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開泰九年,洛陽陷,王文鼎座殿自·焚,悔恨不聽王彥之言。

  公元1689年,明朝復國,共治帝朱琳源重登帝位,改元興明,並下令對王氏清算,掘開楚王墓,暴屍示眾,並逼死皇后王文香,欲殺王、何、高、劉等二十六家滿門。

  此舉有引得楚派憤怒,加之朱琳源加強皇帝集權,打壓內閣和議事堂,資產階級內部的保皇派和繼承王彥思想的建制派分裂。

  夏完淳由倒王,改為擁王,於廣州迎接就藩於南洋的漢王王文道歸明,王文道則認祖歸宗,重回衡陽王氏,以王彥庶長子的身份,用王彥當年讓共治帝所下皇帝不得干預朝政和兵事的聖旨為依據,發起複製戰爭。

  公元1700年,在東南資本的支持下,王文道兵圍南京,朱琳源下詔退位。王文道立姐姐孝烈皇后王文香之子為大明皇帝,改元新明,文道襲楚王爵,就任監國。

  同年,東南商賈與北方勛貴地主,大會於南京,尊王彥為聖相,並將之前的制度進行總結,修補原來的漏洞,制定了限制皇權,規定監國由內閣首輔就任,八載一換,中途亦可彈劾,以及議事堂立法等等規定的新律令。

  至此,從1644年至1700年,整個天下經歷了56年的動盪,大明朝終於鳳凰磐涅,浴火重生,完成了整個國家的大變革,進化成為一個近代國家。

  而在這半個多世紀的混亂中,中原大地有三四千萬的人口流向海外,各藩屬和總督區的人口急劇的增長,最終向獨立的國家演變。

  同時期西方各國因為宗教等問題,人口也大量湧向美洲,同到此的明人衝突不斷。

  呂宋國,朱以海聽到王彥以薨,不久之後也薨於呂宋,其子繼承呂宋王后,在倒王戰爭中,加入了倒王派,但隨後局勢逆轉,王文道發起複製戰爭,朱以海之子朱弘棟,被鄭成功之子鄭經趕下台,鄭家獲得呂宋大權。

  唐王則早於王彥薨逝,豫王在倒王戰爭後,朱琳源恐其勢大,將他鴆殺。

  安西國在中原動亂時,獲得了大量人口,孫可望之子孫征淇,見實力增長,意圖剷除寄居籬下的吳三桂一夥,卻不想吳三桂見中原大亂,無暇顧及藩屬,擁立豪格九子趙鼎安為大金皇帝,率兵攻下安西都城碎葉,建立西金政權。

  同年吳三桂欲廢趙鼎安自立,卻為韓國棟與虞胤之子,聯合孫氏舊部所殺。

  公元1700年後,結束內亂的王文道,手握混戰五十餘年的強兵,開始著手重新整合藩屬,明朝發兵西域征討西金,收取了鹹海以西大片版圖。西金政權,南竄入印度北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