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骨器輕便、材料獲取容易,但是最大的問題在於——不耐燒,像烤肉架那種炊具還好,真的用來煮豆漿,什麼骨頭都會很快燒得焦脆。

  因此陸邇考慮的是陶器。

  陶器在地球的原始時期出現得很早,幾乎與農耕熟食同時期;在這個世界上,卻還沒見到蹤影。

  陸邇揣測可能是和獸人們如今仍舊以野外狩獵為主的生活習性有關。獸人們比地球的原始人類更強大、更野性,因此原始農業的性價比不足以讓他們耗費主要精力去一代代馴化農作物,依託於農耕文化而產生的陶器自然也就沒有興起。

  陸邇自己對燒陶的了解僅僅在於書本上的一點大概理論,只是目前的情況也沒有別的法子可想,只能依託於那些理論進行大概的嘗試。

  於是陸邇重新修訂了自己的計劃表,白天上午去他的小試驗田裡繼續研究改良作物,下午回到帳篷里研究燒制陶器。

  燒制陶器對於陶土的質量要求很高,陸邇不清楚什麼樣的泥土比較合適,只能把附近能找到的泥土都拿來試驗一番。

  紅木部落附近的泥土大都是不太適宜種植的紅土,再遠一些,靠近河流和灌木叢的方向有其他種類的泥土,陸邇拿白根菜去擅長編織的多羽家裡換了幾個藤條小筐,每樣泥土都挖了一些回來。

  從沉重的打擊中剛剛恢復過來的小咪,就看到那個竟敢剪光它屁屁毛的亞獸像比它更糟受打擊,竟然開始玩起了泥巴?

  煞有其事地把從外頭挖回來的泥土放在它從前的幾個戰利品頭骨里,加了水和開,然後把泥巴捏成看起來像是縮小版水瓢一樣的形狀……

  ——而且還捏的很醜。

  陸邇小心翼翼地放下自己捏得有些丑兮兮的小碗,對上小咪困惑的表情,有些尷尬地笑了笑。

  他好像不太擅長做陶藝。

  儘管他拿出了自己插苗開壟的嚴謹態度,但顯然他在試驗田裡的天分並沒有帶到制陶上面來。

  ——不過不用在意這個,陶器嘛,樣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用。

  陸邇安慰自己,轉頭開始點火準備嘗試一把燒陶。

  沒有燒陶的經驗,陸邇也不清楚應該直接燒還是曬乾了再燒,便打算先直接燒出來試試看,不行再做一個。

  在陶碗的泥胚周圍堆滿木柴,點上篝火,讓橙紅的火舌舔舐著紅泥捏合的小碗,陸邇坐在一旁專心致志,不時添加著木柴保證火焰不會減弱。

  第一次燒陶的結果,以那隻紅泥小碗在火焰中燒裂告終。

  陸邇毫不氣餒,換了一種泥土再捏了一隻小碗,再燒。

  又燒裂。

  再換一種泥土。

  這次比之前裂得更厲害。

  陸邇反思了一下,猜測是不是應該先把泥胚曬乾,於是重新用幾種泥土多捏了幾個小盤小碗,放在通風處風乾,後面再來燒制。

  第二天下午,陸邇擼起袖子又開始了燒陶的工作。

  全裂。

  第三天,陸邇又考慮了一下,覺得火焰溫度不穩定可能也是燒不成功的原因之一。

  昨天擺出去的泥胚都已經乾燥,全都收拾起來,在地上擺滿了木炭火種,然後將泥胚放在上面。。

  陸邇昨晚睡覺時反思了一下,直接用木柴燒制陶器,火焰的溫度夠不穩定,還是要換用更穩定的熱源。。

  因此今天他選擇了將木柴先加工成木炭,擺好泥胚之後再放置一層木炭在泥胚上,最後在外面堆滿木柴,用來給裡面增加溫度。

  同時陸邇也另起了一個火堆,製造著新的木炭,用來給裡面泥胚上補充火力。

  這樣精心的安排下,這批泥胚里終於有一個小小的陶碗燒製成功、沒有一絲裂縫。

  陸邇滿意地捧著那個還帶著微微熱度的紅色陶碗,愛不釋手地反覆查看,對自己白手起家燒製成功一個陶器感到極為自豪。

  ——雖說這個小陶碗邊緣起伏不平、碗身也有些橢圓,乍一看丑得完全不能用……

  陸邇端詳了半天,從一開始的興奮滿意到後來的冷靜嫌棄,最後把這個陶碗塞到小咪面前:「小咪,爸爸給你燒了個飯碗,開不開心?」

  小咪眼神複雜地瞅了瞅這個擺在地上還有些搖搖晃晃的小碗:「咪嗚……」

  第22章 燒陶不易

  雖說陸邇第一次燒制的陶器著實丑了些,但到底是陶器,輕便、耐火、不漏水、放置安穩(碗底平整的話),各項優勢上都比現在部落里用的石鍋和葫蘆瓢要好得多。

  因此陸邇很快找到了重,把自己燒製成功的陶碗給重展示了一遍。

  這幾天陸邇每天下午都縮在自己的帳篷里不知道搗鼓什麼,靠近陸邇的帳篷還經常有煙火的氣息,重還以為陸邇是在熬煮什麼草藥,沒想到竟然是在研究這個東西?

  陶器在地球的原始時期能夠迅速風靡、直到很久很久以後瓷器的出現才漸漸沒落,當然有它的吸引力。

  重看著陸邇用那個小陶碗煮開了一碗水,立刻就意識到這種新型的容器的優勢,迅速答應了陸邇分配幾個獸人或者亞獸來學習制陶推廣的要求。

  這些跟著陸邇學習制陶的亞獸就和上次罰去修廁所的不一樣,修廁所算是懲罰,學制陶就是獎勵了。

  對於學習制陶的人選,陸邇沒有提什麼額外的門檻,只提了一個要求:「要老實肯干、細心的亞獸,最好平時手工就做得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