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奏摺批到第八本的時候,尹尚毅一聲不吭地來了。見尹尚毅進來也不說話,左右兩名官員識趣地退了出去。
☆、093 新皇登基
段曄海擱下一本剛批完的奏摺, 尹尚毅便小聲道:“四哥, 有件事, 我本要等登基大典完了再同你講, 但這心裡總是有些急……”
“哦?什麼事?”段曄海道。
“翎兒來了,還帶著兩個活潑可愛的孩子, 就在宮外的客棧中住著, 四哥要不要見她?”
“當然見!怎麼現在才來告知我?你來幫我批奏摺, 我這就去見他們!”說罷,段曄海起身火急火燎坐轎子走了。
是時段曄海還是一身守孝的白衣, 路人只是覺得此人長相出眾,卻也沒太認出是當今皇上。
宮門外有兩家顯眼些的客棧,一家房間較小,段曄海認為趙夕辰帶著兩個孩子,不方便住小房間,是以指引轎夫直奔一旁的雲煙客棧。
還未走近, 段曄海便聽到兩個孩子在吟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段曄海趕忙接口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妻兒。”
兩個孩子發現是段曄海, 從樓上奔跑著竄了過來, 一人拉住一條胳膊:“爹爹,你終於出現啦, 我們好想你哇……”
“爹爹也好想你們。來,讓爹爹看看你們住的地方。”段曄海說完,就被兩個娃領著朝樓上走。
過道里遇到了趙夕辰:“海, 你就知道你會來。過道盡頭那間大房,就是我們租的。”
段曄海兩條胳膊被兩個娃拽著,也騰不出手來同趙夕辰表親昵。四人到得過道盡頭,推開虛掩的房門走了進去。
這間屋子確實不小,床鋪桌椅衣櫃和茶具各種物事一應俱全。
在屋子裡坐了一陣,段曄海道:“辰兒,不如咱們搬到宮裡去住吧,你帶著兩個孩子,也挺辛苦的。宮裡有侍女和嬤嬤一道照顧著,我也放心些。”
趙夕辰搖搖頭:“毅說過,一切等登基大典過去了再說。”
兩個孩子之前答應過趙夕辰自己會乖,所以雖然很想跟爹爹進宮去,卻也並不開口吵嚷。段澈道:“爹爹,登基大典是什麼?”
“噓,小聲點兒,”段曄海食指壓在嘴上做了個動作,接著道,“登基大典嘛,就是新皇帝上位的一個儀式。”
“噢,”段澈道,“那爹爹,離登基大典還要多久?”
“九天。”段曄海道。
“那我們等你十天吧,十天之後,爹爹來接我們哦!”
“嗯,就這麼定了!”段曄海淡笑著點頭。心裡暗自覺得幾日不見,這孩子長大了。
“拉勾勾!”段澈伸出小指,與段曄海的勾在了一起。
“我也要拉勾勾!”段曄海又同段婉拉了一次勾。
轉眼就到了段曄海登基大典的黃道吉日。天邊一片魚肚白,太陽還未出現影蹤,段曄海就在侍從和嬤嬤們的幫助下穿上了一身明黃色繡龍紋的袞服,頭上扣了頂金山似的頭冠,沉得他都有些喘不過氣來。
今日的大殿已經被侍從們布置得煥然一新,從今往後,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後半生大概都要在此處度過了。
洪亮的鐘鼓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繼而,段曄海聽到殿外傳來悉悉索索的腳步聲,公公李成琮在門口朗聲道:“殿下,吉時已到!”
段曄海“嗯”了一聲,來不及有任何感概,便聽得鐘鼓聲已鳴過三響了,這意味著禮部的官員們已結束了在太廟的祭祀,隆重的登基儀式也即將拉開序幕。
天子儀仗將段曄海迎出大殿,城樓前,身穿朝服的文武百官早已恭候多時,只等新皇的到來。
段曄海走下步輦,緩緩登上城樓,他步伐穩健,臉上帶著一種對權勢全然不在乎的清冷,亦不理會官員們掃過來或純粹或詭異的熱切目光。
接下來,在禮部官員們的陪同下,段曄海一步步走上台階頂端的祭壇,禱告祭天儀式開始了。此儀式是新皇繼位的必要過程。各種燃香三拜九扣之後,段曄海的脖子被沉重的頭冠壓得疲憊不已,還好這個繁瑣的禮儀終於宣告結束。
在宮中樂手賣力的演奏聲中,段曄海由內侍扶著回到大殿,登上皇位,在龍椅上坐定之後,音樂聲停下,殿外廣場等待的文武百官這才按照官階的高低依次進入大殿,前來向新皇帝道賀。
段曄海並不習慣坐這種寬大豪華的龍椅,雙手扶著龍椅兩邊的金龍頭,只覺得此物無形之中在給自己一種壓力。卻不知為何他的兄弟們為了坐上這把椅子,竟然幹了那麼多的蠢事,結果害得一個個都嗚呼哀哉了。
其實在段曄海心裡,對於他父皇毫無商量便將他推上皇位還是有些介懷的,他父皇明明知道他不喜歡待在皇宮,也不喜歡皇位與各種繁瑣的權利之爭。
接下來到了頒布詔書的環節,新一任司禮太監施月初開始宣讀詔書。讀完詔書也就等於段曄海的皇帝身份被正式確認了下來。
繼而,裝有傳國玉璽的木匣被送入大殿,打開之後,裡頭躺著一方雕有盤龍的玉璽,旁側是一枚金符,這便是象徵著最高皇權的物事:皇帝之璽與掌管將士的金符。
段曄海雙手將木匣接住,殿中響起了貫徹屋宇的高呼聲:“吾皇萬歲萬萬歲!”
眾百官和四方代表在高呼的同時齊刷刷跪倒下來,場面頗為壯觀。
登基大典的最後一道程序是宣讀即位詔。段曄海此人不太善於拍馬屁,只得照著官員給準備的稿子,先頌列祖列宗的千秋基業,接著讚美先皇的聖明賢德,然後闡述自己的登基感言,同時宣布新朝的年號、治國方針以及大赦令。
大臣們再次跪倒高呼萬歲的時候,段曄海總算是舒了口氣,因為他這個史上最不想做皇帝的人總算完成了磨死人的登基大典。
下朝後,段曄海便開始琢磨如何立趙夕辰為後一事。當然,以趙夕辰現在的身份,能封妃都很困難。所以只能先替她在高官顯貴中攀一門親,認個娘家,封了妃。她生得有太子,母憑子貴,今後再立後也不遲。還好那個八面玲瓏的皇后先他父皇而去,也可少生些事端。
轉天上早朝的時候,段曄海便對劉尚書提出了此事:“劉尚書,未來皇妃想要攀個親認個娘家,你可有異議?”
劉尚書嘿嘿笑道:“有此等美事,臣自然是毫無異議了。”
不僅劉尚書,其他幾位官員均表示可以接納趙夕辰,並為此發生了口舌之爭。這些人的心思到底如何,段曄海無意揣摩。最後,段曄海還是堅持自己的決定,將尹尚毅力薦的新上任的劉尚書家定為趙夕辰的臨時娘家。
段曄海派人用轎子接了趙夕辰,直接來到了劉尚書家,兩個孩子則讓兩嬤嬤暫時幫忙照顧著。劉尚書沒有女兒,尚書夫人聽聞了消息後,很快就命人拾掇出一間大的廂房,好讓趙夕辰住。
趙夕辰下了轎,見一雍容大方的夫人帶著兩個丫鬟正在門口等她,便過去對夫人行禮:“尚書夫人。”
☆、093 新皇登基
段曄海擱下一本剛批完的奏摺, 尹尚毅便小聲道:“四哥, 有件事, 我本要等登基大典完了再同你講, 但這心裡總是有些急……”
“哦?什麼事?”段曄海道。
“翎兒來了,還帶著兩個活潑可愛的孩子, 就在宮外的客棧中住著, 四哥要不要見她?”
“當然見!怎麼現在才來告知我?你來幫我批奏摺, 我這就去見他們!”說罷,段曄海起身火急火燎坐轎子走了。
是時段曄海還是一身守孝的白衣, 路人只是覺得此人長相出眾,卻也沒太認出是當今皇上。
宮門外有兩家顯眼些的客棧,一家房間較小,段曄海認為趙夕辰帶著兩個孩子,不方便住小房間,是以指引轎夫直奔一旁的雲煙客棧。
還未走近, 段曄海便聽到兩個孩子在吟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段曄海趕忙接口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妻兒。”
兩個孩子發現是段曄海, 從樓上奔跑著竄了過來, 一人拉住一條胳膊:“爹爹,你終於出現啦, 我們好想你哇……”
“爹爹也好想你們。來,讓爹爹看看你們住的地方。”段曄海說完,就被兩個娃領著朝樓上走。
過道里遇到了趙夕辰:“海, 你就知道你會來。過道盡頭那間大房,就是我們租的。”
段曄海兩條胳膊被兩個娃拽著,也騰不出手來同趙夕辰表親昵。四人到得過道盡頭,推開虛掩的房門走了進去。
這間屋子確實不小,床鋪桌椅衣櫃和茶具各種物事一應俱全。
在屋子裡坐了一陣,段曄海道:“辰兒,不如咱們搬到宮裡去住吧,你帶著兩個孩子,也挺辛苦的。宮裡有侍女和嬤嬤一道照顧著,我也放心些。”
趙夕辰搖搖頭:“毅說過,一切等登基大典過去了再說。”
兩個孩子之前答應過趙夕辰自己會乖,所以雖然很想跟爹爹進宮去,卻也並不開口吵嚷。段澈道:“爹爹,登基大典是什麼?”
“噓,小聲點兒,”段曄海食指壓在嘴上做了個動作,接著道,“登基大典嘛,就是新皇帝上位的一個儀式。”
“噢,”段澈道,“那爹爹,離登基大典還要多久?”
“九天。”段曄海道。
“那我們等你十天吧,十天之後,爹爹來接我們哦!”
“嗯,就這麼定了!”段曄海淡笑著點頭。心裡暗自覺得幾日不見,這孩子長大了。
“拉勾勾!”段澈伸出小指,與段曄海的勾在了一起。
“我也要拉勾勾!”段曄海又同段婉拉了一次勾。
轉眼就到了段曄海登基大典的黃道吉日。天邊一片魚肚白,太陽還未出現影蹤,段曄海就在侍從和嬤嬤們的幫助下穿上了一身明黃色繡龍紋的袞服,頭上扣了頂金山似的頭冠,沉得他都有些喘不過氣來。
今日的大殿已經被侍從們布置得煥然一新,從今往後,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後半生大概都要在此處度過了。
洪亮的鐘鼓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繼而,段曄海聽到殿外傳來悉悉索索的腳步聲,公公李成琮在門口朗聲道:“殿下,吉時已到!”
段曄海“嗯”了一聲,來不及有任何感概,便聽得鐘鼓聲已鳴過三響了,這意味著禮部的官員們已結束了在太廟的祭祀,隆重的登基儀式也即將拉開序幕。
天子儀仗將段曄海迎出大殿,城樓前,身穿朝服的文武百官早已恭候多時,只等新皇的到來。
段曄海走下步輦,緩緩登上城樓,他步伐穩健,臉上帶著一種對權勢全然不在乎的清冷,亦不理會官員們掃過來或純粹或詭異的熱切目光。
接下來,在禮部官員們的陪同下,段曄海一步步走上台階頂端的祭壇,禱告祭天儀式開始了。此儀式是新皇繼位的必要過程。各種燃香三拜九扣之後,段曄海的脖子被沉重的頭冠壓得疲憊不已,還好這個繁瑣的禮儀終於宣告結束。
在宮中樂手賣力的演奏聲中,段曄海由內侍扶著回到大殿,登上皇位,在龍椅上坐定之後,音樂聲停下,殿外廣場等待的文武百官這才按照官階的高低依次進入大殿,前來向新皇帝道賀。
段曄海並不習慣坐這種寬大豪華的龍椅,雙手扶著龍椅兩邊的金龍頭,只覺得此物無形之中在給自己一種壓力。卻不知為何他的兄弟們為了坐上這把椅子,竟然幹了那麼多的蠢事,結果害得一個個都嗚呼哀哉了。
其實在段曄海心裡,對於他父皇毫無商量便將他推上皇位還是有些介懷的,他父皇明明知道他不喜歡待在皇宮,也不喜歡皇位與各種繁瑣的權利之爭。
接下來到了頒布詔書的環節,新一任司禮太監施月初開始宣讀詔書。讀完詔書也就等於段曄海的皇帝身份被正式確認了下來。
繼而,裝有傳國玉璽的木匣被送入大殿,打開之後,裡頭躺著一方雕有盤龍的玉璽,旁側是一枚金符,這便是象徵著最高皇權的物事:皇帝之璽與掌管將士的金符。
段曄海雙手將木匣接住,殿中響起了貫徹屋宇的高呼聲:“吾皇萬歲萬萬歲!”
眾百官和四方代表在高呼的同時齊刷刷跪倒下來,場面頗為壯觀。
登基大典的最後一道程序是宣讀即位詔。段曄海此人不太善於拍馬屁,只得照著官員給準備的稿子,先頌列祖列宗的千秋基業,接著讚美先皇的聖明賢德,然後闡述自己的登基感言,同時宣布新朝的年號、治國方針以及大赦令。
大臣們再次跪倒高呼萬歲的時候,段曄海總算是舒了口氣,因為他這個史上最不想做皇帝的人總算完成了磨死人的登基大典。
下朝後,段曄海便開始琢磨如何立趙夕辰為後一事。當然,以趙夕辰現在的身份,能封妃都很困難。所以只能先替她在高官顯貴中攀一門親,認個娘家,封了妃。她生得有太子,母憑子貴,今後再立後也不遲。還好那個八面玲瓏的皇后先他父皇而去,也可少生些事端。
轉天上早朝的時候,段曄海便對劉尚書提出了此事:“劉尚書,未來皇妃想要攀個親認個娘家,你可有異議?”
劉尚書嘿嘿笑道:“有此等美事,臣自然是毫無異議了。”
不僅劉尚書,其他幾位官員均表示可以接納趙夕辰,並為此發生了口舌之爭。這些人的心思到底如何,段曄海無意揣摩。最後,段曄海還是堅持自己的決定,將尹尚毅力薦的新上任的劉尚書家定為趙夕辰的臨時娘家。
段曄海派人用轎子接了趙夕辰,直接來到了劉尚書家,兩個孩子則讓兩嬤嬤暫時幫忙照顧著。劉尚書沒有女兒,尚書夫人聽聞了消息後,很快就命人拾掇出一間大的廂房,好讓趙夕辰住。
趙夕辰下了轎,見一雍容大方的夫人帶著兩個丫鬟正在門口等她,便過去對夫人行禮:“尚書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