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容襄萬萬沒想到蕭易會主動與自己親近,驚得口唇微張,怔怔望著蕭易,掐著蕭易脖子的手也不知不覺地鬆了。
蕭易握住容襄的手,微微用力向下一拉,容襄腳下一軟,倒在他身邊,蕭易將他一把抱住,低聲道:“你瘦了,可是你還活著。阿瑟,你不曉得,看到你還活著,我有多開心。”
容襄鼻子裡又酸又澀:“我還活著,你也還活著。”他吸了吸鼻子,“雖然死了那麼多人,好在,你我都還活著。”
活著,就有希望。
他忽然又掙扎出來,目光灼灼盯著蕭易:“你不問問我是怎麼從叛軍手中活下來的嗎?我可是幹了不少壞事才讓他們沒有殺我,你就不問問嗎?”
蕭易嘴角一抽,道:“你以後再慢慢解釋給我聽罷,反正我知道你永遠是我原先認識的的那個阿瑟,這就夠了。”
戰亂可能還會持續很多年,民生多堅,亂世中,每個人要生存下去都很難。當有人可以患難與共,再多的血淚中也有甜。
只要活著,就有希望,早晚,可以看到那個黎明。
番外:
關於攻受。
武力值對比:蕭將軍力氣大,容參軍力氣小。蕭將軍完勝。
經驗值對比:蕭將軍零,容參軍身經百戰。容參軍完勝。
可憐的零經驗蕭將軍仗著力氣大攻了一回,身經百戰的容參軍紅著眼圈忍了,但過程太痛苦,容參軍打死也不同意第二次。
但是蕭將軍力氣太大,容參軍怎麼也沒辦法將蕭將軍推倒,氣憤之餘開始冷戰。
蕭將軍先軟化了,初次領教這種不尋常的搏鬥,蕭將軍欲罷不能,只好放下身段換著花樣哄容參軍,容參軍看出他的心思,不為所動。
蕭將軍祭出殺手鐧,假裝受傷,騙得容參軍自投羅網,跑進他的大帳,被強行扣留。
不過第二天,容參軍沒有像頭一回那樣眼淚汪汪臥榻十餘天,而是神采奕奕地跑進跑出,反倒是蕭將軍,當日一反常態地停了早課。
據說,只是據說,有人在帳外偷聽過這樣兩句對話:“我在上頭!我就要在上頭!”
“憑什麼?”將軍壓著火氣,“我要領兵打仗,這樣太影響行動了!”
“憑什麼?”參軍理直氣壯,“憑著我怕疼!”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安祿山據說是被貼身侍衛殺死的,他兒子安慶緒是同謀,這個說法我信。多行不義必自斃,惡人自有惡人磨。)
(睢陽之戰,大家都知道的。張巡死守睢陽十個月,牽制十餘萬叛軍在這裡,從至德二載一月到十月,整整十個月,孤軍,孤城。
至德二載十月,史思明被迫降唐,雖然是假的,半年後又復叛,但也說明當時的局勢對安史叛軍大大的不利,睢陽之戰在其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睢陽之戰太血腥太悲壯,我不敢寫,直接跳過了。)
(史思明沒打過青州,至少我沒見過史思明打青州的史料記載,完全是我胡說八道的。青州在當時隸屬平盧,平盧鎮附近是契丹和奚人的地盤,勢力可以輻射遼東、遼西。平盧節度使本來也是安祿山,安祿山范陽起兵後,安史勢力從平盧逐漸淡出,經過幾次兵變,平盧勤王勢力占了上風。平盧的位置很特殊,它其實是在安史叛軍的敵後,因此一直是平叛前線,而且內憂外患打得也很艱苦,只是不如河南河北戰局那麼敏感。
平盧軍中有個名人叫李正己,本名李懷玉,高句麗人,是當時平盧節度使的副將,隨大軍南下平叛進入青州地界,後來這廝翅膀硬了把舊主子趕跑,自己做老大。朝廷毫無辦法,只能捏著鼻子認了,把他封為第一任平盧淄青節度觀察使,賜名正己。代宗【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孫子,唐肅宗李亨的兒子,原來的廣平王李豫】年間,李正己再次擴大了自己的勢力,擁兵十萬割據一方,祖孫三代盤踞青州一帶幾十年,是唐後期重要的藩鎮之一,後來到了憲宗年間【憲宗號稱小太宗,皇帝也算做得不錯,他在位的時候平定了不少藩鎮,比他爺爺德宗強得多,就是有點虎頭蛇尾】被收復。當時朝廷剛剛平定淮西,借著大勝的威勢又取了青州。在平定淮西的過程中出現了那個著名的李槊雪夜入蔡州的故事,半夜頂著大雪強行軍三十五公里,奇襲得手。不過在惡劣天氣強行軍,路上就死了不少人,李槊也是個狠人。)
(這陣子追天盛長歌追的跟做夢一樣,好多地方都是停下來一幀一幀看的,感覺就是把我能想像的和不能想像的盛唐畫面都活生生再現給我看了,好些道具原先只是在博物館裡看到,現在變成燦爛華美的實物……還不同款式不同風格充分體現其生活化的作用,隔著屏幕我都能感覺到那種撲面而來的盛唐氣象。我相信其中一定有道具組根據別的史料衍生的東西,不完全是大唐原貌,但已經知足得不行不行了,除非真有穿越,否則誰也不知道原汁原味的大唐究竟是甚麼模樣,歷史一旦過去,就再也沒法子原樣重現,留下的,都是後人的記載和後人的解讀,也就再也沒法子做到真正的真實。我能看到這個程度的大唐風貌再現,真的是開心的要爆炸了,然後反過來再看自己寫的東西,巨大的落差讓我頗覺無力。
蕭易握住容襄的手,微微用力向下一拉,容襄腳下一軟,倒在他身邊,蕭易將他一把抱住,低聲道:“你瘦了,可是你還活著。阿瑟,你不曉得,看到你還活著,我有多開心。”
容襄鼻子裡又酸又澀:“我還活著,你也還活著。”他吸了吸鼻子,“雖然死了那麼多人,好在,你我都還活著。”
活著,就有希望。
他忽然又掙扎出來,目光灼灼盯著蕭易:“你不問問我是怎麼從叛軍手中活下來的嗎?我可是幹了不少壞事才讓他們沒有殺我,你就不問問嗎?”
蕭易嘴角一抽,道:“你以後再慢慢解釋給我聽罷,反正我知道你永遠是我原先認識的的那個阿瑟,這就夠了。”
戰亂可能還會持續很多年,民生多堅,亂世中,每個人要生存下去都很難。當有人可以患難與共,再多的血淚中也有甜。
只要活著,就有希望,早晚,可以看到那個黎明。
番外:
關於攻受。
武力值對比:蕭將軍力氣大,容參軍力氣小。蕭將軍完勝。
經驗值對比:蕭將軍零,容參軍身經百戰。容參軍完勝。
可憐的零經驗蕭將軍仗著力氣大攻了一回,身經百戰的容參軍紅著眼圈忍了,但過程太痛苦,容參軍打死也不同意第二次。
但是蕭將軍力氣太大,容參軍怎麼也沒辦法將蕭將軍推倒,氣憤之餘開始冷戰。
蕭將軍先軟化了,初次領教這種不尋常的搏鬥,蕭將軍欲罷不能,只好放下身段換著花樣哄容參軍,容參軍看出他的心思,不為所動。
蕭將軍祭出殺手鐧,假裝受傷,騙得容參軍自投羅網,跑進他的大帳,被強行扣留。
不過第二天,容參軍沒有像頭一回那樣眼淚汪汪臥榻十餘天,而是神采奕奕地跑進跑出,反倒是蕭將軍,當日一反常態地停了早課。
據說,只是據說,有人在帳外偷聽過這樣兩句對話:“我在上頭!我就要在上頭!”
“憑什麼?”將軍壓著火氣,“我要領兵打仗,這樣太影響行動了!”
“憑什麼?”參軍理直氣壯,“憑著我怕疼!”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安祿山據說是被貼身侍衛殺死的,他兒子安慶緒是同謀,這個說法我信。多行不義必自斃,惡人自有惡人磨。)
(睢陽之戰,大家都知道的。張巡死守睢陽十個月,牽制十餘萬叛軍在這裡,從至德二載一月到十月,整整十個月,孤軍,孤城。
至德二載十月,史思明被迫降唐,雖然是假的,半年後又復叛,但也說明當時的局勢對安史叛軍大大的不利,睢陽之戰在其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睢陽之戰太血腥太悲壯,我不敢寫,直接跳過了。)
(史思明沒打過青州,至少我沒見過史思明打青州的史料記載,完全是我胡說八道的。青州在當時隸屬平盧,平盧鎮附近是契丹和奚人的地盤,勢力可以輻射遼東、遼西。平盧節度使本來也是安祿山,安祿山范陽起兵後,安史勢力從平盧逐漸淡出,經過幾次兵變,平盧勤王勢力占了上風。平盧的位置很特殊,它其實是在安史叛軍的敵後,因此一直是平叛前線,而且內憂外患打得也很艱苦,只是不如河南河北戰局那麼敏感。
平盧軍中有個名人叫李正己,本名李懷玉,高句麗人,是當時平盧節度使的副將,隨大軍南下平叛進入青州地界,後來這廝翅膀硬了把舊主子趕跑,自己做老大。朝廷毫無辦法,只能捏著鼻子認了,把他封為第一任平盧淄青節度觀察使,賜名正己。代宗【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孫子,唐肅宗李亨的兒子,原來的廣平王李豫】年間,李正己再次擴大了自己的勢力,擁兵十萬割據一方,祖孫三代盤踞青州一帶幾十年,是唐後期重要的藩鎮之一,後來到了憲宗年間【憲宗號稱小太宗,皇帝也算做得不錯,他在位的時候平定了不少藩鎮,比他爺爺德宗強得多,就是有點虎頭蛇尾】被收復。當時朝廷剛剛平定淮西,借著大勝的威勢又取了青州。在平定淮西的過程中出現了那個著名的李槊雪夜入蔡州的故事,半夜頂著大雪強行軍三十五公里,奇襲得手。不過在惡劣天氣強行軍,路上就死了不少人,李槊也是個狠人。)
(這陣子追天盛長歌追的跟做夢一樣,好多地方都是停下來一幀一幀看的,感覺就是把我能想像的和不能想像的盛唐畫面都活生生再現給我看了,好些道具原先只是在博物館裡看到,現在變成燦爛華美的實物……還不同款式不同風格充分體現其生活化的作用,隔著屏幕我都能感覺到那種撲面而來的盛唐氣象。我相信其中一定有道具組根據別的史料衍生的東西,不完全是大唐原貌,但已經知足得不行不行了,除非真有穿越,否則誰也不知道原汁原味的大唐究竟是甚麼模樣,歷史一旦過去,就再也沒法子原樣重現,留下的,都是後人的記載和後人的解讀,也就再也沒法子做到真正的真實。我能看到這個程度的大唐風貌再現,真的是開心的要爆炸了,然後反過來再看自己寫的東西,巨大的落差讓我頗覺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