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家主。」一旁鶴髮童顏的老人出聲勸阻,楚家門客不在少數,也有許多隱士高人,這次他被楚殉特地請出來跟著楚殣,並不想讓他趟這渾水。

  然而楚殣像是根本沒聽到他的話一樣徑直往橋那邊走去。他不知道為何冥冥之中覺得自己一定要去,也許是要一個交待,也許是求一個了斷。

  老人搖了搖頭,只好跟上。

  恢弘的秦宮之內,齊淮遠盤坐在榻上,細細擦拭手中的利刃,對遠處的槍聲充耳不聞。

  「咳,咳咳……」血跡滴落在雪亮的刀鋒之上,又被輕輕拭去。

  被捆在角落裡的人翹著腳,一副悠哉的樣子,赫然是已經被判定死亡的毛線。

  毛線靠著牆打量著齊淮遠,血咒纏身的齊家主面色蒼白,絲毫不復當初盛氣凌人的樣子。

  「我真是搞不懂你。」毛線忍不住開口。

  齊淮遠抬起眼皮瞥了他一眼,沒有搭話。

  「你幹嗎讓那個鳥人從那個冒失德國佬手裡把我帶回來,又對外說我死了?把楚殣惹毛對你有什麼好處?」

  「常琨太謹慎了,沒有楚家幫忙,他不會親自來的。」

  「你就這麼自信你能贏?」毛線嘲諷道,「我看你現在連刀都拿不起來。」

  「我是贏不了,常琨同樣走不了。」

  「呵,口氣大得很。」

  「你要擔心的是常琨,他已經是瓮中之鱉,回不了頭了。」

  毛線對自己那個便宜哥哥其實沒什麼感情,也不相信齊家能把小心謹慎至極的常琨怎麼樣,所以沒什麼擔心的神色。相比之下,他倒是更關心楚殣。

  「你把楚殣也騙來了,想做什麼?這一次楚爺爺可不會再輕易讓你得逞,你也別小看了楚家,我勸你別動什麼歪心思。」

  齊淮遠原本了無生氣的面部表情柔和了幾分:「我不想做什麼。」

  「我的人不會動他。」

  「該結束了。」

  「燭龍舉火,天下大光。」

  齊家主自言自語著把刀插回鞘中,站起身朝門外走去。

  一個念頭電光火石間從毛線的腦海里閃過,震驚地看向齊淮遠虛浮的腳步和顯得有幾分蕭索的背影。

  不知道為什麼,一向討厭這人討厭得很的毛線忽然生出幾分不忍來,開口道:「你身上的咒,小四回去以後本來已經打算解了,是楚爺爺乾的,他不知道。」

  齊淮遠推開門的動作頓了一下,低頭輕笑出聲:「我知道不會是他。」

  抬望眼,槍聲不斷,野獸嘶吼,仿佛當初屍橫遍野血流漂杵的阪泉之戰重現。通紅的火光映照著綿延瑰麗的古老宮殿,就好像楚人那一炬燒入了驪山之中,要把千古一帝的功勳業績焚燒殆盡。今日,顯赫數千年的部族應火德而生,又將把燭龍的大火帶回人世間。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門再次關上,只剩毛線一個人被關在裡面。

  「靠,都不給老子鬆綁,虧老子還有點可憐他。」毛線恨恨地一腳踢翻面前的凳子,咒罵幾句紓解了內心煩躁的情緒之後默默嘆了口氣。

  罷了,各安天命吧。

  ☆、第六十九章

  渭水之上,灰霧翻騰,水聲濤濤,悽厲的鬼哭不絕於耳。當年項羽攻破咸陽,大肆屠殺秦人,拋屍渭水之中,冤魂無數,成為了如今的屏障。

  楚家素來以安魂役鬼著稱,但老爺子料得烈山氏與有熊氏大戰,必然不會遇到什麼善魂,恐怕是冤魂厲鬼居多,所以特意派來了族中最善道法之人,對於鎮煞殺鬼頗為精通。

  那位老人見楚殣執意要過去,知道自己勸阻無用,只得邁起北斗天罡步,做起法來。

  「太上老君,與我神方。上呼玉女,收攝不不祥。」

  渭水上漂浮的灰霧越發濃厚起來,掀起陣陣激浪,鬼哭聲更加尖銳刺耳。

  「登山石裂,佩帶印章。頭戴華蓋,足躡魁罡,左扶六甲,右衛六丁。前有黃神,後有越章。」

  滔天的怨氣噴薄而出,引得老者也面色微變,額頭上的汗水順著滿面溝壑流淌下來,揮劍一聲暴喝:「神師殺伐,不避豪強,先殺惡鬼,後斬夜光。何神不伏,何鬼敢當!」

  「嗷——」剛才仿佛要沸騰一般的水面暫時平靜下來。

  「家主快些過去吧,厲鬼太多,我也鎮不住太久。」

  「多謝。」楚殣沖老者點了下頭,迅速帶著部下朝橋對面跑過去。

  剛過了橋不久,那些水中厲鬼終於衝破束縛,又開始作祟,發出一陣又一陣刺耳的吵鬧聲。可不知為何,短短兩分鐘之後,這些冤魂卻突然像是沉寂了一樣,一個個瑟縮在水底不敢露頭。

  楚殣正感到些許疑惑,頭頂忽然傳來一聲響徹山谷的龍吟。

  威武的盤龍環繞著山體內部舒展身軀,巨大的龍爪攀附岩石之上,與眾不同的是,這隻龍背後生有雙翼,扇動之間風雲忽變,亦可聽聞山外雷鳴不斷。

  「應龍……」

  傳說應龍為龍祖,奮靈德,合風雲,超忽荒而躆昊蒼,於五方主中央、五行司土,為雲雨雷霆、溝瀆河川之神。《山海經校注》載,蚩尤、夸父為炎帝之盟,蚩尤起兵應炎帝,夸父亦隨。而應龍則為黃帝大將,《山海經·大荒北經》亦有:「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應龍已滅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可以說,應龍應當是有熊氏用以對抗烈山氏最大的底牌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