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傅徽無聲地起了身,默不作聲地披上外衫。他練過功夫,若是執意要藏起行蹤,普通人是絕發現不了他的小小動靜的。耳聽著那兩個侍從依舊在嬉笑,他便悄然地自窗邊翻了出去。
甫一落地,那濕濕冷冷的風便吹拂了過來,讓他眼帘微微一動。他的腳步踏過覆著鬆軟細雪的地面,留下一道蜿蜒細長的腳印來。
還是這安靜的冬夜更好一些。
傅徽靠在一顆樹下,張口呵了些許白氣。那些渺渺的白煙在夜空中化開了,隱隱綽綽竟好似勾勒出了一個女子的側面來。他不由將手探入袖中,摸出一個從不離身的破舊香囊——
已經敞開了口兒的香囊,繫繩都泛著髒污,可他就是丟不掉。
這是宋採薇送給他的東西,他又怎麼能丟呢?
他望著那香囊,便想起那女子的模樣與細細輕輕的聲音來。從前不覺得,現在在這寂靜冬夜裡,他便忽而覺得那聲音真是好聽極了。若是能有機緣再聽她在耳旁說一次話,那他便已心滿意足。
宋採薇與他說過許許多多的話,他最喜歡她所說的那句“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正是因著這句她最愛的詩,他也將自己常吹的那曲命為《紅豆》。
只是,這冬日裡卻沒什麼完整的葉子,可以讓他拿來吹曲子。
傅徽收好了香囊,低頭在四下搜尋了一番,好不容易才撿拾起一枚破破落落的葉片來。他用袖口拭去雪粒,放在唇間試了一下音色,這才勉勉強強地吹起了起來——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悠悠葉聲,徘徊於南國冬夜,飄飄渺渺、悠悠蕩蕩,如無家可歸又無處安放的幽魂,輾轉難定,彌散四處。
一曲罷,傅徽放下葉片,雙目望著面前夜色。
恰在此時,他聽到了身後傳來一道聲音。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從前,本王不懂你為何要叫這曲子為‘紅豆’,如今聽你一吹,倒能理解一二了。”
這聲音沉而內斂,卻慢悠悠的,像是夜赴友人之會,不忙不亂地姍姍來遲。
傅徽微微一愕,側過頭,道:“……王爺?”
他口中呵出的白氣,在夜色里消弭不見。
蕭駿馳捻著手上的白玉扳指,立在他身後不遠處。他淡漠著面色,眸光巍然不動,直直的望著傅徽。他穿的衣衫是月白色的,落了一襲夜色,又垂在積了鬆軟雪粒的糙里,似乎已和那茫茫夜雪融作一片了。
“子善,真是好久不見,近來可好?”蕭駿馳垂下手,問道。
這語氣,竟恍如真的在和一位數年不見的老友敘舊一般。
傅徽微微張了張口,又將嘴合上了。他撫著粗糙樹幹,苦笑一陣,道:“徽何德何能,還能令王爺以表字呼我?一介罪身,已是當不得王爺如此親近了。”
頓了頓,傅徽又說:“王爺以身犯險,身入召城之內,又特地親自來見我,不怕我將此事揭發出去,令王爺無法全身而返麼麼?”
他說的可怕,但蕭駿馳卻全然不改面色,只是笑說:“本王知道,子善不會。若你真是那樣了不得人物,本王就不會來了。”
傅徽心底有幾分苦澀,他道:“王爺還真是了解我。”
“子善,本王來你面前,只是為了一件事。”蕭駿馳向前踏了一步,道,“本王要你帶王妃出這召城。如何送她來,便如何平平安安送她出去,你可辦得到?”
傅徽聽聞此言,面色複雜已極。瞬時,感懷、苦澀、欣意俱是環繞胸臆之間,難以抒懷。可到最後,他的眼底卻湧上了一層落寞之色,道:“事到如今,王爺也不可能再信我。王爺想要做些什麼,不妨直說吧。”
蕭駿馳無聲地笑了一下,道:“我只求這一件。兵家輸贏,又或是華亭易主,本王統統不在乎。獨獨只有王妃,令本王無法置於心外。只是這召城地遠人疏,還是要你來辦這事才穩妥。”
傅徽低低垂了眼帘,聲音漸慢:“徽本當說一句‘力所能及之處,徽願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可這事須得由徽考慮一番。只問一句,採薇可安好?”
“安好。”蕭駿馳答,“祆教要的,只是她藏著的秘鑰,要她的人也沒用。拔了她的髮簪後,便將人留下來了。”
聽聞此言,傅徽便鬆了口氣。
他胸中有一股氣,想讓他張口便答應競陵王的要求,再與從前一樣,與他同生共死。只是他知時過境遷,現在兩人已是不可能如從前一樣了。千言萬語,到了唇邊,便化作一句微透著疏遠之意的“容我考慮一番”。
他是極想答應的,但是他怕蕭駿馳後悔。
為了蕭駿馳,他便主動回絕吧。
“無妨,”蕭駿馳倒也不怒,只是拂袖淡淡一笑,似是全局盡握手中,“明夜我還會再來,那時,你必然會答應我。”
說罷,他便轉了身,朝著宮闕走去。
他不知走了多久,又聽見那曲綿長幽幽的《紅豆》之聲響了起來。
***
蕭駿馳知道,一旦入夜,這召城行宮裡就沒什麼人在外晃悠了,他大可隨意走來走去。雖然是座“皇宮”,但到底只是個冒牌貨,願意來此地做宮女、侍從的人,並不多。
不知不覺間,他便走到了魚藻宮的一側,那片倚傍著山宇的湖泊旁。
夜色靜好,今夜無雪,那連綿山峰上的積雪卻未曾融化,仍舊是薄薄一層雪蓋兒,似美人頭頂一小片柳絮似的。蕭駿馳看慣了魏鋪天蓋地的厚厚大雪,忽而覺得這南方薄雪也有其美處。
他將視線上移,望向了魚藻宮的窗扇。紅木雕花的窗緊合著,透出一縷隱約昏黃的光來。一想到那窗後之人,乃是他的妻,蕭駿馳的目光便微微一柔。
忽而間,似是心有靈犀,那窗便被“吱呀”一聲推開了。一道人影探了出來,原是姜靈洲倚在窗邊,托著腮垂眸望著那夜裡湖景。
暖融融的燭光落在她的面龐上,映得她頰生微光。雖隔得遠,蕭駿馳無法看清她的五官,卻愈覺得這樣的她極是秀美,便如那隔著雲端的仙娥似的。
……還是個懷了他孩子的仙娥。
姜靈洲看了一會兒那湖景,便低下頭。這一眼,讓她掃到了站在窗下的蕭駿馳,目光里不由有了一層訝色。她朝前探出身子,想要仔細地看一眼,又怕跌了出去,只得緊緊拽著窗台。
——沒錯了,那人是蕭駿馳。
她微微怔了一下,繼而便坐回窗後,提起筆來,匆匆在紙條上寫了些什麼;又趁著染紫、澄碧不注意,將其揉成一團,朝外猛力扔去。
皺巴巴的紙團兒從窗台落下,啪沙一聲,便跌墜在糙叢里,濺起一小片欲化未化的雪來。
蕭駿馳見了,幾步上前,彎腰撿拾起那紙團。
在展開紙團之前,蕭駿馳心裡是有幾分期待的——不知這紙團里會寫些什麼?
甫一落地,那濕濕冷冷的風便吹拂了過來,讓他眼帘微微一動。他的腳步踏過覆著鬆軟細雪的地面,留下一道蜿蜒細長的腳印來。
還是這安靜的冬夜更好一些。
傅徽靠在一顆樹下,張口呵了些許白氣。那些渺渺的白煙在夜空中化開了,隱隱綽綽竟好似勾勒出了一個女子的側面來。他不由將手探入袖中,摸出一個從不離身的破舊香囊——
已經敞開了口兒的香囊,繫繩都泛著髒污,可他就是丟不掉。
這是宋採薇送給他的東西,他又怎麼能丟呢?
他望著那香囊,便想起那女子的模樣與細細輕輕的聲音來。從前不覺得,現在在這寂靜冬夜裡,他便忽而覺得那聲音真是好聽極了。若是能有機緣再聽她在耳旁說一次話,那他便已心滿意足。
宋採薇與他說過許許多多的話,他最喜歡她所說的那句“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正是因著這句她最愛的詩,他也將自己常吹的那曲命為《紅豆》。
只是,這冬日裡卻沒什麼完整的葉子,可以讓他拿來吹曲子。
傅徽收好了香囊,低頭在四下搜尋了一番,好不容易才撿拾起一枚破破落落的葉片來。他用袖口拭去雪粒,放在唇間試了一下音色,這才勉勉強強地吹起了起來——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悠悠葉聲,徘徊於南國冬夜,飄飄渺渺、悠悠蕩蕩,如無家可歸又無處安放的幽魂,輾轉難定,彌散四處。
一曲罷,傅徽放下葉片,雙目望著面前夜色。
恰在此時,他聽到了身後傳來一道聲音。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從前,本王不懂你為何要叫這曲子為‘紅豆’,如今聽你一吹,倒能理解一二了。”
這聲音沉而內斂,卻慢悠悠的,像是夜赴友人之會,不忙不亂地姍姍來遲。
傅徽微微一愕,側過頭,道:“……王爺?”
他口中呵出的白氣,在夜色里消弭不見。
蕭駿馳捻著手上的白玉扳指,立在他身後不遠處。他淡漠著面色,眸光巍然不動,直直的望著傅徽。他穿的衣衫是月白色的,落了一襲夜色,又垂在積了鬆軟雪粒的糙里,似乎已和那茫茫夜雪融作一片了。
“子善,真是好久不見,近來可好?”蕭駿馳垂下手,問道。
這語氣,竟恍如真的在和一位數年不見的老友敘舊一般。
傅徽微微張了張口,又將嘴合上了。他撫著粗糙樹幹,苦笑一陣,道:“徽何德何能,還能令王爺以表字呼我?一介罪身,已是當不得王爺如此親近了。”
頓了頓,傅徽又說:“王爺以身犯險,身入召城之內,又特地親自來見我,不怕我將此事揭發出去,令王爺無法全身而返麼麼?”
他說的可怕,但蕭駿馳卻全然不改面色,只是笑說:“本王知道,子善不會。若你真是那樣了不得人物,本王就不會來了。”
傅徽心底有幾分苦澀,他道:“王爺還真是了解我。”
“子善,本王來你面前,只是為了一件事。”蕭駿馳向前踏了一步,道,“本王要你帶王妃出這召城。如何送她來,便如何平平安安送她出去,你可辦得到?”
傅徽聽聞此言,面色複雜已極。瞬時,感懷、苦澀、欣意俱是環繞胸臆之間,難以抒懷。可到最後,他的眼底卻湧上了一層落寞之色,道:“事到如今,王爺也不可能再信我。王爺想要做些什麼,不妨直說吧。”
蕭駿馳無聲地笑了一下,道:“我只求這一件。兵家輸贏,又或是華亭易主,本王統統不在乎。獨獨只有王妃,令本王無法置於心外。只是這召城地遠人疏,還是要你來辦這事才穩妥。”
傅徽低低垂了眼帘,聲音漸慢:“徽本當說一句‘力所能及之處,徽願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可這事須得由徽考慮一番。只問一句,採薇可安好?”
“安好。”蕭駿馳答,“祆教要的,只是她藏著的秘鑰,要她的人也沒用。拔了她的髮簪後,便將人留下來了。”
聽聞此言,傅徽便鬆了口氣。
他胸中有一股氣,想讓他張口便答應競陵王的要求,再與從前一樣,與他同生共死。只是他知時過境遷,現在兩人已是不可能如從前一樣了。千言萬語,到了唇邊,便化作一句微透著疏遠之意的“容我考慮一番”。
他是極想答應的,但是他怕蕭駿馳後悔。
為了蕭駿馳,他便主動回絕吧。
“無妨,”蕭駿馳倒也不怒,只是拂袖淡淡一笑,似是全局盡握手中,“明夜我還會再來,那時,你必然會答應我。”
說罷,他便轉了身,朝著宮闕走去。
他不知走了多久,又聽見那曲綿長幽幽的《紅豆》之聲響了起來。
***
蕭駿馳知道,一旦入夜,這召城行宮裡就沒什麼人在外晃悠了,他大可隨意走來走去。雖然是座“皇宮”,但到底只是個冒牌貨,願意來此地做宮女、侍從的人,並不多。
不知不覺間,他便走到了魚藻宮的一側,那片倚傍著山宇的湖泊旁。
夜色靜好,今夜無雪,那連綿山峰上的積雪卻未曾融化,仍舊是薄薄一層雪蓋兒,似美人頭頂一小片柳絮似的。蕭駿馳看慣了魏鋪天蓋地的厚厚大雪,忽而覺得這南方薄雪也有其美處。
他將視線上移,望向了魚藻宮的窗扇。紅木雕花的窗緊合著,透出一縷隱約昏黃的光來。一想到那窗後之人,乃是他的妻,蕭駿馳的目光便微微一柔。
忽而間,似是心有靈犀,那窗便被“吱呀”一聲推開了。一道人影探了出來,原是姜靈洲倚在窗邊,托著腮垂眸望著那夜裡湖景。
暖融融的燭光落在她的面龐上,映得她頰生微光。雖隔得遠,蕭駿馳無法看清她的五官,卻愈覺得這樣的她極是秀美,便如那隔著雲端的仙娥似的。
……還是個懷了他孩子的仙娥。
姜靈洲看了一會兒那湖景,便低下頭。這一眼,讓她掃到了站在窗下的蕭駿馳,目光里不由有了一層訝色。她朝前探出身子,想要仔細地看一眼,又怕跌了出去,只得緊緊拽著窗台。
——沒錯了,那人是蕭駿馳。
她微微怔了一下,繼而便坐回窗後,提起筆來,匆匆在紙條上寫了些什麼;又趁著染紫、澄碧不注意,將其揉成一團,朝外猛力扔去。
皺巴巴的紙團兒從窗台落下,啪沙一聲,便跌墜在糙叢里,濺起一小片欲化未化的雪來。
蕭駿馳見了,幾步上前,彎腰撿拾起那紙團。
在展開紙團之前,蕭駿馳心裡是有幾分期待的——不知這紙團里會寫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