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倒是秉承後宮不干政的祖訓,也常聽兒子回來說,朝中諸人皆尊重他的意見,可到底不放心。

  如今丈夫回來了,她便藉機細問起來,一來想讓丈夫快些適應,二來也是為了加強他父子間的溝通。

  這幾年大楚動盪頻繁,安世誠也確實極為掛心。

  況且他此前也不是真正窩在山溝溝里,萬事不問。

  現有丘如意從中穿針引線,父子二人很快就就朝中各緊要的政事談論起來。

  丘如意先還樂於看他父子熱烈探討,後就發現兒子沉浸於朝事時,身上展現出的莊重威嚴,竟是她所不曾看到過的,更與他此時的年齡不相符。

  丘如意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這時安天祝叫著母親,要她幫著夾飯,丘如意便看向小兒子,專心詢問明白後,將他要的飯菜餵入口中,那些疑惑不解也早就丟到九霄雲外雲去了。

  便是日後想起,也只是暗自慶幸,兒子所言屬實,朝中眾臣果沒有敷衍糊弄兒子,至於他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穩重,丘如意也只當是兒子做皇帝被迫長大所致,況且他本是神童,自與常人不同。

  吃飯後,安世誠便馬不停蹄地忙碌起來。

  他是被直接護送著進了皇宮的,平安歸來,少不得要去父母那裡親報平安,還要與朝中眾王公重臣們碰面。

  安世誠活著回來,確實大喜大賀,卻也頗讓朝臣們頭疼。

  當日,因世人皆知安世誠去世,這才不得已推舉了他的嫡長子做了皇帝。

  誰知,安天也正式登基昭告了天下,他竟安然無恙地回朝了。

  皇帝之位,豈不是又要起波瀾?

  不想,第二天早朝之上,安世誠就表了態。

  “皇帝之位已然昭告天下,無故改之,不祥。或許這也是上天的旨意。我本意要做一名守衛國土邊疆的將軍,故當年棄文從武,如今仍不改其志。願諸位大人好好輔佐皇帝,治理好朝政,造福百姓。我父子內外同心,定可將安氏祖宗家業發揚光大。”

  眾人聞言,便放寬了心,一番讚揚下來,安世誠便被推為攝政王小皇帝太聰慧,到底是個孩子,總要有人先暫代其執掌朝政,誰還能比他本該為帝的親生父親更合適呢?

  朝政大事一旦理順了,安世誠才能得以騰出空來拜謝救命恩人。

  雖然李全的人已經代安世誠表達了謝意,但安世誠猶覺得不足。

  丘如意乍一聽說恩人名姓,吃驚之餘,又免不了一陣唏噓感慨。

  是方芸搭救了安世誠。

  前世,因為方芸獻計有功,方家以功抵罪,得以平~反還朝。

  今生,方家便沒了獻計之功,雖眾人可以用戰功搏取良民身份,但方進年事已高,再加酗酒損了身子,其他方家人手無縛雞之力,又皆是婦孺方進兒子們另被發往南邊,故皆沒能在那次戰爭中脫身。

  後來梁王登基,出於種種考慮,對方家也並無特殊待遇。

  方家便只托賴著梁王登基大赦天下的福分,才終於恢復了良民身份,罪負未能消除,家業自不會歸還,方進一怒之下,帶著女眷往南投奔了兒子。

  方芸年紀已長,父兄脫罪無望,她自己清名不再,家中更是一貧如洗,不得已,只好在當地尋了個吳姓獵戶嫁了。

  幸喜那吳獵戶人品不錯,又甚是喜愛方芸,故而極為敬重岳丈一家,他又是當地人,手頭也還寬裕,方家在南方的生活,倒也不算太壞。

  誰想,方進的身子多年失於調和,去年冬天受了一次寒,勉強撐到今年開春,竟有病入膏肓之態。

  方家上下想盡方法,變賣家財,重金請了良醫,方才救治過來,然要此後仍要細細調養,還得須多種珍貴良藥才成。

  良藥不易得,更何況方家銀子也有限。

  吳獵戶的孝心就發揮出來,幾乎一天不落地進山,專以採藥為主,打獵倒成了副業了。

  能用的就留著,不能用的就賣掉,竟也支撐下來。

  如此數月,方芸心疼丈夫披星戴月辛勞,便徹底拋開世家小姐的禁錮,隨夫一同進山照料,雖山中生活艱苦,夫妻倒越發和順甜美。

  那日被一路追殺的安世誠,誤闖入深山之中,便立時被方芸夫妻發現。

  方芸夫妻見無論追殺者還是被追殺者,皆是大楚將官,本能地躲避開來。

  哪知卻無意中從追殺者口中聽到“安世誠”三字,方芸不由留了意。

  她不認識安世誠。

  雖然安世誠那時是對昭的將帥,但方家如今只是平頭小老百姓,早就遠離了朝堂,而且他們居住的地方,離著邊境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只是因為採藥,才離著邊境近了些,卻又只埋頭採藥,並未關心外面的局事。

  不過,因著她在北地與丘如意的重逢,倒是知道安世誠乃是丘如意的夫君。

  方芸一直沒忘丘如意的救命之恩。

  如今日子過得雖苦,卻已能品嘗出其中的甜,越發感激丘如意,於是打定主意要救安世誠一命。

  第三一四章 奔向新生

  這個救命之恩也不是那麼好報的。

  吳獵戶雖身手矯健,卻遠不及那些手中沾滿人命真正從沙場裡拼殺出來的。

  他所依仗的是對大山的熟悉。

  最終,憑藉著陷阱和吳獵戶不錯的箭術,安世誠二人將那幾個殺死。

  這時安世誠身上多處受了傷創,早變成血人,危在旦夕。

  幸好方芸手中藥品不少,勉強能應付一下。山下不斷有追殺者闖入,才是讓人頭疼的。

  還是吳獵戶腦子靈光,用安世誠的衣服做了靶子,引人射擊,以萬箭穿心之態跌入萬丈深淵,三人才得以脫身。

  雖然安世誠未細表其中情節,丘如意仍嚇得冒了好幾身的冷汗。

  她心有餘悸:“驚險如斯,他夫妻是拼了性命救你。如此大恩,只謝他們銀子和草藥,也未免太簡薄了。”

  她不知道自己當年幾句勸慰的話,將方芸從生死線上拉回來,只覺得不過千兩贖身銀子,竟得方芸以死相待,大受感動。

  尤其是方芸現在生活狀況並不好,卻不挾恩求報,可見其厚道之處。

  丘如意心裡越發過意不去,打定主意要回報其一二。

  也該好好查一查方進當年的案子,及早還他們清白了。

  在方家人眼中,這可比銀子和藥草重百倍千倍。

  當日梁王登基,糾正了不少劉氏專權時的冤假錯案,卻不知為何,梁王並未命人重新徹查方進的案子。

  安世弘做皇帝,也沒少加恩於從前被劉氏打壓過的人,但巧合的是,也從未提及方家的案子。

  是方家案子另有隱情,因而諱莫如深?

  還是人走茶涼,事隔多年,朝中上下都忘了他家?不知本朝能否重查?

  丘如意問向丈夫。

  安世誠則轉眼看著安天。

  這本就是長興帝欠下的債,撥亂反正,安天義不容辭。

  沒幾日,朝廷果然派下人來調查當年的事。

  小皇帝親口提出,劉娘娘對朝中事又一概不問,劉氏更是早就衰亡,再加上眾人皆知是方家人救了皇帝生父當今的攝政王,對此事自然格外用心,所以事情很快就查清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