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心中的葉靜秋,美麗大方,成績優秀,有書法詩歌特長,還熱愛運動。她對任何人都沒有階級化,她會勇敢地伸出手挽救別人。她溫柔沉靜卻又胸襟開闊,她不會耍小把戲。她身上有一股自由,積極向上的氣息。她待人溫和,令人如沐春風。

  在場的人無不感到悔恨,惋惜和深深的自責。到場的所有人,尤其是收到信的十六個人,他們沒有一個人犯了十惡不赦的罪,甚至根本就沒有構成犯罪。可是事實卻是他們在不經意間的言語和行為,給別人造成了致命的傷害。

  他們其實從來沒想過結果會是這樣,他們也從來沒想過要害死她。可是當他們收到信的時候,回憶起過往的時光。他們想起自己曾做的那些事,他們無法原諒自己。就連葉靜秋的父母,他們也從未不愛自己的女兒。所有的人,他們只是被這個社會的思想綁架了。他們只是遵照著這個社會的法則活著。在死亡面前,一切都顯得是那樣渺小。他們不可抑制地痛哭起來。

  他們其中大部分都是孩子,無論偽裝地怎樣成熟,他們畢竟只有十六七歲。他們有的只是說了一個謊,做了一件錯事,或者是選擇跟大家站在同一個戰線上,甚至是無意識的隨大流。有的時候,一件惡意的小事,就能讓一個人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甚至失去生命。但有的時候,一件善意的小事,卻能讓一個人振作起來,甚至改變她的一生。就像葉靜秋在信中說的,如果她的死是一場雪崩的話,那麼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是其中之一的一片雪花。如果我們都能警惕自己,不要讓自己成為那一片雪花,你說那該有多好。

  周懷民看著大家齊聲痛哭,忽然也覺得悲傷起來。倒數第二排的一個女生哭的很響亮,周懷民見她在衣服兜里沒找到紙巾。於是將自己的遞了過去,女學生的眼睛已經哭紅了,她含著淚接過道謝。周懷民忍不住問了一句她為什麼哭?她擦了擦眼淚,哭著說:“因為他們都哭啊!”

  周懷民的悲傷化為了悲憫,他忽然間想起幾天前,他通過江昆和艾傑找到了那晚將葉靜秋拖進樹林中的五個人。他們之中,最大的十七歲,最小的十三歲,全部都是未成年。他在審訊那個十三歲少年的時候,十分詫異十三歲為什麼能上職業高中。少年說職業學校招生根本不會在乎學生的年齡和過去,只要能招到學生就行。周懷民又問他知不知道自己是未成年人犯罪,他表情漠然的說不知道。周懷民最後問他為什麼參與□□葉靜秋,他的回答讓周懷民很久都不曾忘記。他說:“因為他們都那麼做啊!”

  在這個交織著希望和絕望的年代。每個人都有他要面對的壓力,每個人都有無法言喻的痛苦。我們都在這一片天堂和地獄中掙扎,遍體鱗傷卻又無能為力。但是否,我們能再堅強一點,再勇敢一點。生而為人,幸與不幸是無法選擇的。所以,請對我們身邊的人溫柔一點。

  你有沒有在別人口中聽過傳聞?被流言中傷過?還是你也口耳相傳過別人的流言?或許你對這些並不在意,只是覺得年少無知。但你不會知道,這些記憶里的小事可能會成為別人遺留一生的傷疤。

  如果能回到過去,你還會為那些流言中的人多說一句嗎?那些傳聞中的人物,當初自己是否也參與了對他們的指指點點,自己是否曾在無意中傷害過他人。你無從得知你的舉動會對別人造成怎樣的傷害。你無權指責別人,因為別人的痛苦是你所不能想像的。最可怕的,並非你做了欺凌別人的事,而是在作惡卻毫無察覺。我們應該學會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並且永遠也不要將別人的生命置之度外。

  如果時光能倒流,你還願不願意回頭。那個被你孤立的女孩,那個被你欺凌的孩子。你是否願意跟她成為朋友,你是否願意勇敢的面對自己,面對孤獨。

  如果一切能重來,你願不願意對你曾傷害過的人說一聲“對不起”。你願不願意對爭吵的家人朋友保持輕聲細語。如果他們做錯了事,你願不願意控制一下你的情緒。哪怕只是一個過客,你能否保持微笑。

  如果能夠重新選擇,你是否能夠重振信心,你願不願意再堅強一點。只要挺過眼前的黑暗,就會告別暴風雨,迎來光明。

  雪下得更大了,路邊的樹枝被層層疊疊的積雪壓迫著,顫顫巍巍,像似隨時要被壓斷的模樣。雪花還在不停地落下,一片兩片,成千上萬片。終於,“啪”的一聲,一截枯枝承受不住壓力被壓斷了。

  恰如,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是有責任的。可事實卻是,沒有一片雪花是真正無辜的。它們都在不經意的無意識的做了壓斷樹枝的幫凶。

  後續

  十名學生和兩位老師還有徐成鵬等待著葉知秋的責難。

  意外的是他竟然沒有追責任何人,因為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錯誤。他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和義務,他被重男輕女的思想綁架,他被社會上的叢林法則打敗。最對不起女兒的是他。過春節的時候,他想了幾天。他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葉靜秋要的到底是什麼?葉初陽到底要的是什麼?對於葉初陽的教育,他不想再犯另一個錯誤。他不想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在他身上。

  他做教師做了十幾年,都沒明白真正的教育是什麼。他開始思考,什麼的真正的家庭教育。他承認,自己是個失敗的父親。他覺得現在還不能完全明白。但是唯一可以確定的一點,教育一定是陪伴。所以,他要回到孩子的身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