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等她眼睛闔上,按摩也停了,爾藍起身退後,帶了唐迎一眼,大概是提醒她也該遁了,榻上卻傳來一個弱而清晰的聲音,“殊哥兒媳婦兒留下。”

  爾藍苗條的身子微微一滯。

  殊哥兒媳婦,這幾個字像小刀從她心頭划過去,多親熱,多不見外啊……而且老夫人睡覺時從不讓小輩陪的,說是不願意過了老人氣給孩子們,怎麼,這規矩要改麼?

  唐迎卻抹了下鼻尖上的薄汗,這屋子裡炭盆燒得暖,別人可能覺得正好,她可熱的夠嗆!

  剛才大伙兒忙了這麼一通,怎麼她老人家還沒睡意呢?

  珊雲怕唐迎沒意識到是在喚她,輕道:“老夫人是心疼夫人累了,請您留下歇息,我和寶沁就在隔扇外頭,有事只管叫我們……”

  唐迎看她一眼,那副不慌不忙和聲細語的態度讓人心生好感,原來覺得徐堂燕身邊的媳婦就夠得體的了,如今看了寶沁和珊雲才知道還是有差距……

  於是唐迎坐在了剛才珊雲的位置上,手下枕著方柱形的肘墊,背靠著大厚墊,說難受不難受說舒服不舒服的。

  屋裡靜悄悄,一盆淡綠色的蟹爪jú剛噴過水,偶爾一滴落在白瓷盤裡,發出輕微的滴答聲,香熏里散發著淡悠悠的香菸,聞著人都迷糊起來,唐迎猛地睜了一下眼,很怕自己先於老夫人睡著了,萬一她要遞個水什麼的,那可就鬧笑話了!

  躺著的人徐徐睜開眼,似濃雲隙開,露出一目的青空。

  “孩子,你是怎麼認出我來的?”

  驟聞此言的唐迎頓時睡意全無,抖了一下坐直了身子……

  ……

  時光倒回到宣府守城兵官譁變那個大雨滂沱的盛夏……

  唐迎和唐適奉命在十二個時辰內攻入宣府城,捉拿叛軍首領,當然完整的旨意是,活捉最好,沒有活的就提首級來復命!

  唐家兄妹僅用九個時辰就強行攻下城樓,活捉三個首領里的元魁,其餘兩人負隅頑抗,一個跳城自殺,另一個被梟首示眾!

  當時的唐迎和唐適對朝廷忠心耿耿,聽從五軍都督府的調遣是他們這些政權機器的職責,也是榮譽來源和安身立命的根本。

  可是經過兄長和自己被殺害那件事後,懷疑的種子早就發芽,信仰也在悄悄的崩塌……

  這幾年東征西戰,除了有限的幾次抵禦外敵之外,大都在所謂的平暴,現在細想之下,哪有那麼多暴亂?

  為什麼自己和唐適突擊的時候遭到了群情激昂的反抗,那些士兵穿著和自己手下一樣的軍服,他們嘴裡大叫著“長官黨同伐異!世道不公!聖心蒙蔽……”也喊著“將士們一腔忠血卻備受排擠!”他們甚至用仇恨和鄙視的目光看著廝殺得紅了眼的唐家兄妹……

  萬一,他們真是冤屈的呢?

  後來唐迎他們俘虜了五百多名繳械投降的士兵,看在當時的唐迎眼裡,這些人沒有骨氣沒有節氣算不得男人!

  既然敢暴亂,為何不敢以熱血酬志,追隨自己的信念理想?

  而現在的唐迎卻會在血流成河的噩夢裡驚醒,他們也是人,他們的家人天天祈盼著他們活著回去,父母兄弟妻兒朋友,哪一個人的祈盼不值得他們保全生命?

  ……

  五百多俘虜歷經艱辛長途被押解回京,在離著西直門幾十里的地方突然接到命令,說是不必繼續往城裡送了,直接把人拉到昌平北延慶縣張山營鎮的冠帽山去!

  接到這個命令的唐迎兄妹也大吃一驚!去往冠帽山的路極為兇險,更不用說當時正值夏季暴雨時節,從宣府回京的路上幾場大雨瓢潑,從俘虜到押送官兵沒有一個人身上有一寸乾的地方,一路之上腹瀉、中暑的、摔傷的不下幾十人,眼看就要到了,卻接到這樣不近人情又解釋含糊的命令,別說俘虜們了,就連唐家兄妹也很是不解!

  不解還是輕的,就在隊伍打算掉頭的時候,人群里開始有謠言傳出,說冠帽山就是鬼門關!都督府就是要斬糙除根!半道上就會把人都殺光,朝廷甚至嫌他們的血髒,連死都不讓他們死在天子腳下!

  於是場面又失控了,一度混亂之極……唐家兄妹又得到命令,凡是嘩亂鬧事的當場斬首,可是,在唐適看來,他們都是手無寸鐵的俘虜啊!

  屠殺俘虜這樣不光彩的事,信奉義勇禮正武士道精神的唐家兄妹可做不出來。

  做不出來就是違抗軍令,而俘虜們又認準了去往延慶就是送死,有的人寧願死在城裡也不願死在荒山野嶺!何況更多的是不願意死的和打算鋌而走險的。

  兩方氣氛緊張,一觸即發!

  就在這萬分危急之際,一輛氣派的馬車正好經過……

  那便是從昌平封地上處理完家事急著回府的陸老夫人。

  她並沒有飄然無視而過,而是叫人下車去問明了緣由。

  然後立刻叫人拿了信和令牌去請都督府的傳令官員,而自己就坐在馬車裡等著他,官員見了東西後跑的像黃鼠狼一樣快的去見她,她直言要求都督府收回成命,立刻把這些俘虜就近收入衛所休養,並派軍醫來為受傷者治療……

  官員萬死不敢從,說自己這麼做是越權了,回去腦袋不保。

  老夫人怒斥他道:哪個要你做主?不過叫你去傳個信!你去是不去?!……

  氣頭上一柄宮扇擲過去連他的官帽都砸掉了!

  官員惹不起她就愁眉苦臉去了,老夫人又叫丫頭開了車門,自己僅靠著一條腿勉強站起來,向著外面激憤的人喊話。

  一是讓大家不要喧鬧,二是保證自己就是搭上這條老命也必要扭轉此事……

  俘虜們自然是懷疑的,但卻懾於她的氣勢和膽魄,倒也漸漸安靜了下來,接下來,老夫人同官員們僵持、談判、談崩、再談判、下過雨又暴曬過的盛夏悶熱似蒸籠,斡旋了半日後,終於有了結果。

  第275節 鐵骨夫人

  直到月滿西樓的時候,幾百人在一片稀落的柳樹林裡已經等待了五個多時辰,大雨過後泥地成了沼地,青蛙呱呱叫得人心煩,也有官兵削尖了樹枝在水塘里逮青蛙,穿成一串剝了皮烤著吃。

  老夫人還命人到處搜羅給每人配了兩個白饅頭,加上官府臨時送來的米熬了粥,幾百人就在城郊野地壯觀無比的吃了一頓晚飯。

  戌時過,終於從宮裡傳出太后懿旨。

  大家也都頗感意外,為什麼不是皇帝的旨意,太后一般管命婦後宮的事情,什麼時候也收拾起這種爛攤子來了?

  太監站在一塊略為平整的石頭上抑揚頓挫的宣旨,說是太后寬懷慈悲見不得民間疾苦,體恤諸位將士,急召了兵部侍郎商討對策,緊急簽署調令,命幾百人立刻繞到德勝門,在千佛寺臨時駐紮一晚,三日內陸續到後軍都督府管轄的燕山衛報到!

  最重要的一句是:只要好好繼續服兵役,皇家一律開恩,既往不咎!

  從始至終,唐迎和唐適都策馬而立,遠遠看著那位老夫人鎮定自若卻又寸土不讓的和往來官員交涉,他們不認得她,也不想打探她的身份,只知道是京城裡舉足輕重的權貴人物,一般的內宅婦人怎麼可能有胸襟、膽量和能力做這樣的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