你這樣子做給誰看呀?你以為本宮不知道你心裡在埋怨我讓你在烈日下等一個時辰兩個時辰的?”
常東來抬頭,起身狗腿的去給朱禮牽馬:“殿下,沒等一個時辰兩個時辰的,最多也就半時辰吧。”
朱禮沒好氣橫他眼。回到軍營里早就立好的大帳,洗去一身風塵,常東來親自捧了杯茶放朱禮手上。
朱禮斜他眼:“在我記憶中你就三次給我捧過茶。一次是六歲時闖了禍讓我給求情彌補;一次是跟王家小子打架把對方打殘了,你爹關你禁閉,讓我把你撈出來;三次是下旨成婚的事。今兒是第四次!唉,不容易呀不容易!”
常東來乾笑。他雖然從小是太子伴讀,可一來他不愛讀書二來性格如此,三來他是太子表兄弟,所以平時很是隨意,一點都沒君君臣臣的覺悟。“太子殿下,那您可誤會微臣了,微臣到是想給你捧茶呀,可您身邊跟著□個太監宮女的伺候,微臣給您捧茶那不是搶了他們碗飯嗎?古來二恨是什麼?一不是恨奪妻恨搶飯仇嗎?”
朱禮嗤笑,喝了茶放下,理理袖子:“人呢?”
常東來怔下:“人?什麼人?”
朱禮瞥他眼:“沒人呀?那沒人本宮要休息了,常伴讀也休息吧。”
糾結的常東來一臉扭曲,退不是留也不是,干站在那裡,把一張俊臉生生給扭丑了。
太子貼身侍衛,吳平生憋著笑道:“太子殿下,您就別折騰常伴讀了,這要惹急了趕明兒小心他給碗裡放蟲子!”
吳平生是今上親自給太子挑的侍衛,常東來是皇后給挑的伴讀,三人年齡相仿幾乎可以說是一起長大,又打架打順眼了,三人小時候沒少干欺負人的事。常東來最常乾的就是給討厭人菜碗飯碗裡放蟲子。
常東來炸毛了:“吳干生!”
“吊東來!”吳平生也不甘示弱。
太子朱禮不雅的嗆了口茶。放了茶杯一個瞪一眼:“多久的小錯了?還拿來掰扯?”三人小時候還識字不多,錯把‘平’字認作‘干’字,‘常’字認作‘吊’字,這誤會弄了好一陣子,意外真像大白那天把個貴族功勳家族的貴婦千金笑了個東倒西歪。“人呢?你那莫逆之交,平陽流放易家嫡長孫,易雲卿。”
常東來再次乾笑。
朱禮暗自翻白眼:“得了。今兒下午你都帶著見過了,這會才想起來怕我制你個不敬之罪?”
常東來忙行禮:“太子殿下英明!”
“你呀,說你少根筋吧,在某些地方又非常謹慎;說你敏捷吧,在很多地方又少根筋的能把人氣的吐血。”朱禮嘆氣搖頭:“成了,把人請進來吧。若真是個棟樑之才,一個流放之罪本宮赦免又何防?”
常東來大喜,忙把帳外守著的易雲卿喊了來。
“罪民易雲卿見過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免禮。”
“罪民不敢。”
朱禮暗自點頭。到是個知輕重的。“我這常伴讀呀歷來不太服人,我這太子都從小沒少受他吆喝,京中一起長大的功勳子弟他都能一拳一個打個落花流水的,不想卻結識你這麼個人。八年前在京中年輕一輩的詩會中,他拿來充門面最後奪魁壓過京中四公子之首的莫問君的詩詞想必就是出自於你手了?”
“如果殿下問的是八年前夏日功勳貴族舉辦的小詩會那次,那是罪民代的。”
“你到是實誠。”朱禮也表示生氣也不表示高興,再問:“你們倆是怎麼認識的?”
“是在八年前的春日,在京中街道偶然結識。”
“偶然結識?恐怕不這麼簡單吧?我這常伴讀可沒路上認朋友的習慣。”
易雲卿若為猶豫,因為這事要說清楚於常東來來說不太光彩。
朱禮冷眼:“怎麼?本宮問你話,你還要考慮再三不成?!”
“罪民不敢!”
常東來曲膝跪地上,抓抓頭:“太子殿下,這事要問還是問我吧。”說罷把當年年少輕狂的糗事說了個清楚。
八年前的常東來十四歲,正是愛玩愛鬧且愛瘋的時候,身份尊貴是公主的親兒子,太子的表兄,又是皇后親點的太子伴讀,十打十的准候爺。可常東來性子跳脫,每次把在宮中陪太子讀書當受罪,出宮放風當享福,家裡長輩又都是疼寵的沒個說他,久而久之就養歪了。看戲文深受戲文中見路不平撥刀相助的大俠情結影響,每日在京中街道中扮演俠義人士。一些京中紈絝或嫉忌他好出身的貴族子弟就投其所好,特意設計這些情結或歪打正著,其實。特意設計的那些當然是假的,可歪打正著的卻不一定是真的,很多事情都是受矇騙助紂為虐了。偶到京中的易雲卿見了,在那些紈絝子弟毫不知情下帶著常東來把他們的騙局戳穿,還略施小計把那些紈絝給坑個底朝天。最後還在貴族子弟舉辦的小詩會上賽詩把那些個平日看不起他的才華橫溢的君子給贏了個滿臉青白。戳穿狐朋狗友的騙局,還出了口惡氣,再把那些個公子君子給贏了個臉皮青白,當下常東來便把易雲卿引為知已莫逆之交!
朱禮想起:“難怪那陣子你特安份,沒到街上去禍害個別人,還跟那些紈絝朋友給絕交了。”
當時易雲卿是不知道常東來的尊貴身份的,只是看不慣那些紈絝的作風才興起幫了把,絕不沒過幫的這人既是候府世子,公主的親兒子!
了解始末,朱禮讓兩人起來。
易雲卿一起身,風神偉岸的身形就顯了出來,一身精練軍裝在自身氣質之下穿出了儒將的風味,端的是俊美無濤儒雅不凡。
朱禮看著,難怪那易大人想方設法要壓制這侄子,的確有讓人憚忌的本錢。“易家當年落罪常伴讀來找本宮求過情,父皇沒忘易家祖上的貢獻判的流放之罪,楊洲則是本宮選的。”
易雲卿心下一驚,忙謝這恩情:“罪民謝太子殿下恩德!”
朱禮揮手:“當年是舉手之勞。而現今,能否將功折罪讓本宮赦免你易家一族,就看你今後的表現吧。”
“謝太子殿下。”
“要謝就謝你自己當年偶爾興起種下的一枚善果。”
44初露鋒芒
在朱禮的特意安排下,易雲卿成了他侍衛中的一員。
兩國商談和平合約無果的第二天,韃靼吹起了戰爭的號角。這場仗,終於打了起來!
兩國國力其實相當,只在北方邊境這種平原地區,韃靼的騎兵便占了優勢。常東來作為先峰打了兩場憋悶的仗,心情很是不慡。坐在帳中黑著個臉,活像別人欠他千兒八萬的。
軍師將軍各抒己見,太子朱禮坐於首位四平八穩的。在軍帳中沒吵出個結果,回到私帳中,朱禮問易雲卿:“有什麼看法?”
易雲卿也沒謙虛,施了一禮道:“韃靼與我大今軍隊最大的區別就是再於馬。”
朱禮點頭:“韃靼騎兵聞名數百年,他們是天生的馬背上的民族,一萬士兵中有八千是騎兵,而每個騎兵都帶有各自的三匹馬。兩匹專駝食物,一匹上戰場調換,馬駝的食物吃完了就更換為戰馬,而原來那匹如有需要就會被宰殺成食物。”一騎兵抵三普通士兵,更何況每個韃靼人都是最好的騎手,而且又常年與馬較勁,力氣大於常人。
“而韃靼最大的劣勢就在於糧糙。馬吃的,人吃的。”
朱禮苦笑:“誰都知道這些。‘兵馬未動糧糙先行’單他們每人帶的食物就能支持他們一個月有餘,再有後備支持,難打呀。”
“殿下。”易雲卿平靜說:“事在人為。既然他們的馬利害那我們就毀了他們的馬,糧糙是劣勢那我們就斷了他們的糧糙。韃靼不是鐵打的,總能對付。”
朱禮饒有興志的看他:“看樣子你已經有辦法了。”
“先毀馬後斷糧糙。”
“怎麼說?”
“既然是馬那必須要吃糙,如此隆大的馬隊如果僅靠自帶的馬糧恐怕很難支持。”
“你想毀他們的馬糧?只是馬糧在餵之時肯定會經過試毒檢驗,有毒恐怕很快就能試出來。”
易雲卿自有算計:“不急於毀馬糙,在毀之前我要先坑他們一把。”
朱禮表示自己拭目以待。
易雲卿讓人把馬最愛吃的一種青糙磨成粉拌入一種無色無味能讓馬無力的糙藥事先灑在經過的糙地上,爾後把韃靼引入這一區域,最後佯裝敗退讓韃靼兵馬放下防備。放下防備的韃靼騎兵不會阻止馬吃路邊看似很普通的青糙。韃靼人很會餵馬,怕戰馬在戰場上分神,所以在之前都會把馬餵的很飽,餵飽的馬不會吃東西陣形也就不會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