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當他正在悶悶不樂,害怕蔣介石忘記了他的時候,一個出乎他意料的新的任務
落到了他的身上。蔣介石決定派他擔任軍調處執行部北平辦事處國民黨方面的代表,
叫他利用國民黨和共產党進行"和平談判"的機會,去對解放地區進行特務活動。
這個平日反共最積極的特務頭子,對中共情況比較了解,感到這一任務非常棘手,
不容易完成。他急忙找戴笠商量,一連談了兩三天。戴向軍統局各單位負責的大特
務宣布,一定要盡全力協助鄭去完成任務,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電台、武器、
交通工具等都要儘先儘量供給,不准有任何藉口拖延。戴認為蔣介石挑選鄭去擔任
這個任務,不僅僅是對鄭的信任,也是對軍統的信任,因此無論如何要抓住機會,
把多年來對解放地區布置工作屢遭失敗的情況挽轉過來。戴一面讚揚蔣介石這一決
定的英明,一面破口大罵有人提出反對用這樣一個公開的特務頭子出任國民黨方面
的代表,說這些提不同意見的人沒有頭腦,沒有常識,不了解抗日勝利後國內唯一
的敵人是共產黨。
在戴笠所召開的緊急會議上,鄭介民的心情表現得很沉重,不像往日那樣一團
高興指手劃腳。他只簡單地說了一些任務很重大,關係到黨國前途,他個人力量有
限,要大家一齊竭力幫助他,相信有蔣介石的"英明領導"和戴笠的隨時指示,他
有信心和決心把這一工作做好。他一破以往慣例,沒有大談他的分析看法。大家也
了解,因為有戴笠在座,怕他不耐煩聽,誰也沒有向他提出什麼問題。
過了兩三天,鄭又去軍統找毛人鳳,幾個處長級的特務一下把他包圍起來,問
長問短,他才談了一會。他認為最大最難的任務是他如何在短期內恢復交通。他說,
這些被共產黨占據了的幾條鐵路是國民黨的動脈,要想拿過來是有困難的。因為多
年來國民黨和共產黨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不容易使得對方相信自己的"誠意",
單靠運用政治手腕辦交涉,開談判,不用強大的軍隊作後盾,不會輕易得到圓滿結
果。他認為靠幾十架飛機運送部隊,只等於撒撒胡椒麵一樣,起不了多大作用,一
定要把鐵路交通恢復。
當有人問到他蘇聯會不會公開阻攔國民黨接收東北和幫助共產黨的時候,這個
以"了解蘇聯情況最多的專家"自居的鄭介民,便打開話匣滔滔不絕地談了起來。
他認為蘇聯不會公開阻攔而只是暗中加強援助中共,並舉出了許多理由證實他的看
法。
對於向解放地區搜集情報,他認為機會很好,平日不能進入的地區現在可以公
開進入。他以開玩笑的口吻說:"過去你們老是說這方面的情報太少,將來你們連
看都看不過來的時候可不要怪我!"
臨走的時候,他很嚴肅地向這些大特務提出警告,叫大家千萬下能麻痹大意,
把問題看得太簡單,把一切寄托在雙方談判上,而一定要比過去任何時期都要加強
對中共的工作。他認為"和談"只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方面。他說,美帝在這個問題
上一定是站在國民黨一邊,美方指派的代表饒伯遜(以後改吉倫)和他關係很好。
他說:"三個人開起會來,要表決問題時,總是可以做到兩票對一票的。"
他去北平之前,在軍統局和軍令部第二廳的特務中挑選了胡屏翰、鄒陸夫、溫
天和、黃維勤、黃長新、潘志民、塗敘五、肖鳳岐、郭子棋、董承烈、黃介新等一
百多人擔任各地調處小組的工作,把軍統中共科長郭子明調去當顧問。
當報上公布他出任國民黨代表的消息後,許多報紙的新聞記者便去訪問他。他
在重慶和北平接見記者時,總是說:"我們不再算舊帳了。算也算不清楚。過去談
了八九年,再談下去,我們都已經老了。"他一開始就想把過去談判失敗的責任完
全推在中共方面,好像國民黨很有誠意。可是還沒有開始談判前,他和戴笠就暗中
在積極進行向解放區布置特務活動了。
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七日戴笠摔死後,蔣介石於二十日決定派鄭介民繼戴笠任軍
統局局長。毛人風急電鄭介民,請他立即回重慶。鄭原定二十二日由北平起程,可
是到了二十二日上午又接到他的電報,因軍調部方面有緊急工作分不開身,改為二
十四日中午才能動身。
二十四日下午,毛人風帶著幾個處長去機場迎接他。飛機返了兩個多鐘頭才到
達,特務們和他的老婆都非常著急,不斷地要航空檢查所的特務去航空公司問情況,
雖然知道沒有事,但都不放心。因為那一天天氣不好,飛機頂風飛行,所以遲誤了
兩個多鐘頭。鄭走下飛機便向歡迎的人打趣說:"今天天氣很惡劣,我還擔心戴先
生找我去吃晚飯呢!"
當晚鄭介民去見了蔣介石,第二天上午便到軍統局召集各單位負責特務們開會。
落到了他的身上。蔣介石決定派他擔任軍調處執行部北平辦事處國民黨方面的代表,
叫他利用國民黨和共產党進行"和平談判"的機會,去對解放地區進行特務活動。
這個平日反共最積極的特務頭子,對中共情況比較了解,感到這一任務非常棘手,
不容易完成。他急忙找戴笠商量,一連談了兩三天。戴向軍統局各單位負責的大特
務宣布,一定要盡全力協助鄭去完成任務,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電台、武器、
交通工具等都要儘先儘量供給,不准有任何藉口拖延。戴認為蔣介石挑選鄭去擔任
這個任務,不僅僅是對鄭的信任,也是對軍統的信任,因此無論如何要抓住機會,
把多年來對解放地區布置工作屢遭失敗的情況挽轉過來。戴一面讚揚蔣介石這一決
定的英明,一面破口大罵有人提出反對用這樣一個公開的特務頭子出任國民黨方面
的代表,說這些提不同意見的人沒有頭腦,沒有常識,不了解抗日勝利後國內唯一
的敵人是共產黨。
在戴笠所召開的緊急會議上,鄭介民的心情表現得很沉重,不像往日那樣一團
高興指手劃腳。他只簡單地說了一些任務很重大,關係到黨國前途,他個人力量有
限,要大家一齊竭力幫助他,相信有蔣介石的"英明領導"和戴笠的隨時指示,他
有信心和決心把這一工作做好。他一破以往慣例,沒有大談他的分析看法。大家也
了解,因為有戴笠在座,怕他不耐煩聽,誰也沒有向他提出什麼問題。
過了兩三天,鄭又去軍統找毛人鳳,幾個處長級的特務一下把他包圍起來,問
長問短,他才談了一會。他認為最大最難的任務是他如何在短期內恢復交通。他說,
這些被共產黨占據了的幾條鐵路是國民黨的動脈,要想拿過來是有困難的。因為多
年來國民黨和共產黨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不容易使得對方相信自己的"誠意",
單靠運用政治手腕辦交涉,開談判,不用強大的軍隊作後盾,不會輕易得到圓滿結
果。他認為靠幾十架飛機運送部隊,只等於撒撒胡椒麵一樣,起不了多大作用,一
定要把鐵路交通恢復。
當有人問到他蘇聯會不會公開阻攔國民黨接收東北和幫助共產黨的時候,這個
以"了解蘇聯情況最多的專家"自居的鄭介民,便打開話匣滔滔不絕地談了起來。
他認為蘇聯不會公開阻攔而只是暗中加強援助中共,並舉出了許多理由證實他的看
法。
對於向解放地區搜集情報,他認為機會很好,平日不能進入的地區現在可以公
開進入。他以開玩笑的口吻說:"過去你們老是說這方面的情報太少,將來你們連
看都看不過來的時候可不要怪我!"
臨走的時候,他很嚴肅地向這些大特務提出警告,叫大家千萬下能麻痹大意,
把問題看得太簡單,把一切寄托在雙方談判上,而一定要比過去任何時期都要加強
對中共的工作。他認為"和談"只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方面。他說,美帝在這個問題
上一定是站在國民黨一邊,美方指派的代表饒伯遜(以後改吉倫)和他關係很好。
他說:"三個人開起會來,要表決問題時,總是可以做到兩票對一票的。"
他去北平之前,在軍統局和軍令部第二廳的特務中挑選了胡屏翰、鄒陸夫、溫
天和、黃維勤、黃長新、潘志民、塗敘五、肖鳳岐、郭子棋、董承烈、黃介新等一
百多人擔任各地調處小組的工作,把軍統中共科長郭子明調去當顧問。
當報上公布他出任國民黨代表的消息後,許多報紙的新聞記者便去訪問他。他
在重慶和北平接見記者時,總是說:"我們不再算舊帳了。算也算不清楚。過去談
了八九年,再談下去,我們都已經老了。"他一開始就想把過去談判失敗的責任完
全推在中共方面,好像國民黨很有誠意。可是還沒有開始談判前,他和戴笠就暗中
在積極進行向解放區布置特務活動了。
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七日戴笠摔死後,蔣介石於二十日決定派鄭介民繼戴笠任軍
統局局長。毛人風急電鄭介民,請他立即回重慶。鄭原定二十二日由北平起程,可
是到了二十二日上午又接到他的電報,因軍調部方面有緊急工作分不開身,改為二
十四日中午才能動身。
二十四日下午,毛人風帶著幾個處長去機場迎接他。飛機返了兩個多鐘頭才到
達,特務們和他的老婆都非常著急,不斷地要航空檢查所的特務去航空公司問情況,
雖然知道沒有事,但都不放心。因為那一天天氣不好,飛機頂風飛行,所以遲誤了
兩個多鐘頭。鄭走下飛機便向歡迎的人打趣說:"今天天氣很惡劣,我還擔心戴先
生找我去吃晚飯呢!"
當晚鄭介民去見了蔣介石,第二天上午便到軍統局召集各單位負責特務們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