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苟頭是將軍府管家,算著每日查柴火和炭的仗,心頭滴血,要不是宋問與蕭略成親筵席上出場的楊梅酒和各種果酒俘獲一批同僚及他們家中女眷,狠狠賺了一筆,還真是多少銀錢都不夠造的。

  阿二也心疼,想著偏院那邊的菜,光照不行,長得有些慢,更是費柴火和炭,這要一棵菜賣多少銀錢才能見著回頭錢來。

  這邊發著愁,卻是宋問見將軍府上造的差不多了,決定該賺一波銀錢回來了。至於掀了將軍府的屋頂,京城冬日三五不時就要下雪,冬日裡建屋頂農場,本錢太高,他暫時不預備動手。

  屋裡燒炕,燒火點上是架著大鍋的,這些日子是用來煮水,洗漱以及泡茶用。因為水燒得實在太多,將軍府上下幾乎每日都洗澡,洗得苟頭怨聲載道,言說自己都不漢子了,身上香得快成娘們了!

  宋問乾脆給了他們一張燒酒的方子,特意是楊梅酒,因為加入楊梅,本身度數就太高的酒,直接度數就下來了。叫他們這些武將喝著,太過綿軟。楊梅酒燒一燒,能將度數燒上來,喝起來辣嗓子,想來很能在京城武官中賣出價錢來。

  苟頭最是欣喜,直接蹲在屋門口,自己燒了幾罈子的楊梅酒,一口下去,叫他直拍大腿大呼:「痛快!」

  宋問笑說:「可能賺銀錢?」

  前幾日他們幾個時不時在自己面前明示暗示地算帳,還當他當真沒往心裡去呢。

  苟頭連連點頭,狗腿地給蕭略送了一罈子去,剩下的全拿到蕭略同僚那邊走一遭,回來就幾百銀票到手,這銀錢來得痛快!

  但將軍府燒火的炕實在多,光賣酒怎麼用得完?

  宋問想了想,能一直煮著的大概只有茶葉蛋了,且是越煮越有滋味。茶葉要從南方運到京城來,所以一般百姓家中便是有也很少,只能買點茶葉沫來充門面。這茶葉蛋,光聽名字,便不是便宜的東西。

  茶葉蛋就交給阿眠負責,先煮上。煮好一鍋,就搬到將軍府門口去賣,三文錢一個,五文錢兩個。

  阿眠在將軍府門口賣茶葉蛋,大臣們馬上就盯上了,他們對宋問身邊的阿眠也熟得很。別以為去將軍府門口賣,他們就以為是將軍府在做買賣,定是宋問的主意,以為他們不敢參蕭略!

  大將軍餉銀本就多,加上蕭略戰功赫赫,皇帝給的賞賜,以及回京後,太后體恤,賞下的東西,哪裡還需行商賈之事。

  瞬間皇帝案頭再次堆上參宋問的奏摺,道是他身為百姓父母官,公然行商賈之事,還妄圖嫁禍給蕭略,其心可誅!

  皇帝:「……」他們本就是一家子!

  不過皇帝還是將參宋問行商賈之事的奏摺直接命人送到了將軍府上,朝臣不滿,他這皇帝可不能置之不理。

  蕭略看了奏摺,直接去讓阿眠回來煮茶葉蛋,自己親自守在門口賣茶葉蛋,他倒是要看看,有誰敢參他!

  參了宋問的那幾個大臣,自然時刻盯著這邊動靜,見蕭略親自出來賣茶葉蛋,也是無話可說!這宋問走得什麼狗屎運,與蕭略關係好成這樣!衙門要修葺,就舉家搬到將軍府住,要賣茶葉蛋,蕭將軍親自賣!

  嫉妒使人喪失理智!有大臣迅速上本參蕭略行商賈之事!

  皇帝才收了蕭略兵權,正是要體現皇恩的時候,怎麼可能動蕭略,這摺子遞上去,也是石沉大海,直接沒了音信。

  那大臣意欲再上摺子,叫看得明白的其他大臣連忙拉住了。畢竟賣茶葉蛋這事,他們最先一道參的宋問,萬一牽扯出來,再連累了他們!

  何況宋問當真不是個好惹的,別看他不是大朝、也沒得皇帝傳召,不能動用辭官的老招數,但他實在陰險啊,他們參宋問,宋問就讓阿眠撤了賣茶葉蛋的攤子,然後散布謠言,道是因為他們參他賣茶葉蛋,所以這茶葉蛋不能賣了!

  要知道茶葉蛋這兩日在京城很是掀起了一番風潮,不少百姓、文人都覺得茶葉蛋聽著便有身份,畢竟喝茶的不是有家底便是文人,如今做成了蛋,連百姓也能買來吃。驟然沒了,那簡直是引起民憤,不少人都上他們府門前堵人,也不做什麼,就那麼直愣愣盯著人看,這……

  不用想,定是宋問的招數!陰險至極!

  而後,蕭略出面親自賣茶葉蛋,那說法就變成蕭略體恤民心,故而親自賣茶葉蛋,看誰敢參!

  便是京城中不少鋪子跟風賣茶葉蛋了,這賣的最好的還是將軍府,這可是大進軍親自賣的茶葉蛋,沾著貴氣嘞。

  宋問這個「軍師」,深藏功與名!

  賣茶葉蛋本就是隨意賣賣,主要是不想讓燒著抗的鍋里空下來,見蕭略親自賣,於是宋問讓工匠直接在將軍府門口令起了一個小屋子,也做上環形的炕,那茶葉蛋就咕嚕咕嚕在燒火口架起的鍋里一直煮著。

  邊上還架起兩隻爐子,之前在困城賣過的「關東煮」、滷味也賣上。

  宋問就與蕭略一塊擠在十分小的小屋子扛上,一個收銀錢,一個給百姓裝吃食,若不是兩個都是男子,怕是旁人見著也要夸上一句神仙眷侶。

  金科狀元與鎮軍大將軍聯手賣吃食,能吃上的那是天大的貴氣,這些時日,京城裡上上下下都一窩蜂擠到將軍府門前買吃食。將軍府守衛總算覺得自己派上用場,就讓來買的百姓先來後到排隊,維持秩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