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南下探探北防軍,看看幾時能到。”
茫茫草原上,圓帳團團拱衛的主帳里傳出的命令,叫傳令兵一匹奔馬南去百里。
約摸也是清楚眼下情形迫人,傳令兵竟在六個時辰之內跑了個來回。
“大軍明日即到!”
“明日幾時?”
“午時。”
上官瀾神色一松,來得及,來得及。眼下哨兵正盯著北戎騎兵,不知他們是忌憚身後駐軍還是另有圖謀,竟一直按兵不動。但騎兵營局勢未知,若北戎再襲騎兵營,便不得不出兵了。
“若北戎騎兵不妄動,明日巳時三刻發兵。”上官瀾謀定,心中大石落下。明日,只在明日,“明日巳時之前,盯緊了北戎騎兵,若有動靜,立即回報!”
“是!”
百里之外,北防大軍正壓旗疾行,人馬齊喑。
“明日午時,必解騎兵營之圍!”主將之令,更是將士之心,便縱戰至力竭,也在所不惜!
☆、陸拾貳.
大戰在即,天氣晴好。明媚陽光帶了暖意,催雪融冰,只引得地下葉芽奮力掙了凍土束縛,向上生長,承雨露暖光,成一天春色。
營內軍容整肅,抑然沉默,認人都在為巳時三刻蓄力,一營主將上官瀾,卻帶著幾名參將悠然在野地放馬踱步,享一時清淨。
隨行參將嘴唇開合幾度,“大戰在即,大人倒是從容。”。
“心裡有底,因而不憂心罷了。”上官瀾漫不經心應了一句,鼻尖繞著潮土清潤香味,預示著來年草美土肥,心情都跟著好了些,“再過一月,花開遍野,可非此時清寂可比。但願彼時能不負花開。”
“大人心境豁達,非我等可比。”參將苦笑。
“出生入死,便該看淡些,若時時記掛,難免有損士氣,不如從容應對,好叫將士們心安。”上官瀾眉眼帶笑,驅馬往營地去,已在沙場,若再瞻前顧後畏首畏尾,不得寸進,何時才能以戰止戰?
戰鼓鳴!馬蹄疾!一場震顫自南方草原傳來。
大奕也罷,北戎也罷,都已披堅執銳,預備出生入死。
“北戎受敵,可突圍!”
林雲渺方嵩二當機立斷,帶著編整後的騎兵突圍。
雖說早料到一旦開戰場面會大亂,不過卻沒料到亂成這樣。上官瀾率軍在亂軍中衝殺,憑他的底子還未有人能傷到他,但他帶來的兵士卻並非精兵,與北戎騎兵真刀真槍地拼殺自然難敵,他不敢回頭看,生怕看了一眼便動搖了心力。
手中長槍招招用到實處,一起一落便有血光。馬嘶人吼,都模糊在耳邊,只覺得眼前一片血色,狠狠刺著眼睫,疼得厲害。
雪色輕甲擦過身側,手臂一疼,上官瀾一愣,凝眉一望。一時百感交集。是梨華啊,不過兩年光景,那個跋扈囂張的小公主長大了些,已然可以獨當一面,比之初見,瘦削了不少。
梨華瞪大了眼。也認出了上官瀾。那個中原人?那個中原人!她陡得明白過來,驚怒之下,臉頰頓時被沖得通紅,回手便是一鞭,鞭花抖得渾圓刻將上官瀾槍尖繞了進去。
這是那一路鞭法里的繞字訣,再跟著纏字訣收字訣使,便能奪了他手裡的長槍。上官瀾持槍,槍身一震,抖散了梨華纏上來的軟鞭,但梨華長鞭雖散,但力道不散,仍舊穩穩地繞著,不收不放。
上官瀾忍不住笑了一聲,道:“兩年了,你精進許多。”
梨華咬唇不答,仍舊費著心力要纏上官瀾手中的長槍,仿佛驟然回到了兩年前,她還是那個任性跋扈的小丫頭,一遍一遍地要將鞭子纏上他的手腕。
應對這樣的鞭勢,上官瀾自然遊刃有餘,不緊不慢地切招緩勁。瞧著梨華咬唇,一如當年初見,莫名慨然,“聽說你遠嫁北戎,你丈夫待你可好?”
分明在戰場,為何還能如此氣定神閒,像是當年初見?梨華又氣又恨,不知怎地,還委屈地厲害,差點兒憋不住眼中熱淚。
“我遠嫁北戎,處境如何,與你何干,何必如此惺惺作態!我處境難堪,你們漢人,難道不該高興嗎!”梨華鞭勢一收一轉,劈向上官瀾面門。
已然勢如水火,確實不必惺惺作態。上官瀾眉頭一沉,側首避過長鞭,手中長槍順勢遞出,卻下意識收著手裡的力道。
槍尖微微一顫,滾燙的鮮血立時濺了滿面,上官瀾險險被燙得放了手裡的長槍。他分明是收了力的!
梨華衝著上官瀾微微一笑,嘴唇開合了幾次。上官瀾沒聽見,卻看得清清楚楚,她說:“你這個漢人,我梨華服了。”
上官瀾,忽得就有些渾噩。直至暮色四垂,才緩過神來。
俯首,滿眼的人馬屍骸,積雪正融,混著血沫流淌,一腳下去,便是一個盛著血水的腳印。
“受傷了不曾?”忽得一個聲音刺進了耳鼓,分明不大,卻像是在耳側放了一陣鞭炮似的震得腦中嗡嗡作響。
上官瀾廢了極大的心力才凝定心神,見是方嵩二,稍稍一活動,見並無痛處,這才回話:“沒有。”
“到底是武功好,占這麼大便宜,既然沒傷著,趕緊來幫忙,清點傷亡,合營並糧,雜事兒一堆呢,你還有功夫發呆!真是清閒!”方嵩二一面說著,一面給上官瀾指派了個搬糧的活兒。
茫茫草原上,圓帳團團拱衛的主帳里傳出的命令,叫傳令兵一匹奔馬南去百里。
約摸也是清楚眼下情形迫人,傳令兵竟在六個時辰之內跑了個來回。
“大軍明日即到!”
“明日幾時?”
“午時。”
上官瀾神色一松,來得及,來得及。眼下哨兵正盯著北戎騎兵,不知他們是忌憚身後駐軍還是另有圖謀,竟一直按兵不動。但騎兵營局勢未知,若北戎再襲騎兵營,便不得不出兵了。
“若北戎騎兵不妄動,明日巳時三刻發兵。”上官瀾謀定,心中大石落下。明日,只在明日,“明日巳時之前,盯緊了北戎騎兵,若有動靜,立即回報!”
“是!”
百里之外,北防大軍正壓旗疾行,人馬齊喑。
“明日午時,必解騎兵營之圍!”主將之令,更是將士之心,便縱戰至力竭,也在所不惜!
☆、陸拾貳.
大戰在即,天氣晴好。明媚陽光帶了暖意,催雪融冰,只引得地下葉芽奮力掙了凍土束縛,向上生長,承雨露暖光,成一天春色。
營內軍容整肅,抑然沉默,認人都在為巳時三刻蓄力,一營主將上官瀾,卻帶著幾名參將悠然在野地放馬踱步,享一時清淨。
隨行參將嘴唇開合幾度,“大戰在即,大人倒是從容。”。
“心裡有底,因而不憂心罷了。”上官瀾漫不經心應了一句,鼻尖繞著潮土清潤香味,預示著來年草美土肥,心情都跟著好了些,“再過一月,花開遍野,可非此時清寂可比。但願彼時能不負花開。”
“大人心境豁達,非我等可比。”參將苦笑。
“出生入死,便該看淡些,若時時記掛,難免有損士氣,不如從容應對,好叫將士們心安。”上官瀾眉眼帶笑,驅馬往營地去,已在沙場,若再瞻前顧後畏首畏尾,不得寸進,何時才能以戰止戰?
戰鼓鳴!馬蹄疾!一場震顫自南方草原傳來。
大奕也罷,北戎也罷,都已披堅執銳,預備出生入死。
“北戎受敵,可突圍!”
林雲渺方嵩二當機立斷,帶著編整後的騎兵突圍。
雖說早料到一旦開戰場面會大亂,不過卻沒料到亂成這樣。上官瀾率軍在亂軍中衝殺,憑他的底子還未有人能傷到他,但他帶來的兵士卻並非精兵,與北戎騎兵真刀真槍地拼殺自然難敵,他不敢回頭看,生怕看了一眼便動搖了心力。
手中長槍招招用到實處,一起一落便有血光。馬嘶人吼,都模糊在耳邊,只覺得眼前一片血色,狠狠刺著眼睫,疼得厲害。
雪色輕甲擦過身側,手臂一疼,上官瀾一愣,凝眉一望。一時百感交集。是梨華啊,不過兩年光景,那個跋扈囂張的小公主長大了些,已然可以獨當一面,比之初見,瘦削了不少。
梨華瞪大了眼。也認出了上官瀾。那個中原人?那個中原人!她陡得明白過來,驚怒之下,臉頰頓時被沖得通紅,回手便是一鞭,鞭花抖得渾圓刻將上官瀾槍尖繞了進去。
這是那一路鞭法里的繞字訣,再跟著纏字訣收字訣使,便能奪了他手裡的長槍。上官瀾持槍,槍身一震,抖散了梨華纏上來的軟鞭,但梨華長鞭雖散,但力道不散,仍舊穩穩地繞著,不收不放。
上官瀾忍不住笑了一聲,道:“兩年了,你精進許多。”
梨華咬唇不答,仍舊費著心力要纏上官瀾手中的長槍,仿佛驟然回到了兩年前,她還是那個任性跋扈的小丫頭,一遍一遍地要將鞭子纏上他的手腕。
應對這樣的鞭勢,上官瀾自然遊刃有餘,不緊不慢地切招緩勁。瞧著梨華咬唇,一如當年初見,莫名慨然,“聽說你遠嫁北戎,你丈夫待你可好?”
分明在戰場,為何還能如此氣定神閒,像是當年初見?梨華又氣又恨,不知怎地,還委屈地厲害,差點兒憋不住眼中熱淚。
“我遠嫁北戎,處境如何,與你何干,何必如此惺惺作態!我處境難堪,你們漢人,難道不該高興嗎!”梨華鞭勢一收一轉,劈向上官瀾面門。
已然勢如水火,確實不必惺惺作態。上官瀾眉頭一沉,側首避過長鞭,手中長槍順勢遞出,卻下意識收著手裡的力道。
槍尖微微一顫,滾燙的鮮血立時濺了滿面,上官瀾險險被燙得放了手裡的長槍。他分明是收了力的!
梨華衝著上官瀾微微一笑,嘴唇開合了幾次。上官瀾沒聽見,卻看得清清楚楚,她說:“你這個漢人,我梨華服了。”
上官瀾,忽得就有些渾噩。直至暮色四垂,才緩過神來。
俯首,滿眼的人馬屍骸,積雪正融,混著血沫流淌,一腳下去,便是一個盛著血水的腳印。
“受傷了不曾?”忽得一個聲音刺進了耳鼓,分明不大,卻像是在耳側放了一陣鞭炮似的震得腦中嗡嗡作響。
上官瀾廢了極大的心力才凝定心神,見是方嵩二,稍稍一活動,見並無痛處,這才回話:“沒有。”
“到底是武功好,占這麼大便宜,既然沒傷著,趕緊來幫忙,清點傷亡,合營並糧,雜事兒一堆呢,你還有功夫發呆!真是清閒!”方嵩二一面說著,一面給上官瀾指派了個搬糧的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