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為,為什麼呀?前天,殿下不讓我給主公系袍子,我聽了話,昨天就沒送袍子,今天,殿下回來時,又問我怎麼沒給主公送袍子,餃子姐姐,我,我明天要怎麼辦呀?”
餃子姐姐兩手揣袖子裡,望天:“是這樣的,湯圓妹妹,你明天把袍子揣著,早早等在宮門口,如果主公先出來,殿下還沒到,你立即衝上去用袍子把主公包起來,如果主公還沒出來,殿下先到,你立即衝上去把袍子獻給殿下,請殿下用袍子把主公包起來。此法保證萬無一失,妹妹絕不會再挨罵。”
湯圓妹妹:“哦,那我試試,謝謝餃子姐姐!”
“不用客氣,湯圓妹妹,我們相互幫扶,我給你出了主意,你也幫我一回,”餃子姐姐指了指裡間房門,“今早送早膳進去時,有一碟柿餅,殿下說主公外感風寒,不能吃,可主公方才回來時交待小廚房說,明早還要柿餅。送了,要被殿下斥責,不送,要被主公斥責,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樣啊,餃子姐姐,明早許公公傳熱水時,我替你跟著送早膳進去,殿下要問起,我就說昨日不是我當值,我不知道,主公和殿下忙著沐浴更衣,必然無暇責罰我,我便趁機退出來……”
“可行可行,誒,湯圓妹妹……”
……
夜空如墨洗,一輪白月高懸。庭中鳳竹叢下隨風旋走的枯葉、山牆外御街上“梆梆”的打更聲、更遠處太照湖邊泊船烏篷底徹夜不息的漁火,半宿竊竊絮語,有說不盡的悄悄話。
------
翌日清早,天還沒亮,攝政王就照例先爬起來院中晨練。
晨練方罷,許長安傳來熱水浴桶送入房內,見上皇半睡半醒,滿頭毛躁一臉沉思地扒著窗,透過窗戶紙緊盯攝政王殿下。
湯圓緊跟著送早膳進來,碗碟叮叮噹噹引來上皇轉頭注目。只見上皇目光幽深地瞥了那碟子柿餅一眼,嚴肅道:“那個端下去罷,別讓他看見。”
湯圓揣著柿餅,埋頭經過攝政王身邊,恰逢攝政王劍鋒一收,嚇得她手一抖,抖出個餅子,咕嚕咕嚕滾進鳳竹叢里……
攝政王:“……”
進了屋,沐浴更衣,再用早飯。
飯間,太上皇說:“下午在宮裡,我順便召李愈便是,不用等晚上煩他跑一趟了。”
“真的?”攝政王詫異,平常八丈遠瞧見大夫拔腿就跑的人還能主動送上門去?
太上皇平平淡淡道:“保證真的,風寒咳嗽,唉,沒力氣,吃兩副藥嘛,我也想早點好。”
攝政王眉頭又一皺,發現事情更加不簡單了。
吃完早飯,二人同乘馬車入宮,踩點趕上朝會。
朝會上照舊雞飛狗跳,戶部、兵部圍繞來年賦稅是加成還是減成吵得不可開交,小皇帝頻頻向紗屏後的太上皇使眼色求助,太上皇不理他,他又巴巴地盯著下首的攝政王殿下,三句不離良王叔:
“王叔,您怎麼看?”
“戶部錢大人所言有理,良王叔覺得呢?”
“叔,眼下八州軍務還亂七八糟著,將軍府不急著撒手,這事兒朕還想聽聽諸位外將的意見。”
良王叔也不理他。他又轉向六部之首的丞相:“先生,您以為呢?”
丞相大人也不理他。
弱小、可憐又無助的小皇帝暈頭轉向地下了朝,往偏殿去批閱奏摺。
百官前往各自官署處理公務,攝政王也馬不停蹄地趕往將軍府解決“亂七八糟的八州軍務”,太上皇陪百官溜達出殿門後,調頭鑽進偏殿,陪同小皇帝批閱奏摺。
中午太上皇和小皇帝一同在宮中用膳,攝政王趕不及過來,蹭將軍府的小廚房一頓,吃完下午還要奔波去城外平安營。
攝政王在平安營的時候,太上皇有時是陪同小皇帝在逝波台傳召大臣議事,有時兩手插兜監督小皇帝讀書習武,有時候自個兒溜達出去走訪各官署,從來也不閒著,往往直到晚間攝政王都收工回來了,他還轉得跟個陀螺似的。
可近幾日這陀螺打轉的線路有些不同尋常——經常攝政王前腳剛走,他後腳就轉進了將軍府,一進去大半天,並且明明將軍府離家更近,快到傍晚時,他非得繞路趕回宮裡窩著,等攝政王再去宮裡接他。
不合理。
將軍府里有些將軍大過年的趕回京一趟述職,天天見攝政王殿下,原本就心理壓力很大,根本沒料想還要天天見太上皇。
就連從小和太上皇一起長大的趙朔將軍心裡都打鼓,問:“怎麼樣,接著學趙家槍?我開宗立派,你可是頭一號弟子,不能半途而廢啊!”
“滾你的,”太上皇廊下曬太陽,嗑瓜子,看眾將軍院中交流各州編演新兵之事,“我改主意了,你知道近身搏鬥,哪個在行?”
趙朔指著一個大塊頭將軍:“喏,那位,一條胳膊就能壓死一個,不過我勸你別跟他學,他這人不喜歡洗澡,餿臭餿臭的,那味兒洗都洗不掉,殿下一聞,就知道了,必然要來找他麻煩,您行行好饒他一命罷。”
太上皇趕緊掩鼻蹙眉:“嗯,你這麼一說,我好像聞到了。”
趙朔仔細嗅了嗅,沒聞到:“……十四,你碰上啥事了?良王殿下除外,其他人我幫你揍一頓出氣。”
餃子姐姐兩手揣袖子裡,望天:“是這樣的,湯圓妹妹,你明天把袍子揣著,早早等在宮門口,如果主公先出來,殿下還沒到,你立即衝上去用袍子把主公包起來,如果主公還沒出來,殿下先到,你立即衝上去把袍子獻給殿下,請殿下用袍子把主公包起來。此法保證萬無一失,妹妹絕不會再挨罵。”
湯圓妹妹:“哦,那我試試,謝謝餃子姐姐!”
“不用客氣,湯圓妹妹,我們相互幫扶,我給你出了主意,你也幫我一回,”餃子姐姐指了指裡間房門,“今早送早膳進去時,有一碟柿餅,殿下說主公外感風寒,不能吃,可主公方才回來時交待小廚房說,明早還要柿餅。送了,要被殿下斥責,不送,要被主公斥責,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樣啊,餃子姐姐,明早許公公傳熱水時,我替你跟著送早膳進去,殿下要問起,我就說昨日不是我當值,我不知道,主公和殿下忙著沐浴更衣,必然無暇責罰我,我便趁機退出來……”
“可行可行,誒,湯圓妹妹……”
……
夜空如墨洗,一輪白月高懸。庭中鳳竹叢下隨風旋走的枯葉、山牆外御街上“梆梆”的打更聲、更遠處太照湖邊泊船烏篷底徹夜不息的漁火,半宿竊竊絮語,有說不盡的悄悄話。
------
翌日清早,天還沒亮,攝政王就照例先爬起來院中晨練。
晨練方罷,許長安傳來熱水浴桶送入房內,見上皇半睡半醒,滿頭毛躁一臉沉思地扒著窗,透過窗戶紙緊盯攝政王殿下。
湯圓緊跟著送早膳進來,碗碟叮叮噹噹引來上皇轉頭注目。只見上皇目光幽深地瞥了那碟子柿餅一眼,嚴肅道:“那個端下去罷,別讓他看見。”
湯圓揣著柿餅,埋頭經過攝政王身邊,恰逢攝政王劍鋒一收,嚇得她手一抖,抖出個餅子,咕嚕咕嚕滾進鳳竹叢里……
攝政王:“……”
進了屋,沐浴更衣,再用早飯。
飯間,太上皇說:“下午在宮裡,我順便召李愈便是,不用等晚上煩他跑一趟了。”
“真的?”攝政王詫異,平常八丈遠瞧見大夫拔腿就跑的人還能主動送上門去?
太上皇平平淡淡道:“保證真的,風寒咳嗽,唉,沒力氣,吃兩副藥嘛,我也想早點好。”
攝政王眉頭又一皺,發現事情更加不簡單了。
吃完早飯,二人同乘馬車入宮,踩點趕上朝會。
朝會上照舊雞飛狗跳,戶部、兵部圍繞來年賦稅是加成還是減成吵得不可開交,小皇帝頻頻向紗屏後的太上皇使眼色求助,太上皇不理他,他又巴巴地盯著下首的攝政王殿下,三句不離良王叔:
“王叔,您怎麼看?”
“戶部錢大人所言有理,良王叔覺得呢?”
“叔,眼下八州軍務還亂七八糟著,將軍府不急著撒手,這事兒朕還想聽聽諸位外將的意見。”
良王叔也不理他。他又轉向六部之首的丞相:“先生,您以為呢?”
丞相大人也不理他。
弱小、可憐又無助的小皇帝暈頭轉向地下了朝,往偏殿去批閱奏摺。
百官前往各自官署處理公務,攝政王也馬不停蹄地趕往將軍府解決“亂七八糟的八州軍務”,太上皇陪百官溜達出殿門後,調頭鑽進偏殿,陪同小皇帝批閱奏摺。
中午太上皇和小皇帝一同在宮中用膳,攝政王趕不及過來,蹭將軍府的小廚房一頓,吃完下午還要奔波去城外平安營。
攝政王在平安營的時候,太上皇有時是陪同小皇帝在逝波台傳召大臣議事,有時兩手插兜監督小皇帝讀書習武,有時候自個兒溜達出去走訪各官署,從來也不閒著,往往直到晚間攝政王都收工回來了,他還轉得跟個陀螺似的。
可近幾日這陀螺打轉的線路有些不同尋常——經常攝政王前腳剛走,他後腳就轉進了將軍府,一進去大半天,並且明明將軍府離家更近,快到傍晚時,他非得繞路趕回宮裡窩著,等攝政王再去宮裡接他。
不合理。
將軍府里有些將軍大過年的趕回京一趟述職,天天見攝政王殿下,原本就心理壓力很大,根本沒料想還要天天見太上皇。
就連從小和太上皇一起長大的趙朔將軍心裡都打鼓,問:“怎麼樣,接著學趙家槍?我開宗立派,你可是頭一號弟子,不能半途而廢啊!”
“滾你的,”太上皇廊下曬太陽,嗑瓜子,看眾將軍院中交流各州編演新兵之事,“我改主意了,你知道近身搏鬥,哪個在行?”
趙朔指著一個大塊頭將軍:“喏,那位,一條胳膊就能壓死一個,不過我勸你別跟他學,他這人不喜歡洗澡,餿臭餿臭的,那味兒洗都洗不掉,殿下一聞,就知道了,必然要來找他麻煩,您行行好饒他一命罷。”
太上皇趕緊掩鼻蹙眉:“嗯,你這麼一說,我好像聞到了。”
趙朔仔細嗅了嗅,沒聞到:“……十四,你碰上啥事了?良王殿下除外,其他人我幫你揍一頓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