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同樣是父皇的孩子,為什麼我和他的處境,判若雲泥?
我目不轉睛的盯住那個打扮得像金童般粉妝玉琢的小娃娃,有種說不出的情緒在我胸口翻騰,牽扯著心臟。那是跟失去娘親完全不同的難受。
日後,我明白了,這種感覺,是嫉恨。
我恨他。我更想讓父皇把目光從冷塵身上移走,轉到我這邊。
就看我一眼,叫我一聲,我都心滿意足。但就是這麼個小小的心愿,與我,難如登天。
除了宮宴,我根本沒機會看到父皇的身影。
開元宮牆外的雜糙寸寸長。我枯坐在青石台階上,聆聽著高牆外飄來的鼓樂。
每個清秋時節,宮中都為太子冷塵的生辰大肆操辦。可除卻已經長眠黃泉的娘親,誰又知道,我的生辰也是在秋天?
我無言地走出開元宮,踩著金黃落葉,循聲來到御花園,躲在花叢里遙遙觀望。
冷塵正扯著父皇衣角撒嬌,一口一聲「父皇」,讓坐在父皇邊上的皇后眉開眼笑,得意地直夸塵兒聰明。
父皇背對著我,隔著花叢,依然只是個看不真切的身影。金冠黑髮,在秋陽下宛若天神。
他摸著冷塵的頭髮,低沉的笑。旁邊幾個滿頭珠翠的妃子,也抱著各自子女,都用暗藏嫉妒的艷羨眼神看冷塵。
那幾個,也是父皇的孩子。生母是妃嬪,註定他們爭不過冷塵。可無論如何,他們也比我這個被父皇完全漠視的大皇子好上千萬倍。
我不甘心。
倘若這就是我的命,那我今後不信天。
◇◇◇
我開始流連於宮中藏書院,饑渴的汲取著各種學識,武學典籍當然也沒放過。
要成大事,除了頭腦,還得有強健體魄。
藏書院的僕役對我不冷不熱,去也不干涉我的出入。畢竟再怎麼不得勢,我的身份,始終還是天靖的大皇子。
我從浩如煙海的書籍中抬頭,數年光陰已匆匆過。十一歲那年,向來無人問津的開元宮突然熱鬧起來。
父皇下令,要我去書苑念書。
我聽侍人宣完旨意,一瞬間竟不敢相信——父皇,居然想到我了?
可這點歡欣和期盼在我踏入書苑的第一個清晨就被粉碎。
太子冷塵渾身錦衣玉飾,被幾個皇子簇擁著,盤踞了本該屬於太傅的座椅,用高傲不屑的目光看著我。
小小年紀,已經氣焰囂張。
原來,所有皇子,只是為了陪伴太子上書苑,才被召集一堂。若非如此,恐怕父皇永遠都不會想起我的存在。
我在心底自嘲地笑,默默走到最角落裡的那張書案前坐下。
我有自知之明,只能躲在最不顯眼的陰影里。然而即使我退縮到這地步,太子仍舊沒打算放過我。
「你怎麼不過來給本宮磕頭請安?」他指著我尖叫。邊上的幾個皇子也跟著起鬨。
我淡淡掃了他們一眼,翻開書卷,專心念詩文。
太子紅潤的小臉頓時氣得更紅,把座椅扶手敲得「嘭嘭」響,怒道:「冷玄,你跪下!」
我只覺得悲哀,父皇,怎麼會生出這麼個張狂蠻橫的膿包太子?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臉,完全沒有半點皇族氣度。
治國安邦,靠的是雄才偉略,絕非作威作福。
我的態度明顯激怒了太子。幾個皇子察言觀色,討好的朝我吆喝起來。二皇子更是抓起書案上的硯台砸了過來。
我頭一偏,硯台呼呼從我耳旁飛過,撞上牆,墨汁四濺,將幅字跡清俊飄逸的墨寶染的一塌糊塗。
二皇子小我兩歲,他的母妃是戍邊大將的妹妹,自小舞刀弄槍慣了,進宮後收起了打打殺殺,卻把兒子教得莽撞暴躁。
一擊落空,二皇子乾脆捋起了袖子,像頭髮怒的小老虎,氣洶洶衝到我面前,把我案上的紙筆書硯都掃到地上。
他挑釁地看著我,舉著拳頭向我示威,門外一聲清咳,讓他放下了手。
進來的人,是太傅秋先生。
他並不似我想像中鬚髮花白的老夫子,反而像他的字跡一樣清俊,臉上帶著抹溫潤笑意。
看了看那片狼藉的字帖,在看了看地上,秋太傅笑了,彎腰,將書卷、硯台……一樣樣撿起來,放回我案頭。
二皇子終究是小孩子,在太傅面前還是有點膽怯,撓了撓頭,悻悻走到自己的書案旁。
幾個皇子也都乖乖地入了座,只有太子咬著唇,突然拎起了案上的鎮紙青石。
我忙提醒還背對著太子的秋太傅:「小心!」可那方青石已經砸中了他的腿。
秋太傅秀逸的眉毛皺了一下,卻什麼也沒說,只是拾起鎮紙青石,走向太子,微笑著叫太子坐回自己的書案前。
太子不服氣地等著他,仍霸占著他的座椅不放。
他微笑依舊,放下青石,轉而拿起戒尺,輕輕在太子掌心敲了一記。
太子的尖叫驚天動地,幾乎震破了我的耳膜。「你竟然敢打我!」
秋太傅淡淡笑:「蒼皇陛下既然把太子交給我教導,我當然要盡心盡力管教好太子。」
「你——」太子眼睛瞪得滾圓,看到秋太傅再度舉高的戒尺時卻害怕地閉了起來。
戒尺這回只敲在了書案邊緣。秋太傅笑一笑:「太子,稱呼先生不能『你』啊『你』的,要叫太傅。」
「你!」
「啪!」戒尺又落到案上,力道重了三分。
太子唬得小臉發白,終於爬下座椅,心不甘情不願地叫了聲「太傅」。
我看見,他眼裡閃動著惡毒的光芒。我想,秋太傅也應該看到了,卻什麼也沒說,逕自入座,翻開了書卷。
太子和那幾個皇子們,到底有沒有聽進他多少講解,秋太傅似乎根本就不在乎,只是怡然自得地寫上幾筆,喝著清茗,看窗外竹影婆娑。
他的目光,一直都是那麼溫和含笑,只有在他凝神遠眺的時候,眼神里才會掠過抹淡淡的譏誚和疲憊。面對一群驕縱跋扈的皇族子弟,他多半也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罷。
我低下頭,認真寫著他布置給我的功課。諸多皇子中,我年歲最長。他給我的功課也最多。
十一歲的孩子,還是有點天真。我交上謄寫得工工整整的詩篇,聽著他的誇讚,心裡歡喜又得意。
他是娘親以外,第一個重視我誇讚我的人。
太子年幼,所以只上半天書苑。沒到午時,原本晴朗碧空忽然陰雲密布,未幾,飄起冰涼雨絲。
皇后和各家妃子派人來接小主子的侍女們已經站滿了門外。
我坐在書案後,等著雨過天晴。
「大皇子沒有人來接?」秋太傅拿了油布傘,有些訝異地問我。
我搖頭。
他靜了一下,隨即微笑:「我送大皇子。」
跟他走出書苑時,我發現,他被鎮紙青石砸中的那條腿行動間有一點遲滯。
七歲孩子的手勁,有時候並不弱,心腸,更狠毒。
我第一次看到父皇,是在每年一度的宮宴上。那時我已經是個三歲的孩子。
三歲時發生的事情,許多人都不會記得,我卻印象特別深。
只因為我的童年,除了娘親和那座冷清破敗的開元宮之外,其實,只有一片空白。所以,任何一點點的快樂,我都牢牢的刻進了腦海最深處。
能見到父皇,是我有意識以來,夢寐以求的願望。
娘親是個多愁善感的女人。每當我問她,父皇為什麼從來不來開元宮看我們母子時,娘親始終籠著層憂鬱的面容就會變得更黯淡,然後背轉身,在她以為我沒看到的地方默默落淚。
我不知道她為什麼要流淚,可我想知道,父皇是不是不喜歡我?不然,為什麼一次都沒來看過我,看過我這個長子?
三歲那年的宮宴前夕,我纏著娘親,要她帶我一起去。
娘親拗不過我,找出她收藏在箱底最艷麗的一襲長裙拆了,連夜替我裁剪fèng製成一身漂亮的新衣。
她坐在顫抖的宮燈火焰旁,一針針,打發走了寂寞漫長的黑夜,容顏溫柔而美麗。
而我,興奮的睡不著覺,趴在榻上,幻想著父皇是什麼樣子。
可宮宴上,我並沒有看清楚,父皇究竟長什麼模樣,因為相隔太遠。
娘親和我,被一個冷眉冷眼的宮侍領到金殿最末的一張金漆案幾後入座。
金殿上,侍者如雲,絲竹繚繞,連空氣里,也溢滿帝王家的奢華氣息。案頭每件器皿,都寶光閃爍,幾乎耀花了我的雙眼。
盡頭玉階正中的巨大龍椅里,端坐著我的父皇。
他那時,還是太子。老皇帝身患陳疴,纏綿病榻已有數載。朝政大事,全由太子蒼代皇攝政。
他雖然尚未正式登基稱帝,可朝野上下,都已悄悄地用「蒼皇」來稱呼他。
他的聲音,非常年輕,清朗動聽,就像滑過最上等綢緞的美玉。抑揚頓挫間帶著令人無法抗拒的威嚴魅力,傳遍金殿,讓滿朝文武肅然聽命。
我透過舞姬們甩開的水雲長袖,凝望著這個天靖最有權勢的男人,心頭充滿驕傲。
他,是我的父皇。
我很想很想,他會看到我,會過來抱一抱我,用那悅耳的嗓音叫我一聲「玄」。可直到宮宴結束,曲終人散,他都沒有朝我這邊跨出一步。
看著他拂袖踏入珠簾後,我失望地低頭,把手遞給娘親,跟著她默默離開了金殿。
什麼時候,他才肯正眼看我一眼?……
在那之後,我問過娘親很多遍這個問題。
娘親似乎不知道該怎麼想我解釋,只是憂傷地望著我。直至她病逝的那個晚上,她的目光里才多了點更深的憂慮和不舍。
「玄兒,玄兒,娘親不想走啊,可娘親實在撐不住了。今後,你一定要乖乖地聽話,別跟人爭什麼,娘親真的不放心留下你一個人,玄兒……」
她不捨得留我獨自面對冰冷的宮殿四壁,握著我的手,掙扎了整整一個夜晚,黎明時分,終於鬆開了五指。眼角,猶帶水光。
她是這世上最溫柔美麗,待我最好的女人。我抱著她逐漸變冷的身體,哭得很傷心。
從此,我只有孤獨一人了。
◇◇◇
娘親的離去,沒有激起絲毫波瀾。只因為靖老皇帝在幾天前駕崩了。全宮城的人都為老皇帝的喪事忙得焦頭爛額,誰也不會來關心個病死的卑微宮女。
老皇帝出殯後,才有幾個雜役來開元宮,用一口薄皮棺木,帶走了娘親。
那一年,我六歲,喪母。他雙十,喪父,身登大寶,帝號「蒼」。
那年宮宴,沒有了娘親的陪伴,我一個人,坐在人聲鼎沸的金殿上。
我目不轉睛的盯住那個打扮得像金童般粉妝玉琢的小娃娃,有種說不出的情緒在我胸口翻騰,牽扯著心臟。那是跟失去娘親完全不同的難受。
日後,我明白了,這種感覺,是嫉恨。
我恨他。我更想讓父皇把目光從冷塵身上移走,轉到我這邊。
就看我一眼,叫我一聲,我都心滿意足。但就是這麼個小小的心愿,與我,難如登天。
除了宮宴,我根本沒機會看到父皇的身影。
開元宮牆外的雜糙寸寸長。我枯坐在青石台階上,聆聽著高牆外飄來的鼓樂。
每個清秋時節,宮中都為太子冷塵的生辰大肆操辦。可除卻已經長眠黃泉的娘親,誰又知道,我的生辰也是在秋天?
我無言地走出開元宮,踩著金黃落葉,循聲來到御花園,躲在花叢里遙遙觀望。
冷塵正扯著父皇衣角撒嬌,一口一聲「父皇」,讓坐在父皇邊上的皇后眉開眼笑,得意地直夸塵兒聰明。
父皇背對著我,隔著花叢,依然只是個看不真切的身影。金冠黑髮,在秋陽下宛若天神。
他摸著冷塵的頭髮,低沉的笑。旁邊幾個滿頭珠翠的妃子,也抱著各自子女,都用暗藏嫉妒的艷羨眼神看冷塵。
那幾個,也是父皇的孩子。生母是妃嬪,註定他們爭不過冷塵。可無論如何,他們也比我這個被父皇完全漠視的大皇子好上千萬倍。
我不甘心。
倘若這就是我的命,那我今後不信天。
◇◇◇
我開始流連於宮中藏書院,饑渴的汲取著各種學識,武學典籍當然也沒放過。
要成大事,除了頭腦,還得有強健體魄。
藏書院的僕役對我不冷不熱,去也不干涉我的出入。畢竟再怎麼不得勢,我的身份,始終還是天靖的大皇子。
我從浩如煙海的書籍中抬頭,數年光陰已匆匆過。十一歲那年,向來無人問津的開元宮突然熱鬧起來。
父皇下令,要我去書苑念書。
我聽侍人宣完旨意,一瞬間竟不敢相信——父皇,居然想到我了?
可這點歡欣和期盼在我踏入書苑的第一個清晨就被粉碎。
太子冷塵渾身錦衣玉飾,被幾個皇子簇擁著,盤踞了本該屬於太傅的座椅,用高傲不屑的目光看著我。
小小年紀,已經氣焰囂張。
原來,所有皇子,只是為了陪伴太子上書苑,才被召集一堂。若非如此,恐怕父皇永遠都不會想起我的存在。
我在心底自嘲地笑,默默走到最角落裡的那張書案前坐下。
我有自知之明,只能躲在最不顯眼的陰影里。然而即使我退縮到這地步,太子仍舊沒打算放過我。
「你怎麼不過來給本宮磕頭請安?」他指著我尖叫。邊上的幾個皇子也跟著起鬨。
我淡淡掃了他們一眼,翻開書卷,專心念詩文。
太子紅潤的小臉頓時氣得更紅,把座椅扶手敲得「嘭嘭」響,怒道:「冷玄,你跪下!」
我只覺得悲哀,父皇,怎麼會生出這麼個張狂蠻橫的膿包太子?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臉,完全沒有半點皇族氣度。
治國安邦,靠的是雄才偉略,絕非作威作福。
我的態度明顯激怒了太子。幾個皇子察言觀色,討好的朝我吆喝起來。二皇子更是抓起書案上的硯台砸了過來。
我頭一偏,硯台呼呼從我耳旁飛過,撞上牆,墨汁四濺,將幅字跡清俊飄逸的墨寶染的一塌糊塗。
二皇子小我兩歲,他的母妃是戍邊大將的妹妹,自小舞刀弄槍慣了,進宮後收起了打打殺殺,卻把兒子教得莽撞暴躁。
一擊落空,二皇子乾脆捋起了袖子,像頭髮怒的小老虎,氣洶洶衝到我面前,把我案上的紙筆書硯都掃到地上。
他挑釁地看著我,舉著拳頭向我示威,門外一聲清咳,讓他放下了手。
進來的人,是太傅秋先生。
他並不似我想像中鬚髮花白的老夫子,反而像他的字跡一樣清俊,臉上帶著抹溫潤笑意。
看了看那片狼藉的字帖,在看了看地上,秋太傅笑了,彎腰,將書卷、硯台……一樣樣撿起來,放回我案頭。
二皇子終究是小孩子,在太傅面前還是有點膽怯,撓了撓頭,悻悻走到自己的書案旁。
幾個皇子也都乖乖地入了座,只有太子咬著唇,突然拎起了案上的鎮紙青石。
我忙提醒還背對著太子的秋太傅:「小心!」可那方青石已經砸中了他的腿。
秋太傅秀逸的眉毛皺了一下,卻什麼也沒說,只是拾起鎮紙青石,走向太子,微笑著叫太子坐回自己的書案前。
太子不服氣地等著他,仍霸占著他的座椅不放。
他微笑依舊,放下青石,轉而拿起戒尺,輕輕在太子掌心敲了一記。
太子的尖叫驚天動地,幾乎震破了我的耳膜。「你竟然敢打我!」
秋太傅淡淡笑:「蒼皇陛下既然把太子交給我教導,我當然要盡心盡力管教好太子。」
「你——」太子眼睛瞪得滾圓,看到秋太傅再度舉高的戒尺時卻害怕地閉了起來。
戒尺這回只敲在了書案邊緣。秋太傅笑一笑:「太子,稱呼先生不能『你』啊『你』的,要叫太傅。」
「你!」
「啪!」戒尺又落到案上,力道重了三分。
太子唬得小臉發白,終於爬下座椅,心不甘情不願地叫了聲「太傅」。
我看見,他眼裡閃動著惡毒的光芒。我想,秋太傅也應該看到了,卻什麼也沒說,逕自入座,翻開了書卷。
太子和那幾個皇子們,到底有沒有聽進他多少講解,秋太傅似乎根本就不在乎,只是怡然自得地寫上幾筆,喝著清茗,看窗外竹影婆娑。
他的目光,一直都是那麼溫和含笑,只有在他凝神遠眺的時候,眼神里才會掠過抹淡淡的譏誚和疲憊。面對一群驕縱跋扈的皇族子弟,他多半也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罷。
我低下頭,認真寫著他布置給我的功課。諸多皇子中,我年歲最長。他給我的功課也最多。
十一歲的孩子,還是有點天真。我交上謄寫得工工整整的詩篇,聽著他的誇讚,心裡歡喜又得意。
他是娘親以外,第一個重視我誇讚我的人。
太子年幼,所以只上半天書苑。沒到午時,原本晴朗碧空忽然陰雲密布,未幾,飄起冰涼雨絲。
皇后和各家妃子派人來接小主子的侍女們已經站滿了門外。
我坐在書案後,等著雨過天晴。
「大皇子沒有人來接?」秋太傅拿了油布傘,有些訝異地問我。
我搖頭。
他靜了一下,隨即微笑:「我送大皇子。」
跟他走出書苑時,我發現,他被鎮紙青石砸中的那條腿行動間有一點遲滯。
七歲孩子的手勁,有時候並不弱,心腸,更狠毒。
我第一次看到父皇,是在每年一度的宮宴上。那時我已經是個三歲的孩子。
三歲時發生的事情,許多人都不會記得,我卻印象特別深。
只因為我的童年,除了娘親和那座冷清破敗的開元宮之外,其實,只有一片空白。所以,任何一點點的快樂,我都牢牢的刻進了腦海最深處。
能見到父皇,是我有意識以來,夢寐以求的願望。
娘親是個多愁善感的女人。每當我問她,父皇為什麼從來不來開元宮看我們母子時,娘親始終籠著層憂鬱的面容就會變得更黯淡,然後背轉身,在她以為我沒看到的地方默默落淚。
我不知道她為什麼要流淚,可我想知道,父皇是不是不喜歡我?不然,為什麼一次都沒來看過我,看過我這個長子?
三歲那年的宮宴前夕,我纏著娘親,要她帶我一起去。
娘親拗不過我,找出她收藏在箱底最艷麗的一襲長裙拆了,連夜替我裁剪fèng製成一身漂亮的新衣。
她坐在顫抖的宮燈火焰旁,一針針,打發走了寂寞漫長的黑夜,容顏溫柔而美麗。
而我,興奮的睡不著覺,趴在榻上,幻想著父皇是什麼樣子。
可宮宴上,我並沒有看清楚,父皇究竟長什麼模樣,因為相隔太遠。
娘親和我,被一個冷眉冷眼的宮侍領到金殿最末的一張金漆案幾後入座。
金殿上,侍者如雲,絲竹繚繞,連空氣里,也溢滿帝王家的奢華氣息。案頭每件器皿,都寶光閃爍,幾乎耀花了我的雙眼。
盡頭玉階正中的巨大龍椅里,端坐著我的父皇。
他那時,還是太子。老皇帝身患陳疴,纏綿病榻已有數載。朝政大事,全由太子蒼代皇攝政。
他雖然尚未正式登基稱帝,可朝野上下,都已悄悄地用「蒼皇」來稱呼他。
他的聲音,非常年輕,清朗動聽,就像滑過最上等綢緞的美玉。抑揚頓挫間帶著令人無法抗拒的威嚴魅力,傳遍金殿,讓滿朝文武肅然聽命。
我透過舞姬們甩開的水雲長袖,凝望著這個天靖最有權勢的男人,心頭充滿驕傲。
他,是我的父皇。
我很想很想,他會看到我,會過來抱一抱我,用那悅耳的嗓音叫我一聲「玄」。可直到宮宴結束,曲終人散,他都沒有朝我這邊跨出一步。
看著他拂袖踏入珠簾後,我失望地低頭,把手遞給娘親,跟著她默默離開了金殿。
什麼時候,他才肯正眼看我一眼?……
在那之後,我問過娘親很多遍這個問題。
娘親似乎不知道該怎麼想我解釋,只是憂傷地望著我。直至她病逝的那個晚上,她的目光里才多了點更深的憂慮和不舍。
「玄兒,玄兒,娘親不想走啊,可娘親實在撐不住了。今後,你一定要乖乖地聽話,別跟人爭什麼,娘親真的不放心留下你一個人,玄兒……」
她不捨得留我獨自面對冰冷的宮殿四壁,握著我的手,掙扎了整整一個夜晚,黎明時分,終於鬆開了五指。眼角,猶帶水光。
她是這世上最溫柔美麗,待我最好的女人。我抱著她逐漸變冷的身體,哭得很傷心。
從此,我只有孤獨一人了。
◇◇◇
娘親的離去,沒有激起絲毫波瀾。只因為靖老皇帝在幾天前駕崩了。全宮城的人都為老皇帝的喪事忙得焦頭爛額,誰也不會來關心個病死的卑微宮女。
老皇帝出殯後,才有幾個雜役來開元宮,用一口薄皮棺木,帶走了娘親。
那一年,我六歲,喪母。他雙十,喪父,身登大寶,帝號「蒼」。
那年宮宴,沒有了娘親的陪伴,我一個人,坐在人聲鼎沸的金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