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宋明軒便戲謔道:“得了,都記帳上,以後我加倍還你!”
趙彩鳳便瞪了他一眼道:“誰要你還了,我要你一輩子欠著我才好呢!”
兩人說笑著從陳阿婆的房裡出來,趙彩鳳這才開口問道:“你上次書院帶回來的藍管子茶葉,是睡送你的?”
宋明軒不知這其中的內情,只笑著道:“怎麼你也覺得好喝?那你拿去喝好了。”
“我問你誰送的,你告訴我就成了。”
宋明軒只想了想,開口道:“是韓夫子給我的,說是他覺得不好喝,就給我了。”
趙彩鳳聽了差點兒吐血,這樣的貢茶還說不好喝,韓夫子是要吃鳳肝龍膽嗎?只聽宋明軒接著道:“我喝著覺得挺好的,還送了一些給八順,八順也覺得挺好喝的,比平常夫子請我們喝的茶還好些呢,也不知道夫子是怎麼想的。”
說起這事情韓夫子可是一肚子的怨氣,宋明軒如今是皇帝的重要培養對象,周公公又在外頭有宅子,十天半個月也能出宮一次,且他那地方又離玉山書院不遠,所以這一兩個月也會去書院那麼一兩回,總代一些宮裡的東西過來,只都說是皇上賞給宋明軒的!韓夫子是氣的吐血啊,感情皇帝是有了新人就忘了他這舊人了,這麼好的茶,也沒說賞自己喝一口。
不過話雖如此,韓夫子卻也不能不聽聖旨啊,也不敢偷偷的喝,所以這些茶就全到了宋明軒的口袋裡了。
趙彩鳳和宋明軒當然想不到是這樣的情況,見宋明軒這樣說,只開口道:“看來韓夫子的口味到底有些獨特,也不知道上回我拜年送給他的武夷岩茶他喜不喜歡。”
在家裡賦閒日子就過的特別快,一轉眼就到了二月二了,原本宋明軒是要回書院去的,可劉八順派人來遞了消息,說是正月十五的時候,有人在玉山書院裡頭放煙火,結果點著了兩棟號舍樓。外地的書生不能讓他們沒地方住,所以韓夫子就讓京城本地的書生都住在家裡頭看書,每隔半個月,回書院一趟,布置一些作業等。
但凡家在京城的學子,沒有幾個是家境貧寒的,且一般外地人家,若是在京城租得起房子的,家裡必定也是有些繼續的。這要考狀元可不是簡單事情,說白了考自己努力是一條,但到底也是要銀兩堆出來舒心愜意的讀書環境,那才能考出好成績。像以前宋明軒那樣,能中解元的,韓夫子都覺得這是奇材了。
宋明軒一聽說不用回書院去,也興奮得不行了,他和趙彩鳳雖說成親也有兩三年了,可中間許氏死了,一年多房事到底是禁的,後來他又去了玉山書院念書,又是幾個月不回來的光景,如今好容易兩個人能親親熱熱的在一起,宋明軒到底是捨不得回書院的。
趙彩鳳知道他心裡高興,只忍著不說出來,便故意逗他道:“這下可遭了,再一年就要考試了,也不知道這書院的號舍什麼時候能修好了,好讓你們早些回去念書。”
宋明軒聽了這話,心裡便略略不不慡,只鬱悶道:“娘子,你不想我留在家裡嗎?”
第323章
其實自從楊氏搬走之後,家裡確實安靜了不少,沒有趙彩蝶和小五在院子裡嘻嘻哈哈的,剛開始趙彩鳳還覺得不太適應呢。尤其以前錢木匠會在後院裡面做一些木工活,聽著那嘩啦嘩啦刨木頭的聲音,也覺得特別順耳。
不過這樣也好,至少宋明軒看書的環境好了不少,再加上趙彩鳳也開始創作夏款的衣服,兩人倒是各占著一邊的房,各自用功。不過趙彩鳳最近出去的次數有一點多了。二月初九是許氏的忌日,她說了要回去上墳,就要開始安排一下店裡的事情了。
這日趙彩鳳帶了小丫鬟如意去到廣濟路那邊的倉庫拿面料,就看見黃鶯站在櫃檯裡面打著算盤,羅掌柜去路紅線繡坊談生意。雖說現在天衣閣發展的很好,可原先是靠著紅線繡坊起家的,所以趙彩鳳每年還會設計幾套丫鬟的衣服給紅線繡坊的管事紅姑。所以紅線繡坊的面料也都是從她這邊拿的。
黃鶯見趙彩鳳過來,便放下了算盤,高興的迎了上去。她腦子聰明,不過半個月,各種料子的名字和價格都已經能說出來了。趙彩鳳便想著帶她去天衣閣那邊瞧瞧。
等羅掌柜的回來了,趙彩鳳交代好了事情,便帶著黃鶯往天衣閣去了。
羅掌柜喊了夥計把趙彩鳳選的面料搬上了馬車,裡面放著二三十匹的面料,三人便只能在馬車的外口坐下。黃鶯上了馬車,只囑咐車夫道:“裡面東西多,我和掌柜的都坐在外口,你拉車慢著點。”
趙彩鳳心下對黃鶯倒是多了點好感,這姑娘到底從小在那富貴盈門的地方長大,有些勢利眼其實也正常,如今吃了這麼大一個虧,她心裡知道錯了,如今瞧著倒是順眼多了。
馬車到了天衣閣門口,便有店裡小丫鬟迎了出來。文昌巷寸土寸金,光一個店面一年的租金就不少銀子,所以倉庫是設在了廣濟路那邊,平常這邊要用面料,就請了車夫去拉。又因為這裡來的大多數是姑娘,所以除了馬掌柜一個中年男性之外,趙彩鳳並沒有請上一個男性夥計,唯一的兩個幫傭一個小丫鬟是馬掌柜的遠房侄孫女,幫傭是她的奶奶,所以這些搬東西的事情,往往都是大家親歷親為的。
今兒帶來的布料有點多,大傢伙便一起上來幫忙,小丫鬟沒什麼力氣,只能撿輕的一起搭把手,趕車的鐘叔倒是力氣大,一下子搬了兩批料子進去,哐當一下放在櫃檯上。黃鶯見了只急忙道:“呀,鍾叔你小點力氣,這些面料都是夏天穿的羅和紗,最怕重手中腳的了,要是壓壞了,做出來的衣服可就不好看了。”
以前便是趙彩鳳也從來沒這樣說過鍾叔,她是趙彩鳳雇來的,可畢竟不是他們家的下人,便是不來幫忙,也無所謂的。鍾叔聽了這話,頓時就臉頰一紅,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了,一臉為難的看著趙彩鳳。
趙彩鳳以前不覺得,可黃鶯這麼一說,倒是是有些道理的,這些夏天的面料原本就輕薄,也不想現代的那些雪紡紗緞什麼的,都是機器織出來的,牢靠些。這些夏天穿的綾羅綢緞確實精貴,便是做針線的人,手上有點老繭都不成的,若是勾了紗,一件衣服就毀了。
趙彩鳳便笑著道:“鍾叔確實要輕些了,如今夏天的料子,倒是比不得冬天那些棉綾料子,耐摔打。”
鍾叔便抓了抓腦門,老實巴交道:“東家說的對,我在家時候,料子好的衣服,我婆娘都不讓我摸一把,說我手太粗了,掛著了,我瞧著這料子外頭都用棉布袋子包著呢,就沒在意。”
說起這幾個棉布袋子,還是黃鶯來了店裡的時候,見廣濟路的夥計手腳粗,所以特意做了幾個袋子,讓以後搬面料的時候給套上,省得蹭壞了。這些都是以前她在侯府做下人時候長做的事情。每年過年,老太太那邊賞下來的上好的料子,若是不用棉布袋子套著,等那些打雜的婆子搬回來,也不知道糟蹋成了什麼樣子了。
趙彩鳳見鍾叔沒在意,便笑著過去了,幾個人將東西給搬了進去,趙彩鳳便領著黃鶯去了平常她們談事情的小茶房裡頭。馬掌柜先將這些面料登記入冊了,讓趙彩鳳簽過了字,這才拿了帳本過來說起最近的生意來。
“前幾天永昌候府的王媽媽過來,說要定一百六套的丫鬟衣服,我問他什麼時候去府上量尺寸,她說不用去了,百來號人,光是量個尺寸還要耽誤一天的時間,就按照上回東家你定的那個什麼尺碼錶來,反正小丫鬟們都長個子,明年還要做新的。”
趙彩鳳只點頭應了,又囑咐道:“那衣服樣子挑了沒有?”
“還沒有,我正尋思著明兒要去東家家裡走一趟,王媽媽說想挑一點新鮮的,顏色怎麼配要問您的意見,說是今年侯府有喜事,可以穿的鮮亮些。”
趙彩鳳只擰眉想了想道:“那一會兒你派人去送個信,就說我明兒就過去吧,眼下就快開春了,後面夏裝的活計還多著呢,只怕到時候忙不過來。”
掌柜的只應了一聲,又開口道:“這幾日陸續有人來問喜服的事情,就是上回東家的送給程家四姑娘的那件。”馬掌柜說起這件衣服,心裡還值滴血呢,東家也真是闊氣,也不知道和程家是個什麼關係,居然送那麼貴一件嫁衣,足足是天衣閣一個月的毛利。
趙彩鳳便道:“這妝花錦很難織,一個機工一天也不過只能織兩寸出來,上回時間太緊了,所以我分了好幾個花型一起織,這才在三個月裡頭趕了出來,若是要織成匹大的錦緞,少不得得要半年的時間,若是有人要訂這個,你得跟她們說明白了,我們不接急活。”
馬掌柜只一一答應了,趙彩鳳便讓他先出去了,自己留了帳本看了起來,又見黃鶯和另外一個小丫鬟瞧著鋪子裡掛樣的衣服流口水,便開口道:“你們到處去瞧瞧吧,外頭還有這一年多來的款式冊子,都去看一眼。”
黃鶯聽了,只高興的就拉著那小丫鬟一起出去了。趙彩鳳看了半日帳本,心想這半個多月的生意還算不錯,只是到底自己跑的少了,新主顧不多,都是以前的老主顧,一想到再過幾日就要和宋明軒回趙家村去,趙彩鳳到底有些擔憂,出了小茶房問馬掌柜道:“上回剪的面料過來,做今年新款的面料冊子都做好了嗎?”
馬掌柜只開口道:“都做好了,我也約了幾個管採買的大戶人家的管事,只是這年關剛過,大家都還忙著哩。”
趙彩鳳便點了點頭道:“那先給我一份,明兒我去永昌候府的時候,順便給王媽媽看看。”
馬掌柜應了,請小丫鬟去取了面料卡過來,這面臨冊子如今也做的精美了很多,裡面的面料都是fèng在上頭的,封面寫了天衣閣的寶號,還蓋上了印章,看著就上了檔次。翻開裡面便是面料,各種顏色品質的都有,方便客人們翻閱。
黃鶯見了,只讚嘆道:“這樣當真是方便了不少,以前侯府那邊選料子,都是直接拿了成匹的料子往身上比,光選一個料子,都要花上一下午的時間,更別說我們這些當下人的,搬來搬去的,服侍的手臂都疼了。”
趙彩鳳便笑著道:“辦法是人想出來的,不然要腦子做什麼呢!”
兩人在這邊逗留了片刻,趙彩鳳便領著黃鶯去了楊老頭的面鋪,難得兩個外孫女都過來,楊老頭只高興的不得了,忙讓夥計去菜市口買一些新鮮的菜回來,親自下廚炒了兩個菜,留了她們下來吃飯。
黃鶯瞧見楊老頭心裡還有點發怵,雖是親外孫女,到底以前不熱絡。倒是小順子殷勤的跟什麼似得,趙彩鳳如何不知道他心裡的想法,還真是有幾分懶蛤蟆想吃天鵝肉的氣魄,只一個勁往黃鶯跟前湊過去。
不過趙彩鳳想著黃鶯眼界高,雖然經了那樣的事情,好歹瞞的還算結實,將來到底還是想要找個稍微好些的人家的,像小順子這樣,雖然為人老實又肯干,但是按照大楊氏和黃鶯的眼界,只怕會嫌棄他沒有什麼根基。
且瞧著黃鶯的樣,那臉上對小順子那種愛理不理的嫌棄,作為趙彩鳳這樣的過來人也都知道小順子這回鐵定是剃頭擔子一頭熱了。
趙彩鳳和黃鶯吃過了中飯,便又回了廣濟路的店裡面,一直忙到下午靠晚的時候,天衣閣那邊的馬掌柜才派人來傳話,說是跟王媽媽約好名字早上巳時去侯府拜訪。趙彩鳳抬起頭瞧見黃鶯在鋪子裡點面料,便抬頭問她:“我明日要去你的老東家,你跟不跟我過去?”
黃鶯聽了這話,臉上的神色便略有些緊張,只握著拳頭低著頭想了片刻,也沒回答。趙彩鳳便開口道:“既然想著要走不同的路了,那就放開點心,侯夫人賞了你出來,你也不虧錢她們,有什麼好怕的呢?”
黃鶯便皺著一個眉頭,咬著唇瓣不說話,抬起頭瞧見趙彩鳳那副雲淡風輕人生贏家的樣子,便又有些不服氣,只咬牙道:“那我明兒就跟表姐一起去好了。”
第324章
趙彩鳳從店裡回去,已是申時末刻,家裡兩個婆子已經做好了晚飯,見趙彩鳳回來只忙就迎了上來。因為趙彩鳳這次帶了如意出門,吉祥還有些羨慕,但是見兩人回來,還是高高興興的去廚房擺碗筷去了。
趙彩鳳回到院中,見宋明軒還在房裡看書,這會兒太陽已經偏到了西頭,房間裡光線也不好,便挽了帘子進去道:“家裡是窮得點不起蠟燭嗎,要你這樣省儉?”
宋明軒方才在外頭就聽見趙彩鳳回來的聲音,只是手頭這篇文章還有幾個字沒寫好,所以就沒迎出去,這會兒聽她這麼說,便笑著道:“幾筆就寫完了,這麼大的字,哪裡會看不見。”
其實趙彩鳳私下裡想,古代的人便是得了近視眼只怕自己也不知道,畢竟書上的字那麼大,要是真的連這樣大的字都看不清了,那至少也要五六百度近視眼了,就得是個睜眼瞎啊!
趙彩鳳湊上去看了一眼,果然見宋明軒已經寫到了末行,那一筆秀氣的蠅頭小楷看著就讓人舒服,趙彩鳳便上前抱著他的腰,撒嬌道:“相公的字真好看,比印出來的還好看。”
宋明軒便瞄了趙彩鳳一眼,最近趙彩鳳對那本春宮圖很敢興趣,成了晚上必備的睡眠讀物,宋明軒便故意拿話堵她道:“沒有畫的好看。”
趙彩鳳就知道宋明軒小夾子氣,便開口道:“瞧你這小樣兒,我看我的,有種你別碰我呀。”
趙彩鳳是抱著純欣賞的態度看的,可奈何宋明軒就欣賞不來了,看了便想著來,趙彩鳳到底拗不過他,被他逗個幾下,身子就先不聽使喚了,所以她最近雖然一直賦閒在家,其實還挺勞累的……
趙彩鳳便瞪了他一眼道:“誰要你還了,我要你一輩子欠著我才好呢!”
兩人說笑著從陳阿婆的房裡出來,趙彩鳳這才開口問道:“你上次書院帶回來的藍管子茶葉,是睡送你的?”
宋明軒不知這其中的內情,只笑著道:“怎麼你也覺得好喝?那你拿去喝好了。”
“我問你誰送的,你告訴我就成了。”
宋明軒只想了想,開口道:“是韓夫子給我的,說是他覺得不好喝,就給我了。”
趙彩鳳聽了差點兒吐血,這樣的貢茶還說不好喝,韓夫子是要吃鳳肝龍膽嗎?只聽宋明軒接著道:“我喝著覺得挺好的,還送了一些給八順,八順也覺得挺好喝的,比平常夫子請我們喝的茶還好些呢,也不知道夫子是怎麼想的。”
說起這事情韓夫子可是一肚子的怨氣,宋明軒如今是皇帝的重要培養對象,周公公又在外頭有宅子,十天半個月也能出宮一次,且他那地方又離玉山書院不遠,所以這一兩個月也會去書院那麼一兩回,總代一些宮裡的東西過來,只都說是皇上賞給宋明軒的!韓夫子是氣的吐血啊,感情皇帝是有了新人就忘了他這舊人了,這麼好的茶,也沒說賞自己喝一口。
不過話雖如此,韓夫子卻也不能不聽聖旨啊,也不敢偷偷的喝,所以這些茶就全到了宋明軒的口袋裡了。
趙彩鳳和宋明軒當然想不到是這樣的情況,見宋明軒這樣說,只開口道:“看來韓夫子的口味到底有些獨特,也不知道上回我拜年送給他的武夷岩茶他喜不喜歡。”
在家裡賦閒日子就過的特別快,一轉眼就到了二月二了,原本宋明軒是要回書院去的,可劉八順派人來遞了消息,說是正月十五的時候,有人在玉山書院裡頭放煙火,結果點著了兩棟號舍樓。外地的書生不能讓他們沒地方住,所以韓夫子就讓京城本地的書生都住在家裡頭看書,每隔半個月,回書院一趟,布置一些作業等。
但凡家在京城的學子,沒有幾個是家境貧寒的,且一般外地人家,若是在京城租得起房子的,家裡必定也是有些繼續的。這要考狀元可不是簡單事情,說白了考自己努力是一條,但到底也是要銀兩堆出來舒心愜意的讀書環境,那才能考出好成績。像以前宋明軒那樣,能中解元的,韓夫子都覺得這是奇材了。
宋明軒一聽說不用回書院去,也興奮得不行了,他和趙彩鳳雖說成親也有兩三年了,可中間許氏死了,一年多房事到底是禁的,後來他又去了玉山書院念書,又是幾個月不回來的光景,如今好容易兩個人能親親熱熱的在一起,宋明軒到底是捨不得回書院的。
趙彩鳳知道他心裡高興,只忍著不說出來,便故意逗他道:“這下可遭了,再一年就要考試了,也不知道這書院的號舍什麼時候能修好了,好讓你們早些回去念書。”
宋明軒聽了這話,心裡便略略不不慡,只鬱悶道:“娘子,你不想我留在家裡嗎?”
第323章
其實自從楊氏搬走之後,家裡確實安靜了不少,沒有趙彩蝶和小五在院子裡嘻嘻哈哈的,剛開始趙彩鳳還覺得不太適應呢。尤其以前錢木匠會在後院裡面做一些木工活,聽著那嘩啦嘩啦刨木頭的聲音,也覺得特別順耳。
不過這樣也好,至少宋明軒看書的環境好了不少,再加上趙彩鳳也開始創作夏款的衣服,兩人倒是各占著一邊的房,各自用功。不過趙彩鳳最近出去的次數有一點多了。二月初九是許氏的忌日,她說了要回去上墳,就要開始安排一下店裡的事情了。
這日趙彩鳳帶了小丫鬟如意去到廣濟路那邊的倉庫拿面料,就看見黃鶯站在櫃檯裡面打著算盤,羅掌柜去路紅線繡坊談生意。雖說現在天衣閣發展的很好,可原先是靠著紅線繡坊起家的,所以趙彩鳳每年還會設計幾套丫鬟的衣服給紅線繡坊的管事紅姑。所以紅線繡坊的面料也都是從她這邊拿的。
黃鶯見趙彩鳳過來,便放下了算盤,高興的迎了上去。她腦子聰明,不過半個月,各種料子的名字和價格都已經能說出來了。趙彩鳳便想著帶她去天衣閣那邊瞧瞧。
等羅掌柜的回來了,趙彩鳳交代好了事情,便帶著黃鶯往天衣閣去了。
羅掌柜喊了夥計把趙彩鳳選的面料搬上了馬車,裡面放著二三十匹的面料,三人便只能在馬車的外口坐下。黃鶯上了馬車,只囑咐車夫道:“裡面東西多,我和掌柜的都坐在外口,你拉車慢著點。”
趙彩鳳心下對黃鶯倒是多了點好感,這姑娘到底從小在那富貴盈門的地方長大,有些勢利眼其實也正常,如今吃了這麼大一個虧,她心裡知道錯了,如今瞧著倒是順眼多了。
馬車到了天衣閣門口,便有店裡小丫鬟迎了出來。文昌巷寸土寸金,光一個店面一年的租金就不少銀子,所以倉庫是設在了廣濟路那邊,平常這邊要用面料,就請了車夫去拉。又因為這裡來的大多數是姑娘,所以除了馬掌柜一個中年男性之外,趙彩鳳並沒有請上一個男性夥計,唯一的兩個幫傭一個小丫鬟是馬掌柜的遠房侄孫女,幫傭是她的奶奶,所以這些搬東西的事情,往往都是大家親歷親為的。
今兒帶來的布料有點多,大傢伙便一起上來幫忙,小丫鬟沒什麼力氣,只能撿輕的一起搭把手,趕車的鐘叔倒是力氣大,一下子搬了兩批料子進去,哐當一下放在櫃檯上。黃鶯見了只急忙道:“呀,鍾叔你小點力氣,這些面料都是夏天穿的羅和紗,最怕重手中腳的了,要是壓壞了,做出來的衣服可就不好看了。”
以前便是趙彩鳳也從來沒這樣說過鍾叔,她是趙彩鳳雇來的,可畢竟不是他們家的下人,便是不來幫忙,也無所謂的。鍾叔聽了這話,頓時就臉頰一紅,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了,一臉為難的看著趙彩鳳。
趙彩鳳以前不覺得,可黃鶯這麼一說,倒是是有些道理的,這些夏天的面料原本就輕薄,也不想現代的那些雪紡紗緞什麼的,都是機器織出來的,牢靠些。這些夏天穿的綾羅綢緞確實精貴,便是做針線的人,手上有點老繭都不成的,若是勾了紗,一件衣服就毀了。
趙彩鳳便笑著道:“鍾叔確實要輕些了,如今夏天的料子,倒是比不得冬天那些棉綾料子,耐摔打。”
鍾叔便抓了抓腦門,老實巴交道:“東家說的對,我在家時候,料子好的衣服,我婆娘都不讓我摸一把,說我手太粗了,掛著了,我瞧著這料子外頭都用棉布袋子包著呢,就沒在意。”
說起這幾個棉布袋子,還是黃鶯來了店裡的時候,見廣濟路的夥計手腳粗,所以特意做了幾個袋子,讓以後搬面料的時候給套上,省得蹭壞了。這些都是以前她在侯府做下人時候長做的事情。每年過年,老太太那邊賞下來的上好的料子,若是不用棉布袋子套著,等那些打雜的婆子搬回來,也不知道糟蹋成了什麼樣子了。
趙彩鳳見鍾叔沒在意,便笑著過去了,幾個人將東西給搬了進去,趙彩鳳便領著黃鶯去了平常她們談事情的小茶房裡頭。馬掌柜先將這些面料登記入冊了,讓趙彩鳳簽過了字,這才拿了帳本過來說起最近的生意來。
“前幾天永昌候府的王媽媽過來,說要定一百六套的丫鬟衣服,我問他什麼時候去府上量尺寸,她說不用去了,百來號人,光是量個尺寸還要耽誤一天的時間,就按照上回東家你定的那個什麼尺碼錶來,反正小丫鬟們都長個子,明年還要做新的。”
趙彩鳳只點頭應了,又囑咐道:“那衣服樣子挑了沒有?”
“還沒有,我正尋思著明兒要去東家家裡走一趟,王媽媽說想挑一點新鮮的,顏色怎麼配要問您的意見,說是今年侯府有喜事,可以穿的鮮亮些。”
趙彩鳳只擰眉想了想道:“那一會兒你派人去送個信,就說我明兒就過去吧,眼下就快開春了,後面夏裝的活計還多著呢,只怕到時候忙不過來。”
掌柜的只應了一聲,又開口道:“這幾日陸續有人來問喜服的事情,就是上回東家的送給程家四姑娘的那件。”馬掌柜說起這件衣服,心裡還值滴血呢,東家也真是闊氣,也不知道和程家是個什麼關係,居然送那麼貴一件嫁衣,足足是天衣閣一個月的毛利。
趙彩鳳便道:“這妝花錦很難織,一個機工一天也不過只能織兩寸出來,上回時間太緊了,所以我分了好幾個花型一起織,這才在三個月裡頭趕了出來,若是要織成匹大的錦緞,少不得得要半年的時間,若是有人要訂這個,你得跟她們說明白了,我們不接急活。”
馬掌柜只一一答應了,趙彩鳳便讓他先出去了,自己留了帳本看了起來,又見黃鶯和另外一個小丫鬟瞧著鋪子裡掛樣的衣服流口水,便開口道:“你們到處去瞧瞧吧,外頭還有這一年多來的款式冊子,都去看一眼。”
黃鶯聽了,只高興的就拉著那小丫鬟一起出去了。趙彩鳳看了半日帳本,心想這半個多月的生意還算不錯,只是到底自己跑的少了,新主顧不多,都是以前的老主顧,一想到再過幾日就要和宋明軒回趙家村去,趙彩鳳到底有些擔憂,出了小茶房問馬掌柜道:“上回剪的面料過來,做今年新款的面料冊子都做好了嗎?”
馬掌柜只開口道:“都做好了,我也約了幾個管採買的大戶人家的管事,只是這年關剛過,大家都還忙著哩。”
趙彩鳳便點了點頭道:“那先給我一份,明兒我去永昌候府的時候,順便給王媽媽看看。”
馬掌柜應了,請小丫鬟去取了面料卡過來,這面臨冊子如今也做的精美了很多,裡面的面料都是fèng在上頭的,封面寫了天衣閣的寶號,還蓋上了印章,看著就上了檔次。翻開裡面便是面料,各種顏色品質的都有,方便客人們翻閱。
黃鶯見了,只讚嘆道:“這樣當真是方便了不少,以前侯府那邊選料子,都是直接拿了成匹的料子往身上比,光選一個料子,都要花上一下午的時間,更別說我們這些當下人的,搬來搬去的,服侍的手臂都疼了。”
趙彩鳳便笑著道:“辦法是人想出來的,不然要腦子做什麼呢!”
兩人在這邊逗留了片刻,趙彩鳳便領著黃鶯去了楊老頭的面鋪,難得兩個外孫女都過來,楊老頭只高興的不得了,忙讓夥計去菜市口買一些新鮮的菜回來,親自下廚炒了兩個菜,留了她們下來吃飯。
黃鶯瞧見楊老頭心裡還有點發怵,雖是親外孫女,到底以前不熱絡。倒是小順子殷勤的跟什麼似得,趙彩鳳如何不知道他心裡的想法,還真是有幾分懶蛤蟆想吃天鵝肉的氣魄,只一個勁往黃鶯跟前湊過去。
不過趙彩鳳想著黃鶯眼界高,雖然經了那樣的事情,好歹瞞的還算結實,將來到底還是想要找個稍微好些的人家的,像小順子這樣,雖然為人老實又肯干,但是按照大楊氏和黃鶯的眼界,只怕會嫌棄他沒有什麼根基。
且瞧著黃鶯的樣,那臉上對小順子那種愛理不理的嫌棄,作為趙彩鳳這樣的過來人也都知道小順子這回鐵定是剃頭擔子一頭熱了。
趙彩鳳和黃鶯吃過了中飯,便又回了廣濟路的店裡面,一直忙到下午靠晚的時候,天衣閣那邊的馬掌柜才派人來傳話,說是跟王媽媽約好名字早上巳時去侯府拜訪。趙彩鳳抬起頭瞧見黃鶯在鋪子裡點面料,便抬頭問她:“我明日要去你的老東家,你跟不跟我過去?”
黃鶯聽了這話,臉上的神色便略有些緊張,只握著拳頭低著頭想了片刻,也沒回答。趙彩鳳便開口道:“既然想著要走不同的路了,那就放開點心,侯夫人賞了你出來,你也不虧錢她們,有什麼好怕的呢?”
黃鶯便皺著一個眉頭,咬著唇瓣不說話,抬起頭瞧見趙彩鳳那副雲淡風輕人生贏家的樣子,便又有些不服氣,只咬牙道:“那我明兒就跟表姐一起去好了。”
第324章
趙彩鳳從店裡回去,已是申時末刻,家裡兩個婆子已經做好了晚飯,見趙彩鳳回來只忙就迎了上來。因為趙彩鳳這次帶了如意出門,吉祥還有些羨慕,但是見兩人回來,還是高高興興的去廚房擺碗筷去了。
趙彩鳳回到院中,見宋明軒還在房裡看書,這會兒太陽已經偏到了西頭,房間裡光線也不好,便挽了帘子進去道:“家裡是窮得點不起蠟燭嗎,要你這樣省儉?”
宋明軒方才在外頭就聽見趙彩鳳回來的聲音,只是手頭這篇文章還有幾個字沒寫好,所以就沒迎出去,這會兒聽她這麼說,便笑著道:“幾筆就寫完了,這麼大的字,哪裡會看不見。”
其實趙彩鳳私下裡想,古代的人便是得了近視眼只怕自己也不知道,畢竟書上的字那麼大,要是真的連這樣大的字都看不清了,那至少也要五六百度近視眼了,就得是個睜眼瞎啊!
趙彩鳳湊上去看了一眼,果然見宋明軒已經寫到了末行,那一筆秀氣的蠅頭小楷看著就讓人舒服,趙彩鳳便上前抱著他的腰,撒嬌道:“相公的字真好看,比印出來的還好看。”
宋明軒便瞄了趙彩鳳一眼,最近趙彩鳳對那本春宮圖很敢興趣,成了晚上必備的睡眠讀物,宋明軒便故意拿話堵她道:“沒有畫的好看。”
趙彩鳳就知道宋明軒小夾子氣,便開口道:“瞧你這小樣兒,我看我的,有種你別碰我呀。”
趙彩鳳是抱著純欣賞的態度看的,可奈何宋明軒就欣賞不來了,看了便想著來,趙彩鳳到底拗不過他,被他逗個幾下,身子就先不聽使喚了,所以她最近雖然一直賦閒在家,其實還挺勞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