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頁
“人生際遇,起伏不定,本是常態。”成郡王恭謹回道。
“就我們祖孫在,你不用太拘束。有什麼話,就對皇祖母說吧。放心,你父皇派的那兩個人,在慈寧宮還不敢造次,不敢偷聽我們談話。”太后拉他坐在自己身邊,慈愛道。
“孫兒這些日子,一直擔心祖母。前朝後宮,多事之秋,祖母操勞了。”成郡王斟酌一番後道。
他擔心,眼睛裡揉不得沙子的太后,看不慣被皇上寵愛得幾乎無法無天的陸貴妃,害怕她們之間起了衝突……
太后何等心思剔透之人,立刻明白他的意思,冷笑一聲道:“大風大浪都過來了,從前霍家和霍皇后,隻手遮天,我從秀女到皇貴妃,什麼陰謀算計沒經歷過,從未後退退縮;現在我已經是皇太后,還會害怕區區一個陸家嗎?”
成郡王垂下眼眸,低聲道:“小人奸佞,遮天蔽日,但終究都是暫時的。”
“呵呵,”太后站起身來,走到梳妝檯前,望著自己已經隱隱有了細紋的眼角,道,“霆兒,你以為,現在的一切都是陸家造成的嗎?就像當初你皇祖父在位的時候,一切事情都是霍家造成的嗎?”
成郡王沒敢接話,頭垂得更低。
“不過他心中有魔鬼,其他的都是藉口罷了。”太后臉上露出瞭然的嘲諷笑容,“在那個位置上,不想著江山社稷,滿腦子都是陰謀算計,防備猜忌,這是本性使然。當初,顧採薇跟我說過,狡兔死,走狗烹,她害怕那一日。那時候,我還讓她不必擔心。但是現在看來,她的擔憂,並不是杞人憂天。”
提起顧採薇,成郡王臉上柔和了些許,卻依舊沉默著沒有作聲。
“伯涵他們現在怎麼樣了?我知道你跟他們一直有聯繫。”太后問道。
“都很好。”成郡王道,“只是父皇讓顧氏和幾個孩子進京,怕是表舅最近很苦惱。”
“苦惱?”太后冷笑道,“他現在已經做好準備了吧。你父皇,愚不可及,割他心頭肉,生生要逼反他,當然,還有你。”
“孫兒不敢。”成郡王撩袍跪下。
“雖然你父皇,比起你祖父,毫無長進。”太后臉上露出疲憊無奈之色,“可是到底是我唯一的兒子,而你,是我最喜愛的孫子。我實在不想,看著你們刀劍相向。大靖,難道要有兩個太上皇嗎?”
成郡王道:“孫兒萬不敢有此大逆不道的想法。只願父皇開恩,把我發落得遠遠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已經身在棋局之中,全身而退,何其困難?”太后嘆息,“霆兒,我知道你是個有能力的孩子。可是,我不希望看到你們父子相殘,就算這件事情,你被逼迫到必須反抗,我也希望不是你親自動手。你和你父皇不一樣,你是個心地善良柔軟的孩子,有些事情,一旦做了,我怕你這一輩子,都走不出來。”
成郡王磕頭,道:“霆兒謝皇祖母一片拳拳之心。”
“你起來。”太后道,自己走到床鋪處,掀起被褥,不知道在哪裡按了一下,床鋪中間竟然出現一個下沉的暗格,裡面有一個巴掌大小的匣子。
成郡王走過來,太后把匣子交給他,道:“東南,遼東,漠北的兵權,你都有幾分把握,若是真的起事,我不擔心你不成功。但是我希望,能有更簡單的解決辦法。這個你拿著吧,為了體面,為了你,為了中原將士和百姓不無辜枉死,霆兒,盡最大努力吧。”
說完,她把床鋪恢復到原狀,慢慢走回榻上坐下,定定看著成郡王。
成郡王打開,裡面明晃晃的兵符,讓他激動不已:“皇祖母,這個,這個怎麼在您這裡?”
當初三皇子逼宮,比想像中順利,重要原因就是可以調動京城中五萬禁軍的兵符不翼而飛,令現在的太上皇手足無措。
第六百零二章青王追來
“不必刨根究底,只要知道,這是真的就行了。”太后道,“霆兒,你跟他們不一樣。可是皇祖母還想囑咐你一句,將來你身處那個位置,不要變了今日性情。得民心,得臣心者得天下。與其把精力放在猜忌上,不如好好想著,如何做一個明君。”
成郡王把兵符放入懷中,鄭重道:“霆兒謹記皇祖母教誨!”
“這些話,我也曾經無數遍對你父皇說過。”太后臉上露出心痛之色,“可是,他太像你皇祖父了。我那麼努力那麼努力教出的孩子,最後卻如此……好了,你退下吧,繼續抄寫經書去吧。抄經能讓人平靜,對你也有好處,我想歇歇了。”
成郡王擔心地看了她一眼,勸解的話在嘴邊繞了幾圈,終是沒說出來,給她行禮後退下。
太后卻沒有休息,來到了一牆之隔的太上皇的寢宮。
“你來了——”太上皇躺在床上,眼神渾濁,有一種垂暮的蒼涼之氣圍繞著床榻。
“嗯。”太后揮揮手,讓伺候的人都退下,坐在床邊的繡墩之上,望著病得脫形的太上皇道。
這個男人,讓她這輩子,活得步步驚心。本以為,是恨他的,但是現在才明白,愛恨本來難分。看他現在垂垂老去的樣子,腦海中還是忍不住浮現出舊日春光中,他推著她,在錦繡宮中盪鞦韆。漫天花雨中,她笑顏如花,他滿眼寵溺……
“現在,你高興嗎?”皇上徐徐問道,他的嗓子中像是堵著什麼東西,說話間夾雜著一種粗重的呼嚕聲。
“並沒有。”太后望著他皮包骨頭,遍布老年斑點的手背,誠實道,“兒孫都是債。”
“我沒想到,你還能來看我。”太上皇順著她的眼神看看自己的手,又看看她,“我老了,你也不是從前那個我拉拉手就會臉紅的小姑娘了。你也老了……”
“嗯。”太后道,突然不知道說些什麼。
“你今日不開心。”太上皇道。
“嗯。”
“跟我說說吧。”
“好。”
太后覺得,大半輩子過去,只有現在,他們才像尋常的夫妻,可以在陽光照進房間的午後,悠然地,沒有猜忌,沒有防備,平等地地說幾句話。
漠北。
顧採薇和巴雲娘說了很久的話,才想起她需要休息,忙讓人安排她在旁邊住下,又道:“巴姐姐,這裡不是什麼好地方。你稍作歇息,我還是讓表哥派人送你回江南吧。”
巴雲娘道:“有將軍在,我就不信匈奴人能打過來。現在江南許多事情鬧得我頭疼,我只當在這裡尋幾天安生。就是你,別怕我擾了你們二人的清淨就是。”
顧採薇笑道:“哪裡,我求之不得呢。表哥現在那麼忙……好了,不說了,你快去歇著吧,明日咱們再說話。”
巴雲娘這才打了個哈欠,跟著侍衛一起去了給她安排的營帳中。
“表哥,你說青王的事情,你打算派誰去?”晚上,顧採薇忍不住問宋鐸,“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我總覺得,巴姐姐提起青王,有些不對勁。他們倆是不是發生什麼事情了?”
“青王對她確實有意。”宋鐸道,“可是具體情況不明。而且,如果我沒記錯,青王今年已經三十有五,可是他並沒有娶妻,也沒有子嗣,一度有人傳他好男色……”
“就我們祖孫在,你不用太拘束。有什麼話,就對皇祖母說吧。放心,你父皇派的那兩個人,在慈寧宮還不敢造次,不敢偷聽我們談話。”太后拉他坐在自己身邊,慈愛道。
“孫兒這些日子,一直擔心祖母。前朝後宮,多事之秋,祖母操勞了。”成郡王斟酌一番後道。
他擔心,眼睛裡揉不得沙子的太后,看不慣被皇上寵愛得幾乎無法無天的陸貴妃,害怕她們之間起了衝突……
太后何等心思剔透之人,立刻明白他的意思,冷笑一聲道:“大風大浪都過來了,從前霍家和霍皇后,隻手遮天,我從秀女到皇貴妃,什麼陰謀算計沒經歷過,從未後退退縮;現在我已經是皇太后,還會害怕區區一個陸家嗎?”
成郡王垂下眼眸,低聲道:“小人奸佞,遮天蔽日,但終究都是暫時的。”
“呵呵,”太后站起身來,走到梳妝檯前,望著自己已經隱隱有了細紋的眼角,道,“霆兒,你以為,現在的一切都是陸家造成的嗎?就像當初你皇祖父在位的時候,一切事情都是霍家造成的嗎?”
成郡王沒敢接話,頭垂得更低。
“不過他心中有魔鬼,其他的都是藉口罷了。”太后臉上露出瞭然的嘲諷笑容,“在那個位置上,不想著江山社稷,滿腦子都是陰謀算計,防備猜忌,這是本性使然。當初,顧採薇跟我說過,狡兔死,走狗烹,她害怕那一日。那時候,我還讓她不必擔心。但是現在看來,她的擔憂,並不是杞人憂天。”
提起顧採薇,成郡王臉上柔和了些許,卻依舊沉默著沒有作聲。
“伯涵他們現在怎麼樣了?我知道你跟他們一直有聯繫。”太后問道。
“都很好。”成郡王道,“只是父皇讓顧氏和幾個孩子進京,怕是表舅最近很苦惱。”
“苦惱?”太后冷笑道,“他現在已經做好準備了吧。你父皇,愚不可及,割他心頭肉,生生要逼反他,當然,還有你。”
“孫兒不敢。”成郡王撩袍跪下。
“雖然你父皇,比起你祖父,毫無長進。”太后臉上露出疲憊無奈之色,“可是到底是我唯一的兒子,而你,是我最喜愛的孫子。我實在不想,看著你們刀劍相向。大靖,難道要有兩個太上皇嗎?”
成郡王道:“孫兒萬不敢有此大逆不道的想法。只願父皇開恩,把我發落得遠遠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已經身在棋局之中,全身而退,何其困難?”太后嘆息,“霆兒,我知道你是個有能力的孩子。可是,我不希望看到你們父子相殘,就算這件事情,你被逼迫到必須反抗,我也希望不是你親自動手。你和你父皇不一樣,你是個心地善良柔軟的孩子,有些事情,一旦做了,我怕你這一輩子,都走不出來。”
成郡王磕頭,道:“霆兒謝皇祖母一片拳拳之心。”
“你起來。”太后道,自己走到床鋪處,掀起被褥,不知道在哪裡按了一下,床鋪中間竟然出現一個下沉的暗格,裡面有一個巴掌大小的匣子。
成郡王走過來,太后把匣子交給他,道:“東南,遼東,漠北的兵權,你都有幾分把握,若是真的起事,我不擔心你不成功。但是我希望,能有更簡單的解決辦法。這個你拿著吧,為了體面,為了你,為了中原將士和百姓不無辜枉死,霆兒,盡最大努力吧。”
說完,她把床鋪恢復到原狀,慢慢走回榻上坐下,定定看著成郡王。
成郡王打開,裡面明晃晃的兵符,讓他激動不已:“皇祖母,這個,這個怎麼在您這裡?”
當初三皇子逼宮,比想像中順利,重要原因就是可以調動京城中五萬禁軍的兵符不翼而飛,令現在的太上皇手足無措。
第六百零二章青王追來
“不必刨根究底,只要知道,這是真的就行了。”太后道,“霆兒,你跟他們不一樣。可是皇祖母還想囑咐你一句,將來你身處那個位置,不要變了今日性情。得民心,得臣心者得天下。與其把精力放在猜忌上,不如好好想著,如何做一個明君。”
成郡王把兵符放入懷中,鄭重道:“霆兒謹記皇祖母教誨!”
“這些話,我也曾經無數遍對你父皇說過。”太后臉上露出心痛之色,“可是,他太像你皇祖父了。我那麼努力那麼努力教出的孩子,最後卻如此……好了,你退下吧,繼續抄寫經書去吧。抄經能讓人平靜,對你也有好處,我想歇歇了。”
成郡王擔心地看了她一眼,勸解的話在嘴邊繞了幾圈,終是沒說出來,給她行禮後退下。
太后卻沒有休息,來到了一牆之隔的太上皇的寢宮。
“你來了——”太上皇躺在床上,眼神渾濁,有一種垂暮的蒼涼之氣圍繞著床榻。
“嗯。”太后揮揮手,讓伺候的人都退下,坐在床邊的繡墩之上,望著病得脫形的太上皇道。
這個男人,讓她這輩子,活得步步驚心。本以為,是恨他的,但是現在才明白,愛恨本來難分。看他現在垂垂老去的樣子,腦海中還是忍不住浮現出舊日春光中,他推著她,在錦繡宮中盪鞦韆。漫天花雨中,她笑顏如花,他滿眼寵溺……
“現在,你高興嗎?”皇上徐徐問道,他的嗓子中像是堵著什麼東西,說話間夾雜著一種粗重的呼嚕聲。
“並沒有。”太后望著他皮包骨頭,遍布老年斑點的手背,誠實道,“兒孫都是債。”
“我沒想到,你還能來看我。”太上皇順著她的眼神看看自己的手,又看看她,“我老了,你也不是從前那個我拉拉手就會臉紅的小姑娘了。你也老了……”
“嗯。”太后道,突然不知道說些什麼。
“你今日不開心。”太上皇道。
“嗯。”
“跟我說說吧。”
“好。”
太后覺得,大半輩子過去,只有現在,他們才像尋常的夫妻,可以在陽光照進房間的午後,悠然地,沒有猜忌,沒有防備,平等地地說幾句話。
漠北。
顧採薇和巴雲娘說了很久的話,才想起她需要休息,忙讓人安排她在旁邊住下,又道:“巴姐姐,這裡不是什麼好地方。你稍作歇息,我還是讓表哥派人送你回江南吧。”
巴雲娘道:“有將軍在,我就不信匈奴人能打過來。現在江南許多事情鬧得我頭疼,我只當在這裡尋幾天安生。就是你,別怕我擾了你們二人的清淨就是。”
顧採薇笑道:“哪裡,我求之不得呢。表哥現在那麼忙……好了,不說了,你快去歇著吧,明日咱們再說話。”
巴雲娘這才打了個哈欠,跟著侍衛一起去了給她安排的營帳中。
“表哥,你說青王的事情,你打算派誰去?”晚上,顧採薇忍不住問宋鐸,“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我總覺得,巴姐姐提起青王,有些不對勁。他們倆是不是發生什麼事情了?”
“青王對她確實有意。”宋鐸道,“可是具體情況不明。而且,如果我沒記錯,青王今年已經三十有五,可是他並沒有娶妻,也沒有子嗣,一度有人傳他好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