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忽聽得簾外有人稟道:“賀蘭家小官人來拜,主君讓送到五少爺院子裡來。”

  第111章 誰家年少足風流

  賀蘭小官人?從奕撂下筆,心中覺得奇怪:這位鳳後的親弟是九皇子的伴讀,平日在宮中偶有相遇,並無深交,何故過府來拜?莫非……

  正想著,聽院子裡已有人聲,從奕便接了出來。抬眼一望,見一位翩翩少年正含笑近前:“從尚書,有禮了。”

  “幸會。”從奕淡淡笑著:“有失遠迎,官人勿罪。”

  “不敢當。是清漣來得唐突。”

  兩人客套了一番,進屋落座。從奕命人奉上香茶,見少年已隨手取下布巾。其人不過十五六歲,灼灼如紅日脫海,皎皎如新月出雲,亭亭如白蓮踏水,矯矯如雛鳳凌空。青春少艾,風華正茂,如太液池芙蓉方綻,如長生殿春露初凝,如武陵源沁風微盪,如碧波潭芳草才生;如楊柳岸新枝窈窕,如黃金台明珠璀璨。骨俊神清,五官精秀絕倫。其眉,如飛遠山,其眸,如橫秋水,膚如凝脂,唇紅齒白。言笑晏晏,顧盼生姿。

  從奕心中暗贊:怪不得都稱他為“玉人”,真如姣花軟玉一般。

  清漣打量從奕許久,未語先笑:“一見尚書令人忘俗,果稱‘錦衣郎’之名。”

  小廝們靜立兩廂,看看左手粉雕玉琢的小官人,再瞧瞧右邊儒雅俊逸的五少爺,各個目眩神馳,不知身在何處。

  從奕拱手問道:“不知官人今來有何指教?”

  清漣遜謝道:“久仰尚書大名,早想親近。今日才得機緣登門拜會。尚書若不嫌清漣冒昧,可否以兄弟相稱?”

  從奕一愣,見那少年眼瞳晶亮,澈如清水,似含期盼之意,不覺心下一軟:“是從奕高攀了。”

  “哪裡,哪裡。”清漣喜不自勝:“是小弟之幸。”

  兩人分舉茶盅,先對一敬,各自抿了一口,聊當結拜之意。清漣便道:“奕哥可得了消息,出使青麒一事有變。”

  “噹啷!”

  從奕手中的茶杯直落下地,摔得四分五裂。

  “少爺沒劃著名手吧?”小唐急忙上前收拾,不住探問。

  清漣見從奕方才還紅潤潤的面色一下子就蒼白了起來,不解問道:“奕哥你這是……”

  “啊,無事,無事。”從奕將有些抖顫的指尖縮回了袖中,強自笑道:“蒙鳳後千歲恩典,我這兩日在家預備出使事宜,兼賀母親壽誕,未到宮中聽命。不知有何變故?”

  “你果然不知道。”清漣眉峰輕揚:“因九宮主要隨你一道去青麒,聖上改命我姨母為副欽使了。你還是以內尚書的職銜隨往。”

  從奕知道自己仍能成行,暗裡大念“阿彌陀佛”,一顆“怦怦”跳著的心也從嗓眼兒落回了肚中。“怎么九宮主要去?”

  “宮主請旨,想去青麒看望他父君。”清漣見從奕面露疑惑,便笑著解釋道:“我也是這一次才知道他的身世。他是先皇瑾貴君所生。瑾貴君是當年青麒送來和親的皇子,只在宮中住過三年。合江之戰前,青麒藉口太后病重,思念兒子,將有孕的瑾貴君接了回去。後來,四國聯兵進犯我大胤,先皇御駕親征,遣忠王(皇長女)為質,向青麒借兵。青麒背信棄義,投靠雪璃,殺了忠王,扣住瑾貴君不放……再之後,合江大敗……”

  從奕感嘆了一聲,又問道:“莫非九宮主就生在青麒?”

  “是。”清漣答道:“六年之後,五國聯盟出了裂痕,我大胤又重新崛起,派人去青麒索要忠王遺骸,並接回了九宮主。”

  “那怎麼沒將瑾貴君一起接回?”從奕疑道。

  “傳言紛紜,莫衷一是……”清漣嘆了一聲:“有說瑾貴君自己貪戀故土,不願回來的;有說青麒國主怕大胤報復她兄弟,不許回來的;也有說先皇惱恨他叛妻去國,不要他回來的。總之最後,瑾貴君仍留青麒,九宮主回歸大胤,他們父子分離快十一年了。”

  兩人都是欷歔不已。

  清漣又道:“這一次英王兵進青麒,連戰連捷,把青麒國主嚇壞了,遣使來朝,也說要將太女為質。不知為什麼聖上不允,非要青麒再送一位皇子和親,還點名要鳳後的嫡子。鳳後只有一個親生的兒子,就是那位凌霄宮宮主,六國有名的美人。”

  這些政務國事,從奕不懂,也不想多問。只聽得賀蘭桑是副欽使,便有些疑惑:“賀蘭大人怎麼掛副印?正使是誰?”

  清漣一笑:“是英王。”

  “啊?”從奕一愣,轉而心中喜極,面上卻一絲不露。“英王處置軍機何等繁忙,如何能擔當此任?”

  “兩國攘和,暫時罷兵。”清漣笑道:“奕哥,你這兩日在家清閒,什麼都不知道呢。青麒一邊來上京請和,一邊卻去雪璃遊說。雪璃新主登基,還是個不滿六歲的小童,由太后垂簾聽政。見青麒求救,下旨眾臣商議。權相葛千華力排眾議,堅持助戰,點齊三十萬人馬,陳兵在青麒邊境,與我大胤遙遙對峙。她自己親身趕赴洛川,要青麒國主發國書至大胤和玄龍,請四國會盟商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