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嗯,也就是傀儡。

  就因為這樣,方才更可信。

  要是誰都是壞人,就他周堯是好人,別人想起來也要掂量掂量,是不是中了他計……

  為計劃順利,周堯還重新闖了兩次皇宮,苦心勸誡周帝。

  當然,每一次結果都非常不好,全部是受了傷被架出來,周帝還不依不饒,喊打喊殺。

  大臣們對現下形勢……

  總之,就是各種擔心,但因周帝態度著實強硬,不太敢說什麼。

  直至吳越邊界打出旗幔,要求大周帝給解釋,那朱貴妃到底怎麼辦,若是你捨不得,下不去手,咱們過來幫你殺!

  大周形勢本就不穩,吳越一動,楚國也開始溜著敲邊角,前方外族不再靜靜觀看,連南邊閩地,南漢,似乎都蠢蠢欲動了。

  這是即將開戰,天下大亂的架式啊!

  朝臣們瞬間急了,各種覲見勸誡,不一而足。

  然而周帝沉著臉,還是不聽,甚至仍然縱容朱貴妃看奏摺,一點也不介意大亂,或者篤定大亂不會來似的。

  這種時候,周堯就又去表現了,跑死了幾匹馬,親自到各國邊界和談,同吳地越地楚地的人各種商量,把緊張形勢壓了下去……

  大周朝臣方才察覺,好似這個二皇子很了不得?

  這位幼時身體不怎麼好,少有露頭,朝臣們都不知道他到底什麼樣,有沒有治國輔國之才,但現在,所有人都看出來了。

  二皇子豈只是有才,是非常有才!

  三言兩語說通敵國,得多大心力,得多大智慧,是一般人能做成的麼?

  再難,再險,都敢只身前去,這膽量胸襟,這魄力,是一般人有的麼?

  再擔心,再憂慮,也只敢勸誡,不敢忤逆,哪怕一次次被周帝丟出皇宮,對於周帝的孝心尊敬,也一點都沒少,這等孝道,於皇子而言,已是夠夠的了!

  周堯再次在公開場合出現時,放到他身上的視線,就更加熱烈了。

  帶著更為濃重的審視,觀察,與估量。

  周堯向來不懼這個,表現起來更加有君子之風,優雅得體,又不失端重貴氣。

  一時間,讓眾人更眼熱了。

  恍惚中,好像看到了一個中興之君應有的模樣!

  慢慢的,事態一點點發酵,整個大周,舉國上下,都在例數朱貴妃的數宗罪,順便把恆王數進去,周帝因無作為,還縱著朱貴妃繼續操縱朝野,不多久也擺脫了可憐形象,砸實了傀儡之說,連帶著從可憐,到可恨。

  就在這種時候,從其它諸國往返的生意人口裡,又傳出了周堯壯舉。

  周堯到了楚國,怎麼幫忙平局勢,大皇子四皇子爭鋒,斗的要死時,他是怎麼立了大功,幫楚國度過搖搖危機,終於形勢穩下來的。

  到了吳地,如何破解各種危機,在吳帝得了重病,數次被刺時解人危難,幫著忠臣信王推舉梅妃,讓國勢不再飄搖。

  出使越地,又是怎麼幫著越國三皇子救母,除掉野心重重的攝政王李密,打破皇室血脈被混淆的危局。

  還有,怎麼對槓那處心積慮,想要換身份頂上的商雲舒,以及,怎麼在天機樓里各種表現,讓一票人拜服。

  ……

  聽完這些,大周人神色恍惚,似乎都不大認得這位二皇子了。

  這波瀾壯闊的人生,這起伏刺激的危局,還都是在皇權重地……

  二皇子竟能玩的這麼順麼?

  這真是……本事了不得了!

  以前為什麼……

  肯定是被朱貴妃和恆王壓制,不能表現麼!

  眾人自動自發的給周堯以前經歷找著理由,看向周堯的目光更加熱切了。

  有這麼大本事,還愣著幹什麼,趕緊策劃著名上位啊!

  然而周堯沒有動。

  他還是以種種憂慮目光,看往周帝的方向,似乎還在等父親回心轉意。

  眾臣只得嘆口氣。

  這樣的皇子,真是再也沒有了。

  ……

  周堯消停,別人不消停。

  久久等不來周帝對朱貴妃的處置,邊境線又亂了。

  吳越兩國重新把話頭提起來,做勢要攻擊,楚國也開始各種準備,想要渾水摸魚,邊上其它的國家不說了,反正除了觀望的,就是準備要打的。

  吳越與大周的邊境線,真的打了一戰。

  周堯做為救火隊員,自然也去了。

  結果兩邊不依不饒,這回怎麼勸都不行,連用往日情分壓都不行,話趕話,兩邊說出了同樣的聲音。

  “別人我們誰都不服,就服你周堯,若你周堯做了周帝,莫說打架提要求,我們可交出權柄,不再稱王稱帝,任你統治,忠心守護!”

  好麼,這話一放出來,整個大周都瘋了。

  長久以來,大周想要的是什麼?

  是穩定,是昌盛,是重回大周盛世!

  有什麼,比得了天下人才還重要,比諸國哭著喊著效忠都重要?

  傳國玉璽都不能比!

  說曹操,曹操到。

  不知道哪來的大盜,說大周二皇子實在太得民心,他都看不下去了,把傳國玉璽偷到手,摔到了周堯案前,你不當皇帝誰當皇帝?

  這下好了,連天下正統的標誌都有了!

  雖然周帝還在位置上,所有人的目光,已經不由自主放到了周堯身上,十分殷切。

  咱們求求您了,二皇子,別再任性了,上位可不可以?

  二皇子當然很嚴肅的拒絕了。

  父皇還在,這種事怎麼可以發生?連想都不能想!

  眾人:……

  可以說失望的不行了。

  周堯維持著好皇子,好兒子的形象,放過了別人,別人卻沒有放過他。

  民間朝野的消息,皇宮裡聽到,總是慢幾步。

  周帝起初還沒什麼想法,只是覺得這二兒子太不懂眼色,不會辦事,討厭他的確沒錯,後來一點點,感覺不對了。

  怎麼別的時候不傳各種消息,二皇子一回來,各種消息就沒譜了?

  他開始覺得周堯在耍手段,心裡十分不高興。

  朱貴妃那邊,則是要恨死周堯了。

  用腳趾頭想,那些對她不利的流言,肯定都是周堯放出來的!

  她到底哪裡惹著他了——

  好吧,周堯小時候,她的確看他不順眼,見著了就手癢想收拾,可也怪不著她,那恪嬪太討厭了,防她跟防賊似的,周堯自己也不討喜,看到她不是哭就是縮,叫人心情不好。

  她只是無視,看到就嫌棄,縱容下面人磋磨他們,縱容恆王各種玩遊戲,又沒真的親自下手殺了周堯,周堯哪來那麼大脾氣,非要指著她懟?

  她不高興,免不了跟周帝說小話。

  周帝本來就對周堯有意見,這下,意見更大了。

  再加上後面的聲勢,周帝自己都不得不提高警惕——

  二皇子,這是要反了?

  而且他還非常生氣,大周努力了數代,他自己為此也不知道付出過多少心血,皆是不成,可周堯被他貶為質子,往外面走了一圈,還不到兩年的工夫,就掙下了這麼多名聲口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