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生祭之童男女,所需之嬰兒已皆備好。”

  老者微微點頭,抬腿上車,再不向身後那山瞧上半眼。

  那山說來也怪,周遭的山崖皆是鬱鬱蔥蔥,樹木成林。可獨那坐山上除了些個青糙再無它物,雖也有些低矮樹木,可還未長成材,與周遭山間皆不相同。

  只左右村鎮之人方知道,這乃是五年前山上經了火的,一把火便燒光了那山上所有,所幸,當時乃是深夜,山上應是無……真箇無人麼?呵,只那放火的,同沒在山上的人方知曉了。

  第91章番外三潮起潮落

  一別又是一年春,坐在舒適的大船上迎著陣陣河風,面上掛著溫柔的笑意,鴛兒輕抱著懷裡的小女兒。

  自打上回出門兒竟發現又有了身子,待這丫頭出生後,又照料了一年有餘,這才又得了功夫出行。這一回,王爺應下了要帶著她坐船一路出海瞧瞧,瞧瞧那海上的景致,更瞧瞧恆長河兩岸的風景。

  一陣“咚咚”聲在甲板上響起,兩個幾是一模一樣的雙生子跑了過來,嘻嘻哈哈的圍在身邊兒。

  “莫要亂跑,小心再跌出去,到時可沒人撈你們去。”拿著帕子給那兩個兒子擦了擦汗,鴛兒指著面前的矮凳叫他們坐下。

  “娘,小妹妹到底什麼時候能叫我們哥哥啊……”瞧著母親懷裡的小妹妹,孫秀芅忍住拿手去輕戳那粉嫩的小臉蛋。

  “她到現在還沒叫過娘呢,哪裡就能叫哥哥?”鴛兒不禁輕笑了起來,忽又沉下臉來,“這會子不正是讀書的時候麼?怎麼就跑出來了?”

  二人小臉上一僵,訕笑道:“父親正教姐姐寫大字呢,我們怕吵著他們……”

  話音未畢,便聽著後面王爺出了船艙:“既是跑出來了,早上讀過那書,今兒個便一人捐抄三十回。”

  “娘~~”兩人一聽,便急了眼,直拉扯著鴛兒的衣袖。

  忍著笑,對二人正色道:“既是父親說了,那便去做,這是你們偷懶得來的‘賞頭’,想少了?那可萬萬不能。”

  見母親亦是如此,二人放垂著腦袋又鑽了回去。

  瞧著兩個孩子回了船艙,王爺這才坐到鴛兒身邊兒,拿手輕攬在她背後,低頭瞧著小女兒:“一會兒日頭便上來了,少坐會子便回去吧。若是嫌裡頭憋氣,我叫他們撐了傘過來。”

  “不用費事了,我略坐坐,也叫小妞妞曬曬太陽,不然長不快呢。”說罷,鴛兒又抬頭似笑非笑的瞧著王爺,“爺,妞妞的大名兒可起好了?”

  王爺略一挑眉:“急什麼,她的哥哥們三歲上才得了大名兒,她才多大?”

  掩口輕笑著,鴛兒深深點著頭道:“很是!很是!”

  王爺也不理她,低頭打她腰間拉出一個香囊來,咬牙笑道:“我倒要瞧瞧,這回連身上帶的、水房裡擺的,也都換成了這行子,可還不管用?”

  聽他這般說,不禁又叫鴛兒紅了臉,輕嗔道:“孩子都有了四個了,還說這些……”

  “便是老夫老妻,又哪裡少得了閨房之樂?”那聲是打耳邊輕吐出來的,又把那白嫩的耳垂熏得微紅。只覺著這嬌妻越發的嬌艷可人了,哪裡像是四個孩子的母親?那身子也是越發的豐腴,行動間更是風情萬種的,便是日日疼愛也是能夠的。

  “倒教壞了孩子。”鴛兒只低著頭,指著懷中那瞪著大眼睛瞧著自己的小妞妞輕聲道。

  “夫人說的是,還是一會兒回房再慢慢說著。”說罷,略沉吟了會子,王爺忽抬頭對邊上守著的奶娘道,“把二小姐抱回去吧,外面日頭越發大了。”、那奶娘忙上前接了小妞妞。

  王爺又低頭輕道:“可要為夫抱夫人回去?”

  抬眼狠瞪了他一眼,到底不敢跟他在外頭鬧,只得叫他拉著,一總回了船艙之中。

  ------------------

  呆呆立在暗閣之後,一位七八歲大的少年愣愣瞧著前面兒那房間中的情景。

  “你……你……”身著明黃色龍袍的男子,臉面痛苦,趴在榻上,瞧著面前立著的那位麗人。

  “你……竟要……殺……朕……”

  聽著那嘶啞聲音,女子面上一片平靜,好似面前那男子非是與她同床共枕之人一般。

  “為何……”眼中流出兩行血淚,心中更是萬般的不甘。定了這江山,取了這天下,滅了那些跳樑小丑,現下,卻死於一女子之手,且這女子竟還是……自己的枕邊人!他如何甘心?!

  “青楞山上,閣中長老弟子無數,盡喪陛下之手,現不過取陛下一人之命而已。”女子神情淡漠,似無喜無悲,“閣中所圖,無非利益二字,陛下手段未免太過。”

  “呵呵……呵呵呵呵……”皇帝冷笑起來,“睡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女子只立在一邊,靜靜瞧著他,這會兒,除雙眼外,鼻中亦冒出鮮血。

  一旁門響,忽又行進一人,朝那榻上瞧了兩眼,對那女子道:“宮內已安置妥當了,待這處一咽氣,便輔太子登記……可惜了,皇上子嗣未太過單薄,竟只得了太子一人……”

  “劉大人有輔佐之功,待太子親政前必能把持朝政處處布置,那會子便是太子親政了,也便無法了。”女子依舊淡淡言道。

  劉大人眉頭微簇:“還是不妥,太子自幼聰慧,又由先皇親自自小教導……回頭想法個法子,叫他移移性子……對了,再打閣中調來些女孩子……”

  那“先皇”二字出口之時,閣後少年才又盯向榻上那人,見那日日相對熟悉之人,此時竟已口吐黑血,臉上一片烏青色,哪裡還有半分生氣在?!

  眼前晃了幾晃,終是沒能暈倒。前頭那二人再說些何事,言些何話亦不知道。只知他二人已然退出門外,房內一時空蕩,再無第三人在。

  “父……皇……”兩行清淚緩緩流下,太子緊攥著手中一隻玉瓶,身上微顫著,幾將牙齒咬斷,心中滿是不甘、不解、憤怒情愫。

  猛的推開暗門,太子跌跌撞撞的沖了出去,把手中玉瓶拔開,從裡頭倒出一粒青色之物,便要塞入那已無生機之人的口中,卻見那人牙關緊咬,又哪裡還剩半分氣在?!

  “父皇……父皇……”喃喃自語間,隱約聽得外頭傳來動靜,少年猛一擦眼淚,把那粒掉到地上的青色之物再拾了起來,鑽回暗門之中,一路好似神遊一般的退回通路盡頭。

  -------------

  “駕崩了?!”般仍行在河上,王爺一臉訝然的抬頭瞧著面前那暗衛。

  “是。”暗衛低沉頭應聲。

  “……何時駕崩的?那物件可送到了皇兄手中?”王爺臉色陰沉,聲息漸冷。

  “三日屬下面聖,同見的還有太子。把那物件已經交到皇上手中,可四日一早……便傳來皇上駕崩之信……”

  頓了許久,王爺方沉聲問道:“你當日瞧著皇兄氣色如何?”

  “皇上氣色……並無不妥。”暗衛說罷,微微抬頭瞧向王爺,“爺,皇上去的,不大對……皇上帶著太子並數位嬪妃在鶴臨園兒消暑,聽說前幾日還進山狩獵親手射殺了一頭虎……”

  暗衛那話未說盡,可其中之意王爺又哪裡不知?

  面色再沉數分,王爺皺眉思索了一會子,方道:“現下是何情景?”

  “皇后已聽得消息,打從宮中趕到了鶴臨園,親護著太子並皇上靈柩歸宮。這會子已是帶著太子垂簾聽政,由幾位老臣輔佐。”

  “可又見著太子了?”

  “聽了消息,屬下便又從暗道潛進去見過太子,太子……人有些呆滯,精神甚是不好。”

  輕吸了一口氣,王爺雙目微垂,過了好半晌方長嘆了一口氣:“罷了,我上書一封,過幾日你們再送過去給太子。這天下,畢竟是他們父子的天下,雖可偶爾佐之,卻還要看他們有何心思。且,我是萬不會再入大恆的……能坐得天下之人,還要看是否有那個福氣了……”

  ------------------

  少年坐於寶座之上,下面群臣盡身著白衣,為先皇戴孝。

  雙眼直盯著面前長几之下,身後一女子聲帶嘶啞,正一一布置朝中大小事宜,忽的,前頭坐著那少年猛的站起,轉身便朝門外走去,任憑身後群臣高呼“皇上”再不回頭。

  仁定七年,皇帝駕崩,新皇年僅七歲,因皇帝年幼太后垂簾聽政,數位託孤大臣承先帝之恩,打理朝政輔佐幼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