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楚家也有些私人武裝,但畢竟是見不得光的非法人群,當今的時代已經不是封建時期地方豪強,貴胄大族可以橫著走的時代。楚家當年也是因為雄踞湖南,龍興之地,又有遠見的沒站錯隊,這才得已保留了少數武裝,偶爾犯事上邊也睜隻眼閉隻眼。但如果真敢有什麼太過分的行為,那政府也是巴不得能有理由拔除這些把控地方千百年的望族。即使楚家能搞些怪力亂神之事,那也架不住正規軍的現代熱武器,最多逃進西南十萬大山之中當野人罷了。

  可齊家現在這些武裝和齊淮遠之前在蒙古干涉他國內政的種種行徑,顯然已經超出了政府的容忍範圍吧……這些白人的打扮,看上去不是恐怖分子就是歐洲那些給錢就賣命的僱傭軍,出現在中國絕不是來搞救災維和的,要是被人發現了,那妥妥就是什麼非法持有武器,陰謀顛覆政權,組織恐怖活動一通危害國家安全的罪名砸下來。

  這兩家爭鬥,架勢也太大了點吧。

  秦興於岐西之地,不循中華禮制,可偏偏那西北荒野也是當初神農氏部族的老巢。至三家歸晉,司馬氏以九品中正制與中原世家大族和解,順應歷史潮流重新統一中國,可政權也由是為中原的豪強所把持。後來西北胡人作亂中原之事也不在少數,逼得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再次失勢。雖說漢人皆稱炎黃子孫,可史書之中記載的真正炎帝部署一直不服中原統治,《山海經》中記載的刑天本為炎帝大將,在炎帝死後不願臣屬黃帝,故犯上作亂,被斬下頭顱,而共工等古之惡臣也大多是反抗黃帝政權的神農氏後裔。在商周之前這些人還公然活躍於史家筆下,後來便漸漸轉入幕後。自古中原易鼎,政權更迭,似乎也總少不了所謂蠻夷與正統的干預和鬥爭。

  國人素來擅長捕風捉影之事,楚殣這等善於聯想的更是如此,就算是附會也能附會出一大堆了,自己一個人走在路上腦補出了一出黑暗的中華權力史。

  當年蚩尤識人不清,錯付真心,成了烈山、有熊兩家逐鹿中原的祭品,還令九黎慘遭滅族之禍,不得不退出黃河流域,流徙到西南蟲蛇猛獸瘴濕之地。楚殣越想越覺得自己走了先人老路,才落得如今羊入虎口的境況……

  鑑於烈山氏惡劣的前科和詭異血腥的繼承方式,楚殣如今不得不給齊淮遠打上了不是正常人的標籤,左思右想也不明白自己怎麼就鬼迷心竅和他不清不楚上了。

  當真是孽緣。

  ☆、第六十二章

  孔昭近日覺得齊淮遠是越發的神龍見首不見尾了,基本處於有事露個面,完事立刻消失,一刻也不多留。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吶……小孔惆悵地長嘆一聲,踱到了驪山深處的秦宮。這裡在阿房宮的往屆主人手中一直是最核心而守衛森嚴之處,如今多年閒置後被重新清掃出來,顯得有些許蕭條。路上的衛兵不少,但孔少爺一向是出入自由的,沒幾時就晃到了目的地。

  孔昭抬起手想推門,手剛碰到古老的木質紋理時便覺得有些不妥,於是後退了兩步高聲喊起來:「淮遠?在不在?」

  原本應當日理萬機公務纏身的齊家主此時毫無疑問正在白日宣淫。

  「你給我下去!」原本已經自暴自棄放棄抵抗的楚殣聽到孔昭的聲音,嚇得一個激靈,皺著眉推了一下悶頭不語的齊淮遠。

  「不用管他,他自己會走的。」齊淮遠滿不在乎地回答。

  楚殣向後仰起頭,微眯著眼,表情有些難耐,唇邊不時溢出壓抑的低吟。

  孔昭在門口杵了一會,大概也知道齊淮遠不理自己應該是在幹啥,頓生一種從來只見新人笑不聞舊人哭的感慨。

  「嘖,見色忘義,」孔昭背著手往外走了兩步,又故意揚聲,「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可嘆啊,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被比作楊貴妃馮小憐的楚殣覺得自己莫名當了冤大頭,「你滾吶,嗯……你,你他媽,是牲口嗎。」

  齊淮遠低下頭與楚殣鼻尖相湊,清澈的淡色雙眸噙著幾分笑意:「行吧,那我勤奮點。」

  「孔昭。」

  磨磨蹭蹭才走了兩步的孔昭聽到叫自己的名字,立刻轉過身打算匡扶社稷。

  「在外面說。」

  「……」孔昭默默收回了想開門的手,一張臉皺成了苦瓜樣,「常家把手伸到了外蒙古,札和木向我們要援助。」

  「成吉思汗的黃金都還不夠他用嗎。」

  「那些大多是文物,論斤賣可太虧了,又一時找不到吃得下這麼多的,基本都在他手上屯著呢……我看,要不然我們去收了算了,既算幫了他又能撿便宜貨。」

  「我們要那麼多沒用的破銅爛鐵幹什麼。」齊淮遠因為思考而暫時停下來動作,指尖無意識地在楚殣身上划動,扭過頭看著門外,「我沒空在境外和常琨斗,那些蒙古人要內戰,讓他們自己打去。」

  「……」誰讓你在老子身上辦公了??

  「嘶——」猝不及防被咬了一口的齊淮遠抽了口氣,按住了楚殣不大老實的手。

  「怎麼了?」孔昭聽到動靜有些緊張地向前挪了半步,生怕某些人陰溝裡翻船,在床上被人刺殺了。

  齊淮遠居高臨下地睥睨著滿臉通紅怒目而視的楚殣,帶著若有若無的笑:「情趣,不用你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