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二姐姐呢?”顧明妧問他。
“死了……”李睿鬆開顧明妧,不屑道:“朕已經派人把她的棺槨運出宮去,送往涼州,告訴他們……肅王妃暴斃了。”
“你……你……”顧明妧瘋了一樣推開李睿,渾身顫抖,身體忍不住痙攣著。
李睿看著她,卻是淡淡道:“太醫說你胎脈不穩,你若是不想要這個孩子,朕也無所謂,將來……你還可以給朕生。”
“你為什麼要這樣!”顧明妧渾身脫力,“我寧願去死!”她咬著牙,憎恨的看著李睿,可那人卻全無反應,只是冷笑著看著她:“你若是捨得帶著你腹中的孩子一起死,朕成全你。”
他是看穿了她捨不得!這是李昇的孩子!這是他第一個孩子!
無論如何她要把他生下來。
顧明妧心如死灰一樣的癱在床榻上,任由李睿的大掌從她的臉頰上一遍遍的撫摸著,他細細的替她擦去眼角的淚痕,聲音卻很柔和:“你不要難過,朕將來會疼這個孩子的,將他視如己出,朕會對你好,比皇叔對你好一千倍、一萬倍。”
第182章
整整三天三夜……李昇沒有邁出過書房一步。
鋪天蓋地的絕望籠罩著他,讓他不知道要怎樣來面對這已經崩塌的現實。
和十幾年前的母子分離被迫離京相比,這是讓他更陷入絕境的事情。
掌心的蝦須鐲已經捏的變形了,上面依稀還殘留著顧明妧的氣息。可如今物在人卻已經不在了。
他是統治一方的藩王又有什麼用?還不是沒能護住自己的女人!
李昇一拳打在身後的書架上,擺在上面的重物砸落,發出乒桌球乓的聲音,把侯在門外的長喜嚇了一跳。
門口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但來人被長喜擋在了門外。
“王爺有令,不准任何人進去。”這幾日送來的三餐還擺在門外,連動都沒有動一下,再這樣下去,便是鐵人也要熬壞了。
“不是奴才要打擾到王爺,是荀先生要讓奴才來給王爺傳話……”那人嚇得臉都白了,荀先生讓他來傳這個消息,分明是不想他有活路了,他遲疑了片刻,但還是開口道:“朝廷……朝廷……派人把王妃的靈柩送了回來!”
如驚雷在耳邊炸開,李昇手中的鐲子滾到了地上,他忽然感到一陣天旋地轉。
過了片刻,書房的門才吱呀一聲打開了。李昇身上仍穿著幾日前的甲冑,腰間佩著長劍,冷峻的眉峰中帶著重重殺氣,從房裡奪門而出。
暮色深沉、黑夜中的燈火寂滅森冷,李昇面色如冰,每跨出的一步卻堅實有力,他順著肅王府的中軸線廣場一路虎步龍行,最後進入眾府臣議事的存心殿。
殿中燈火通明,荀有道和眾臣工正在做最後的部署,他們已經打算天亮之後面見李昇,請出先帝遺詔,清君側、除奸佞,發兵東進!
哐當……
忽然間傳來的沉悶巨響讓眾人不約而同的抬起頭來,他們看見肅王李昇解下了腰間的佩劍,重重的摔在議事桌上。
大殿一下子安靜的出奇,連喘息聲都便的隱忍,眾人看著面色陰冷的李昇,仿佛等待著他一聲令下。
“荀先生,本王問你,涼州如今有幾萬人馬?”
李昇抬起頭看著荀有道,眉眼中透出鮮有的陰鷙冷厲的光芒,“大同總兵曹鉞是本王的摯友,你可寫信問他想不想搏一個更好的前程。”他視線平視前方,言語中透著幾分狠戾陰鷙又帶著熊熊的王者火焰,繼續道:“精忠侯鎮守武陽,手下有十萬兵馬,你只問他……借還是不借!”
李昇雙眸血紅,握緊的拳頭撐在桌案上,抬起頭,目光如利劍一樣掃過眾臣工,一字一句道:“天對本王不義,本王自要逆天而行!”
荀有道忽然跪了下來,捧出隨身攜帶的先帝遺詔,呈到李昇的面前道:“王爺,這不是逆天而行,這是順應天意!”
大魏靖和元年,肅王李昇請出先帝遺詔,下令重審當年先太子並柳家一族謀逆案,於六月二十八日在涼州起誓,戰火飛快延綿大魏西路,至七月中旬,山西總兵曹鉞投誠、武陽守軍精忠侯蕭浩成歸順,大軍一路東進,攻下甘肅、陝西、山西,直逼京師。
……
後排的院子裡傳來一陣哭聲。
周氏將懷中睡得有些不安穩的顧明慎送到奶娘的懷中,她從正房出去,順著抄手遊廊走到屋子後面,看見方姨娘一個人躲在角落裡燒紙。
七月的天氣很是悶熱,今日又是要雨不雨的時候,天色已經擦黑,那黃色的紙錢被風吹的飛起來,星星點點的火光在圍牆內飄蕩著,看上去寂寥冷清。
她們也是這幾天才知道顧明煙死了,太子李睿拿她和顧明妧換了身份,送去了涼州。
肅王雖然已經為她安葬,只可憐她這樣年紀輕輕的,就香消玉殞了。
“姨娘,太太來了。”站在方姨娘身後的丫鬟小聲提醒道,她們在院子裡做私祭是不對的,周氏若是追究起來,她們做下人的也要被罰。
方姨娘有些慌亂的轉過頭來,看見周氏站在自己身後,臉頰上已經有了淚痕。
“太太,您是白疼二丫頭了,沒想到她的命這樣薄。”方姨娘哭得泣不成聲,想著當日顧明煙進宮,她還以為她是享福去的,便覺得自己當真是一個傻子!
要是當初顧明煙肯聽從周氏的安排,嫁去沈家,那該多好啊!
“你不要太傷心了,二丫頭雖然去了,但是……老爺和我不會不管你的。”周氏心裡實在動容,她是看著顧明煙從小長大的,從一開始的喜歡,到後面慢慢被她磨去了耐心,再到最後的聽之任之……以至於造成如今無法收拾的境地。
太子哪裡是什麼好相與的人,是顧明煙太傻了!飛蛾撲火一樣的衝上去,最後連自己的小命都搭在了上頭。
方姨娘已經止住了哭,慢慢擦了擦眼淚,她看見周氏這樣傷心,反倒想勸慰她一句,這時候卻是有人從後面走過來回話道:“太太,老爺讓您去一趟書房。”
周氏急忙擦乾了眼淚,囑咐方姨娘先回房休息,她帶著下人往書房去。
這幾日府上往來的人忽然多了起來,她一路從抄手遊廊上過來,就瞧見幾個穿著箭袖布褂的男子從書房裡離去。
周氏看見顧翰清坐在書案前,看著窗台上那一株又結了果的金橘樹,他看見周氏進來,朝她招了招手道:“你過來,我有話要跟你商量。”
他看上去神色肅然,周氏心裡沒來由就咯噔了一下,總覺得有大事要發生。
“剛才走的人是誰?”周氏抬起頭問他。
“那兩個是肅王府的死士。”事到如今他也沒有什麼好瞞著周氏了,只開口道:“荀先生幾日前曾給我寫過一封信,說義軍的軍餉還差一些。”
周氏聞言心已經跳到了嗓子眼,要是她沒猜錯的話,就在半個月前,顧翰清收繳了兩淮的鹽稅,共計五百萬兩……
“死了……”李睿鬆開顧明妧,不屑道:“朕已經派人把她的棺槨運出宮去,送往涼州,告訴他們……肅王妃暴斃了。”
“你……你……”顧明妧瘋了一樣推開李睿,渾身顫抖,身體忍不住痙攣著。
李睿看著她,卻是淡淡道:“太醫說你胎脈不穩,你若是不想要這個孩子,朕也無所謂,將來……你還可以給朕生。”
“你為什麼要這樣!”顧明妧渾身脫力,“我寧願去死!”她咬著牙,憎恨的看著李睿,可那人卻全無反應,只是冷笑著看著她:“你若是捨得帶著你腹中的孩子一起死,朕成全你。”
他是看穿了她捨不得!這是李昇的孩子!這是他第一個孩子!
無論如何她要把他生下來。
顧明妧心如死灰一樣的癱在床榻上,任由李睿的大掌從她的臉頰上一遍遍的撫摸著,他細細的替她擦去眼角的淚痕,聲音卻很柔和:“你不要難過,朕將來會疼這個孩子的,將他視如己出,朕會對你好,比皇叔對你好一千倍、一萬倍。”
第182章
整整三天三夜……李昇沒有邁出過書房一步。
鋪天蓋地的絕望籠罩著他,讓他不知道要怎樣來面對這已經崩塌的現實。
和十幾年前的母子分離被迫離京相比,這是讓他更陷入絕境的事情。
掌心的蝦須鐲已經捏的變形了,上面依稀還殘留著顧明妧的氣息。可如今物在人卻已經不在了。
他是統治一方的藩王又有什麼用?還不是沒能護住自己的女人!
李昇一拳打在身後的書架上,擺在上面的重物砸落,發出乒桌球乓的聲音,把侯在門外的長喜嚇了一跳。
門口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但來人被長喜擋在了門外。
“王爺有令,不准任何人進去。”這幾日送來的三餐還擺在門外,連動都沒有動一下,再這樣下去,便是鐵人也要熬壞了。
“不是奴才要打擾到王爺,是荀先生要讓奴才來給王爺傳話……”那人嚇得臉都白了,荀先生讓他來傳這個消息,分明是不想他有活路了,他遲疑了片刻,但還是開口道:“朝廷……朝廷……派人把王妃的靈柩送了回來!”
如驚雷在耳邊炸開,李昇手中的鐲子滾到了地上,他忽然感到一陣天旋地轉。
過了片刻,書房的門才吱呀一聲打開了。李昇身上仍穿著幾日前的甲冑,腰間佩著長劍,冷峻的眉峰中帶著重重殺氣,從房裡奪門而出。
暮色深沉、黑夜中的燈火寂滅森冷,李昇面色如冰,每跨出的一步卻堅實有力,他順著肅王府的中軸線廣場一路虎步龍行,最後進入眾府臣議事的存心殿。
殿中燈火通明,荀有道和眾臣工正在做最後的部署,他們已經打算天亮之後面見李昇,請出先帝遺詔,清君側、除奸佞,發兵東進!
哐當……
忽然間傳來的沉悶巨響讓眾人不約而同的抬起頭來,他們看見肅王李昇解下了腰間的佩劍,重重的摔在議事桌上。
大殿一下子安靜的出奇,連喘息聲都便的隱忍,眾人看著面色陰冷的李昇,仿佛等待著他一聲令下。
“荀先生,本王問你,涼州如今有幾萬人馬?”
李昇抬起頭看著荀有道,眉眼中透出鮮有的陰鷙冷厲的光芒,“大同總兵曹鉞是本王的摯友,你可寫信問他想不想搏一個更好的前程。”他視線平視前方,言語中透著幾分狠戾陰鷙又帶著熊熊的王者火焰,繼續道:“精忠侯鎮守武陽,手下有十萬兵馬,你只問他……借還是不借!”
李昇雙眸血紅,握緊的拳頭撐在桌案上,抬起頭,目光如利劍一樣掃過眾臣工,一字一句道:“天對本王不義,本王自要逆天而行!”
荀有道忽然跪了下來,捧出隨身攜帶的先帝遺詔,呈到李昇的面前道:“王爺,這不是逆天而行,這是順應天意!”
大魏靖和元年,肅王李昇請出先帝遺詔,下令重審當年先太子並柳家一族謀逆案,於六月二十八日在涼州起誓,戰火飛快延綿大魏西路,至七月中旬,山西總兵曹鉞投誠、武陽守軍精忠侯蕭浩成歸順,大軍一路東進,攻下甘肅、陝西、山西,直逼京師。
……
後排的院子裡傳來一陣哭聲。
周氏將懷中睡得有些不安穩的顧明慎送到奶娘的懷中,她從正房出去,順著抄手遊廊走到屋子後面,看見方姨娘一個人躲在角落裡燒紙。
七月的天氣很是悶熱,今日又是要雨不雨的時候,天色已經擦黑,那黃色的紙錢被風吹的飛起來,星星點點的火光在圍牆內飄蕩著,看上去寂寥冷清。
她們也是這幾天才知道顧明煙死了,太子李睿拿她和顧明妧換了身份,送去了涼州。
肅王雖然已經為她安葬,只可憐她這樣年紀輕輕的,就香消玉殞了。
“姨娘,太太來了。”站在方姨娘身後的丫鬟小聲提醒道,她們在院子裡做私祭是不對的,周氏若是追究起來,她們做下人的也要被罰。
方姨娘有些慌亂的轉過頭來,看見周氏站在自己身後,臉頰上已經有了淚痕。
“太太,您是白疼二丫頭了,沒想到她的命這樣薄。”方姨娘哭得泣不成聲,想著當日顧明煙進宮,她還以為她是享福去的,便覺得自己當真是一個傻子!
要是當初顧明煙肯聽從周氏的安排,嫁去沈家,那該多好啊!
“你不要太傷心了,二丫頭雖然去了,但是……老爺和我不會不管你的。”周氏心裡實在動容,她是看著顧明煙從小長大的,從一開始的喜歡,到後面慢慢被她磨去了耐心,再到最後的聽之任之……以至於造成如今無法收拾的境地。
太子哪裡是什麼好相與的人,是顧明煙太傻了!飛蛾撲火一樣的衝上去,最後連自己的小命都搭在了上頭。
方姨娘已經止住了哭,慢慢擦了擦眼淚,她看見周氏這樣傷心,反倒想勸慰她一句,這時候卻是有人從後面走過來回話道:“太太,老爺讓您去一趟書房。”
周氏急忙擦乾了眼淚,囑咐方姨娘先回房休息,她帶著下人往書房去。
這幾日府上往來的人忽然多了起來,她一路從抄手遊廊上過來,就瞧見幾個穿著箭袖布褂的男子從書房裡離去。
周氏看見顧翰清坐在書案前,看著窗台上那一株又結了果的金橘樹,他看見周氏進來,朝她招了招手道:“你過來,我有話要跟你商量。”
他看上去神色肅然,周氏心裡沒來由就咯噔了一下,總覺得有大事要發生。
“剛才走的人是誰?”周氏抬起頭問他。
“那兩個是肅王府的死士。”事到如今他也沒有什麼好瞞著周氏了,只開口道:“荀先生幾日前曾給我寫過一封信,說義軍的軍餉還差一些。”
周氏聞言心已經跳到了嗓子眼,要是她沒猜錯的話,就在半個月前,顧翰清收繳了兩淮的鹽稅,共計五百萬兩……