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孤便知道,皇妹你是最了解孤的。”聖上滿意的點了點頭。
林錦初當上太子妃不過三月,聖上又扔出了一個炸彈,他發了一道聖旨,說明退位,太子繼位,年號為元光,開啟了大梁朝的新曆程。
太子繼位對大家來說,並不是一件奇事,而最讓大家側目的,是林錦初這一年連跳兩級,從側妃到了太子妃,又從太子妃離皇后只有一步之遙。
第200章
林錦初的種種境遇可以說是麻雀變鳳凰。
有不少曾在少女時期與她打過交道的貴女在私下說道,她除了一張臉之外,便沒有其他的優點,能走到這一步只是運氣好而已;而也有些貴女私下說,她見人十分的禮貌,沒有因為出身低而自卑於人,也沒有因為成了南宮公主的繼女便妄自高傲,她似從來都是那個模樣,寵辱不驚。這樣的姑娘,走到這一步,並不讓人覺得驚訝。
聖上雖然已經退位,但太子為了考慮到聖上剛退位的心情,便與林錦初一直居住在太子宮中,並沒有搬到正殿。
聖上知道太子不搬去正殿的原因,索性便帶了身邊信任的人與林貴妃一起去了江南,言稱要看看林貴妃江南的故鄉。
聖上給太子挪了地兒,但是太子仍舊不搬,以彰顯對聖上的尊敬。
林錦初雖然身份已經今非昔比,但卻也與太子一般,在宮中十分低調,並沒有去為難聖上以前留下的嬪妃。
太子登基之後,便成了聖上,而林錦初的皇后冊封儀式也即將來到。
禮部已經承辦了太子的登基儀式,對此皇后的冊封儀式早已心中有數。
太子在登基之時,曾經派人吩咐禮部要低調的辦,禮部原以為皇后冊封儀式也要如此。
可當他們準備皇后冊封儀式的時候,太子卻派了吳內侍來與他們說,“皇后冊封儀式要按照正常來辦。”
按照正常來辦?禮部那些人精明得很,很快便揣測到了太子的意思,皇后的冊封儀式要不僅要大辦,而且要辦得風光。
林錦初登上後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聖上為了壓制太子,所以才將身份不夠、母家不得力的林錦初扶上後位,總有一天,這位皇后會成為政權交替的犧牲品;而另一種說法便是,太子十分喜歡這位皇后,在先帝面前幾度軟下身段來懇求,才讓先帝點了頭,將這位林側妃扶正成了太子妃。
禮部的人見新聖上的一言一行,便知道,這位太子妃,屬於後者,他們不可疏忽。
禮部的人仔細的看了陰曆,才選定了幾個好日子,將日子送到了新聖上面前,新聖上點了頭,親自定下了一個好日子。
因林錦初與太子仍住在太子宮中,他們的一切暫時還沒有改變。
太子成為皇帝之後,氣勢比之前更盛,尋常的奴才見了他,聲音會不自覺地變小。
連吳內侍也私下對鄧嬤嬤說,覺得太子比之前更加難以猜測心思了。
鄧嬤嬤心道,這便是真龍的氣場了。
好在這讓人越加猜不透心思的新聖上身邊,有一個和和氣氣的太子妃,若奴才們拿不準他心中在想什麼,去問林錦初的話,十之*是沒有錯的。
太子下了朝,林錦初迎了上去為了換下了明黃色的朝服,她有些擔憂的看了一眼他,用雙手摸了摸他眉間道:“我終於明白父皇是為何要將這位置交給你了。”實在是太難了,從百姓的秋季鬧蝗蟲到邊疆的少數民族的騷擾,件件都是大事,件件都急著要解決。
林錦初看太子書房裡的奏摺如小山一般高,太子每每都要看到十分晚才能歇息。
太子笑著看了林錦初一眼,“等我將河山治理好了,祥哥兒也長大了,那我便也與父皇一般,丟下這千斤的擔子帶你去看那大好河山。”
“真的?”這時日雖然還遠的很,但林錦初的臉上不由得顯出嚮往的神色來,“姑姑寫信給我,說我小時候最喜歡嬉戲的池塘還在呢。”說起來,她已經兩世沒有回到她江南的故鄉了。
太子見林錦初面上的笑意與期待,才將那些讓他不慡利的朝事通通的放在了一邊“當然是真的。”
祥哥兒是林錦初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她怎麼能不惦記著她?她在處理後宮之事時,也經常讓奶娘帶著祥哥兒在一旁看著,偶爾休息的時候,也會逗一逗祥哥兒。
“殿下,你來看看祥哥兒,如今他會叫父親了呢。”林錦初將祥哥兒從奶娘的手中抱了過來,遞給了太子。
太子與先帝的父子關係之前一向疏離,若是靠著元後的情分與他自身的聰慧,他這個太子的身份,只怕早就坐不穩了,如今雖然這個兒子是他心愛的女人給他誕下的,但是他每每見到他,都不知道用什麼態度來面對。
若是太寵著了,養出一個如老五一般的的紈絝子弟該怎麼辦?他如何能擔起大梁朝的萬里河山?若是太嚴厲了,他會不會覺得自己的父親不夠愛他?
太子的這些心思,林錦初早已猜出了一二,她將祥哥兒硬生生的塞入了太子的懷中。
太子面對著這個據說與他小時候長得一模一樣的小娃娃,渾身有些僵硬,而祥哥兒在仔細看了太子的臉後,脆聲叫出了“父親”。如今太子剛剛登基,奶娘還沒來得及教他如何叫父皇。
“每次見了我都不叫母親,見了你父親小嘴倒甜了。”林錦初有些不滿,戳了戳祥哥兒的額頭。
祥哥兒似接到母親的不滿,可他卻咯咯的笑了起來,似乎在他心中,父親是需要討好的,而母親,是來疼寵他的。
這孩子一張臉雖然像了自己,但性格卻似乎多像了林錦初幾分,太子面上柔和了幾分,笑著與林錦初道:“等他長大一些,我們為他生一個小妹妹吧。”這個女兒一定與林錦初長得一模一樣,而他會讓她成為世上最受寵的姑娘。
林錦初聽太子如此說,臉微微一紅,低下了頭。
她在他身邊已經幾年了,說起這些的時候,還是一份十分嬌羞的模樣,太子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封后大典的日子已經定下了。”太子如閒話家常一般與林錦初說道。
“封后大典?”這四個字對林錦初來說有些陌生又有些遙遠,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離這個尊貴的位置這麼近。
她這幅愣愣的模樣似取悅了太子,太子摸了摸她的頭道:“那日要顯得威嚴一些,切莫丟了我的臉。”
丟了他的臉?林錦初跺了跺腳道:“我才不會呢。”
兩人說話的笑聲一路傳來,讓冷凝的太子宮似有了家的感覺。
阿彌陀佛,幸虧殿下身邊有了太子妃,若不是如此的話,太子登基之後,他們這些奴才的日子都不會太好過了。
太子與林錦初說完的第二日,禮部便派了人來,與林錦初說明了封后大殿的流程,尚衣間專門派人來與林錦初量了身段,如今新聖上身邊沒有其他女人,他們只要伺候好了太子妃,那便萬事大吉了。
南宮公主對封后大典極為上心,她親自入宮,盯著禮部籌備這些。
林錦初與她說過幾次讓她寬鬆一些,她都搖了搖頭說道:“這可是我女兒最重要的一天。”當年林錦初嫁給太子做側妃之時,都不敢明目張胆的穿正紅之色,而如今在宮中,唯一能穿正紅之色的,便是她了!
林錦初見南宮公主興致滿滿,便讓南宮公主去了,南宮公主突的想到什麼,與林錦初道:“晨哥兒與南海郡主正在回京的路上,他們正好趕得上你的封后大典。”
哥哥要回來了?林錦初雙眼一亮。
南宮公主左右看了看,對林錦初說道:“我看殿下的意思是待晨哥兒回京參加了封后大典之後,再換一個地方呆呆。”再換一個地方,必然比之前的要大,林錦晨這樣下去,只要不出大錯,以後必然是一名封疆大吏。
林錦初在宮中,而林錦晨在外,以後他們相聚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少,林錦初心中有些唏噓,卻笑著說道:“這路途遙遠,就怕征哥兒路上受了累。”
南宮公主聽到孫子的名字,忍不住笑了,“你放心吧,南海郡主與我來信,說征哥兒的身體像極了他的外祖父,健壯得很呢。”
林錦初聽到嫂嫂的名字,笑了,南海郡主當年是低嫁給了林錦晨,如今林錦晨雖然成了狀元,但尚沒有功名在身,嫂嫂進京之後,她定要以皇后的身份多給嫂嫂一些封賞,免得嫂嫂行走在外,便人小看了。
南宮公主見林錦初微微出神,問道:“你在想什麼?”
林錦初從迷思中回過神來,對南宮公主笑道:“我在想如何給嫂嫂封賞呢。”
南宮公主微微一愣,南海郡主對林錦晨十分情深,放下錦衣玉食陪他去小邊縣,又與他誕下一子,其中艱難,怎麼樣都想得到,她曾想過暗示林錦初給她一些封賞,但不料林錦初自己已經想到了。
林錦初與當初那個她第一次見便覺得天真爛漫的小姑娘到底不一樣了,南宮公主欣慰的笑道:“你嫂嫂為你哥哥付出那麼多,你封賞她多一些,南海郡王府心中也十分熨帖的。”
林錦初點了點頭,心中暗暗期待林錦晨夫妻的到來。
第201章
林錦晨夫婦到京城之時正好離林錦初皇后封典的日子十分近了。
林錦晨雖然是年輕聖上的小舅子,但官職也沒有高到可以直接上朝面聖的地步,剛入京,便帶著老婆孩子直接入了宮中。
剛剛入宮,林錦晨心中有些忐忑,初姐兒在他心中一直都是那個天真爛漫的妹妹,可是有一天她入了太子宮中成了側妃,最終居然要成為了皇后。
南海郡主見丈夫面上的猶疑,便知道他心中的糾結,笑著說道:“夫君你在想什麼呢?太子妃再如何,都是你的妹妹啊,這血緣上的情分是斷不了的。”
說實話,當年南海郡主嫁林錦晨之時,南海郡王曾與南海郡主說過,你這個夫君,哪兒都好,可是有一點不盡如人意,那便是他妹妹是太子的側妃,若是太子登了基成了聖上,那林錦初便成為太子身邊的寵妃,寵妃在朝中的結局,一般都不太好。
可是誰知道太子能夠力排眾議就將這未來的寵妃變成了未來的皇后呢?南海郡主心中感嘆太子的強勢,但又想想這個小姑子,聰明懂事,似乎被太子那麼喜歡也沒有什麼說不通的地方。
“還是夫人說得對。”林錦晨的面上閃過了一絲愧色,再如何,他也不能與自己的妹妹生分了。
兩人的兒子瑞哥兒從來沒有進過宮,一雙大眼睛眨巴眨巴的看著宮內的場景,覺得十分新奇。
林錦初當上太子妃不過三月,聖上又扔出了一個炸彈,他發了一道聖旨,說明退位,太子繼位,年號為元光,開啟了大梁朝的新曆程。
太子繼位對大家來說,並不是一件奇事,而最讓大家側目的,是林錦初這一年連跳兩級,從側妃到了太子妃,又從太子妃離皇后只有一步之遙。
第200章
林錦初的種種境遇可以說是麻雀變鳳凰。
有不少曾在少女時期與她打過交道的貴女在私下說道,她除了一張臉之外,便沒有其他的優點,能走到這一步只是運氣好而已;而也有些貴女私下說,她見人十分的禮貌,沒有因為出身低而自卑於人,也沒有因為成了南宮公主的繼女便妄自高傲,她似從來都是那個模樣,寵辱不驚。這樣的姑娘,走到這一步,並不讓人覺得驚訝。
聖上雖然已經退位,但太子為了考慮到聖上剛退位的心情,便與林錦初一直居住在太子宮中,並沒有搬到正殿。
聖上知道太子不搬去正殿的原因,索性便帶了身邊信任的人與林貴妃一起去了江南,言稱要看看林貴妃江南的故鄉。
聖上給太子挪了地兒,但是太子仍舊不搬,以彰顯對聖上的尊敬。
林錦初雖然身份已經今非昔比,但卻也與太子一般,在宮中十分低調,並沒有去為難聖上以前留下的嬪妃。
太子登基之後,便成了聖上,而林錦初的皇后冊封儀式也即將來到。
禮部已經承辦了太子的登基儀式,對此皇后的冊封儀式早已心中有數。
太子在登基之時,曾經派人吩咐禮部要低調的辦,禮部原以為皇后冊封儀式也要如此。
可當他們準備皇后冊封儀式的時候,太子卻派了吳內侍來與他們說,“皇后冊封儀式要按照正常來辦。”
按照正常來辦?禮部那些人精明得很,很快便揣測到了太子的意思,皇后的冊封儀式要不僅要大辦,而且要辦得風光。
林錦初登上後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聖上為了壓制太子,所以才將身份不夠、母家不得力的林錦初扶上後位,總有一天,這位皇后會成為政權交替的犧牲品;而另一種說法便是,太子十分喜歡這位皇后,在先帝面前幾度軟下身段來懇求,才讓先帝點了頭,將這位林側妃扶正成了太子妃。
禮部的人見新聖上的一言一行,便知道,這位太子妃,屬於後者,他們不可疏忽。
禮部的人仔細的看了陰曆,才選定了幾個好日子,將日子送到了新聖上面前,新聖上點了頭,親自定下了一個好日子。
因林錦初與太子仍住在太子宮中,他們的一切暫時還沒有改變。
太子成為皇帝之後,氣勢比之前更盛,尋常的奴才見了他,聲音會不自覺地變小。
連吳內侍也私下對鄧嬤嬤說,覺得太子比之前更加難以猜測心思了。
鄧嬤嬤心道,這便是真龍的氣場了。
好在這讓人越加猜不透心思的新聖上身邊,有一個和和氣氣的太子妃,若奴才們拿不準他心中在想什麼,去問林錦初的話,十之*是沒有錯的。
太子下了朝,林錦初迎了上去為了換下了明黃色的朝服,她有些擔憂的看了一眼他,用雙手摸了摸他眉間道:“我終於明白父皇是為何要將這位置交給你了。”實在是太難了,從百姓的秋季鬧蝗蟲到邊疆的少數民族的騷擾,件件都是大事,件件都急著要解決。
林錦初看太子書房裡的奏摺如小山一般高,太子每每都要看到十分晚才能歇息。
太子笑著看了林錦初一眼,“等我將河山治理好了,祥哥兒也長大了,那我便也與父皇一般,丟下這千斤的擔子帶你去看那大好河山。”
“真的?”這時日雖然還遠的很,但林錦初的臉上不由得顯出嚮往的神色來,“姑姑寫信給我,說我小時候最喜歡嬉戲的池塘還在呢。”說起來,她已經兩世沒有回到她江南的故鄉了。
太子見林錦初面上的笑意與期待,才將那些讓他不慡利的朝事通通的放在了一邊“當然是真的。”
祥哥兒是林錦初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她怎麼能不惦記著她?她在處理後宮之事時,也經常讓奶娘帶著祥哥兒在一旁看著,偶爾休息的時候,也會逗一逗祥哥兒。
“殿下,你來看看祥哥兒,如今他會叫父親了呢。”林錦初將祥哥兒從奶娘的手中抱了過來,遞給了太子。
太子與先帝的父子關係之前一向疏離,若是靠著元後的情分與他自身的聰慧,他這個太子的身份,只怕早就坐不穩了,如今雖然這個兒子是他心愛的女人給他誕下的,但是他每每見到他,都不知道用什麼態度來面對。
若是太寵著了,養出一個如老五一般的的紈絝子弟該怎麼辦?他如何能擔起大梁朝的萬里河山?若是太嚴厲了,他會不會覺得自己的父親不夠愛他?
太子的這些心思,林錦初早已猜出了一二,她將祥哥兒硬生生的塞入了太子的懷中。
太子面對著這個據說與他小時候長得一模一樣的小娃娃,渾身有些僵硬,而祥哥兒在仔細看了太子的臉後,脆聲叫出了“父親”。如今太子剛剛登基,奶娘還沒來得及教他如何叫父皇。
“每次見了我都不叫母親,見了你父親小嘴倒甜了。”林錦初有些不滿,戳了戳祥哥兒的額頭。
祥哥兒似接到母親的不滿,可他卻咯咯的笑了起來,似乎在他心中,父親是需要討好的,而母親,是來疼寵他的。
這孩子一張臉雖然像了自己,但性格卻似乎多像了林錦初幾分,太子面上柔和了幾分,笑著與林錦初道:“等他長大一些,我們為他生一個小妹妹吧。”這個女兒一定與林錦初長得一模一樣,而他會讓她成為世上最受寵的姑娘。
林錦初聽太子如此說,臉微微一紅,低下了頭。
她在他身邊已經幾年了,說起這些的時候,還是一份十分嬌羞的模樣,太子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封后大典的日子已經定下了。”太子如閒話家常一般與林錦初說道。
“封后大典?”這四個字對林錦初來說有些陌生又有些遙遠,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離這個尊貴的位置這麼近。
她這幅愣愣的模樣似取悅了太子,太子摸了摸她的頭道:“那日要顯得威嚴一些,切莫丟了我的臉。”
丟了他的臉?林錦初跺了跺腳道:“我才不會呢。”
兩人說話的笑聲一路傳來,讓冷凝的太子宮似有了家的感覺。
阿彌陀佛,幸虧殿下身邊有了太子妃,若不是如此的話,太子登基之後,他們這些奴才的日子都不會太好過了。
太子與林錦初說完的第二日,禮部便派了人來,與林錦初說明了封后大殿的流程,尚衣間專門派人來與林錦初量了身段,如今新聖上身邊沒有其他女人,他們只要伺候好了太子妃,那便萬事大吉了。
南宮公主對封后大典極為上心,她親自入宮,盯著禮部籌備這些。
林錦初與她說過幾次讓她寬鬆一些,她都搖了搖頭說道:“這可是我女兒最重要的一天。”當年林錦初嫁給太子做側妃之時,都不敢明目張胆的穿正紅之色,而如今在宮中,唯一能穿正紅之色的,便是她了!
林錦初見南宮公主興致滿滿,便讓南宮公主去了,南宮公主突的想到什麼,與林錦初道:“晨哥兒與南海郡主正在回京的路上,他們正好趕得上你的封后大典。”
哥哥要回來了?林錦初雙眼一亮。
南宮公主左右看了看,對林錦初說道:“我看殿下的意思是待晨哥兒回京參加了封后大典之後,再換一個地方呆呆。”再換一個地方,必然比之前的要大,林錦晨這樣下去,只要不出大錯,以後必然是一名封疆大吏。
林錦初在宮中,而林錦晨在外,以後他們相聚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少,林錦初心中有些唏噓,卻笑著說道:“這路途遙遠,就怕征哥兒路上受了累。”
南宮公主聽到孫子的名字,忍不住笑了,“你放心吧,南海郡主與我來信,說征哥兒的身體像極了他的外祖父,健壯得很呢。”
林錦初聽到嫂嫂的名字,笑了,南海郡主當年是低嫁給了林錦晨,如今林錦晨雖然成了狀元,但尚沒有功名在身,嫂嫂進京之後,她定要以皇后的身份多給嫂嫂一些封賞,免得嫂嫂行走在外,便人小看了。
南宮公主見林錦初微微出神,問道:“你在想什麼?”
林錦初從迷思中回過神來,對南宮公主笑道:“我在想如何給嫂嫂封賞呢。”
南宮公主微微一愣,南海郡主對林錦晨十分情深,放下錦衣玉食陪他去小邊縣,又與他誕下一子,其中艱難,怎麼樣都想得到,她曾想過暗示林錦初給她一些封賞,但不料林錦初自己已經想到了。
林錦初與當初那個她第一次見便覺得天真爛漫的小姑娘到底不一樣了,南宮公主欣慰的笑道:“你嫂嫂為你哥哥付出那麼多,你封賞她多一些,南海郡王府心中也十分熨帖的。”
林錦初點了點頭,心中暗暗期待林錦晨夫妻的到來。
第201章
林錦晨夫婦到京城之時正好離林錦初皇后封典的日子十分近了。
林錦晨雖然是年輕聖上的小舅子,但官職也沒有高到可以直接上朝面聖的地步,剛入京,便帶著老婆孩子直接入了宮中。
剛剛入宮,林錦晨心中有些忐忑,初姐兒在他心中一直都是那個天真爛漫的妹妹,可是有一天她入了太子宮中成了側妃,最終居然要成為了皇后。
南海郡主見丈夫面上的猶疑,便知道他心中的糾結,笑著說道:“夫君你在想什麼呢?太子妃再如何,都是你的妹妹啊,這血緣上的情分是斷不了的。”
說實話,當年南海郡主嫁林錦晨之時,南海郡王曾與南海郡主說過,你這個夫君,哪兒都好,可是有一點不盡如人意,那便是他妹妹是太子的側妃,若是太子登了基成了聖上,那林錦初便成為太子身邊的寵妃,寵妃在朝中的結局,一般都不太好。
可是誰知道太子能夠力排眾議就將這未來的寵妃變成了未來的皇后呢?南海郡主心中感嘆太子的強勢,但又想想這個小姑子,聰明懂事,似乎被太子那麼喜歡也沒有什麼說不通的地方。
“還是夫人說得對。”林錦晨的面上閃過了一絲愧色,再如何,他也不能與自己的妹妹生分了。
兩人的兒子瑞哥兒從來沒有進過宮,一雙大眼睛眨巴眨巴的看著宮內的場景,覺得十分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